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沾上糯米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麽正經 作者:西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次做好事的莫元亮自然沒有那麽厚臉皮,忙說:“哪裏、哪裏,救人的分明是我們三人。”
呂林蘭說:“隻能說,行動的是我們三個。但救人的,真的就隻有莫公子。因為我們是收了莫公子錢的。拿人錢財,替人做事,所以是沒有功勞的。”
“我什麽時候給過你們靈石,我咋不知道呢?”莫元亮問。這熊孩子,倒也老實。
呂林蘭翻手就取了青離弩展示:“這件法寶,難道不是莫公子給我的?”
“那不是……”莫元亮想說的是,那不是為了補償你們飛劍的損失嘛。
但可惜被呂林蘭打斷了。呂林蘭說的是:“不是?真不是莫公子給的?”
“好吧,是,是我給的……”莫元亮隻得這麽說。
呂林蘭又搶過話頭:“那不就成了。好了,接到門內的召喚,我們倆要連夜趕回去。正好,這個房間空出來,正好給這位姑娘住。莫公子,你有傳音符沒有?有的話給一個。貴派陳師兄如果有事,我也好通知你一聲。”
傳音符,莫元亮自然是有的,並且基本上沒怎麽用過。於是當即就拿了一張出來。
呂林蘭接過,和陶念一起,抱拳告辭,然後就走了。
——
接到門內召喚,自然是假的。那樣說,是給莫元亮挖坑。但這個坑,跟一般的坑還不一樣。莫元亮是否倒黴,取決於莫元亮自己,而不取決於這個坑。
呂林蘭、陶念走後,屋內就隻剩下了莫元亮和那個姑娘。
莫元亮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一時沒有說話。
過了一小會兒,兩人都沒說話,那個姑娘就覺得不好了。認為別人救了自己,自己應該有個好姿態才行。於是就開口了:“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問到了,要回答,這是禮貌。大人們教導五六歲的孩子,就是這樣說的。於是莫元亮就回答了。還好不是審訊。如果是,可能莫元亮也會招。
莫元亮說了名字之後,那個姑娘也說了自己的名字,她叫陳麗萍,今年二十二歲……
許多年前一則新聞的開篇就是這樣:“她叫陳麗萍,今年二十二歲……”後麵接的是“剛參加工作五年,就有四年當部長的經驗了”。乖乖,是廣電部還是農業部?哦,原來是餐飲部哇。
這個名叫陳麗萍的姑娘,今年遠不止二十二歲。修仙世界,年齡大的太多太多,因而關係不咋樣的時候,朋友之間是不問年齡的。
陳麗萍之所以說年齡,並謊稱二十二歲,自然是看菜下飯,比照莫元亮而言的。
修為不需要說,莫元亮看得出來,陳麗萍練氣九層。
在中域,二十二歲的練氣九層,修為真不算高。當然,也不是很低就是了。
——
接下來,兩人又沒話了。
過了一會兒,陳麗萍說:“莫公子,你坐啊。”
“啊,坐,坐!”莫元亮找椅子坐了。剛坐下,卻又彈了起來,“對了,我去招夥計要熱水。”
要熱水,不是拿來喝的,而是拿來洗的。
像呂林蘭那種法術精湛的修士,自己就可以弄出熱水。
莫元亮是弄不出熱水的。不過,他此時的真實目的並不是要去弄熱水,而就是逃避。
年紀一大把了,但卻不知道怎麽跟姑娘相處,所以逃避。
陳麗萍那邊,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是有些提防的。結果越往後,越發覺得莫元亮很純粹。慢慢的,就滋生了一點好感。
救人,證明心腸好,熱心,正直;幫忙救人這種小事,一出手就是法寶,證明多金;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
猜拳這項活動,曆史悠久,玩法簡單,風靡全世界,最早卻是起源於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手勢令的記載,石頭剪刀布的猜拳遊戲應當可以追溯到那時候。
很多人覺得猜拳遊戲的勝負靠的隻是運氣,但呂林蘭卻認為,猜拳是一種博弈。通過上一次兩方的出手判斷對方這次會出什麽,充分考慮到對方會有的同樣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該怎麽選擇,而對方要是同樣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想法,也會做出相當的應對,那麽自己這邊又要多考慮一步。
簡單來說,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這次會想出石頭,而考慮到乙方的想法,甲方會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會出剪刀……綿延下去是無窮盡的。這樣的策略大多數人都懂,呂林蘭以前玩猜拳的時候,除了這個策略,還會結合對方的眼神,動作,神態來綜合判斷,綜合下來勝負在八二開,她勝得多。
很快,倒計時開始了變化,從135開始變小,而與此同時,這個數字旁邊出現了一個小一號的紅色數字10,同樣開始變小。
呂林蘭猜測紅色倒計時結束就要開結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單向玻璃擋板下方。這單向玻璃擋板從她這邊看是透明的,而當她看向陶念那邊的單向單板時,又是不透明的,什麽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
倒計時變成5的時候,呂林蘭擺了個布。第一輪,她對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隻能靠概率。一般來說,剪刀石頭布裏麵,剪刀這個手勢相對最麻煩,一般來說人們會避開它,大多數人會以石頭或者布開場,而不管是哪一種,呂林蘭出布是不輸的局麵。
當倒計時變成1後,下一刻卻跳成了5,字號相同,顏色換成了綠色。而與此同時,擋板變成全透明,兩人都能看到對方的手勢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這輪呂林蘭勝。
兩人的勝負立刻在屏幕上有了顯示,靠近呂林蘭的這邊多了一麵隨風飄揚的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突然覺得有點囧,係統這不會是在給她豎什麽g吧……感覺太怪了。
呂林蘭隻是走神了一小會兒,立刻又集中了注意力。現在她明白那一開始讓她不明所以的135的含義了。
係統一開始說的是五局三勝製,每一局最先贏到五次的人贏,兩人至少要猜拳五次,而至多,也就是最奇葩的情況,是九次。兩人分別各贏四次,第九次決定勝負。每輪15秒,最久就是135秒。
在呂林蘭思考的時候,跳到1的倒計時又換回了原先的紅色,變成了10,而此刻135也變成了120。
等等,不對!
呂林蘭發現自己剛才漏算了一點。她隻算了兩人能決出勝負的情況,還有平局呢?不可能每次都能決出勝負,總有出一樣手勢的時候,從概率上來說,最多的情況絕對不止九次。
呂林蘭正疑惑,就見那屏幕突然閃爍了兩下,隻見倒計時下方出現一排小字:雙方手勢相同,請更換手勢。
在屏幕進行提示的時候,倒計時也並沒有停下,持續走著。
原來平局時它還會提示。怪不得至多隻要九次就能決出勝負,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平局的場麵。
呂林蘭露出了一絲笑容。她看了眼自己出的剪刀,沒動。除了第一輪是拚概率,因為不知道對手的策略,呂林蘭出手時是盡量放空了腦袋,隨便出的。這第一局的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摸清楚陶念的出手特征和規律。
而現在,對於平局係統居然有提示,這無疑增加了這場遊戲的可算計性。雙方都知道對方出的是剪刀,那麽接下來會怎麽應變呢?
呂林蘭暫時沒有多想,依然出的是剪刀。
顯然陶念那邊立刻就換了手勢,屏幕上的提示消失了。
時間到,結果出來了。陶念出的是石頭,陶念勝,她那邊也出現了一麵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對於陶念的出拳規律有了些眉目,但依然不動聲色地進行了幾輪,最終確定了——她對於猜拳的想法,意外的簡單。
第二次時,她出拳頭的時候應該是因為她的剪刀,她的想法很“直”。後麵幾輪印證了呂林蘭的想法。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贏了,那麽下一輪陶念會改變成能克製她的手勢。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輸了,陶念就會保持上一輪手勢。比如說第一輪呂林蘭以剪刀贏了陶念的布,下一輪她就會出石頭,如果第一輪呂林蘭的布輸給了陶念的剪刀,下一輪她多半還是會出剪刀。
摸清楚了陶念出手的規律之後,呂林蘭玩起來遊刃有餘。原本她是抱著第一輪直接放棄勝負的想法的,沒想到第八次兩人就分出了勝負,她以五比三最先到達了第一局的獲勝條件,先拿下一局。
呂林蘭這邊那五麵綠色的小旗子飛到了一起,合成了一麵金色的旗子,旗子上還畫了個王冠。
呂林蘭有些無法直視那王冠,隻看了一眼就抬頭看向陶念。第一局輸了,她的神情看上去多了些驚慌和不安。
對手越是慌亂對呂林蘭來說就越是有力,她自然對陶念的表現樂見其成。
第二局又從135開始倒計時,新的一輪開始了。
一開場呂林蘭就連贏了三次,這對陶念完全不利的局麵讓她額頭冷汗不斷流下,看得出來她開始慌亂起來,而慌亂之後的結果是,她開始亂出拳,根本沒有仔細想。
隻是陶念這一亂,卻正好克製住了呂林蘭對付她的方法。要當對手猜不到你的出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連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出什麽,讓大腦放空,隨便出手。
如此一來,比分變成了三比二。
呂林蘭見狀,便決定改變策略。第六次猜拳時,她突然對陶念說:“我這次出的是布。”
陶念一愣,驚疑不定地望著呂林蘭。
呂林蘭保持著微笑,從她的表情上看不出她到底在想什麽。
陶念皺起了眉,直到10秒倒計時結束,她的眉頭都沒鬆開。
結果出來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
呂林蘭勝。
第5章男人就要爺們點5
呂林蘭知道陶念從一開始就懷疑她,肯定不會相信她的話,所以她故意將自己所出手勢告訴她。果然,陶念一定是認為她出的是石頭或者剪刀,所以她自己出石頭最為穩妥。
比分變成了四比二。
關鍵的第七次依然毫無停頓地在五秒的間隔之後開始了。
兩人再度將手放在了擋板之下,呂林蘭依然笑著說:“這次我出的是石頭。”
陶念緊張地盯著呂林蘭的表情,看得出來她在糾結到底要不要相信呂林蘭的話。
呂林蘭微笑。
陶念一隻糾結到了倒計時結束,雙方的手勢都顯露出來。
呂林蘭是剪刀,陶念是布。
呂林蘭勝。
比分變成了五比二。第二局結束,呂林蘭又拿下一局。
從陶念的直腸子來判斷,呂林蘭認為這第二次她一定會想起第一次的情況,從而認定她會故技重施,真的出石頭。那麽為了贏她,她一定會出布,所以她一開始出的就是剪刀。
呂林蘭說:“隻能說,行動的是我們三個。但救人的,真的就隻有莫公子。因為我們是收了莫公子錢的。拿人錢財,替人做事,所以是沒有功勞的。”
“我什麽時候給過你們靈石,我咋不知道呢?”莫元亮問。這熊孩子,倒也老實。
呂林蘭翻手就取了青離弩展示:“這件法寶,難道不是莫公子給我的?”
“那不是……”莫元亮想說的是,那不是為了補償你們飛劍的損失嘛。
但可惜被呂林蘭打斷了。呂林蘭說的是:“不是?真不是莫公子給的?”
“好吧,是,是我給的……”莫元亮隻得這麽說。
呂林蘭又搶過話頭:“那不就成了。好了,接到門內的召喚,我們倆要連夜趕回去。正好,這個房間空出來,正好給這位姑娘住。莫公子,你有傳音符沒有?有的話給一個。貴派陳師兄如果有事,我也好通知你一聲。”
傳音符,莫元亮自然是有的,並且基本上沒怎麽用過。於是當即就拿了一張出來。
呂林蘭接過,和陶念一起,抱拳告辭,然後就走了。
——
接到門內召喚,自然是假的。那樣說,是給莫元亮挖坑。但這個坑,跟一般的坑還不一樣。莫元亮是否倒黴,取決於莫元亮自己,而不取決於這個坑。
呂林蘭、陶念走後,屋內就隻剩下了莫元亮和那個姑娘。
莫元亮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一時沒有說話。
過了一小會兒,兩人都沒說話,那個姑娘就覺得不好了。認為別人救了自己,自己應該有個好姿態才行。於是就開口了:“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問到了,要回答,這是禮貌。大人們教導五六歲的孩子,就是這樣說的。於是莫元亮就回答了。還好不是審訊。如果是,可能莫元亮也會招。
莫元亮說了名字之後,那個姑娘也說了自己的名字,她叫陳麗萍,今年二十二歲……
許多年前一則新聞的開篇就是這樣:“她叫陳麗萍,今年二十二歲……”後麵接的是“剛參加工作五年,就有四年當部長的經驗了”。乖乖,是廣電部還是農業部?哦,原來是餐飲部哇。
這個名叫陳麗萍的姑娘,今年遠不止二十二歲。修仙世界,年齡大的太多太多,因而關係不咋樣的時候,朋友之間是不問年齡的。
陳麗萍之所以說年齡,並謊稱二十二歲,自然是看菜下飯,比照莫元亮而言的。
修為不需要說,莫元亮看得出來,陳麗萍練氣九層。
在中域,二十二歲的練氣九層,修為真不算高。當然,也不是很低就是了。
——
接下來,兩人又沒話了。
過了一會兒,陳麗萍說:“莫公子,你坐啊。”
“啊,坐,坐!”莫元亮找椅子坐了。剛坐下,卻又彈了起來,“對了,我去招夥計要熱水。”
要熱水,不是拿來喝的,而是拿來洗的。
像呂林蘭那種法術精湛的修士,自己就可以弄出熱水。
莫元亮是弄不出熱水的。不過,他此時的真實目的並不是要去弄熱水,而就是逃避。
年紀一大把了,但卻不知道怎麽跟姑娘相處,所以逃避。
陳麗萍那邊,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是有些提防的。結果越往後,越發覺得莫元亮很純粹。慢慢的,就滋生了一點好感。
救人,證明心腸好,熱心,正直;幫忙救人這種小事,一出手就是法寶,證明多金;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
猜拳這項活動,曆史悠久,玩法簡單,風靡全世界,最早卻是起源於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手勢令的記載,石頭剪刀布的猜拳遊戲應當可以追溯到那時候。
很多人覺得猜拳遊戲的勝負靠的隻是運氣,但呂林蘭卻認為,猜拳是一種博弈。通過上一次兩方的出手判斷對方這次會出什麽,充分考慮到對方會有的同樣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該怎麽選擇,而對方要是同樣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想法,也會做出相當的應對,那麽自己這邊又要多考慮一步。
簡單來說,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這次會想出石頭,而考慮到乙方的想法,甲方會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會出剪刀……綿延下去是無窮盡的。這樣的策略大多數人都懂,呂林蘭以前玩猜拳的時候,除了這個策略,還會結合對方的眼神,動作,神態來綜合判斷,綜合下來勝負在八二開,她勝得多。
很快,倒計時開始了變化,從135開始變小,而與此同時,這個數字旁邊出現了一個小一號的紅色數字10,同樣開始變小。
呂林蘭猜測紅色倒計時結束就要開結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單向玻璃擋板下方。這單向玻璃擋板從她這邊看是透明的,而當她看向陶念那邊的單向單板時,又是不透明的,什麽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
倒計時變成5的時候,呂林蘭擺了個布。第一輪,她對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隻能靠概率。一般來說,剪刀石頭布裏麵,剪刀這個手勢相對最麻煩,一般來說人們會避開它,大多數人會以石頭或者布開場,而不管是哪一種,呂林蘭出布是不輸的局麵。
當倒計時變成1後,下一刻卻跳成了5,字號相同,顏色換成了綠色。而與此同時,擋板變成全透明,兩人都能看到對方的手勢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這輪呂林蘭勝。
兩人的勝負立刻在屏幕上有了顯示,靠近呂林蘭的這邊多了一麵隨風飄揚的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突然覺得有點囧,係統這不會是在給她豎什麽g吧……感覺太怪了。
呂林蘭隻是走神了一小會兒,立刻又集中了注意力。現在她明白那一開始讓她不明所以的135的含義了。
係統一開始說的是五局三勝製,每一局最先贏到五次的人贏,兩人至少要猜拳五次,而至多,也就是最奇葩的情況,是九次。兩人分別各贏四次,第九次決定勝負。每輪15秒,最久就是135秒。
在呂林蘭思考的時候,跳到1的倒計時又換回了原先的紅色,變成了10,而此刻135也變成了120。
等等,不對!
呂林蘭發現自己剛才漏算了一點。她隻算了兩人能決出勝負的情況,還有平局呢?不可能每次都能決出勝負,總有出一樣手勢的時候,從概率上來說,最多的情況絕對不止九次。
呂林蘭正疑惑,就見那屏幕突然閃爍了兩下,隻見倒計時下方出現一排小字:雙方手勢相同,請更換手勢。
在屏幕進行提示的時候,倒計時也並沒有停下,持續走著。
原來平局時它還會提示。怪不得至多隻要九次就能決出勝負,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平局的場麵。
呂林蘭露出了一絲笑容。她看了眼自己出的剪刀,沒動。除了第一輪是拚概率,因為不知道對手的策略,呂林蘭出手時是盡量放空了腦袋,隨便出的。這第一局的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摸清楚陶念的出手特征和規律。
而現在,對於平局係統居然有提示,這無疑增加了這場遊戲的可算計性。雙方都知道對方出的是剪刀,那麽接下來會怎麽應變呢?
呂林蘭暫時沒有多想,依然出的是剪刀。
顯然陶念那邊立刻就換了手勢,屏幕上的提示消失了。
時間到,結果出來了。陶念出的是石頭,陶念勝,她那邊也出現了一麵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對於陶念的出拳規律有了些眉目,但依然不動聲色地進行了幾輪,最終確定了——她對於猜拳的想法,意外的簡單。
第二次時,她出拳頭的時候應該是因為她的剪刀,她的想法很“直”。後麵幾輪印證了呂林蘭的想法。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贏了,那麽下一輪陶念會改變成能克製她的手勢。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輸了,陶念就會保持上一輪手勢。比如說第一輪呂林蘭以剪刀贏了陶念的布,下一輪她就會出石頭,如果第一輪呂林蘭的布輸給了陶念的剪刀,下一輪她多半還是會出剪刀。
摸清楚了陶念出手的規律之後,呂林蘭玩起來遊刃有餘。原本她是抱著第一輪直接放棄勝負的想法的,沒想到第八次兩人就分出了勝負,她以五比三最先到達了第一局的獲勝條件,先拿下一局。
呂林蘭這邊那五麵綠色的小旗子飛到了一起,合成了一麵金色的旗子,旗子上還畫了個王冠。
呂林蘭有些無法直視那王冠,隻看了一眼就抬頭看向陶念。第一局輸了,她的神情看上去多了些驚慌和不安。
對手越是慌亂對呂林蘭來說就越是有力,她自然對陶念的表現樂見其成。
第二局又從135開始倒計時,新的一輪開始了。
一開場呂林蘭就連贏了三次,這對陶念完全不利的局麵讓她額頭冷汗不斷流下,看得出來她開始慌亂起來,而慌亂之後的結果是,她開始亂出拳,根本沒有仔細想。
隻是陶念這一亂,卻正好克製住了呂林蘭對付她的方法。要當對手猜不到你的出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連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出什麽,讓大腦放空,隨便出手。
如此一來,比分變成了三比二。
呂林蘭見狀,便決定改變策略。第六次猜拳時,她突然對陶念說:“我這次出的是布。”
陶念一愣,驚疑不定地望著呂林蘭。
呂林蘭保持著微笑,從她的表情上看不出她到底在想什麽。
陶念皺起了眉,直到10秒倒計時結束,她的眉頭都沒鬆開。
結果出來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
呂林蘭勝。
第5章男人就要爺們點5
呂林蘭知道陶念從一開始就懷疑她,肯定不會相信她的話,所以她故意將自己所出手勢告訴她。果然,陶念一定是認為她出的是石頭或者剪刀,所以她自己出石頭最為穩妥。
比分變成了四比二。
關鍵的第七次依然毫無停頓地在五秒的間隔之後開始了。
兩人再度將手放在了擋板之下,呂林蘭依然笑著說:“這次我出的是石頭。”
陶念緊張地盯著呂林蘭的表情,看得出來她在糾結到底要不要相信呂林蘭的話。
呂林蘭微笑。
陶念一隻糾結到了倒計時結束,雙方的手勢都顯露出來。
呂林蘭是剪刀,陶念是布。
呂林蘭勝。
比分變成了五比二。第二局結束,呂林蘭又拿下一局。
從陶念的直腸子來判斷,呂林蘭認為這第二次她一定會想起第一次的情況,從而認定她會故技重施,真的出石頭。那麽為了贏她,她一定會出布,所以她一開始出的就是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