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需要再去木器坊定製食盒,奈何囊中羞澀。
他如今身上,就隻有兩三百文銅錢,要再定製幾十個外賣食盒,那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好在今日平白無故得來一枚竇鬆的玉佩,宮保便打算將其典當出去。
早在南北朝,便已經出現了名為“寺庫”的當鋪,便是寺廟經營的抵押放款業務。
到了大唐,當鋪被稱為“質庫”,做的依舊是抵押放款的生意。
其實宮保將這塊玉佩,拿到坊市上去售賣,更為合適一些,得來的銅錢也更多。
但他卻還是心中有幾分擔心,生怕竇軌那邊別又鬧什麽幺蛾子,萬一屆時竇鬆來尋自己索要這塊玉佩,被賣出去可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所以宮保決定,還是將玉佩拿到質庫去典當,利息高一些就高一些好了。
他找劉班頭陪自己一起去,便也是怕典當了大筆銅錢,自己這小身板帶著走在路上不安全,所以才拖著劉班頭陪同。
能在成都縣裏開設“質庫”的,其實也大多都是益州的權貴官僚。畢竟質庫說到底,也是高利貸的一種,沒有背景地位,可是開設不起來的。
要說起來,王珪也是有資格在成都縣裏開設質庫的,不過老頭似乎對這種放高利貸的買賣,並沒什麽好感與興趣,故而並沒有涉足。
但是成都縣的縣丞,卻開有質庫。
劉班頭聽聞宮保要典當東西,便直接將其領去了縣丞開設的質庫。
“守公,這家質庫乃是孟少尹的產業,在這裏僦櫃,最是穩妥。”
大唐將典當稱為僦櫃,故而劉班頭有此一說。
宮保點點頭,並沒有反對。
成都縣的孟縣丞,在今日午間的拜師宴上,他已經見過。
將玉佩抵押在縣丞的產業之中,他自然也放心,不會出什麽岔子。何況是自己人,這利錢若是能少算一些,也是好的。
果然,質庫的朝奉聽聞宮保是明府的弟子,連忙客客氣氣的迎了出來,將宮保與劉班頭請入質庫內的雅室落座。
在詳細查驗過那塊玉佩後,朝奉給出了五十貫銅錢的估價,月息一分五厘。
這個價錢,便已經是看在宮保身份的麵子上,給出的最優厚的價格了。
玉佩價值百貫,但質庫的規矩,通常典當,隻按實際價值的三成估價。
若是旁人來當這塊玉佩,朝奉最多開出三十貫的估價。
而月息最高是三分,一分五厘便已經是最低的利息了。
宮保對此,也隻能默默翻了白眼,點頭同意了。
果然還是高利貸最賺錢!
一百貫的玉佩,還是看在王珪的麵子上,才估價了五十貫。月息一分五厘,意思就是每月百分之一點五的利息。
五十貫銅錢,每月利息是七百五十文,年利息便是九貫銅錢,不能不說,相當的高。
不過誰讓宮保如今缺錢呢,他又不好意思去問王珪借,便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朝奉開好了質票,又詢問宮保是要銅錢還是黃金。
宮保再次默默翻了個白眼,這特喵的不是問的廢話嗎?
五十貫銅錢,那可是二百五十公斤重!
還問要銅錢還是要黃金,這朝奉也是二百五一個!
“方便的話,煩勞其中四十八貫兌換成黃金。”宮保考慮到一會還要去木器鋪,所以還是索要了兩貫的銅錢。
大唐的開元通寶兌換黃金,六貫兌換一兩黃金,四十八貫銅錢剛好兌換八兩黃金。
宮保小心將一錠五兩重的金錠與一錠三兩的金餅收入懷中,至於兩貫銅錢,劉班頭很有眼裏色的接了過去,裝在褡褳中背在了肩上。
有五十貫銅錢在手,宮保立即覺得自己腰杆都硬了不少。
他也懶得步行,直接拉這劉班頭走到不遠處的河邊,叫來一艘搖櫓船代步。
宮保也是如今才知道,堪比水城威尼斯的成都縣中,居然還有這種類似後世出租車的搖櫓船代步。
畢竟如今的成都縣,水網密布,橋梁眾多,杜甫就曾經將成都稱為“江城”。城內錦江,金河,沙河,禦河……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非常密集的水網。
故而在城內,坐船反而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這種搖櫓船,與威尼斯用以代步的“貢多拉”很類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收費也不算貴,根據距離遠近,基本就是三五文錢的船費。
當然,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個價錢,足以讓他們選擇步行。
不過宮保如今才發了筆“橫財”,哪裏會在乎這些。
艄公得知他們要去的木器鋪後,很是輕車熟路的將兩人送到了那間木器鋪附近的河堤旁,uu看書.uukashu.co 讓宮保心中感歎,果然還是有錢好,比自己“甩火腿”走路強太多了。
花了兩貫銅錢,宮保又在那間木器鋪,訂購了二十個送餐用的食盒。
搞定這些瑣事後,宮保倒也不著急回縣衙去,便幹脆與劉班頭隨意在街上走走逛逛,看看盛唐之時的成都景象。
行道一間酒肆門前,劉班頭卻頓住了腳步,朝宮保擠眉弄眼的笑道:“守公,不若我請你去這酒肆喝上一杯如何?”
宮保立即搖頭,開什麽玩笑,大唐的酒水他又不是沒有喝過,那股酸爽勁,喝過一次就不想再和第二回了。
劉班頭知道宮保誤會了,連忙解釋道:“守公勿要以為這酒肆裏,售賣的是那些濁酒。這可是胡人酒肆,裏麵有從西域運來的上好葡萄美酒。”
宮保一聽他這話,倒是來了興趣。
“哈哈,老劉你早說啊,葡萄美酒我自然是有興趣的。也不用你請客會賬,今日我請你飲酒便是。走,走,頭前帶路。”
不怪宮保那麽有興趣,實在是唐詩之中的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讓他對於大唐的葡萄酒,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
也不知道如今的葡萄酒,會不會也與那濁酒一般難喝?
有宮保這話,劉班頭自然欣喜,假意客氣了幾句,便不再推脫,將宮保請進了酒肆之中。
其實要不是宮保說他請客,以劉班頭的身家,雖然也請得起宮保,卻也足夠他肉痛許多天的了。
一進這間酒肆,宮保就覺得自己的眼睛,似乎有點不夠用了……
他如今身上,就隻有兩三百文銅錢,要再定製幾十個外賣食盒,那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好在今日平白無故得來一枚竇鬆的玉佩,宮保便打算將其典當出去。
早在南北朝,便已經出現了名為“寺庫”的當鋪,便是寺廟經營的抵押放款業務。
到了大唐,當鋪被稱為“質庫”,做的依舊是抵押放款的生意。
其實宮保將這塊玉佩,拿到坊市上去售賣,更為合適一些,得來的銅錢也更多。
但他卻還是心中有幾分擔心,生怕竇軌那邊別又鬧什麽幺蛾子,萬一屆時竇鬆來尋自己索要這塊玉佩,被賣出去可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所以宮保決定,還是將玉佩拿到質庫去典當,利息高一些就高一些好了。
他找劉班頭陪自己一起去,便也是怕典當了大筆銅錢,自己這小身板帶著走在路上不安全,所以才拖著劉班頭陪同。
能在成都縣裏開設“質庫”的,其實也大多都是益州的權貴官僚。畢竟質庫說到底,也是高利貸的一種,沒有背景地位,可是開設不起來的。
要說起來,王珪也是有資格在成都縣裏開設質庫的,不過老頭似乎對這種放高利貸的買賣,並沒什麽好感與興趣,故而並沒有涉足。
但是成都縣的縣丞,卻開有質庫。
劉班頭聽聞宮保要典當東西,便直接將其領去了縣丞開設的質庫。
“守公,這家質庫乃是孟少尹的產業,在這裏僦櫃,最是穩妥。”
大唐將典當稱為僦櫃,故而劉班頭有此一說。
宮保點點頭,並沒有反對。
成都縣的孟縣丞,在今日午間的拜師宴上,他已經見過。
將玉佩抵押在縣丞的產業之中,他自然也放心,不會出什麽岔子。何況是自己人,這利錢若是能少算一些,也是好的。
果然,質庫的朝奉聽聞宮保是明府的弟子,連忙客客氣氣的迎了出來,將宮保與劉班頭請入質庫內的雅室落座。
在詳細查驗過那塊玉佩後,朝奉給出了五十貫銅錢的估價,月息一分五厘。
這個價錢,便已經是看在宮保身份的麵子上,給出的最優厚的價格了。
玉佩價值百貫,但質庫的規矩,通常典當,隻按實際價值的三成估價。
若是旁人來當這塊玉佩,朝奉最多開出三十貫的估價。
而月息最高是三分,一分五厘便已經是最低的利息了。
宮保對此,也隻能默默翻了白眼,點頭同意了。
果然還是高利貸最賺錢!
一百貫的玉佩,還是看在王珪的麵子上,才估價了五十貫。月息一分五厘,意思就是每月百分之一點五的利息。
五十貫銅錢,每月利息是七百五十文,年利息便是九貫銅錢,不能不說,相當的高。
不過誰讓宮保如今缺錢呢,他又不好意思去問王珪借,便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朝奉開好了質票,又詢問宮保是要銅錢還是黃金。
宮保再次默默翻了個白眼,這特喵的不是問的廢話嗎?
五十貫銅錢,那可是二百五十公斤重!
還問要銅錢還是要黃金,這朝奉也是二百五一個!
“方便的話,煩勞其中四十八貫兌換成黃金。”宮保考慮到一會還要去木器鋪,所以還是索要了兩貫的銅錢。
大唐的開元通寶兌換黃金,六貫兌換一兩黃金,四十八貫銅錢剛好兌換八兩黃金。
宮保小心將一錠五兩重的金錠與一錠三兩的金餅收入懷中,至於兩貫銅錢,劉班頭很有眼裏色的接了過去,裝在褡褳中背在了肩上。
有五十貫銅錢在手,宮保立即覺得自己腰杆都硬了不少。
他也懶得步行,直接拉這劉班頭走到不遠處的河邊,叫來一艘搖櫓船代步。
宮保也是如今才知道,堪比水城威尼斯的成都縣中,居然還有這種類似後世出租車的搖櫓船代步。
畢竟如今的成都縣,水網密布,橋梁眾多,杜甫就曾經將成都稱為“江城”。城內錦江,金河,沙河,禦河……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非常密集的水網。
故而在城內,坐船反而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這種搖櫓船,與威尼斯用以代步的“貢多拉”很類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收費也不算貴,根據距離遠近,基本就是三五文錢的船費。
當然,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個價錢,足以讓他們選擇步行。
不過宮保如今才發了筆“橫財”,哪裏會在乎這些。
艄公得知他們要去的木器鋪後,很是輕車熟路的將兩人送到了那間木器鋪附近的河堤旁,uu看書.uukashu.co 讓宮保心中感歎,果然還是有錢好,比自己“甩火腿”走路強太多了。
花了兩貫銅錢,宮保又在那間木器鋪,訂購了二十個送餐用的食盒。
搞定這些瑣事後,宮保倒也不著急回縣衙去,便幹脆與劉班頭隨意在街上走走逛逛,看看盛唐之時的成都景象。
行道一間酒肆門前,劉班頭卻頓住了腳步,朝宮保擠眉弄眼的笑道:“守公,不若我請你去這酒肆喝上一杯如何?”
宮保立即搖頭,開什麽玩笑,大唐的酒水他又不是沒有喝過,那股酸爽勁,喝過一次就不想再和第二回了。
劉班頭知道宮保誤會了,連忙解釋道:“守公勿要以為這酒肆裏,售賣的是那些濁酒。這可是胡人酒肆,裏麵有從西域運來的上好葡萄美酒。”
宮保一聽他這話,倒是來了興趣。
“哈哈,老劉你早說啊,葡萄美酒我自然是有興趣的。也不用你請客會賬,今日我請你飲酒便是。走,走,頭前帶路。”
不怪宮保那麽有興趣,實在是唐詩之中的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讓他對於大唐的葡萄酒,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
也不知道如今的葡萄酒,會不會也與那濁酒一般難喝?
有宮保這話,劉班頭自然欣喜,假意客氣了幾句,便不再推脫,將宮保請進了酒肆之中。
其實要不是宮保說他請客,以劉班頭的身家,雖然也請得起宮保,卻也足夠他肉痛許多天的了。
一進這間酒肆,宮保就覺得自己的眼睛,似乎有點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