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之這次的差事來得突兀又莫名。除他以外,一同去交趾的,還有同是侍讀的蘇仲昌與張浚。


    小皇帝身邊隻有四名侍讀,這回一下子就去了三個。


    對於朝中的人事任命,趙顯從來是沒有什麽發言權的,這一次把三個侍讀塞去交趾,說起來,跟他本人的關係並不是很大,完全是因為桂州戰事奏報反複,導致了參知政事石頒與同簽書樞密院事褚禛二人意見不合,田太後隔岸觀火,坐看政事堂、樞密院兩相撕扯,最終引火燒身。


    石頒惱田太後優柔寡斷,每到關鍵時刻,說的話就不作數。褚禛嫌田太後妄信石頒,不以軍情為重,兵事不問樞密院,反而去聽信石頒的讒言。


    兩邊鬥了個你死我活,最後發覺田太後在旁邊裝傻,都不樂意了,紛紛掉轉槍頭,合力對付起上頭來。


    有了石頒與褚禛助力,小皇帝這才第一次在朝堂上有了那麽一點點的存在感。


    前一世,周秦並不記得曾經與交趾打過仗。這一世,桂州戰事也隻作為極小的事情被周延之偶然提過一次,是以周秦並不了解。


    她聽了周延之的話,第一反應就是去架子上翻出了地圖。


    私藏地圖是重罪,護國公府卻是得了太祖皇帝的禦賜,收有精密地圖若幹。雖然如今大魏邊境幾更幾變,但大體的方位還是不錯的。


    “靠近桂廣……貼著邕州……前一段不是才打完嗎,怎麽又鬧起來了。”周秦憂心忡忡,“這時節瘴癘重生,蟲蟻遍地,哥哥又沒有怎麽讓你去。”


    周延之倒是覺得不是什麽大事,“折老將軍請了丁憂,藩人狡猾,見有機可乘便來偷襲了。”想到交趾那邊的戰況,他當成故事給妹妹說了,“交趾水土肥沃,他們那邊稻穀一年兩熟是常事,便是三熟也並不鮮見,可藩人懶惰,往往隨意播種,也不打點,去年忙著打仗,更是連種子都沒人撒,據說是為了搶糧才跑過來的。”


    “上回聽哥哥說,已經把邕州給圍了?”


    說起這個,周延之歎了口氣。


    “邕州已陷落。”


    周秦驚得抬起頭來。


    周延之麵色沉重,“陛下今日得的奏報,邕州已然淪陷,邕州知州蘇令一把火燒了邕州府庫糧倉,自盡殉國了。”


    在所有人眼中,交趾不過是疥癬之疾,當初折其護駐守邊疆之時,隨便去上兩千兵丁就能守住一城兩三個月,直到去年,還能追著交趾吊打。


    現在才過了多久,邕州被圍不算,居然還失陷了!


    邕州是大州,有著數以萬計的大魏子民,知州蘇令殉國,那些個平民的下場可想而知。


    而因為邕州失陷,消息一直不通,所有邕州的軍情都隻能從桂州那邊獲取,還都是遮遮掩掩,不能確認真實性的情報,樞密院之前急得要死,幾乎要把邕州知州蘇令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過了。後來兩天之內連著收了十幾封邕州發來的奏報,這才曉得邕州往京城的官道連遭大雨,過半泥濘,奏報走了平常一倍的時間才送到京中,後來邕州被圍,幹脆連消息都送不出來了。


    對比著邕州知州蘇令與桂州知州劉彝兩邊的奏報,邊境這一個月發生的事情,開始成了朝堂上連續幾天持續爭吵的焦點。


    蘇令發往京城的密報按時間順序排開了,依次的內容是:


    第一封——交趾窺視邕州,邕州請求桂州派兵,桂州回信說州內兵力不足,無法分派。現將交趾軍情報與政事堂,請政事堂酌情分派。


    第二封——交趾似有異動。


    第三封——明確交趾欲犯邊境,邕州兵丁被桂州抽調,桂州表示兵力不足,不會將原有兵力發回,也不會派駐援兵,要求邕州自行解決。探明交趾此次犯邊非同往日,請政事堂重視。


    接下來是一些蘇令得到的交趾排兵情報,進犯時間、布兵情報。


    隨著信件的時間越晚,蘇令奏報中的軍情也與越緊張,等到交趾大軍壓境圍城,最後一封送出來的奏報中已經有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悲壯。


    而劉彝給的奏報當中,沒有一個字提及過邕州曾經向桂州發起過求援,也未說過自己曾經抽調過邕州近半兵力去桂州。桂州發來京城的第一封急報就是交趾攻打邕州城,並且圍城兩日。劉彝為了讓這封奏報直接送到田太後的案頭,不被樞密院留住,還特意發了急腳替,不僅如此,他還堂而皇之地為自己在奏報中貼金,說此次交趾大軍臨境毫無征兆,若不是是桂州斥候警惕,絕難發現。


    現今朝堂分為兩派,政事堂站劉彝,認為劉彝並無過錯,與邕州相比,自然是桂州的安危更為重要。他發現戰事,向京中奏報,再正常不過。至於蘇令在奏報中所說,僅僅是一家之言,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真的向桂州求救過。


    樞密院則站蘇令,認為劉彝貽誤戰機,玩忽職守,致使邕州遭圍淪陷。


    兩方就責任問題吵過一輪,沒有結果,開始爭起這次戰事的經略司之權來。


    交趾畢竟小國,此次又重新啟用了折其護,其人一到,怕是交趾大軍都要被嚇走一批,此時搶權等同於搶功。


    雙方明晰不了責任,自然也不可能分派得好功勞。堂院之爭由來已久,既然吵不贏,便要求田太後斷官司。誰知田太後既沒有同意樞密院的人,也沒有同意政事堂的人,反而指了一名太後黨。


    這樣一來就捅了馬蜂窩了,既然自己吃不到飯,索性掀了桌子。由褚禛提議,石頒複議,府院一致通過,請小皇帝指派專人前往大軍麾下待命。


    趙顯被這一塊大餅砸得都愣了,點了一圈,發現身邊居然沒有幾個得用的人,最後隻好指派周延之、蘇仲昌、張浚三人。


    出身將門,從未經曆戰事,周延之得了消息,自然是躍躍欲試,然則想到家中祖母幼妹,他又猶豫起來。


    他看著周秦道:“我實是不知如何與祖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芳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須彌普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須彌普普並收藏靜芳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