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勸架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麽正經 作者:西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桑德宇、呂林蘭等人趕到的時候,亂鬥的地點已經在炎龍宗山門之外了。
亂鬥的場麵也有了變化。
先前,門派弟子報告的是,林景勝要殺羅立軒。潘奇水保護羅立軒,但又一直沒對林景勝出手。所以林景勝就一直擁有旺盛的戰力,糾纏不休。
此時,林景勝的目標已經變了,完全置羅立軒於不顧,招招都直接攻向潘奇水。
潘奇水倒跟前麵一樣,隻是格擋,並沒有反擊。
——
修仙界看修為,凡人界看年齡。如果把修為轉換為年齡的話,實際這種場麵,在民間也經常看到。
就是一個小孩,或者半大小孩,要打一個大人。潘奇水,就相當於那個大人。而林景勝,則是那個小孩。
——
這樣比喻可以麽?通常不可以。
這是因為,金丹中期,與元嬰初期,雖然存在差距,但卻夠不上小孩與大人的差距。
凡間,一個十五歲左右的半大男孩,打一個二十五歲左右的成年男人。成年男人也像潘奇水這樣,隻格擋,不還手。倒是大多數人能夠辦到。
而元嬰初期,就不能麵對金丹中期的猛攻,隻格擋不還手了。
所以這樣的比喻,原本並不可以。
而這樣的比喻又出現在這裏,卻是因為原本不可能辦到的事,潘奇水偏偏就辦到了——哪怕潘奇水非常吃力。至少,在桑德宇、呂林蘭等人趕到的時候,潘奇水還沒有還過手。
——
當時,潘奇水跟著羅立軒,飛出炎龍宗山門。就在山門那兒,潘奇水停住了。準備交待幾句場麵話,然後就抽身遠去,不再去管羅立軒的麻煩事。
潘奇水說的是“這是炎龍宗山門,就到這兒為止。不日之後,老夫將與少爺分開。到時候你還想再追的話,且由得你。”
這話當然是對林景勝說的。
潘奇水覺得自己對林景勝夠意思了。你要殺羅立軒,我是羅立軒家臣,不得不攔下。你硬是要殺,我給你機會,說清楚了,“不日之後”,自己就會跟羅立軒分開。到時候你想殺盡管殺。
所謂“不日之後”,又稱為“不日後”。這個詞語並未收錄進詞典。實際這個詞語,是從“日後”詞語來的。日後,也就是今後,指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時間。而添加了“不”字之後,則指近期。最近的,可以就在今日。
哪知,林景勝聽了潘奇水的話,勃然大怒,罵道:“老匹夫,今日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殺了羅賊。看招!”
隨著這聲“看招”,林景勝出手了。
也就是從這個時刻起,林景勝的攻勢,全部都朝潘奇水發出。不管羅立軒了。
羅立軒呢?
羅立軒並沒有與潘奇水是同一戰線的戰友的自覺。當然,他也可以解釋為相信,他相信潘奇水一定不會敗,一定不會受傷。因為潘奇水是元嬰嘛,對方才隻是個金丹中期。無論怎樣,都是擋得住的。
所以,羅立軒飛到較遠之處,覺得安全了,就拿出傳音符出來,跟自己的四名手下聯係。黃河黃河,我是長江我是長江。當然具體說的,不可能是黃河長江。
——
自林景勝直接猛攻潘奇水開始,潘奇水就非常緊張。
他明白,麵對林景勝的正麵進攻,如果自己仍然不還手的話,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的。
但他又偏偏不想還手,不想把林景勝的死亡,背到自己背上。
但是,抵擋不了,又怎麽辦?
後退!
這就是潘奇水臨時想出來的辦法。
抵擋不了,逃跑,是正常的。潘奇水把逃跑改為後退,其實就是把長距離的逃跑,改成了短距離的逃跑。這樣,就可以解釋為戰略上的後退,而不是真正的逃跑了。
須知,一路打過來,有無數炎龍宗修士看見。這會兒,保不齊哪棵樹的後麵,就躲藏了看熱鬧的修士。所以,元嬰被金丹打得敗走,這個名兒,是不能擔的。
短距離的逃跑,也是有好處的。借用那麽一丁點兒時間,潘奇水可以磕丹藥,回複靈氣。轉過身,就又可以抵擋片刻了。
——
潘奇水這樣,實在是沒有主意情況之下的主意,實屬無奈之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潘奇水在這麽短距離逃跑幾次之後,就感覺到林景勝後勁不足了。
不是說,林景勝是老資格的金丹中期的嘛?
哦,想起來了,劫雷!
既然名叫天遣,那就隻能是懲罰。那種雷,不可能像元嬰劫雷那樣,還能淬體,還能從中獲得感悟什麽的。
經過天遣之雷的懲罰,林景勝肯定大不如前了!
想到這兒,潘奇水心中暗喜。這是因為,堅持下去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但同時,潘奇水又有點兒心驚。心想,在天遣之雷以前,林景勝定然比現在更強幾分。自己如果不打起精神,說不定還真會落敗了。
——
桑德宇說話做事,通常都把陶念那把飛劍上麵的三個人忽略了。
對於桑德宇來說,他知道其中兩個人,是呂林蘭的結義金半。今天又多一人,因為事急,呂林蘭沒有介紹,但想來身份應該是差不多的。
桑德宇倒也知道另外那三人的修為並不一定是看上去那樣。因為兩個凡人加一個練氣,連禦劍飛行都做不到。但實際上,她們不僅禦劍了,而且她們禦劍之靈活,絕對是自己前所未見。所以其中至少存在一名高手。
但桑德宇並沒有打聽誰是那名高手,並沒有企圖跟那名高手套近乎。桑德宇認準呂林蘭就行了。反正,桑德宇跟呂林蘭打交道的時間也不算短了。相互熟悉,又有一定情分。把呂林蘭的關係處好了,就等於把另外那三個人的關係都處好了。
所以,多數時候,桑德宇都把陶念等三人忽略了。
——
對於穆光遠來說,因為自己曾經動手,又被製止,所以,他明白那名高手到底高到什麽程度。當然,那隻是他自認為明白,實際上他還是不明白的。
修仙界,通常看修為。通常是誰的修為高,誰就說了算。
比修為更管用的,則是實戰能力。誰的拳頭大,就聽誰指揮。
那麽,同行諸人之中,誰的修為取高,誰的拳頭更大呢?穆光遠心知,必然是那把飛劍上麵三人之中的一位。
按習慣,或者按規矩,無論按什麽,都應該聽那個高人的了吧。
但是,呂林蘭把她們三人一並代表了。
呂林蘭說話的時候,甚至都不朝她們三人望上一眼,遞個暗號什麽的。說話自己由衷(衷,就是心的意思);隨便一說,那邊三個人都沒有任何意見。
這是怎麽搞的?
既然如此,穆光遠也看得懂形勢。心知,隻要把呂林蘭按撫好了,就等於把那個高人安撫好了。
——
一行人,往山門飛。很快,出了山門。
還好,已經能聽到前麵轟隆隆的打鬥聲了。想來,打鬥的具體地點,定然離山門不遠。離山門不遠的話,就得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一下山門。事態,多半還沒有惡化。
繼續飛,很快就到了打鬥的現場。
這個時候,是不能立即出手介入的,得看看具體情況。必要的時候,可能還要問幾聲。
陶念飛劍一轉,帶著邱書儀和東方以巧兩人,停在了相對較遠的位置。顯然,對於此事的處理,她是不準備直接介入了。
呂林蘭則直接飛了過去。到得近前,呂林蘭向右一轉,然後逆時針圍著打鬥的兩人飛。這個逆時針,是從天上往下看的。其方向,就跟現代運動場上長跑的方向一致。
——
一行人中,桑德宇原本飛在最前麵。但那隻是在炎龍宗內。出了山門,前後位置就亂了。看見打鬥的兩個人,呂林蘭突然一個加速,嗖的一下就飆出去了。快得桑德宇都沒有反應。
桑德宇看到呂林蘭飛到前麵,自然就掃了一眼陶念等三人。卻見三人已經遠遠轉開,仿佛要置身事外似的。於是不再關心,心中再次忽略,便也沿著呂林蘭飛過的軌跡,跟了上去。
穆光遠滯後了一點。照理說穆光遠不會滯後的。
但是,決定先與後,主要有兩方麵原因。一是頭腦,二是身體。比頭腦,桑德宇肯定遠勝穆光遠。比身體,穆光遠倒是遠勝桑德宇。
但眼前不行。眼前,穆光遠知道陶念那邊,有個隨便一出手,就能製住自己的高手。因而一舉一動,都有點放不開。
舉動放不開,頭腦又慢半拍,所以穆光遠就滯後了一點。
——
這個距離,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打鬥的,是誰跟誰。
前麵,呂林蘭和桑德宇繞著圈飛。那倒是可以的。但如果穆光遠加進去,同樣跟著繞圈飛行,那就不行了。
那是因為,修仙者的飛行,並不是現代的編隊飛行,速度有快有慢。遇到緊急情況,各自的反應也有所不同。所以,越是狹窄的地方,能夠容納飛行的修仙者人數就越少。
前麵,呂林蘭轉的圈子就不大。加桑德宇一個,還可以。呂林蘭和桑德宇又相互熟悉,稍稍有些不對,可以調整飛行,並能夠從心理達成諒解。
因而穆光遠是不能加進去的。
穆光遠就拔高了高度,飛到上麵去。
反正,陶念那邊的高人並沒有顯露修為。明麵上看,自己擁有的元嬰修為,就是最高的了。飛到上麵,也不算失禮。
——
前麵說,幾次短距離逃跑之後,潘奇水察覺林景勝後勁有些不足。
潘奇水還猜測了一下原因,並且找到了自己認可的理由。
那就是,林景勝被天遣之雷擊傷了。
於是,原本非常吃力的潘奇水,頓時感覺堅持下去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感覺,始終就隻是感覺。信心,與真正的力量,並沒有必然的聯係。
隨著時間的推移,潘奇水期盼的希望始終沒有到來。
盡管林景勝的後勁越來越不足,但潘奇水的後勁,卻要先一步不足了。
潘奇水心中狂吼,難道一定要還手?
——
其實這不是還手的問題。被人責罵,被人擊打,反擊還手,是天經地義的。隻是,潘奇水知道,林景勝有求死之心。林景勝想的就是,假借自己之手而死。所以隻要自己一還手,哪怕是沒什麽威力地出招,相信林景勝也會立即掛掉。
這麽個粘呼呼的膩人玩意兒,幹嘛一定要沾在老夫身上?
潘奇水感覺很窩心。
窩心之餘,潘奇水心中有了一個決定: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自己幹脆溜之大吉。
在修仙界,殺個人,不算什麽事。但林景勝做下的某種遭遇天遣之雷的惡事,也就被自己遮蓋了起來。
事後,若是無人追究倒還罷了。追究起來,把自己說成與林景勝是同夥,兩人沆瀣一氣,共同做下惡事。事敗,自己殺人滅口——那豈不冤枉!
所以,還是溜之大吉的好。
最多,就是有人誤以為自己元嬰敗給了金丹。總比背了黑鍋好些。
——
就在這個時候,呂林蘭等人到了。
一到之後,動作最快的是呂林蘭。直接就飛了過去。
但呂林蘭並沒有飛進打鬥圈,而是繞著林景勝、潘奇水二人飛行。一邊飛,一邊察看情況。
桑德宇緊隨呂林蘭之後,同樣繞圈飛行。
但是對於打鬥的二人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頭一個過來的人,也就是呂林蘭。
——
林景勝與呂林蘭的最後一次打交道,雙方鬧了口角。
而潘奇水跟呂林蘭的最後一次交道,則是把東方以巧,送到呂林蘭處,請求收留。
也就是說,前者,關係交惡。當然還沒有大打出手,也並不是很惡。但後者的關係,總是比前者要好。
一般來說,二人打鬥,突然過來一人。關係好的,往往信心倍增。關係不好的那個人,則通常會手忙腳亂。
可惜此時並不是一般時候。之所以不一般,是因為林景勝一心求死。
對林景勝來說,隻要能讓自己死,那就是好的;因而來者關係越惡越好。
於是呂林蘭看見的,就是林景勝壓著潘奇水打。
潘奇水隻是格擋,一直沒有還手。
很多時候,潘奇水格擋未能及時,閃避未能到位,也就受了一些傷了。
那些傷,或許是小傷。但打鬥的時候,身上帶傷,事情小不了。
於是呂林蘭就喊了一聲:“林景勝住手!”
那邊潘奇水本來就沒有還手,如果林景勝住手,二人的打鬥,就算是停了。
但如果林景勝不住手呢?
喊話,勢必輔以威脅手段。“去,給我把碗洗了!”如果不洗,嘿嘿,後麵肯定有猛列手段。
呂林蘭喊話出口,心知林景勝多半不會聽從。一喊完,就飛了過去,隨便掐了個訣,以一道風刀,劈向林景勝。
潘奇水聽見呂林蘭喊話,自然就注意到呂林蘭近身,往旁一挪,讓開了位置。
林景勝心中大喜,這算是求仁得仁哪,沒死在潘奇水手裏,死在呂林蘭手裏也算不錯啊。
亂鬥的場麵也有了變化。
先前,門派弟子報告的是,林景勝要殺羅立軒。潘奇水保護羅立軒,但又一直沒對林景勝出手。所以林景勝就一直擁有旺盛的戰力,糾纏不休。
此時,林景勝的目標已經變了,完全置羅立軒於不顧,招招都直接攻向潘奇水。
潘奇水倒跟前麵一樣,隻是格擋,並沒有反擊。
——
修仙界看修為,凡人界看年齡。如果把修為轉換為年齡的話,實際這種場麵,在民間也經常看到。
就是一個小孩,或者半大小孩,要打一個大人。潘奇水,就相當於那個大人。而林景勝,則是那個小孩。
——
這樣比喻可以麽?通常不可以。
這是因為,金丹中期,與元嬰初期,雖然存在差距,但卻夠不上小孩與大人的差距。
凡間,一個十五歲左右的半大男孩,打一個二十五歲左右的成年男人。成年男人也像潘奇水這樣,隻格擋,不還手。倒是大多數人能夠辦到。
而元嬰初期,就不能麵對金丹中期的猛攻,隻格擋不還手了。
所以這樣的比喻,原本並不可以。
而這樣的比喻又出現在這裏,卻是因為原本不可能辦到的事,潘奇水偏偏就辦到了——哪怕潘奇水非常吃力。至少,在桑德宇、呂林蘭等人趕到的時候,潘奇水還沒有還過手。
——
當時,潘奇水跟著羅立軒,飛出炎龍宗山門。就在山門那兒,潘奇水停住了。準備交待幾句場麵話,然後就抽身遠去,不再去管羅立軒的麻煩事。
潘奇水說的是“這是炎龍宗山門,就到這兒為止。不日之後,老夫將與少爺分開。到時候你還想再追的話,且由得你。”
這話當然是對林景勝說的。
潘奇水覺得自己對林景勝夠意思了。你要殺羅立軒,我是羅立軒家臣,不得不攔下。你硬是要殺,我給你機會,說清楚了,“不日之後”,自己就會跟羅立軒分開。到時候你想殺盡管殺。
所謂“不日之後”,又稱為“不日後”。這個詞語並未收錄進詞典。實際這個詞語,是從“日後”詞語來的。日後,也就是今後,指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時間。而添加了“不”字之後,則指近期。最近的,可以就在今日。
哪知,林景勝聽了潘奇水的話,勃然大怒,罵道:“老匹夫,今日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殺了羅賊。看招!”
隨著這聲“看招”,林景勝出手了。
也就是從這個時刻起,林景勝的攻勢,全部都朝潘奇水發出。不管羅立軒了。
羅立軒呢?
羅立軒並沒有與潘奇水是同一戰線的戰友的自覺。當然,他也可以解釋為相信,他相信潘奇水一定不會敗,一定不會受傷。因為潘奇水是元嬰嘛,對方才隻是個金丹中期。無論怎樣,都是擋得住的。
所以,羅立軒飛到較遠之處,覺得安全了,就拿出傳音符出來,跟自己的四名手下聯係。黃河黃河,我是長江我是長江。當然具體說的,不可能是黃河長江。
——
自林景勝直接猛攻潘奇水開始,潘奇水就非常緊張。
他明白,麵對林景勝的正麵進攻,如果自己仍然不還手的話,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的。
但他又偏偏不想還手,不想把林景勝的死亡,背到自己背上。
但是,抵擋不了,又怎麽辦?
後退!
這就是潘奇水臨時想出來的辦法。
抵擋不了,逃跑,是正常的。潘奇水把逃跑改為後退,其實就是把長距離的逃跑,改成了短距離的逃跑。這樣,就可以解釋為戰略上的後退,而不是真正的逃跑了。
須知,一路打過來,有無數炎龍宗修士看見。這會兒,保不齊哪棵樹的後麵,就躲藏了看熱鬧的修士。所以,元嬰被金丹打得敗走,這個名兒,是不能擔的。
短距離的逃跑,也是有好處的。借用那麽一丁點兒時間,潘奇水可以磕丹藥,回複靈氣。轉過身,就又可以抵擋片刻了。
——
潘奇水這樣,實在是沒有主意情況之下的主意,實屬無奈之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潘奇水在這麽短距離逃跑幾次之後,就感覺到林景勝後勁不足了。
不是說,林景勝是老資格的金丹中期的嘛?
哦,想起來了,劫雷!
既然名叫天遣,那就隻能是懲罰。那種雷,不可能像元嬰劫雷那樣,還能淬體,還能從中獲得感悟什麽的。
經過天遣之雷的懲罰,林景勝肯定大不如前了!
想到這兒,潘奇水心中暗喜。這是因為,堅持下去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但同時,潘奇水又有點兒心驚。心想,在天遣之雷以前,林景勝定然比現在更強幾分。自己如果不打起精神,說不定還真會落敗了。
——
桑德宇說話做事,通常都把陶念那把飛劍上麵的三個人忽略了。
對於桑德宇來說,他知道其中兩個人,是呂林蘭的結義金半。今天又多一人,因為事急,呂林蘭沒有介紹,但想來身份應該是差不多的。
桑德宇倒也知道另外那三人的修為並不一定是看上去那樣。因為兩個凡人加一個練氣,連禦劍飛行都做不到。但實際上,她們不僅禦劍了,而且她們禦劍之靈活,絕對是自己前所未見。所以其中至少存在一名高手。
但桑德宇並沒有打聽誰是那名高手,並沒有企圖跟那名高手套近乎。桑德宇認準呂林蘭就行了。反正,桑德宇跟呂林蘭打交道的時間也不算短了。相互熟悉,又有一定情分。把呂林蘭的關係處好了,就等於把另外那三個人的關係都處好了。
所以,多數時候,桑德宇都把陶念等三人忽略了。
——
對於穆光遠來說,因為自己曾經動手,又被製止,所以,他明白那名高手到底高到什麽程度。當然,那隻是他自認為明白,實際上他還是不明白的。
修仙界,通常看修為。通常是誰的修為高,誰就說了算。
比修為更管用的,則是實戰能力。誰的拳頭大,就聽誰指揮。
那麽,同行諸人之中,誰的修為取高,誰的拳頭更大呢?穆光遠心知,必然是那把飛劍上麵三人之中的一位。
按習慣,或者按規矩,無論按什麽,都應該聽那個高人的了吧。
但是,呂林蘭把她們三人一並代表了。
呂林蘭說話的時候,甚至都不朝她們三人望上一眼,遞個暗號什麽的。說話自己由衷(衷,就是心的意思);隨便一說,那邊三個人都沒有任何意見。
這是怎麽搞的?
既然如此,穆光遠也看得懂形勢。心知,隻要把呂林蘭按撫好了,就等於把那個高人安撫好了。
——
一行人,往山門飛。很快,出了山門。
還好,已經能聽到前麵轟隆隆的打鬥聲了。想來,打鬥的具體地點,定然離山門不遠。離山門不遠的話,就得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一下山門。事態,多半還沒有惡化。
繼續飛,很快就到了打鬥的現場。
這個時候,是不能立即出手介入的,得看看具體情況。必要的時候,可能還要問幾聲。
陶念飛劍一轉,帶著邱書儀和東方以巧兩人,停在了相對較遠的位置。顯然,對於此事的處理,她是不準備直接介入了。
呂林蘭則直接飛了過去。到得近前,呂林蘭向右一轉,然後逆時針圍著打鬥的兩人飛。這個逆時針,是從天上往下看的。其方向,就跟現代運動場上長跑的方向一致。
——
一行人中,桑德宇原本飛在最前麵。但那隻是在炎龍宗內。出了山門,前後位置就亂了。看見打鬥的兩個人,呂林蘭突然一個加速,嗖的一下就飆出去了。快得桑德宇都沒有反應。
桑德宇看到呂林蘭飛到前麵,自然就掃了一眼陶念等三人。卻見三人已經遠遠轉開,仿佛要置身事外似的。於是不再關心,心中再次忽略,便也沿著呂林蘭飛過的軌跡,跟了上去。
穆光遠滯後了一點。照理說穆光遠不會滯後的。
但是,決定先與後,主要有兩方麵原因。一是頭腦,二是身體。比頭腦,桑德宇肯定遠勝穆光遠。比身體,穆光遠倒是遠勝桑德宇。
但眼前不行。眼前,穆光遠知道陶念那邊,有個隨便一出手,就能製住自己的高手。因而一舉一動,都有點放不開。
舉動放不開,頭腦又慢半拍,所以穆光遠就滯後了一點。
——
這個距離,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打鬥的,是誰跟誰。
前麵,呂林蘭和桑德宇繞著圈飛。那倒是可以的。但如果穆光遠加進去,同樣跟著繞圈飛行,那就不行了。
那是因為,修仙者的飛行,並不是現代的編隊飛行,速度有快有慢。遇到緊急情況,各自的反應也有所不同。所以,越是狹窄的地方,能夠容納飛行的修仙者人數就越少。
前麵,呂林蘭轉的圈子就不大。加桑德宇一個,還可以。呂林蘭和桑德宇又相互熟悉,稍稍有些不對,可以調整飛行,並能夠從心理達成諒解。
因而穆光遠是不能加進去的。
穆光遠就拔高了高度,飛到上麵去。
反正,陶念那邊的高人並沒有顯露修為。明麵上看,自己擁有的元嬰修為,就是最高的了。飛到上麵,也不算失禮。
——
前麵說,幾次短距離逃跑之後,潘奇水察覺林景勝後勁有些不足。
潘奇水還猜測了一下原因,並且找到了自己認可的理由。
那就是,林景勝被天遣之雷擊傷了。
於是,原本非常吃力的潘奇水,頓時感覺堅持下去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感覺,始終就隻是感覺。信心,與真正的力量,並沒有必然的聯係。
隨著時間的推移,潘奇水期盼的希望始終沒有到來。
盡管林景勝的後勁越來越不足,但潘奇水的後勁,卻要先一步不足了。
潘奇水心中狂吼,難道一定要還手?
——
其實這不是還手的問題。被人責罵,被人擊打,反擊還手,是天經地義的。隻是,潘奇水知道,林景勝有求死之心。林景勝想的就是,假借自己之手而死。所以隻要自己一還手,哪怕是沒什麽威力地出招,相信林景勝也會立即掛掉。
這麽個粘呼呼的膩人玩意兒,幹嘛一定要沾在老夫身上?
潘奇水感覺很窩心。
窩心之餘,潘奇水心中有了一個決定: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自己幹脆溜之大吉。
在修仙界,殺個人,不算什麽事。但林景勝做下的某種遭遇天遣之雷的惡事,也就被自己遮蓋了起來。
事後,若是無人追究倒還罷了。追究起來,把自己說成與林景勝是同夥,兩人沆瀣一氣,共同做下惡事。事敗,自己殺人滅口——那豈不冤枉!
所以,還是溜之大吉的好。
最多,就是有人誤以為自己元嬰敗給了金丹。總比背了黑鍋好些。
——
就在這個時候,呂林蘭等人到了。
一到之後,動作最快的是呂林蘭。直接就飛了過去。
但呂林蘭並沒有飛進打鬥圈,而是繞著林景勝、潘奇水二人飛行。一邊飛,一邊察看情況。
桑德宇緊隨呂林蘭之後,同樣繞圈飛行。
但是對於打鬥的二人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頭一個過來的人,也就是呂林蘭。
——
林景勝與呂林蘭的最後一次打交道,雙方鬧了口角。
而潘奇水跟呂林蘭的最後一次交道,則是把東方以巧,送到呂林蘭處,請求收留。
也就是說,前者,關係交惡。當然還沒有大打出手,也並不是很惡。但後者的關係,總是比前者要好。
一般來說,二人打鬥,突然過來一人。關係好的,往往信心倍增。關係不好的那個人,則通常會手忙腳亂。
可惜此時並不是一般時候。之所以不一般,是因為林景勝一心求死。
對林景勝來說,隻要能讓自己死,那就是好的;因而來者關係越惡越好。
於是呂林蘭看見的,就是林景勝壓著潘奇水打。
潘奇水隻是格擋,一直沒有還手。
很多時候,潘奇水格擋未能及時,閃避未能到位,也就受了一些傷了。
那些傷,或許是小傷。但打鬥的時候,身上帶傷,事情小不了。
於是呂林蘭就喊了一聲:“林景勝住手!”
那邊潘奇水本來就沒有還手,如果林景勝住手,二人的打鬥,就算是停了。
但如果林景勝不住手呢?
喊話,勢必輔以威脅手段。“去,給我把碗洗了!”如果不洗,嘿嘿,後麵肯定有猛列手段。
呂林蘭喊話出口,心知林景勝多半不會聽從。一喊完,就飛了過去,隨便掐了個訣,以一道風刀,劈向林景勝。
潘奇水聽見呂林蘭喊話,自然就注意到呂林蘭近身,往旁一挪,讓開了位置。
林景勝心中大喜,這算是求仁得仁哪,沒死在潘奇水手裏,死在呂林蘭手裏也算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