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懿的大哥之所以相對於其他滿族子弟這麽晚才議親,是因為這幾年來一直身處軍中、事務繁忙,無暇顧及終身大事。
因為滿人好武再加上家學淵源的關係,明尚在滿十三歲起,就被三官保送到了自己的大哥郭絡羅·道保(鑲黃旗的的副督統,正二品)那裏曆練,從基層做起。經過差不多三年的摸爬滾打,目前已經做到了正六品的親軍校。
親軍校屬武職京官。清初,侍衛處選騎兵組成親軍營,侍衛所屬親軍為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各二百餘人。率領親軍的低級武職官員為親軍校,每人率十餘名親軍,每旗約二十餘人親軍校。
當今聖上雖然喜歡漢人的學問,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老祖宗打江山的根本——馬背上的騎射功夫,尤其喜歡布庫。去年十月,康熙首至南苑行圍,於是就將自己所親自統領的上三旗的親軍營中部分成員也帶了去,明尚也在此列。
行圍過程中,康熙考較了一番自己這親軍營的成績,明尚畢竟也是在與那些南明餘孽的小戰役中鍛煉過的,自然身手不凡,於是就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入了康熙的眼。康熙愛其才華,金口玉言將其拔擢為正五品的禦前三等侍衛。郭絡羅府中接到這一消息,眾人無不欣喜。
明尚年紀輕輕就做到了禦前三等侍衛的職位,並且頗受康熙的喜愛與器重,明眼人都能看出其前途還算是一片光明。自從得知郭絡羅府要為明尚議親,不少有女兒或姊妹的官宦人家心裏都打起了小算盤。畢竟,郭絡羅家是滿洲的大家族,家世不錯,家族中不乏人才,小夥子上進也有才幹,而且其母族鈕鈷祿氏是滿洲大姓、權勢不容忽視。
當然了,也有人是看不上的,這些人就是那些宗室王爺、貝勒,鼇拜、蘇克薩哈等輔政大臣以及跟隨他們一批官員,都是一群野心勃勃之人。雖然郭絡羅氏出身不錯,並且家中人在軍隊中也掌握了一定實權,但是除了倩懿的大伯郭絡羅·道保是正二品的鑲黃旗的的副督統,其餘人品級都不算高,也難怪他們看不上。
但是其中也不乏慧眼識珠之人,這個人就是安親王嶽樂。
安親王嶽樂,清□□□□哈赤第七子饒餘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鎮國公。順治六年,封貝勒。八年,襲阿巴泰所遺郡王爵,改號安郡王。九年,掌工部事,與議政。十年,命為宣威大將軍,駐歸化城,規討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十二年,掌宗人府事。十四年,進封親王。
安親王嶽樂與其先輩和其他王爺不同,他是全力支持順治皇帝的一係列改革派係的代表,大膽啟用漢人,緩解與漢族地主的矛盾,停止圈地,使人民能正常從事生產活動,對剛入關的大清社會穩定,經濟恢複起了重要的作用。因其高瞻遠矚的政治主張(包括永遠支持皇帝)和對大清的貢獻,康熙也對他非常信任和器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嶽樂深諳為臣之道,其大忌就是營私結黨、功高震主,雖然當今聖上年紀不大、還未親政,但嶽樂相信現在距離康熙真正親政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因為他曾經侍奉過一個也是幼齡登基的皇帝,他深深地明白一個皇帝對權力的掌控欲是多麽的強烈,皇帝的尊嚴是不允許其他人淩駕於自己之上的。
嶽樂覺得如今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韜光養晦、積蓄力量,一旦有一日爆發出來,不是那些曾經冒犯過他的人可以承受的。所以,別看如今鼇拜、蘇克薩哈之流權勢熏天、目中無人、炙手可熱,到時候,康熙最先開刀的人就是他們。而自己所要做的事就是向皇帝投誠、老老實實做好皇帝分配的職務,絕不參與任何黨爭,不能樹大招風。
因為自己第七個女兒和碩格格那敏今年已經十四歲了,自己正打算給她想看婆家,家族的聯姻往往意味著兩家權勢與關係網絡的結合。所以,在兒女姻親方麵自己要尤為慎重,對方絕對不能是康熙下手的對象或者厭惡的人,最好人選是能被康熙看重、前途無量,但是目前權勢低、不打眼的人。於是,郭絡羅家就成了嶽樂相中的人家。郭絡羅府從來都沒有參與哪一個黨派,一直非常小心的遊離於各種勢力之外,這種清白的背景是非常難得;並且他對明尚的能力、人品方麵都挺滿意。
嶽樂不想給自己這個一直非常疼愛的女兒找一個過於顯赫的婆家,畢竟自己已經算得上是位高權重,足以庇護他們,不能太過招搖,“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直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況且高門婦難為,對方的門第比自家低上一些,對女兒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雖然嶽樂心中很少看好明尚,並且通過倩懿的大伯道保委婉地向郭絡羅家表示了自己的意思,三官保、鈕鈷祿氏以及老太爺和老夫人也都對這門婚事表示讚成,但是這事的可操作性依然不是很高。
男婚女嫁終究講究門當戶對,嶽樂自己是一親王,女兒那敏的品級也是和碩格格,如今明尚隻是個正五品的三等侍衛,三官保也僅僅隻是個鑲黃旗的正四品佐領,嚴格說起來,明尚是配不起自己的女兒的。況且宗室子女的婚事,都是需要皇帝或是太後之後指婚的,他們同不同意還不一定呢。
對於這種情況,郭絡羅家若想求娶自家女兒,就需要一個能夠加官進爵的機會。
正當兩家人絞盡腦汁不知機會何來之時,一個絕好的機會就此被送到了三官保的麵前。
因為滿人好武再加上家學淵源的關係,明尚在滿十三歲起,就被三官保送到了自己的大哥郭絡羅·道保(鑲黃旗的的副督統,正二品)那裏曆練,從基層做起。經過差不多三年的摸爬滾打,目前已經做到了正六品的親軍校。
親軍校屬武職京官。清初,侍衛處選騎兵組成親軍營,侍衛所屬親軍為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各二百餘人。率領親軍的低級武職官員為親軍校,每人率十餘名親軍,每旗約二十餘人親軍校。
當今聖上雖然喜歡漢人的學問,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老祖宗打江山的根本——馬背上的騎射功夫,尤其喜歡布庫。去年十月,康熙首至南苑行圍,於是就將自己所親自統領的上三旗的親軍營中部分成員也帶了去,明尚也在此列。
行圍過程中,康熙考較了一番自己這親軍營的成績,明尚畢竟也是在與那些南明餘孽的小戰役中鍛煉過的,自然身手不凡,於是就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入了康熙的眼。康熙愛其才華,金口玉言將其拔擢為正五品的禦前三等侍衛。郭絡羅府中接到這一消息,眾人無不欣喜。
明尚年紀輕輕就做到了禦前三等侍衛的職位,並且頗受康熙的喜愛與器重,明眼人都能看出其前途還算是一片光明。自從得知郭絡羅府要為明尚議親,不少有女兒或姊妹的官宦人家心裏都打起了小算盤。畢竟,郭絡羅家是滿洲的大家族,家世不錯,家族中不乏人才,小夥子上進也有才幹,而且其母族鈕鈷祿氏是滿洲大姓、權勢不容忽視。
當然了,也有人是看不上的,這些人就是那些宗室王爺、貝勒,鼇拜、蘇克薩哈等輔政大臣以及跟隨他們一批官員,都是一群野心勃勃之人。雖然郭絡羅氏出身不錯,並且家中人在軍隊中也掌握了一定實權,但是除了倩懿的大伯郭絡羅·道保是正二品的鑲黃旗的的副督統,其餘人品級都不算高,也難怪他們看不上。
但是其中也不乏慧眼識珠之人,這個人就是安親王嶽樂。
安親王嶽樂,清□□□□哈赤第七子饒餘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鎮國公。順治六年,封貝勒。八年,襲阿巴泰所遺郡王爵,改號安郡王。九年,掌工部事,與議政。十年,命為宣威大將軍,駐歸化城,規討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十二年,掌宗人府事。十四年,進封親王。
安親王嶽樂與其先輩和其他王爺不同,他是全力支持順治皇帝的一係列改革派係的代表,大膽啟用漢人,緩解與漢族地主的矛盾,停止圈地,使人民能正常從事生產活動,對剛入關的大清社會穩定,經濟恢複起了重要的作用。因其高瞻遠矚的政治主張(包括永遠支持皇帝)和對大清的貢獻,康熙也對他非常信任和器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嶽樂深諳為臣之道,其大忌就是營私結黨、功高震主,雖然當今聖上年紀不大、還未親政,但嶽樂相信現在距離康熙真正親政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因為他曾經侍奉過一個也是幼齡登基的皇帝,他深深地明白一個皇帝對權力的掌控欲是多麽的強烈,皇帝的尊嚴是不允許其他人淩駕於自己之上的。
嶽樂覺得如今皇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韜光養晦、積蓄力量,一旦有一日爆發出來,不是那些曾經冒犯過他的人可以承受的。所以,別看如今鼇拜、蘇克薩哈之流權勢熏天、目中無人、炙手可熱,到時候,康熙最先開刀的人就是他們。而自己所要做的事就是向皇帝投誠、老老實實做好皇帝分配的職務,絕不參與任何黨爭,不能樹大招風。
因為自己第七個女兒和碩格格那敏今年已經十四歲了,自己正打算給她想看婆家,家族的聯姻往往意味著兩家權勢與關係網絡的結合。所以,在兒女姻親方麵自己要尤為慎重,對方絕對不能是康熙下手的對象或者厭惡的人,最好人選是能被康熙看重、前途無量,但是目前權勢低、不打眼的人。於是,郭絡羅家就成了嶽樂相中的人家。郭絡羅府從來都沒有參與哪一個黨派,一直非常小心的遊離於各種勢力之外,這種清白的背景是非常難得;並且他對明尚的能力、人品方麵都挺滿意。
嶽樂不想給自己這個一直非常疼愛的女兒找一個過於顯赫的婆家,畢竟自己已經算得上是位高權重,足以庇護他們,不能太過招搖,“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直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況且高門婦難為,對方的門第比自家低上一些,對女兒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雖然嶽樂心中很少看好明尚,並且通過倩懿的大伯道保委婉地向郭絡羅家表示了自己的意思,三官保、鈕鈷祿氏以及老太爺和老夫人也都對這門婚事表示讚成,但是這事的可操作性依然不是很高。
男婚女嫁終究講究門當戶對,嶽樂自己是一親王,女兒那敏的品級也是和碩格格,如今明尚隻是個正五品的三等侍衛,三官保也僅僅隻是個鑲黃旗的正四品佐領,嚴格說起來,明尚是配不起自己的女兒的。況且宗室子女的婚事,都是需要皇帝或是太後之後指婚的,他們同不同意還不一定呢。
對於這種情況,郭絡羅家若想求娶自家女兒,就需要一個能夠加官進爵的機會。
正當兩家人絞盡腦汁不知機會何來之時,一個絕好的機會就此被送到了三官保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