淩雲誌細細品味師傅的話語,欣悅之情油然而生,真是字字珠璣,含義深遠,切中要點。師傅所言之刑,正和自己所言之法度,所言之德也可契合禮製,與自己所想不遠矣。
淳於髠見淩雲誌臉露喜色,知他已經領會,欣慰不已,繼續說道:“管子曾雲,治國有三器,一曰號令,二曰刑罰,三曰俸祿和賞賜。沒有號令不能驅使臣民;沒有刑罰不能在群眾中產生威懾力量;沒有賞祿不能鼓舞人效命。
這說的就是體製和風尚,體製、風尚構成了治理的格局,體製合理,順其自然,國家就不會發生動亂。相反,即使手忙腳亂,也不會治理好。政策法令,是人民的生命,國家的根本。製定律令,一定要讓老百姓對律令明白易知,通俗易懂,人人都能做到。這樣才會人人守法,人人避禍就福,人人自我教育。所以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都以根本體製為基礎治國,在改造國家體製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個人身上,才可能會出現天下大治的盛世。
治國方略應適變,聖人治國,一不法古,二不貪圖一時之宜。因時變法,隻求實效。這樣,遇到困難也容易解決。
合理設置官位,分配職務;委派任命官員,監督他們完成任務;喜歡運籌謀略而不知倦怠;有寬容大度的雅量而又能獲得大眾的擁戴;解決各種矛盾,消除各種隱患,這些都是王者必須掌握的治國大道。能做到這一點,文武百官就會對他既畏懼又愛戴,這就是王者成就一統大業的根本所在。
移風易俗,匡正邪惡,教化民眾,使民知禮尚賢、識書明理,定上下尊卑,使民安分樂業,此萬世之偉舉,乃治國之大道。
發頒法策法令能為天下謀利益的,就是道;上下相親相愛,就是和;民眾不訴求就能得到,就是信;能消滅禍國殃民的邪惡勢力,就是仁。仁與信,和與道,這就是王者治國之利器。
雲誌需細心體會,不可不察,為師言盡於此。”
淩雲誌一人低頭緩行,離開了師傅府邸,一路凝目沉思,師傅說得雖然籠統,但基本囊括了治國的根本要素,融合了王霸兩途,細細體味,越發覺得有滋有味。
路上行人不多,倒也任得他東走西走而不被打擾,精神過於集中於思考,淩雲誌不知不覺間走出了官員住宅區街路,來到最北麵的東西主道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主道上人多了起來,不時地有馬車經過,忽然一輛馬車經過淩雲誌的身邊時,車裏傳出詫異的“咦”聲,馬車在前麵不遠停下,從上麵下來一位年過五十,相貌清瘦,唇留三綹長須,神態儒雅、麵色和藹的褐衣文士,迎著向淩雲誌走去,還未等他接近淩雲誌,眼前一花,身前忽然多出了兩位頭發花白、身材瘦長,麵容清瘦,臉色泛白,雙目中閃爍著陰森的寒光,一穿黑袍,一穿白袍的老者,兩支長劍更是不知何時架在了褐衣文士的脖頸上。
淩雲誌正在心裏勾畫著師傅所教導的體製呢,想到美妙處嘴角不由漾出一絲笑意,忽然前麵陽光一晃,刺目逾常,不禁收回心神,看個究竟,隻見墨家二妖長劍反射著陽光架在一文士脖頸上,大倞喝道:“林間、林裏,不得無理。”
原來那褐衣文士乃一代大儒、襄平學院院長南宮吟,淩雲誌還真怕墨家二妖傷了他,急忙喝止。
墨家二妖聞言,倒也痛快,馬上收回了兵刃,因為剛才一番試探,已知這文士不會武技,二妖接著身影一閃又隱於暗處。
南宮吟被連串的變故弄得目瞪口呆,半天才緩過身來,好奇地問道:“主公怎麽會一個人在街上?那兩位神奇老者又是何許人也?”
淩雲誌歉意地看著南宮吟,說道:“那兩位老者乃在下新收的侍衛墨家二妖,不識大師,多有驚擾,真是抱歉。啊,在下前往兩位師傅處討教治國之道了,一時想得入迷,竟不覺來到這主街路上,還差點使墨家二妖傷了大師。”他對這一代大儒非常尊敬客氣。
南宮吟淡雅笑道:“不妨事的,主公不必介懷。倒是看見主公一人在街上行走,嚇了我一大跳。主公請上車,讓老夫送你回宮。”
淩雲誌知他擔心自己的安全,遂開朗笑道:“在下一身便裝,想一般人也難以認出,再說還有兩位絕頂高手暗中保護,大師不用過慮。不知大師這是要前往何處?”
南宮吟麵色開朗,溫厚地笑道:“嗯,以他們的身手確實讓人放心不少,老夫正準備前往學院呢。”
淩雲誌聞言,笑道:“在下正想前往大師處討教的,不如就隨大師去趟學院,一來討教,二來也看看學院的情況。”
南宮吟也不推辭,笑道:“既如此,就請主公上車吧。”
淩雲誌、南宮吟先後上了馬車,馬車繼續向西行去。
南宮吟想起一事,微微一笑,望著淩雲誌笑道:“有一事還未來得及稟報主公呢。”
淩雲誌見南宮吟喜悅的樣子,心中一動,能叫這位儒家大師動顏露出喜色的事情,定非小可,難道是……他驚喜地問道:“大師,難道是統一文字的編輯工作有眉目了?”
南宮吟一捋長須,悠然道:“真是什麽事都瞞不過主公,正是文字收集歸納編撰工作基本結束,已編輯成一帛書。隻是縑帛昂貴,難以謄寫多份廣為傳播。”
淩雲誌聞言大喜,統一文字的工作既然完成,如果推廣開來,其意義之深遠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忙笑道:“大師請放心,既然文字編撰工作圓滿完成,在下會安排人製造一種叫紙的物品替代縑帛,而且會推廣一種叫印刷術的技術,替代謄寫,加快複製速度。”此前他曾跟發明宮介紹過紙的製造方法,不知他們研製的如何了?
淩雲誌一直忙於戰事,竟不及前去過問,此刻想起急忙又對南宮吟說道:“大師,不如我們先去趟發明宮,看看紙研製的如何了?”
淳於髠見淩雲誌臉露喜色,知他已經領會,欣慰不已,繼續說道:“管子曾雲,治國有三器,一曰號令,二曰刑罰,三曰俸祿和賞賜。沒有號令不能驅使臣民;沒有刑罰不能在群眾中產生威懾力量;沒有賞祿不能鼓舞人效命。
這說的就是體製和風尚,體製、風尚構成了治理的格局,體製合理,順其自然,國家就不會發生動亂。相反,即使手忙腳亂,也不會治理好。政策法令,是人民的生命,國家的根本。製定律令,一定要讓老百姓對律令明白易知,通俗易懂,人人都能做到。這樣才會人人守法,人人避禍就福,人人自我教育。所以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都以根本體製為基礎治國,在改造國家體製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個人身上,才可能會出現天下大治的盛世。
治國方略應適變,聖人治國,一不法古,二不貪圖一時之宜。因時變法,隻求實效。這樣,遇到困難也容易解決。
合理設置官位,分配職務;委派任命官員,監督他們完成任務;喜歡運籌謀略而不知倦怠;有寬容大度的雅量而又能獲得大眾的擁戴;解決各種矛盾,消除各種隱患,這些都是王者必須掌握的治國大道。能做到這一點,文武百官就會對他既畏懼又愛戴,這就是王者成就一統大業的根本所在。
移風易俗,匡正邪惡,教化民眾,使民知禮尚賢、識書明理,定上下尊卑,使民安分樂業,此萬世之偉舉,乃治國之大道。
發頒法策法令能為天下謀利益的,就是道;上下相親相愛,就是和;民眾不訴求就能得到,就是信;能消滅禍國殃民的邪惡勢力,就是仁。仁與信,和與道,這就是王者治國之利器。
雲誌需細心體會,不可不察,為師言盡於此。”
淩雲誌一人低頭緩行,離開了師傅府邸,一路凝目沉思,師傅說得雖然籠統,但基本囊括了治國的根本要素,融合了王霸兩途,細細體味,越發覺得有滋有味。
路上行人不多,倒也任得他東走西走而不被打擾,精神過於集中於思考,淩雲誌不知不覺間走出了官員住宅區街路,來到最北麵的東西主道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主道上人多了起來,不時地有馬車經過,忽然一輛馬車經過淩雲誌的身邊時,車裏傳出詫異的“咦”聲,馬車在前麵不遠停下,從上麵下來一位年過五十,相貌清瘦,唇留三綹長須,神態儒雅、麵色和藹的褐衣文士,迎著向淩雲誌走去,還未等他接近淩雲誌,眼前一花,身前忽然多出了兩位頭發花白、身材瘦長,麵容清瘦,臉色泛白,雙目中閃爍著陰森的寒光,一穿黑袍,一穿白袍的老者,兩支長劍更是不知何時架在了褐衣文士的脖頸上。
淩雲誌正在心裏勾畫著師傅所教導的體製呢,想到美妙處嘴角不由漾出一絲笑意,忽然前麵陽光一晃,刺目逾常,不禁收回心神,看個究竟,隻見墨家二妖長劍反射著陽光架在一文士脖頸上,大倞喝道:“林間、林裏,不得無理。”
原來那褐衣文士乃一代大儒、襄平學院院長南宮吟,淩雲誌還真怕墨家二妖傷了他,急忙喝止。
墨家二妖聞言,倒也痛快,馬上收回了兵刃,因為剛才一番試探,已知這文士不會武技,二妖接著身影一閃又隱於暗處。
南宮吟被連串的變故弄得目瞪口呆,半天才緩過身來,好奇地問道:“主公怎麽會一個人在街上?那兩位神奇老者又是何許人也?”
淩雲誌歉意地看著南宮吟,說道:“那兩位老者乃在下新收的侍衛墨家二妖,不識大師,多有驚擾,真是抱歉。啊,在下前往兩位師傅處討教治國之道了,一時想得入迷,竟不覺來到這主街路上,還差點使墨家二妖傷了大師。”他對這一代大儒非常尊敬客氣。
南宮吟淡雅笑道:“不妨事的,主公不必介懷。倒是看見主公一人在街上行走,嚇了我一大跳。主公請上車,讓老夫送你回宮。”
淩雲誌知他擔心自己的安全,遂開朗笑道:“在下一身便裝,想一般人也難以認出,再說還有兩位絕頂高手暗中保護,大師不用過慮。不知大師這是要前往何處?”
南宮吟麵色開朗,溫厚地笑道:“嗯,以他們的身手確實讓人放心不少,老夫正準備前往學院呢。”
淩雲誌聞言,笑道:“在下正想前往大師處討教的,不如就隨大師去趟學院,一來討教,二來也看看學院的情況。”
南宮吟也不推辭,笑道:“既如此,就請主公上車吧。”
淩雲誌、南宮吟先後上了馬車,馬車繼續向西行去。
南宮吟想起一事,微微一笑,望著淩雲誌笑道:“有一事還未來得及稟報主公呢。”
淩雲誌見南宮吟喜悅的樣子,心中一動,能叫這位儒家大師動顏露出喜色的事情,定非小可,難道是……他驚喜地問道:“大師,難道是統一文字的編輯工作有眉目了?”
南宮吟一捋長須,悠然道:“真是什麽事都瞞不過主公,正是文字收集歸納編撰工作基本結束,已編輯成一帛書。隻是縑帛昂貴,難以謄寫多份廣為傳播。”
淩雲誌聞言大喜,統一文字的工作既然完成,如果推廣開來,其意義之深遠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忙笑道:“大師請放心,既然文字編撰工作圓滿完成,在下會安排人製造一種叫紙的物品替代縑帛,而且會推廣一種叫印刷術的技術,替代謄寫,加快複製速度。”此前他曾跟發明宮介紹過紙的製造方法,不知他們研製的如何了?
淩雲誌一直忙於戰事,竟不及前去過問,此刻想起急忙又對南宮吟說道:“大師,不如我們先去趟發明宮,看看紙研製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