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就這麽回事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麽正經 作者:西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呢,化神身上帶有防禦法術,身上穿的也是法衣。並不是一兩下就能打倒的。
呂林蘭鐵尺擊到,化神身上泛起光暈,正是那種蛋形的防禦罩。
一兩下打不破,那就多打幾下。
說起來,也就一秒鍾不到的功夫。
呂林蘭連續打擊,就在這不到一秒的時間裏,連攻十幾下。
每一下,那化神的防禦罩光暈就會黯淡一點。十幾下之後,一聲輕響,光暈散去。防禦法寶失效了。
最後還有一下。
呂林蘭最後一擊之後,就借力飛向另一名化神。
為什麽呂林蘭沒有一直攻下去呢?因為那個化神不是死的,他隻是因為鏡子脫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而已。時間長了,說不定有什麽反擊手段。
那最後的一擊,也沒有直接形成有效殺傷。是因為化神身上的法衣,擋住了。
——
另一名化神,也就是那個施放飛劍的化神。
前麵說了,因為施放飛劍,受到反作用力,身體向後傾翻。該化神幾下調整,止住了傾翻之勢。然後,化神做的,就是令飛劍轉回。飛劍轉回之後,是繼續攻擊,還是收回儲物袋,到時候再看。
但是,飛劍是那麽容易勾通的麽?
化神的神識,往飛劍應該存在的方位掃去,但那個方位,並沒有飛劍。
飛劍到哪兒去了呢?
重力近似為零,飛劍上飄,這是一個原因。近似於真空環境,基本沒有阻力,飛劍比往常飛得更快更遠,又是一個原因。
兩個原因相加,因而飛劍就沒在以往應該存在的方位了。
該化神驚了一下,繼續向遠處放開神識,想要找到飛劍。
關於神識,前麵說過,神識相當於手;神識的末端還相當於眼。
前麵化神向既定方位掃出神識,約等於將手伸到既定方位,然後又將眼睛打開,三百六十度看了一下,結果,沒發現飛劍。
現在,要繼續尋找飛劍,冼先,就有一個把神識之手,往哪個方向伸有問題。
如果該化神了解飛劍失蹤的原因,那麽,神識之手延伸的方向,也就能夠確定了。
但急切之間,該化神想不出飛劍失蹤的原因。
無奈,就隻能隨便選了一個方向,將神識之手延伸了過去。
無奈二字,意味著該化神又耽誤了時間。
——
這個時候,呂林蘭就攻過來了。
呂林蘭已經很近了,該化神這才察覺。
倒不是說,這個化神功力不行。他沒有及時察覺,完全是沒有警惕,同時還醉心於尋找飛劍的原因。
該化神撒出一把種子。不,不是撒出,而是向下方擲出。
緊接著該化神一道法術跟了上去。法術名叫長林豐草,是一道小法術。
小法術,通常的特點,是施放速度快,見效快,但效果並不咋樣。
該化神的想法是,希望這些種子,加上這道法術,能夠迅速形成一片樹林,以阻擋呂林蘭。
但是,意外又出來了。
化神向下方擲出種子,其反作用力,就讓化神向上方飛出了一點。
那把鍾子也不重,其反作用力,也就不大。該化神向上方飛出的速度也就不快,距離也就不長。
但關鍵是,這道反作用力的方向,並沒有穿過該化神的重心。
在擲出種子之前,該化神已經調整好姿勢。其身體,是懸空的站姿。
站姿的重心,約在丹田。
然後,該化神伸出手,向下,且向側前,擲出種子。
“向下,且向側前”的“向下”好說。下麵才是地麵,種子必須擲向地麵。
“且向側前”,是因為,呂林蘭飛過來,就在那個方向。
那道反作用力,就直接作用於化神的手上。其方向,自然是向上,且向另一側的後方。
原本反作用力的方向就沒有穿過重心,再加上反作用力除了向上,還“向另一側的後方”。
於是乎,該化神的身體,就開始旋轉了。
倒也沒有旋轉多少,但的確旋轉了。
旋轉之後,該化神施發的法術“長林豐草”,就打向了另一片地麵,未能與種子會合。
結果,種子仍然是種子。
然後,呂林蘭就到了。
——
跟打擊前麵那個化神一樣,這一次,呂林蘭仍然未能對該化神形成有效殺傷。
呂林蘭所有的攻擊,都被該化神佩戴的防禦法寶抵消了。
自然,呂林蘭也打爛了該化神的兩個防禦法寶。
不敢久攻,呂林蘭又借力飛開。
——
在現代,般天員是要進行失重訓練的。
一般人看到失重訓練幾個字,關注的,是訓練二字。實際應該關注失重二字。
關注訓練二字,就相當於量變。
大操場,周圍有四百米跑道。跑十圈,與跑二十圈,那就是量變的關係。
但失重訓練真的不同。在失重環境下,如果仍然按往常的方式,那是連水都喝不了的。
呂林蘭弄出這個失重陣法,從陣法的原理來說,倒也不算複雜。
隻是以往修士,認為減少重力沒用,對自己,對殺敵,都沒用。因而以往就隻有增加重力的陣法。
呂林蘭是知道失重特點的。所以才選擇了失重陣法。
陣法完成之後,呂林蘭自己進行了多次訓練,以期在陣法中盡量行動自如。
但由於時間太短,保密程度要求又太高,所以,直到這時,呂林蘭也隻是勉強行動自如。
於是乎,呂林蘭就增加了一些輔助設施。
像跟王家兩化神遭遇的第一下動作:呂林蘭突然下沉兩丈,然後飛出。
突然下沉兩丈,有千斤墜,可以實現。但向前飛出,在空中,就無法實現了。
那個位置,呂林蘭就設置了一根結實的竿子。
向前飛出,就是在那根竿子上借的力。
這樣的竿子,還有很多。具體在什麽位置,呂林蘭自然知道。
王家兩化神,且不說他們不知道,就算他們知道,一時半會兒的,他們也不知道去借力。
——
於是乎,這場戰鬥,等於就是呂林蘭的主場了。
按道理來說,本來也是。
隻不過,道理上的主場,很可能因為其它原因,變成客場。
呂林蘭所做的,其實是牢牢掌握主場優勢。
這場打鬥,時間一直維持到接近一刻鍾。
為什麽時間這麽長,自然是雙方都願意。
呂林蘭願意,其出發點,是想積累戰鬥經驗。沒什麽好說的。
王家兩化神願意,是因為,他們感覺,呂林蘭並不強。盡管交手之後,發現呂林蘭強於一般元嬰,但對他們,似乎還不能構成生命上的威脅。他們感覺,之所以連番失利,隻是因為自己還沒有適應這種重力減少的環境。或許,下一時刻,他們就適應了。而那個時候,他們就能輕易的,取了呂林蘭的性命。
就這樣,打鬥就被延長了。
約一刻鍾之後,王家兩化神感覺不行了。
不行,指這樣下去不行,而不是指他們支撐不下去了。
這樣下去不行,指的是,他們發覺短時間內,無法擊斃或擊傷呂林蘭。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個時候,就會驚動其他人。須知,其他人裏麵,可是有不少化神的。
兩化神傳音之後,就撤退了。
——
往哪兒撤退?自然不能往大門撤退。大門,是博浪園的防禦重點。一旦不能秒過,就會被丹城修士發現。那時,王家極有可能,會再次結下一大強敵。
從哪兒來,就往哪兒去,這是人的習慣。
強盜的習慣則是,來的那兒,如果沒被發現,那兒就是安全的。因而撤退的時候,就會優勢選擇那兒。
那兒是哪兒?就是池塘跟假山中間的傳送陣。
——1149+1400=2549
且說傍晚的時候,慕容樂然被呂林蘭說動之後,回去,就看見了段成禮。
段成禮,紫雲派的元後。雖然修為不及化神,但也是個給纏的角色。
慕容樂然原本並不想邀約段成禮,但想到,這事情本來就是段成禮惹出來的。所以,考慮再三之後,還是對段成禮講了。
段成禮這兒就單了,慕容樂然是什麽意思,他就是什麽意思。他倒沒有對慕容樂然示過愛什麽的,但實際上,慕容樂然就是他的精神偶像。
於是乎,當王家兩化神跟呂林蘭在失重大陣裏交戰的時候,段成禮就已經帶了好幾個元嬰想要入陣。
陣法,雖然是八級,但對於入陣,卻沒有過多的限製。限製多了,王家化神的警惕就會越多。
但盡管如此,段成禮及其帶的那些元嬰,仍然未能成功入陣。
那其實,是因為陶念。陶念在王家兩化神入陣之後,就布了個結界,阻止他人入陣。
呂林蘭要攢實戰經驗,陶念絕對舉雙手雙腳支持。所以才會如此。
——
王家兩化神出陣,陶念自然也可以阻止,但她卻沒有阻止。她不能做得太多,做多了,會妨礙呂林蘭的成長。
段成禮這邊,百般鼓搗而不得其法,始終無法入陣。正焦躁之時,就見到王家兩化神出陣了。
王家兩化神,在失重陣法裏,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但一出陣,立馬就變了。那速度,絕對翩若驚鴻。
段成禮等人並沒有看清楚王家兩化神的相貌,但卻看清,那是兩個男人。
乘風派,這次來的六個人裏麵,倒也有兩個男人。但那兩個男人隻有築基中期,不過能飛得這樣快。
由此可證,剛才那兩個家夥,一定就是敵人。
於是,段成禮等七八個元嬰就追了上去。
隻不過,元嬰的速度,本來就慢於化神,再加上起跑在後,就這麽追,肯定是追不上的了。
——
慕容樂然這兒,邀約了離日閣閣主農飛沉、化神長老孟展,和悲問派掌門焦作,共四名化神,就守在池塘和假山中間的傳送陣那兒。
當然,一開始他們並不在那兒。他們在旁邊一個相對隱蔽的地方。
他們沒用神識,而是用肉眼,觀察那座傳送陣。
呂林蘭說過,不能破壞傳送陣。破壞了,敵人就來不了了。敵人來不了,並不等於沒有敵人,而是隻能讓敵人來的時間延後。
為了快刀斬亂麻,也隻能幹瞪眼了。
還能不多看,看多了,有可能被察覺。
關於視線,科學是無法解釋的。科學講的是,眼睛隻是接收光線,並不能發出光線。但實際上,修士對視線是非常敏感的。想要長時間偷看,根本不可能。
——
後來,王家兩化神來了。慕容樂然等四人,立即轉開視線。
王家兩化神並沒有發現異常,沒過多久,就走了。是向呂林蘭等人的居所走的。
確認王家兩化神走了,慕容樂然等四人就從暗處走出來了。
一出來,就把傳送陣破壞了。
設陣,需要技術;破壞,隻需要蠻力。修為高了,蠻力自然就足了。
——1044+2549=3593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
呂林蘭鐵尺擊到,化神身上泛起光暈,正是那種蛋形的防禦罩。
一兩下打不破,那就多打幾下。
說起來,也就一秒鍾不到的功夫。
呂林蘭連續打擊,就在這不到一秒的時間裏,連攻十幾下。
每一下,那化神的防禦罩光暈就會黯淡一點。十幾下之後,一聲輕響,光暈散去。防禦法寶失效了。
最後還有一下。
呂林蘭最後一擊之後,就借力飛向另一名化神。
為什麽呂林蘭沒有一直攻下去呢?因為那個化神不是死的,他隻是因為鏡子脫手,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而已。時間長了,說不定有什麽反擊手段。
那最後的一擊,也沒有直接形成有效殺傷。是因為化神身上的法衣,擋住了。
——
另一名化神,也就是那個施放飛劍的化神。
前麵說了,因為施放飛劍,受到反作用力,身體向後傾翻。該化神幾下調整,止住了傾翻之勢。然後,化神做的,就是令飛劍轉回。飛劍轉回之後,是繼續攻擊,還是收回儲物袋,到時候再看。
但是,飛劍是那麽容易勾通的麽?
化神的神識,往飛劍應該存在的方位掃去,但那個方位,並沒有飛劍。
飛劍到哪兒去了呢?
重力近似為零,飛劍上飄,這是一個原因。近似於真空環境,基本沒有阻力,飛劍比往常飛得更快更遠,又是一個原因。
兩個原因相加,因而飛劍就沒在以往應該存在的方位了。
該化神驚了一下,繼續向遠處放開神識,想要找到飛劍。
關於神識,前麵說過,神識相當於手;神識的末端還相當於眼。
前麵化神向既定方位掃出神識,約等於將手伸到既定方位,然後又將眼睛打開,三百六十度看了一下,結果,沒發現飛劍。
現在,要繼續尋找飛劍,冼先,就有一個把神識之手,往哪個方向伸有問題。
如果該化神了解飛劍失蹤的原因,那麽,神識之手延伸的方向,也就能夠確定了。
但急切之間,該化神想不出飛劍失蹤的原因。
無奈,就隻能隨便選了一個方向,將神識之手延伸了過去。
無奈二字,意味著該化神又耽誤了時間。
——
這個時候,呂林蘭就攻過來了。
呂林蘭已經很近了,該化神這才察覺。
倒不是說,這個化神功力不行。他沒有及時察覺,完全是沒有警惕,同時還醉心於尋找飛劍的原因。
該化神撒出一把種子。不,不是撒出,而是向下方擲出。
緊接著該化神一道法術跟了上去。法術名叫長林豐草,是一道小法術。
小法術,通常的特點,是施放速度快,見效快,但效果並不咋樣。
該化神的想法是,希望這些種子,加上這道法術,能夠迅速形成一片樹林,以阻擋呂林蘭。
但是,意外又出來了。
化神向下方擲出種子,其反作用力,就讓化神向上方飛出了一點。
那把鍾子也不重,其反作用力,也就不大。該化神向上方飛出的速度也就不快,距離也就不長。
但關鍵是,這道反作用力的方向,並沒有穿過該化神的重心。
在擲出種子之前,該化神已經調整好姿勢。其身體,是懸空的站姿。
站姿的重心,約在丹田。
然後,該化神伸出手,向下,且向側前,擲出種子。
“向下,且向側前”的“向下”好說。下麵才是地麵,種子必須擲向地麵。
“且向側前”,是因為,呂林蘭飛過來,就在那個方向。
那道反作用力,就直接作用於化神的手上。其方向,自然是向上,且向另一側的後方。
原本反作用力的方向就沒有穿過重心,再加上反作用力除了向上,還“向另一側的後方”。
於是乎,該化神的身體,就開始旋轉了。
倒也沒有旋轉多少,但的確旋轉了。
旋轉之後,該化神施發的法術“長林豐草”,就打向了另一片地麵,未能與種子會合。
結果,種子仍然是種子。
然後,呂林蘭就到了。
——
跟打擊前麵那個化神一樣,這一次,呂林蘭仍然未能對該化神形成有效殺傷。
呂林蘭所有的攻擊,都被該化神佩戴的防禦法寶抵消了。
自然,呂林蘭也打爛了該化神的兩個防禦法寶。
不敢久攻,呂林蘭又借力飛開。
——
在現代,般天員是要進行失重訓練的。
一般人看到失重訓練幾個字,關注的,是訓練二字。實際應該關注失重二字。
關注訓練二字,就相當於量變。
大操場,周圍有四百米跑道。跑十圈,與跑二十圈,那就是量變的關係。
但失重訓練真的不同。在失重環境下,如果仍然按往常的方式,那是連水都喝不了的。
呂林蘭弄出這個失重陣法,從陣法的原理來說,倒也不算複雜。
隻是以往修士,認為減少重力沒用,對自己,對殺敵,都沒用。因而以往就隻有增加重力的陣法。
呂林蘭是知道失重特點的。所以才選擇了失重陣法。
陣法完成之後,呂林蘭自己進行了多次訓練,以期在陣法中盡量行動自如。
但由於時間太短,保密程度要求又太高,所以,直到這時,呂林蘭也隻是勉強行動自如。
於是乎,呂林蘭就增加了一些輔助設施。
像跟王家兩化神遭遇的第一下動作:呂林蘭突然下沉兩丈,然後飛出。
突然下沉兩丈,有千斤墜,可以實現。但向前飛出,在空中,就無法實現了。
那個位置,呂林蘭就設置了一根結實的竿子。
向前飛出,就是在那根竿子上借的力。
這樣的竿子,還有很多。具體在什麽位置,呂林蘭自然知道。
王家兩化神,且不說他們不知道,就算他們知道,一時半會兒的,他們也不知道去借力。
——
於是乎,這場戰鬥,等於就是呂林蘭的主場了。
按道理來說,本來也是。
隻不過,道理上的主場,很可能因為其它原因,變成客場。
呂林蘭所做的,其實是牢牢掌握主場優勢。
這場打鬥,時間一直維持到接近一刻鍾。
為什麽時間這麽長,自然是雙方都願意。
呂林蘭願意,其出發點,是想積累戰鬥經驗。沒什麽好說的。
王家兩化神願意,是因為,他們感覺,呂林蘭並不強。盡管交手之後,發現呂林蘭強於一般元嬰,但對他們,似乎還不能構成生命上的威脅。他們感覺,之所以連番失利,隻是因為自己還沒有適應這種重力減少的環境。或許,下一時刻,他們就適應了。而那個時候,他們就能輕易的,取了呂林蘭的性命。
就這樣,打鬥就被延長了。
約一刻鍾之後,王家兩化神感覺不行了。
不行,指這樣下去不行,而不是指他們支撐不下去了。
這樣下去不行,指的是,他們發覺短時間內,無法擊斃或擊傷呂林蘭。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個時候,就會驚動其他人。須知,其他人裏麵,可是有不少化神的。
兩化神傳音之後,就撤退了。
——
往哪兒撤退?自然不能往大門撤退。大門,是博浪園的防禦重點。一旦不能秒過,就會被丹城修士發現。那時,王家極有可能,會再次結下一大強敵。
從哪兒來,就往哪兒去,這是人的習慣。
強盜的習慣則是,來的那兒,如果沒被發現,那兒就是安全的。因而撤退的時候,就會優勢選擇那兒。
那兒是哪兒?就是池塘跟假山中間的傳送陣。
——1149+1400=2549
且說傍晚的時候,慕容樂然被呂林蘭說動之後,回去,就看見了段成禮。
段成禮,紫雲派的元後。雖然修為不及化神,但也是個給纏的角色。
慕容樂然原本並不想邀約段成禮,但想到,這事情本來就是段成禮惹出來的。所以,考慮再三之後,還是對段成禮講了。
段成禮這兒就單了,慕容樂然是什麽意思,他就是什麽意思。他倒沒有對慕容樂然示過愛什麽的,但實際上,慕容樂然就是他的精神偶像。
於是乎,當王家兩化神跟呂林蘭在失重大陣裏交戰的時候,段成禮就已經帶了好幾個元嬰想要入陣。
陣法,雖然是八級,但對於入陣,卻沒有過多的限製。限製多了,王家化神的警惕就會越多。
但盡管如此,段成禮及其帶的那些元嬰,仍然未能成功入陣。
那其實,是因為陶念。陶念在王家兩化神入陣之後,就布了個結界,阻止他人入陣。
呂林蘭要攢實戰經驗,陶念絕對舉雙手雙腳支持。所以才會如此。
——
王家兩化神出陣,陶念自然也可以阻止,但她卻沒有阻止。她不能做得太多,做多了,會妨礙呂林蘭的成長。
段成禮這邊,百般鼓搗而不得其法,始終無法入陣。正焦躁之時,就見到王家兩化神出陣了。
王家兩化神,在失重陣法裏,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但一出陣,立馬就變了。那速度,絕對翩若驚鴻。
段成禮等人並沒有看清楚王家兩化神的相貌,但卻看清,那是兩個男人。
乘風派,這次來的六個人裏麵,倒也有兩個男人。但那兩個男人隻有築基中期,不過能飛得這樣快。
由此可證,剛才那兩個家夥,一定就是敵人。
於是,段成禮等七八個元嬰就追了上去。
隻不過,元嬰的速度,本來就慢於化神,再加上起跑在後,就這麽追,肯定是追不上的了。
——
慕容樂然這兒,邀約了離日閣閣主農飛沉、化神長老孟展,和悲問派掌門焦作,共四名化神,就守在池塘和假山中間的傳送陣那兒。
當然,一開始他們並不在那兒。他們在旁邊一個相對隱蔽的地方。
他們沒用神識,而是用肉眼,觀察那座傳送陣。
呂林蘭說過,不能破壞傳送陣。破壞了,敵人就來不了了。敵人來不了,並不等於沒有敵人,而是隻能讓敵人來的時間延後。
為了快刀斬亂麻,也隻能幹瞪眼了。
還能不多看,看多了,有可能被察覺。
關於視線,科學是無法解釋的。科學講的是,眼睛隻是接收光線,並不能發出光線。但實際上,修士對視線是非常敏感的。想要長時間偷看,根本不可能。
——
後來,王家兩化神來了。慕容樂然等四人,立即轉開視線。
王家兩化神並沒有發現異常,沒過多久,就走了。是向呂林蘭等人的居所走的。
確認王家兩化神走了,慕容樂然等四人就從暗處走出來了。
一出來,就把傳送陣破壞了。
設陣,需要技術;破壞,隻需要蠻力。修為高了,蠻力自然就足了。
——1044+2549=3593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