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太後眼前一黑。
她腦子裏嗡嗡直響,一時間竟似周身置於真空之中,聽不到看不到摸不到。
不知過了多久,她才慢慢恢複了知覺。
下首的重臣們各自交換了個憂慮的眼神,等著她發話。
田太後定了定神,怒火頓時飆升起來,道:“桂州失陷,你們都沒話說嗎?!”
一片死寂。
不管從前邕州淪陷劉彝是否無辜,此番桂州失陷,主責雖然是張謙,劉彝作為副手,也逃脫不了幹係。
舉薦他的石頒,在沒有搞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自然隻能閉嘴。
褚禛更是不敢說話。
張謙去桂州,田太後特意征詢過他的意見,可以說若是沒有他在背後的大力支持,張謙未必能這麽快赴任。
兩個領頭的不說話,其他人更是不敢做聲。
放在邕州失陷、折其護才被起複之時,廣南西路是一個香餑餑,人人都搶破頭的話,此刻倒了兩員宿將的南邊就成了燙手的山芋,誰都不願意接。
折其護死在半路,張謙音訊全無。廣南西路哀鴻遍野不算,還正值雨季,又有盛夏、蚊蟲、厲瘴,幾乎是失了聯絡,完全是誰去誰死。
與之相反的是交趾士氣如虹。
兩廣從來都是最下等的差事,如果沒有豐厚的回報,風險大過收益,誰會願意去!
就算是安穩之年,平常官員候缺寧可等多幾年也不願意去兩廣,更毋論現下如此糟糕境況。
如同烈火澆了油,田太後的怒氣被滿堂的寂靜燒得更旺。
都有私心,都隻知道挑肥揀瘦!
就在她快忍不住的時候,節度使沈宣站出來道:“太後,臣願前往廣南,掃平敵寇,平定交趾。”
田太後沉默了下來。
沒有人願意去的時候,她生氣,如今有人願意去了,她卻猶豫不決起來。
沈宣不適合。
他在河湟戍邊之時能力就僅是平平,守成自然是無礙,可若是想要在如此逆勢之中力挽狂瀾,差的卻不僅僅是一星半點。
她看向了褚禛。
滿朝來看,無論資曆、能力、聲望,沒有人能夠及過褚禛。
若是褚禛願意前往廣南,光是他一人,就能平複下附近州縣的惶惶之心,朝中也能暫時放下心來。
褚禛低著頭,心裏不知道在盤算什麽。
他不願意去廣南。
他早已經過了沙場拚功的階段,辛辛苦苦這麽多年,不是為了重回戰場搏命的!
隻要他安穩坐鎮朝中,按資排曆,遲早也能坐上那樞密使一職,盤來算去,去廣南,除非他豬油蒙了心。
隻是太後已經這般明示,他也不能視若不見。
怎麽才能又不得罪太後,又讓人覺得自己是不得已才不能去廣南?
褚禛等了一會,出班肅聲道:“臣願往!”
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個跳出來反駁的竟然是石頒。
石頒著急了。
若是讓褚禛去了廣南,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於他都是弊大於利。
褚禛成功,待他歸朝勢必聲望達至頂峰,再無人可以阻攔他升任樞密使一職;褚禛失敗,這個可能性並非沒有,畢竟年齡大了,戰場之事,誰也說不準,屆時不僅廣南西路,估計東路也保不住,或許湘北也要受交趾威脅。他留守京城,又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
還有一點,雖然兩人勢同水火,可沒有褚禛在朝他也沒有把握能一個人扛得住田太後。
“此事萬萬不可!”石頒急道,“樞密院人手本就不足,若是褚平章再往廣南,誰能坐鎮京華?”他語帶隱射,“交趾出事之前,可是誰也沒料到這一廂會落到如此地步。”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任由交趾肆虐中國?!
田太後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有好事,人人都搶著,如今為國出力,一個兩個都似縮頭烏龜!
在她罵出來之前,石頒又道:“臣保舉一人。”
節度使沈宣刺道:“先前劉彝也是參政舉薦。”
石頒沒有理會他,而是沉聲道:“若論熟悉南邊風土,精於戰事,又能坐鎮中軍者,除了褚平章,還有一人。”
殿中諸人都望向了他。
“臣保舉護國公周嚴。”石頒朗聲道,“護國公前往戍北接替之前曾在廣南軍中任過多職,太後已宣其詣闕,其人軍政精熟,乃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將才,得其赴廣南,交趾可平!”
護國公府內,周秦緊緊握著趙老夫人的手,咬著牙道:“哥哥吉人天相……”
趙老夫人麵無血色,心跳得一時快一時慢,她深深吸了口氣,反握住孫女的手,道:“別著急,我也不急,此事來得蹊蹺,尚不知是否有隱情,等你叔叔回了家……”
周秦心中早已如同一團亂麻。
哥哥沒有死在金水河邊,如今卻在漓江邊上失蹤了。
這難道是天定?
她看著趙老夫人蒼白的臉,憂慮更是湧了上來。
上輩子祖母知道哥哥身亡的消息,當夜就中了風,無論如何此次也不能讓她重蹈覆轍。
不能讓她再想著這些事情,得讓她有東西幹才成!
刹那間,周秦就拿定了主意。
她抬起頭,低聲道:“祖母,等叔叔回了北地,咱們去潭州吧。”
趙老夫人還有些恍惚,聽了她這話,半晌才反應過來。
周秦接著道:“咱們在京中於事無補,不如先去潭州,官兵查不到消息,可我們府上不是有許多祖父與爹爹從前麾下的斥候精兵嗎?那些叔叔伯伯雖然身子不似常人健全,卻是不礙事的,他們能力比起如今廣南西路那群弱兵,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廣南的兵查不到,卻不代表咱們家查不到。我們先去潭州,如果戰事稍歇,就轉去永州,再轉廣州,索性咱們家在這幾個地方都有生意,也不愁沒有落腳點。”
趙老夫人眼睛一亮。
她把張璧家的招呼了進來,囑咐道:“把府裏南方諸路的點清出來給我,要快!”又轉頭去問孟嬤嬤,“大郎幾時回家?”
又吩咐人打點外出的行李。
趙老夫人發了話,府裏立刻就動了起來,上上下下有了事情忙活,倒比方才知道周延之消息的時候那等駭人的凝重要令人安心。
她腦子裏嗡嗡直響,一時間竟似周身置於真空之中,聽不到看不到摸不到。
不知過了多久,她才慢慢恢複了知覺。
下首的重臣們各自交換了個憂慮的眼神,等著她發話。
田太後定了定神,怒火頓時飆升起來,道:“桂州失陷,你們都沒話說嗎?!”
一片死寂。
不管從前邕州淪陷劉彝是否無辜,此番桂州失陷,主責雖然是張謙,劉彝作為副手,也逃脫不了幹係。
舉薦他的石頒,在沒有搞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自然隻能閉嘴。
褚禛更是不敢說話。
張謙去桂州,田太後特意征詢過他的意見,可以說若是沒有他在背後的大力支持,張謙未必能這麽快赴任。
兩個領頭的不說話,其他人更是不敢做聲。
放在邕州失陷、折其護才被起複之時,廣南西路是一個香餑餑,人人都搶破頭的話,此刻倒了兩員宿將的南邊就成了燙手的山芋,誰都不願意接。
折其護死在半路,張謙音訊全無。廣南西路哀鴻遍野不算,還正值雨季,又有盛夏、蚊蟲、厲瘴,幾乎是失了聯絡,完全是誰去誰死。
與之相反的是交趾士氣如虹。
兩廣從來都是最下等的差事,如果沒有豐厚的回報,風險大過收益,誰會願意去!
就算是安穩之年,平常官員候缺寧可等多幾年也不願意去兩廣,更毋論現下如此糟糕境況。
如同烈火澆了油,田太後的怒氣被滿堂的寂靜燒得更旺。
都有私心,都隻知道挑肥揀瘦!
就在她快忍不住的時候,節度使沈宣站出來道:“太後,臣願前往廣南,掃平敵寇,平定交趾。”
田太後沉默了下來。
沒有人願意去的時候,她生氣,如今有人願意去了,她卻猶豫不決起來。
沈宣不適合。
他在河湟戍邊之時能力就僅是平平,守成自然是無礙,可若是想要在如此逆勢之中力挽狂瀾,差的卻不僅僅是一星半點。
她看向了褚禛。
滿朝來看,無論資曆、能力、聲望,沒有人能夠及過褚禛。
若是褚禛願意前往廣南,光是他一人,就能平複下附近州縣的惶惶之心,朝中也能暫時放下心來。
褚禛低著頭,心裏不知道在盤算什麽。
他不願意去廣南。
他早已經過了沙場拚功的階段,辛辛苦苦這麽多年,不是為了重回戰場搏命的!
隻要他安穩坐鎮朝中,按資排曆,遲早也能坐上那樞密使一職,盤來算去,去廣南,除非他豬油蒙了心。
隻是太後已經這般明示,他也不能視若不見。
怎麽才能又不得罪太後,又讓人覺得自己是不得已才不能去廣南?
褚禛等了一會,出班肅聲道:“臣願往!”
出乎所有人意料,第一個跳出來反駁的竟然是石頒。
石頒著急了。
若是讓褚禛去了廣南,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於他都是弊大於利。
褚禛成功,待他歸朝勢必聲望達至頂峰,再無人可以阻攔他升任樞密使一職;褚禛失敗,這個可能性並非沒有,畢竟年齡大了,戰場之事,誰也說不準,屆時不僅廣南西路,估計東路也保不住,或許湘北也要受交趾威脅。他留守京城,又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
還有一點,雖然兩人勢同水火,可沒有褚禛在朝他也沒有把握能一個人扛得住田太後。
“此事萬萬不可!”石頒急道,“樞密院人手本就不足,若是褚平章再往廣南,誰能坐鎮京華?”他語帶隱射,“交趾出事之前,可是誰也沒料到這一廂會落到如此地步。”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任由交趾肆虐中國?!
田太後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有好事,人人都搶著,如今為國出力,一個兩個都似縮頭烏龜!
在她罵出來之前,石頒又道:“臣保舉一人。”
節度使沈宣刺道:“先前劉彝也是參政舉薦。”
石頒沒有理會他,而是沉聲道:“若論熟悉南邊風土,精於戰事,又能坐鎮中軍者,除了褚平章,還有一人。”
殿中諸人都望向了他。
“臣保舉護國公周嚴。”石頒朗聲道,“護國公前往戍北接替之前曾在廣南軍中任過多職,太後已宣其詣闕,其人軍政精熟,乃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將才,得其赴廣南,交趾可平!”
護國公府內,周秦緊緊握著趙老夫人的手,咬著牙道:“哥哥吉人天相……”
趙老夫人麵無血色,心跳得一時快一時慢,她深深吸了口氣,反握住孫女的手,道:“別著急,我也不急,此事來得蹊蹺,尚不知是否有隱情,等你叔叔回了家……”
周秦心中早已如同一團亂麻。
哥哥沒有死在金水河邊,如今卻在漓江邊上失蹤了。
這難道是天定?
她看著趙老夫人蒼白的臉,憂慮更是湧了上來。
上輩子祖母知道哥哥身亡的消息,當夜就中了風,無論如何此次也不能讓她重蹈覆轍。
不能讓她再想著這些事情,得讓她有東西幹才成!
刹那間,周秦就拿定了主意。
她抬起頭,低聲道:“祖母,等叔叔回了北地,咱們去潭州吧。”
趙老夫人還有些恍惚,聽了她這話,半晌才反應過來。
周秦接著道:“咱們在京中於事無補,不如先去潭州,官兵查不到消息,可我們府上不是有許多祖父與爹爹從前麾下的斥候精兵嗎?那些叔叔伯伯雖然身子不似常人健全,卻是不礙事的,他們能力比起如今廣南西路那群弱兵,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廣南的兵查不到,卻不代表咱們家查不到。我們先去潭州,如果戰事稍歇,就轉去永州,再轉廣州,索性咱們家在這幾個地方都有生意,也不愁沒有落腳點。”
趙老夫人眼睛一亮。
她把張璧家的招呼了進來,囑咐道:“把府裏南方諸路的點清出來給我,要快!”又轉頭去問孟嬤嬤,“大郎幾時回家?”
又吩咐人打點外出的行李。
趙老夫人發了話,府裏立刻就動了起來,上上下下有了事情忙活,倒比方才知道周延之消息的時候那等駭人的凝重要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