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說什麽了嗎?”
藝娘點點頭,繼續說道:“他們說咱們的炭看著是挺大的一塊的,可是燒得不夠透,外麵成灰了裏麵還沒有變成炭。”
“為什麽會這樣他們有說明原因嗎?”
梁川這燒炭的手藝也是半桶水,平時壘個土堆燒個百來斤,賣給幾個客棧也還能頂事,可是這碰上行家就行不通了。
“人家就直接說了,咱們這炭是土窯燒出來的,窯不行,所以這炭的質量也跟不上。”
梁川嘿嘿一笑,果然是行家,咱們這算哪門子的窯啊,就是自己做的一個破炭窯子。也是自己憑著感覺想像著當初老家的那種老舊炭窯做出來的,在行家眼裏肯定不值一提。
藝娘一陣小跑跑到房間裏,很快就返回來了,然後交給梁川一張圖紙。梁川將紙攤開一看,這竟然是炭窯的建造圖。
梁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管這份圖紙是不是真的,那兩個人是什麽來路,竟然這麽大方地就將炭窯圖紙拱手相讓了。要知道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玩意就相當於是商業機密啊,知道的人多了,他們生意肯定也不好做。
難道他們是掌握了這技術,又不是專門賣炭的,想借此打擊對手嗎?好像也不太像啊,他們自稱是關中的商人,這是興化啊,兩地相隔十萬八千裏,做生意也互相影響不到吧。
“他們留下了這張圖紙,其他的有沒有說什麽?”
“有啊,他們說咱們南方森林多,到處都是可以燒炭的樹種,要是咱們以後的炭多了,可以運到北方去賣,他們是專門做木炭生意的,有多少木炭他們都肯收!”
這就是了,難怪這些人這麽幹脆地就將圖紙畫了出來,原來是木炭的經銷商,他們做的勾當就是低價從炭農收中收取木炭,然後再高價賣給需要的人家或著是商行,什麽事也不用做,憑借著手中的渠道,就完成了一本萬利的生意。
他們不怕燒炭的技術外露,反倒更希望別人能夠源源不斷地把木炭賣他們,這樣他們的財路才會越廣。
白居易的賣炭翁裏麵說得好: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個炭農賣出去的炭僅僅夠自己置辦一身衣掌,換一口吃食而已。為什麽南方的樹木資源這麽多,但是做這個生意的人卻很少,是他們不懂得燒炭的技術嗎,不是的,是他們沒有銷售的渠道。
木炭這種物資要是利用控製得好,甚至可以影響朝廷的政策走向。此時的汴京城大部分的老百姓一入冬燒的還是柴禾還有木炭,煤炭在這個時代的運用還不是很廣泛,隻有在陝北山西等產煤重地老百姓取之方便,自然推廣也方便。
小小的木炭形成壟斷,那就能形成三桶油一般的能源地位!
相同質量的木炭,如果你竹筐提著上街去叫賣,賣的對象也許隻是街上的農民婦女,他們哪怕買得起收炭的價格也是極其低微的。但是一但你有銷售渠道,比如商行或酒樓,又或者是東京蘇杭的大戶人家,人家需要炭的數量極為龐大,需求又十分穩定,收購的價格利潤也有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有賺頭。
南方的氣候就算到了臘月也有十幾度,除了極端的寒潮來臨之時勉強有幾日零下,除此以外氣溫都不算太冷。小農小戶誰會那般嬌貴還要點木炭過冬?到山上自己撿點碎柴也能燒得旺盛!
所以做木炭在鳳山並沒有生意,梁川之所以現在想把這個行當做大,那是因為他手頭有一個萬達,萬達以後可以做百貨,可以做商會,木炭放在這裏麵來銷售零售和大宗的都吃,將來可以依托海船或著是運河發往蘇杭,再發往汴京。
據梁川所知汴京所需要的薪炭每年冬天都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整個冬京周邊的媒炭全部往汴京供應仍是供不應求,屆時隻要自己能打通這條路,一台印鈔機就算是造成了,運到北上的是木炭,運回來的可是錢啊。
隻是這個方案不好實現,此去汴京數千裏,木炭的質量雖然不重但是體積大,運輸起來極為不便!這樣的結果就是運輸成本壓縮了利潤,除非有便利的運輸渠道,否則難以為繼!
賣不能賣,自己用還是能成的!哪怕賣給鳳山還有興化城內的酒樓,他們需要的木炭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年也有不少的利潤。赤河的那些孤兒無事可做,正好可以讓他們來經營這個行當!
梁川拿起那張圖紙,上麵不僅畫著有圖樣,還有各種尺寸大小,建造要點,圖樣的下麵還有寫著文字介紹說明,簡直是圖文並茂,這個真的不是藏私,而是傾囊相授啊。
梁川心裏甚至感慨,要是早點遇到這兩位貴人就好了,自己還省了砌一孔廢窯,燒的炭不好,還耗時耗力。
圖紙上麵寫著炭窯的選址要座北向南,這一開始就與梁川那孔窯的設計理念完全相反。梁川背靠著大山,風完全被山體被擋住了。而這種新型炭窯則是借助北風通風讓火苗燒得更旺,以便於提高燃燒的效率。
炭窯分為三個主體,一個圓洞型的燒火口,圓筒型的焗炭室,還有一個煙囪。看著這炭型的規模一窯少說也能燒出一千斤左右的木炭。下麵甚至備注著這種炭窯的轉換比是一比五到七,也就是五到七斤的炭能燒出一斤炭左右。
要知道梁川一開始那種糊泥巴的土炭窯轉換比勉強才達到一比十啊,也就是一百斤木頭才堪堪燒出十斤的木炭,這一窯不難產炭能達到千斤,而且能省了將近三到五成的木頭啊。
照這種燒炭法,一個山頭也就燒個十窯左右,山上可用的樹種基本就差不多見底了。屆時就要把炭窯搬到別的山頭,否則一千斤炭需要五到七千斤的木頭,那光憑人力來搬,不得吐血?
“他們給了你圖紙,有沒有我告訴你燒炭的技巧。”
“有啊。”藝娘嫣然一笑,說道:“當時保正大人就在我邊上,看我跟他們說得這麽火熱生怕我被他們騙了,一直拉著我。”
梁川點點頭說道:“防人之疏不可無,多一點堤防之心也是好的。”
“他們說生火燒炭講究技巧,生火前在煙囪口上放兩根手指粗的木枝,以觀察燒火焗炭程度。生火時用幹柴點火,待火力加大窯體燒熱後,改用濕木柴小火慢慢燒,以使焗炭室窯體慢慢幹燥和濕炭木慢慢焙幹,此時,煙囪上冒出的是黑煙。”
藝娘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這樣持續燒要燒一天,再加大火力焙燒,直到煙囪上冒出的是青煙,並且觀察煙囪口上的木枝已經炭化,說明焗炭室內的木頭已經全部炭化,這時,用泥土將燒火口和煙囪密封。”
密封的效果就是跟我們將土窯的頂部與燒火口還有通氣孔密封的道理一樣,要讓炭在炭窯裏無氧反應。隻不過窯木頭一次才一百來斤,這種新型一窯有木頭幾千斤,肯定密封冷確時間要遠遠長於土窯。
“封窯後五至七天後,可打開密封的燒火口、焗炭室口和煙囪,以便炭窯通風冷卻,這樣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我記得當時那兩個商人是這樣跟我講的,我應該是沒有聽錯。”
梁川耐心地聽完了,再結合手上的圖紙,他相信這兩個商人並沒有騙藝娘,確確實實這是製作木炭的極高工藝,雖然與後世的機器加工不能相比,在手工時代,這已經是千百年總結出來的經驗了。
“藝娘啊,這個方法看來比我們的還要好,這樣以後你就主要負責燒炭吧。但是我是擔心這些孩子。”
“他們怎麽了。”
藝娘眼睛睜得大大的,現在一講到這些孩子她就比誰都要緊張。
“這一窯子木頭要幾千斤的木頭,你就光靠這些小孩子。。他們的身體能吃得消嗎?”
藝娘沉思了片刻說道:“十幾個孩子如果說一天要砍幾千斤木頭那確實有點多,但是並不是天天要砍這麽多,而且到時候我會做一些鐵鋸之類的工具,這樣他們配合起來,不追求一天完工,這冷確不也要五到七天嘛,這個時間裏我們就能準備木材,這樣的話,一天算下來的活也不是特別的多,也不算太累。”
“嗯,既然路是他們自己選的,那你就要帶好他們,他們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幹活要適可而止,如果太過勞累,可能他們身體還會長不高,你要注意。”
藝娘啐了他一口,撇了嘴說道:“我又不是想壓榨他們,他們如果不想幹而是選擇來書院讀書,那我更高興,說得我好像歹毒的婦人一樣。”
“我不是這個意思啦,隻是有些你們不知道的東西,誤打誤撞會影響孩子們的身體成長。”
梁川多說了一句道:“藝娘你知道這砍樹燒柴道理,可是你知道這保護森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嗎?”
藝娘點點頭,繼續說道:“他們說咱們的炭看著是挺大的一塊的,可是燒得不夠透,外麵成灰了裏麵還沒有變成炭。”
“為什麽會這樣他們有說明原因嗎?”
梁川這燒炭的手藝也是半桶水,平時壘個土堆燒個百來斤,賣給幾個客棧也還能頂事,可是這碰上行家就行不通了。
“人家就直接說了,咱們這炭是土窯燒出來的,窯不行,所以這炭的質量也跟不上。”
梁川嘿嘿一笑,果然是行家,咱們這算哪門子的窯啊,就是自己做的一個破炭窯子。也是自己憑著感覺想像著當初老家的那種老舊炭窯做出來的,在行家眼裏肯定不值一提。
藝娘一陣小跑跑到房間裏,很快就返回來了,然後交給梁川一張圖紙。梁川將紙攤開一看,這竟然是炭窯的建造圖。
梁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管這份圖紙是不是真的,那兩個人是什麽來路,竟然這麽大方地就將炭窯圖紙拱手相讓了。要知道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玩意就相當於是商業機密啊,知道的人多了,他們生意肯定也不好做。
難道他們是掌握了這技術,又不是專門賣炭的,想借此打擊對手嗎?好像也不太像啊,他們自稱是關中的商人,這是興化啊,兩地相隔十萬八千裏,做生意也互相影響不到吧。
“他們留下了這張圖紙,其他的有沒有說什麽?”
“有啊,他們說咱們南方森林多,到處都是可以燒炭的樹種,要是咱們以後的炭多了,可以運到北方去賣,他們是專門做木炭生意的,有多少木炭他們都肯收!”
這就是了,難怪這些人這麽幹脆地就將圖紙畫了出來,原來是木炭的經銷商,他們做的勾當就是低價從炭農收中收取木炭,然後再高價賣給需要的人家或著是商行,什麽事也不用做,憑借著手中的渠道,就完成了一本萬利的生意。
他們不怕燒炭的技術外露,反倒更希望別人能夠源源不斷地把木炭賣他們,這樣他們的財路才會越廣。
白居易的賣炭翁裏麵說得好: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個炭農賣出去的炭僅僅夠自己置辦一身衣掌,換一口吃食而已。為什麽南方的樹木資源這麽多,但是做這個生意的人卻很少,是他們不懂得燒炭的技術嗎,不是的,是他們沒有銷售的渠道。
木炭這種物資要是利用控製得好,甚至可以影響朝廷的政策走向。此時的汴京城大部分的老百姓一入冬燒的還是柴禾還有木炭,煤炭在這個時代的運用還不是很廣泛,隻有在陝北山西等產煤重地老百姓取之方便,自然推廣也方便。
小小的木炭形成壟斷,那就能形成三桶油一般的能源地位!
相同質量的木炭,如果你竹筐提著上街去叫賣,賣的對象也許隻是街上的農民婦女,他們哪怕買得起收炭的價格也是極其低微的。但是一但你有銷售渠道,比如商行或酒樓,又或者是東京蘇杭的大戶人家,人家需要炭的數量極為龐大,需求又十分穩定,收購的價格利潤也有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有賺頭。
南方的氣候就算到了臘月也有十幾度,除了極端的寒潮來臨之時勉強有幾日零下,除此以外氣溫都不算太冷。小農小戶誰會那般嬌貴還要點木炭過冬?到山上自己撿點碎柴也能燒得旺盛!
所以做木炭在鳳山並沒有生意,梁川之所以現在想把這個行當做大,那是因為他手頭有一個萬達,萬達以後可以做百貨,可以做商會,木炭放在這裏麵來銷售零售和大宗的都吃,將來可以依托海船或著是運河發往蘇杭,再發往汴京。
據梁川所知汴京所需要的薪炭每年冬天都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整個冬京周邊的媒炭全部往汴京供應仍是供不應求,屆時隻要自己能打通這條路,一台印鈔機就算是造成了,運到北上的是木炭,運回來的可是錢啊。
隻是這個方案不好實現,此去汴京數千裏,木炭的質量雖然不重但是體積大,運輸起來極為不便!這樣的結果就是運輸成本壓縮了利潤,除非有便利的運輸渠道,否則難以為繼!
賣不能賣,自己用還是能成的!哪怕賣給鳳山還有興化城內的酒樓,他們需要的木炭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年也有不少的利潤。赤河的那些孤兒無事可做,正好可以讓他們來經營這個行當!
梁川拿起那張圖紙,上麵不僅畫著有圖樣,還有各種尺寸大小,建造要點,圖樣的下麵還有寫著文字介紹說明,簡直是圖文並茂,這個真的不是藏私,而是傾囊相授啊。
梁川心裏甚至感慨,要是早點遇到這兩位貴人就好了,自己還省了砌一孔廢窯,燒的炭不好,還耗時耗力。
圖紙上麵寫著炭窯的選址要座北向南,這一開始就與梁川那孔窯的設計理念完全相反。梁川背靠著大山,風完全被山體被擋住了。而這種新型炭窯則是借助北風通風讓火苗燒得更旺,以便於提高燃燒的效率。
炭窯分為三個主體,一個圓洞型的燒火口,圓筒型的焗炭室,還有一個煙囪。看著這炭型的規模一窯少說也能燒出一千斤左右的木炭。下麵甚至備注著這種炭窯的轉換比是一比五到七,也就是五到七斤的炭能燒出一斤炭左右。
要知道梁川一開始那種糊泥巴的土炭窯轉換比勉強才達到一比十啊,也就是一百斤木頭才堪堪燒出十斤的木炭,這一窯不難產炭能達到千斤,而且能省了將近三到五成的木頭啊。
照這種燒炭法,一個山頭也就燒個十窯左右,山上可用的樹種基本就差不多見底了。屆時就要把炭窯搬到別的山頭,否則一千斤炭需要五到七千斤的木頭,那光憑人力來搬,不得吐血?
“他們給了你圖紙,有沒有我告訴你燒炭的技巧。”
“有啊。”藝娘嫣然一笑,說道:“當時保正大人就在我邊上,看我跟他們說得這麽火熱生怕我被他們騙了,一直拉著我。”
梁川點點頭說道:“防人之疏不可無,多一點堤防之心也是好的。”
“他們說生火燒炭講究技巧,生火前在煙囪口上放兩根手指粗的木枝,以觀察燒火焗炭程度。生火時用幹柴點火,待火力加大窯體燒熱後,改用濕木柴小火慢慢燒,以使焗炭室窯體慢慢幹燥和濕炭木慢慢焙幹,此時,煙囪上冒出的是黑煙。”
藝娘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這樣持續燒要燒一天,再加大火力焙燒,直到煙囪上冒出的是青煙,並且觀察煙囪口上的木枝已經炭化,說明焗炭室內的木頭已經全部炭化,這時,用泥土將燒火口和煙囪密封。”
密封的效果就是跟我們將土窯的頂部與燒火口還有通氣孔密封的道理一樣,要讓炭在炭窯裏無氧反應。隻不過窯木頭一次才一百來斤,這種新型一窯有木頭幾千斤,肯定密封冷確時間要遠遠長於土窯。
“封窯後五至七天後,可打開密封的燒火口、焗炭室口和煙囪,以便炭窯通風冷卻,這樣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我記得當時那兩個商人是這樣跟我講的,我應該是沒有聽錯。”
梁川耐心地聽完了,再結合手上的圖紙,他相信這兩個商人並沒有騙藝娘,確確實實這是製作木炭的極高工藝,雖然與後世的機器加工不能相比,在手工時代,這已經是千百年總結出來的經驗了。
“藝娘啊,這個方法看來比我們的還要好,這樣以後你就主要負責燒炭吧。但是我是擔心這些孩子。”
“他們怎麽了。”
藝娘眼睛睜得大大的,現在一講到這些孩子她就比誰都要緊張。
“這一窯子木頭要幾千斤的木頭,你就光靠這些小孩子。。他們的身體能吃得消嗎?”
藝娘沉思了片刻說道:“十幾個孩子如果說一天要砍幾千斤木頭那確實有點多,但是並不是天天要砍這麽多,而且到時候我會做一些鐵鋸之類的工具,這樣他們配合起來,不追求一天完工,這冷確不也要五到七天嘛,這個時間裏我們就能準備木材,這樣的話,一天算下來的活也不是特別的多,也不算太累。”
“嗯,既然路是他們自己選的,那你就要帶好他們,他們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幹活要適可而止,如果太過勞累,可能他們身體還會長不高,你要注意。”
藝娘啐了他一口,撇了嘴說道:“我又不是想壓榨他們,他們如果不想幹而是選擇來書院讀書,那我更高興,說得我好像歹毒的婦人一樣。”
“我不是這個意思啦,隻是有些你們不知道的東西,誤打誤撞會影響孩子們的身體成長。”
梁川多說了一句道:“藝娘你知道這砍樹燒柴道理,可是你知道這保護森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