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軌這番話,占據了道義製高點,高士廉雖然心中不爽,卻也隻能耐著性子,聽他繼續掰扯。
“本督想來,既然要勸學,那便首先要有書卷。尤其這《論語》與《孝經》,更是孩童開蒙必讀之書卷。然則本朝初定不久,百姓疾苦,就本督所知,許多州郡的州學郡學中,就連這二經都欠缺。”
竇軌口中的《論語》與《孝經》,算是大唐的蒙學基礎教材,童子科考試的最主要內容就是這二經。
宮保倒是差不多聽懂了竇軌的話,那意思就是說大唐如今不少地方,連基礎教材都缺乏。
但這事,與益州,與高士廉,與那十萬貫又有什麽關係?
宮保正疑惑不解,卻聽竇軌又繼續說道:“高公,本督是這般考慮的,皇上要勸學,我等做臣子的自然應該竭盡全力配合。既然其他州郡缺少兩經,那不若將那十萬貫拿出來,全部用以請人謄抄《論語》與《孝經》。如此一來,可得書卷十萬卷,差不多我大唐每個州,二經都能分到各兩百卷左右,豈不是妙事一樁?此事高公以為如何?”
“什麽?”
竇軌這番異想天開的話語,差點沒把高士廉與王珪兩人的下巴給驚掉。
拿十萬貫去謄抄十萬卷經書,然後送給大唐其他州郡的州學?
這貨沒瘋吧?
高士廉很想揪住竇軌的衣領,啐他一臉口水,再告訴他,自己是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不是國子監祭酒!
而竇軌的用意,高士廉與王珪卻是都一清二楚了,這是打算借此去討好皇上與朝堂諸公。
用十萬貫去拍馬屁,虧他說得出口。
而宮保在旁,更是聽傻了眼。
蒼了個天了!
什麽書卷那麽貴?
十萬卷就需要十萬貫?
一卷書就價值一貫銅錢嗎?
宮保雖然認得繁體字,但對於大唐的書卷,卻覺得讀起來實在太累。
如今的書卷可都是從右至左,從上到下,而且還沒有標點符號,再加上文字晦澀難懂……
所以他來大唐這些時日,壓根沒有讀過書,更不清楚如今的書價。
千錢一卷,便是如今大唐的書價。
唐初,雕版印刷尚未出現,幾乎所有的書卷全是手抄版。大唐如今的書,也並非宋朝開始使用的線裝書,而是卷軸。
如同畫軸一般,長長的卷軸展開,便是書卷。
《山堂肆考》記載,“唐元載為相,奏以千錢購書一卷。”,而李二郎為了鼓勵民間獻書,也規定“三管所少書,有進納者,全給千錢。”
千錢,便是一貫銅錢。
四五千塊人民幣買一本書,這不是有點貴,是簡直貴得離譜!
雖然大唐書肆遍布全國,但如此昂貴的價格,讓書卷也變成了奢侈品。
故而能買得起、讀得起書的,家中條件都不會太差。
竇軌說要給大唐所有州郡,捐贈十萬卷兩經,按說也是勸學助學的好事,擱後世是能上熱搜的。
但讓高士廉窩火的是,那十萬貫可是他放下臉麵,去胡商那裏“化緣”得來的。
即便要花,也應當花在益州。
若是依了竇軌的心思,皇上與朝堂諸公倒是對益州,對他竇軌心存好感了,但他高士廉卻是辛苦了半天,白替他人做嫁衣。
高士廉臉色一板,就有心直接給竇軌懟回去。
一旁的王珪卻輕輕拉了下他的衣袖,示意高士廉稍安勿躁。
王珪朝竇軌笑道:“大都督此意倒是甚好,隻是十萬卷是不是多了一些?我益州恐怕一時半會間,也找不到如此多的儒生,來謄抄那麽多書卷。再說那麽多的書卷即便謄抄出來了,要運去長安,怕也不易啊。”
王珪這說的自然是實情,人工手抄書卷,要想抄出十萬卷,需要多少儒生與時間?
要在益州找那麽多願意抄書賺錢的儒生,確實不容易。
竇軌卻很是輕鬆,似乎對此早有準備。
“王公此言自然在理,卻也不難解決。益州自然是不容易找到如此多的儒生來謄抄書卷,但長安城卻多的是讀書人。隻要將那十萬貫銅錢運去長安,還怕找不到足夠的人手謄抄書卷嗎?”
竇軌這話說完,王珪也說不出話了。
這事他們有心反對,卻還真不好找借口。
畢竟竇軌想出來的這主意,從大義上講,還真挑不出一個錯字來。
既然益州有餘錢,援助援助其他州郡勸學,自然也沒有錯。
但這事,擱誰身上,都會覺得相當惡心。
宮保也不知道竇軌怎麽會想出這種“餿主意”來,也真是難為他這位大都督了。
高士廉心中長歎一聲,也不打算與竇軌繼續糾纏了。
“大都督,這十萬貫,畢竟是在益州胡商這裏募來的,若是全數運去長安,怕也不妥吧?即便是要謄抄書卷,交給益州那些貧家學子去謄抄,讓他們賺點銅錢補貼家用,也是好的。大都督要給全大唐的州學送書卷,老夫也不反對,但此事也不用著急。uu看書 .uuanshu.cm 今後大都督府,每年拿出一萬貫,用以謄抄書卷,再運去長安,如何?”
高士廉準備退讓一步,十萬貫一次性捐出去,自然是不行的。
若是一定要捐書,那就分成十年,每年捐一萬卷,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其他錢留在大都督府中,他自然還有其他用處。
但高士廉沒想到,他這個提議,竇軌卻搖頭拒絕了。
“高公,不妥不妥,一萬貫如何夠?我大唐三百六十州,才一萬卷書,豈不是每個州隻能分二三十本?太少了!這樣好了,益州大都督府留下兩萬貫,運八萬貫銅錢去長安城,找人謄抄書卷,這樣總可以吧?”
“這……”高士廉便幹脆使出了拖字訣:“大都督,此事事關重大,容老夫再思量思量。”
“哈哈,應當的,應當的。高公好好考慮一番,後日我等再詳談此事。”
高士廉臉色很是難看的點點頭,表示自己清楚了。
竇軌滿意轉身離去,留下王珪與高士廉兩人麵麵相覷。
這特喵的叫什麽事啊?
宮保卻是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本督想來,既然要勸學,那便首先要有書卷。尤其這《論語》與《孝經》,更是孩童開蒙必讀之書卷。然則本朝初定不久,百姓疾苦,就本督所知,許多州郡的州學郡學中,就連這二經都欠缺。”
竇軌口中的《論語》與《孝經》,算是大唐的蒙學基礎教材,童子科考試的最主要內容就是這二經。
宮保倒是差不多聽懂了竇軌的話,那意思就是說大唐如今不少地方,連基礎教材都缺乏。
但這事,與益州,與高士廉,與那十萬貫又有什麽關係?
宮保正疑惑不解,卻聽竇軌又繼續說道:“高公,本督是這般考慮的,皇上要勸學,我等做臣子的自然應該竭盡全力配合。既然其他州郡缺少兩經,那不若將那十萬貫拿出來,全部用以請人謄抄《論語》與《孝經》。如此一來,可得書卷十萬卷,差不多我大唐每個州,二經都能分到各兩百卷左右,豈不是妙事一樁?此事高公以為如何?”
“什麽?”
竇軌這番異想天開的話語,差點沒把高士廉與王珪兩人的下巴給驚掉。
拿十萬貫去謄抄十萬卷經書,然後送給大唐其他州郡的州學?
這貨沒瘋吧?
高士廉很想揪住竇軌的衣領,啐他一臉口水,再告訴他,自己是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不是國子監祭酒!
而竇軌的用意,高士廉與王珪卻是都一清二楚了,這是打算借此去討好皇上與朝堂諸公。
用十萬貫去拍馬屁,虧他說得出口。
而宮保在旁,更是聽傻了眼。
蒼了個天了!
什麽書卷那麽貴?
十萬卷就需要十萬貫?
一卷書就價值一貫銅錢嗎?
宮保雖然認得繁體字,但對於大唐的書卷,卻覺得讀起來實在太累。
如今的書卷可都是從右至左,從上到下,而且還沒有標點符號,再加上文字晦澀難懂……
所以他來大唐這些時日,壓根沒有讀過書,更不清楚如今的書價。
千錢一卷,便是如今大唐的書價。
唐初,雕版印刷尚未出現,幾乎所有的書卷全是手抄版。大唐如今的書,也並非宋朝開始使用的線裝書,而是卷軸。
如同畫軸一般,長長的卷軸展開,便是書卷。
《山堂肆考》記載,“唐元載為相,奏以千錢購書一卷。”,而李二郎為了鼓勵民間獻書,也規定“三管所少書,有進納者,全給千錢。”
千錢,便是一貫銅錢。
四五千塊人民幣買一本書,這不是有點貴,是簡直貴得離譜!
雖然大唐書肆遍布全國,但如此昂貴的價格,讓書卷也變成了奢侈品。
故而能買得起、讀得起書的,家中條件都不會太差。
竇軌說要給大唐所有州郡,捐贈十萬卷兩經,按說也是勸學助學的好事,擱後世是能上熱搜的。
但讓高士廉窩火的是,那十萬貫可是他放下臉麵,去胡商那裏“化緣”得來的。
即便要花,也應當花在益州。
若是依了竇軌的心思,皇上與朝堂諸公倒是對益州,對他竇軌心存好感了,但他高士廉卻是辛苦了半天,白替他人做嫁衣。
高士廉臉色一板,就有心直接給竇軌懟回去。
一旁的王珪卻輕輕拉了下他的衣袖,示意高士廉稍安勿躁。
王珪朝竇軌笑道:“大都督此意倒是甚好,隻是十萬卷是不是多了一些?我益州恐怕一時半會間,也找不到如此多的儒生,來謄抄那麽多書卷。再說那麽多的書卷即便謄抄出來了,要運去長安,怕也不易啊。”
王珪這說的自然是實情,人工手抄書卷,要想抄出十萬卷,需要多少儒生與時間?
要在益州找那麽多願意抄書賺錢的儒生,確實不容易。
竇軌卻很是輕鬆,似乎對此早有準備。
“王公此言自然在理,卻也不難解決。益州自然是不容易找到如此多的儒生來謄抄書卷,但長安城卻多的是讀書人。隻要將那十萬貫銅錢運去長安,還怕找不到足夠的人手謄抄書卷嗎?”
竇軌這話說完,王珪也說不出話了。
這事他們有心反對,卻還真不好找借口。
畢竟竇軌想出來的這主意,從大義上講,還真挑不出一個錯字來。
既然益州有餘錢,援助援助其他州郡勸學,自然也沒有錯。
但這事,擱誰身上,都會覺得相當惡心。
宮保也不知道竇軌怎麽會想出這種“餿主意”來,也真是難為他這位大都督了。
高士廉心中長歎一聲,也不打算與竇軌繼續糾纏了。
“大都督,這十萬貫,畢竟是在益州胡商這裏募來的,若是全數運去長安,怕也不妥吧?即便是要謄抄書卷,交給益州那些貧家學子去謄抄,讓他們賺點銅錢補貼家用,也是好的。大都督要給全大唐的州學送書卷,老夫也不反對,但此事也不用著急。uu看書 .uuanshu.cm 今後大都督府,每年拿出一萬貫,用以謄抄書卷,再運去長安,如何?”
高士廉準備退讓一步,十萬貫一次性捐出去,自然是不行的。
若是一定要捐書,那就分成十年,每年捐一萬卷,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其他錢留在大都督府中,他自然還有其他用處。
但高士廉沒想到,他這個提議,竇軌卻搖頭拒絕了。
“高公,不妥不妥,一萬貫如何夠?我大唐三百六十州,才一萬卷書,豈不是每個州隻能分二三十本?太少了!這樣好了,益州大都督府留下兩萬貫,運八萬貫銅錢去長安城,找人謄抄書卷,這樣總可以吧?”
“這……”高士廉便幹脆使出了拖字訣:“大都督,此事事關重大,容老夫再思量思量。”
“哈哈,應當的,應當的。高公好好考慮一番,後日我等再詳談此事。”
高士廉臉色很是難看的點點頭,表示自己清楚了。
竇軌滿意轉身離去,留下王珪與高士廉兩人麵麵相覷。
這特喵的叫什麽事啊?
宮保卻是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