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出的消息看來就要有回響了。
言溪寧勾勾唇,指尖撥弄著一縷琴弦,發出“錚”的一聲,她專心的看著,思緒卻早已不在琴弦之上。
最遲不過一個時辰,宮裏必定來人請她入宮,目的便是證明張錦絡來顧府“勸解”她跟顧西辭的合離一事。
“三月,我讓準備的人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孤身一人,無家人族人。”
“他提的條件必要做到。”
“他的條件是要護住一個女子的性命,屬下已經安排好。”
“李醉可答應此事?”
“李醉說,他就是抓了一個誣陷、詆毀皇後娘娘的凶手而已。”
也就是說,李醉答應配合她設的這一個局。
言溪寧收了手,“下去吧。”
“主子,屬下有話要說。”
“說。”
“您何必為了張錦絡抹黑自己,還送合離書去了縣衙?”
言溪寧笑笑:“沒有顧西辭的簽字跟印章,合離書根本無用,我這樣做,不過是給天下人一個證明,證明我與顧西辭確實在鬧合離,這才有張錦絡來顧府勸解我與顧西辭一說。”
張錦絡來了顧府,是否被玷汙便由她說了算,隻要她一口咬定張錦絡來顧府之前是好好的,待在顧府時更不可能出差錯,那麽誰又會相信張錦絡之前被奪了身子?
誰都知道言溪寧曾經與朱佑樘的關係,這關係注定她跟張錦絡不可能友好,更不可能會為張錦絡說話,所以,隻要她說張錦絡出了慈雲庵就隨她安好的到了顧府,人們絕對會信她。
至於,慈雲庵裏有沒有發生什麽,以無心師太對張錦絡的關心程度看來,必定會有應對的措辭。
隻要有無心師太跟言溪寧的作證,張錦絡被玷汙的流言就會被攻破,若此時抓到一個跟張錦絡“有仇”的人出來,所有的“真相”就會大白。
隻因那人與張錦絡有仇,便編造謠言詆毀張錦絡,後被錦衣衛都指揮使李醉將其抓獲。
如此,張錦絡名聲得以洗白,便會後位無憂。
三月皺眉,“這對您的名聲有損。”
一個女子生了女兒後不能再生孩子,按古人的話說就是斷了香火,男子因此納妾再正常不過,而她言溪寧卻因此送上合離書,一個無子跟善妒的名聲,她是背定了。
可那又如何?她的這兩個女兒本來就是意外,她跟顧西辭原本就沒打算要孩子,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了。
那麽,無子的名聲也不冤。
至於善妒,她本就接受不了與人共侍一夫,如今說來,也是她的本意。
“小小名聲,何必在意。”
果然,宮裏來了人,讓言溪寧入宮。
言溪寧被帶到了仁壽宮,正殿之上太皇太後周氏威嚴的坐於主位,她的左側坐著朱佑樘,右側坐著吉王朱見浚,殿中立著十數位朝中重臣,謝遷、劉鍵、萬安皆在其中。
言溪寧眉頭不著痕跡的皺了皺,如此大的陣仗,若是沒有善了,恐怕張錦絡的結局就不隻是一個死了。
“月華參見太皇太後,參見皇上。”
“免禮。”周氏淡淡的開口吩咐身邊侍候的人:“給月華公主看坐。”
“謝太皇太後。”言溪寧謝過後,又朝吉王施了一禮:“見過王爺。”
吉王隻是點點頭,“不必多禮。”
“月華,可聽過民間關於皇後的流言?”
才坐下,言溪寧就聽到周氏不冷不熱的問話,回道:“有所耳聞。”
“你認為此事是真是假?”
“皇後才出了慈雲庵的庵門就遇到了溪寧,後又與溪寧回了顧府,一直到淩晨才被皇上派來的暗衛接回宮,怎麽可能會有傳言中的那種不堪之事?”言溪寧佯裝驚訝的道:“初聽聞此傳言時,溪寧還曾想著是誰那麽大的膽子敢如此欺辱詆毀皇家,竟不知道太皇太後會相信如此讓皇家蒙羞之事?”
“你是說,皇後出了慈雲庵之後就遇到了你?”周氏冷冷直視著言溪寧。
“是。”
“那你因何去慈雲庵?”
言溪寧眼神躲閃,神色尷尬。
“說!”周氏淩厲的喝道。
“因為我的相公嫌棄我生了兩個女兒,竟要納妾,我一氣之下便向衙門送了合離書,便直接去了慈雲庵,原本打算小住幾日,哪知竟遇上了皇後娘娘,在娘娘的勸解之下才與娘娘回了府。”
“你的意思是說,皇後出了慈雲庵庵後就一直與你在一起?”
“是。”言溪寧毫不猶豫的點頭。
周氏神色一鬆,麵上的威嚴不減,“你說你向衙門遞了合離書?”
“是。”
“胡鬧!”周氏拍案而起,喝道:“你雖貴為公主,卻也不得由著性子來,怎就因為駙馬要納妾就合離的?”
“衝動之下送了合離書是月華的不是,不過駙馬要納妾,月華是萬萬不容的。”
言溪寧起身,平靜的跪下,毫不退縮的直視周氏,周氏神色一軟,“你是公主,卻也是顧家主母,有責任為顧家傳宗接代,不過,才生了一胎,駙馬就要納妾,駙馬確實有錯,等下皇上定要為月華討一個公道。”
朱佑樘看了言溪寧一眼,對周氏道:“孫兒知道了。”
周氏似是滿意的笑了笑,看著殿中低頭無語的幾位大臣,清冷的道:“之前無心師太證明了皇後在慈雲庵時清清白白,而出了慈雲庵便遇見了月華公主,之後一直都是跟月華公主在一起,直到皇上的暗衛如歌去接了皇後回來。誰告訴哀家,那些個汙蔑皇後、羞辱皇家的流言是怎麽讓你們這些臣子信以為真的?竟鬧到哀家跟皇上麵前來了,諸位卿家倒是要給哀家好好說道說道!”
“臣該死!”
以萬安為首,殿中跪了五六個大臣。
言溪寧心下了然,萬安恐怕是在流言傳出的第一時間便直接咬定了張錦絡失貞,故而聯合了幾個朝中重臣鬧到了太皇太後的麵前,如此一來,事情鬧大,周氏想要私下處置此事,為皇家遮羞都不能。
隻要張錦絡被玷汙一事落實,皇家顏麵大損,說不定萬安還會以此為借口,聯合諸位大臣皇子明裏暗裏的對付朱佑樘。
“隻是,臣還有一事不明。”
言溪寧勾勾唇,指尖撥弄著一縷琴弦,發出“錚”的一聲,她專心的看著,思緒卻早已不在琴弦之上。
最遲不過一個時辰,宮裏必定來人請她入宮,目的便是證明張錦絡來顧府“勸解”她跟顧西辭的合離一事。
“三月,我讓準備的人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孤身一人,無家人族人。”
“他提的條件必要做到。”
“他的條件是要護住一個女子的性命,屬下已經安排好。”
“李醉可答應此事?”
“李醉說,他就是抓了一個誣陷、詆毀皇後娘娘的凶手而已。”
也就是說,李醉答應配合她設的這一個局。
言溪寧收了手,“下去吧。”
“主子,屬下有話要說。”
“說。”
“您何必為了張錦絡抹黑自己,還送合離書去了縣衙?”
言溪寧笑笑:“沒有顧西辭的簽字跟印章,合離書根本無用,我這樣做,不過是給天下人一個證明,證明我與顧西辭確實在鬧合離,這才有張錦絡來顧府勸解我與顧西辭一說。”
張錦絡來了顧府,是否被玷汙便由她說了算,隻要她一口咬定張錦絡來顧府之前是好好的,待在顧府時更不可能出差錯,那麽誰又會相信張錦絡之前被奪了身子?
誰都知道言溪寧曾經與朱佑樘的關係,這關係注定她跟張錦絡不可能友好,更不可能會為張錦絡說話,所以,隻要她說張錦絡出了慈雲庵就隨她安好的到了顧府,人們絕對會信她。
至於,慈雲庵裏有沒有發生什麽,以無心師太對張錦絡的關心程度看來,必定會有應對的措辭。
隻要有無心師太跟言溪寧的作證,張錦絡被玷汙的流言就會被攻破,若此時抓到一個跟張錦絡“有仇”的人出來,所有的“真相”就會大白。
隻因那人與張錦絡有仇,便編造謠言詆毀張錦絡,後被錦衣衛都指揮使李醉將其抓獲。
如此,張錦絡名聲得以洗白,便會後位無憂。
三月皺眉,“這對您的名聲有損。”
一個女子生了女兒後不能再生孩子,按古人的話說就是斷了香火,男子因此納妾再正常不過,而她言溪寧卻因此送上合離書,一個無子跟善妒的名聲,她是背定了。
可那又如何?她的這兩個女兒本來就是意外,她跟顧西辭原本就沒打算要孩子,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了。
那麽,無子的名聲也不冤。
至於善妒,她本就接受不了與人共侍一夫,如今說來,也是她的本意。
“小小名聲,何必在意。”
果然,宮裏來了人,讓言溪寧入宮。
言溪寧被帶到了仁壽宮,正殿之上太皇太後周氏威嚴的坐於主位,她的左側坐著朱佑樘,右側坐著吉王朱見浚,殿中立著十數位朝中重臣,謝遷、劉鍵、萬安皆在其中。
言溪寧眉頭不著痕跡的皺了皺,如此大的陣仗,若是沒有善了,恐怕張錦絡的結局就不隻是一個死了。
“月華參見太皇太後,參見皇上。”
“免禮。”周氏淡淡的開口吩咐身邊侍候的人:“給月華公主看坐。”
“謝太皇太後。”言溪寧謝過後,又朝吉王施了一禮:“見過王爺。”
吉王隻是點點頭,“不必多禮。”
“月華,可聽過民間關於皇後的流言?”
才坐下,言溪寧就聽到周氏不冷不熱的問話,回道:“有所耳聞。”
“你認為此事是真是假?”
“皇後才出了慈雲庵的庵門就遇到了溪寧,後又與溪寧回了顧府,一直到淩晨才被皇上派來的暗衛接回宮,怎麽可能會有傳言中的那種不堪之事?”言溪寧佯裝驚訝的道:“初聽聞此傳言時,溪寧還曾想著是誰那麽大的膽子敢如此欺辱詆毀皇家,竟不知道太皇太後會相信如此讓皇家蒙羞之事?”
“你是說,皇後出了慈雲庵之後就遇到了你?”周氏冷冷直視著言溪寧。
“是。”
“那你因何去慈雲庵?”
言溪寧眼神躲閃,神色尷尬。
“說!”周氏淩厲的喝道。
“因為我的相公嫌棄我生了兩個女兒,竟要納妾,我一氣之下便向衙門送了合離書,便直接去了慈雲庵,原本打算小住幾日,哪知竟遇上了皇後娘娘,在娘娘的勸解之下才與娘娘回了府。”
“你的意思是說,皇後出了慈雲庵庵後就一直與你在一起?”
“是。”言溪寧毫不猶豫的點頭。
周氏神色一鬆,麵上的威嚴不減,“你說你向衙門遞了合離書?”
“是。”
“胡鬧!”周氏拍案而起,喝道:“你雖貴為公主,卻也不得由著性子來,怎就因為駙馬要納妾就合離的?”
“衝動之下送了合離書是月華的不是,不過駙馬要納妾,月華是萬萬不容的。”
言溪寧起身,平靜的跪下,毫不退縮的直視周氏,周氏神色一軟,“你是公主,卻也是顧家主母,有責任為顧家傳宗接代,不過,才生了一胎,駙馬就要納妾,駙馬確實有錯,等下皇上定要為月華討一個公道。”
朱佑樘看了言溪寧一眼,對周氏道:“孫兒知道了。”
周氏似是滿意的笑了笑,看著殿中低頭無語的幾位大臣,清冷的道:“之前無心師太證明了皇後在慈雲庵時清清白白,而出了慈雲庵便遇見了月華公主,之後一直都是跟月華公主在一起,直到皇上的暗衛如歌去接了皇後回來。誰告訴哀家,那些個汙蔑皇後、羞辱皇家的流言是怎麽讓你們這些臣子信以為真的?竟鬧到哀家跟皇上麵前來了,諸位卿家倒是要給哀家好好說道說道!”
“臣該死!”
以萬安為首,殿中跪了五六個大臣。
言溪寧心下了然,萬安恐怕是在流言傳出的第一時間便直接咬定了張錦絡失貞,故而聯合了幾個朝中重臣鬧到了太皇太後的麵前,如此一來,事情鬧大,周氏想要私下處置此事,為皇家遮羞都不能。
隻要張錦絡被玷汙一事落實,皇家顏麵大損,說不定萬安還會以此為借口,聯合諸位大臣皇子明裏暗裏的對付朱佑樘。
“隻是,臣還有一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