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祖大壽和滿桂在心裏還是對毛文龍甚是嫉妒,同時也通過各種關係了解到,毛文龍之所以手下兵將能如此犀利,主要是采購了大量團社的武器,尤其是此次戰役使用的佛朗機炮,比起目前大明主流的佛朗機炮可就強太多了。
首先是人家的炮車行動方便,毛文龍就三千人,竟然拉了十三門炮千裏迢迢的從登州趕到京師,而且炮兵絲毫不落後步軍。
其次是人家的大炮威力大,建奴的軍陣被他們幾輪齊射,竟然承受不住損失給打潰了,真是聞所未聞,以前的明軍大炮不都是聽響的麽?
還有人家的炮打得準,聽說建奴有一門炮,還沒開打就被毛文龍的大炮給擊中,變成了廢銅爛鐵了,嚇得後麵的一門炮隻敢躲在山體後麵不敢露頭。
遼鎮也買了幾門團社的佛朗機炮,但是因為炮手不行,訓練時間短,所以在跟建奴對戰時連射六輪隻打中區區五炮,不過當時親眼目睹,就那五炮也造成了建奴火器兵幾條血肉胡同,如果當時打得準一點,保不定就沒毛文龍什麽事了。
至少祖大壽心裏在想,回去以後必須讓吳襄再去張家堡,還得買點軍械過來,包括以前看不起的火銃,這次建奴在德勝門外打潰京營那一幕時時出現在祖大壽的腦海裏。
想不到,建奴也練成了如此厲害的火器兵了,堂堂天朝總兵被蠻夷在火器上比下去,太傷自尊了。
接下來朝廷把幾個武將給安慰好,讓他們先回鄉,毛文龍卻沒有走,他還等待著皇上在平台找他問對呢。
關於平台問對的事情,他已經和黃春平以及參謀團隊商議過好幾次了,而且因為這事,王啟山放下手頭的工作,撇下再次懷孕的媳婦楚麗兒,從馬場港火速趕來。
沒錯,前年年底,楚麗兒的肚子非常爭氣,真給他老王家生下一個小子,硬是湊成了四大金剛,這把王部長愁得,見人幾乎抬不起頭來了。
他們兩口子也真上了火,王啟山是現代人,對多子多福這一套還有些不以為然,不過對自己生不出閨女實在氣不過,兩口子不約而同的決定,再生一個,如果最後湊成五福星,那就隻能認命了。
不過兒子有一點好,找他攀娃娃親的多啊,比如這最小的一個兒子,還在吃奶呢,就被顏思雨預定給她新出生的閨女了,顏大掌櫃家境豐厚,還一本正經的說道,鑒於王啟山壓力太大,這閨女女婿的房子就由她這個未來嶽母給解決好了。
王啟山想起這事就搖頭,還得使勁拚搏啊。
現在他的坐船就在大沽港的外海漂... ...
著,劉星林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利用這次機會影響到崇禎皇帝,讓他接下來做出對社團有利的政策和方針。
不過皇帝陛下正在為一事苦惱,因為張家灣的漕糧被焚搶,造成京城糧價一日三驚,短短十餘日,糧價便漲到八兩銀子一石,而且很多糧店都打著無糧可賣的幌子。
京師是首善之地,現在正是輿情紛紛之時,要是糧價問題處理不好,剛剛營造的輿情很可能翻轉,皇上頭上的光環會暗淡許多。
確實京師左近的糧食確實短缺,不能怪奸商囤積居奇,因為往年屯糧的大戶:京城裏大大小小的公侯勳貴,其在城外的莊園盡遭荼毒,損失不小。
還好金啟錢莊幾年以來一直貸款給各運輸公司和鏢局,其在運河沿岸和大沽港倉庫儲備大量的糧食,戰事稍有平息,便開倉賣糧,頗得朝野的一致讚揚。
現在剛過春節,江南那邊的糧食還得很長時間才能大量過來,明代的運輸效率就是那麽緩慢,不過社團運輸公司的屯糧開始往外銷售時,竟然讓不死心的投機商發現了商機。
這些糧食一直按照六塊馬幣,也就是三兩一石的價格往外銷售,目前的銷售形勢是出奇的好,市場基本上是有多少吃下多少,但是據情報機構了解,這些糧食隻有小部分進入了京師糧食市場,大部分都進入了各大投機商在京師周圍的莊園倉庫。
這些投機商後麵有大大小小勳貴和官紳們的影子,好多人甚至是金啟錢莊的股東和大儲戶,這些人把金啟儲蓄的資金幾乎都抽了出來購買糧食,同時通過內部給金啟的掌櫃李全雙施壓,讓社團減緩售糧的數量,大家來合夥賺錢。
這個事情非常的不好應對,竟然通過越洋電報傳到了胡亦菲那裏,胡亦菲專門就此事請示了執委會。
林紀元當然首先問胡亦菲自己的意見,胡亦菲回答道,“我也很是糾結,如果按照那些人所說的,咱們提高價格,確實能賺到好幾倍的利潤,而且能夠得到那些人的支持,明朝京師這段時間對糧食絕對是剛需,咱們的糧食根本不愁賣,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影響極大,輿情會對咱們不利;如果不聽他們的意見,那些人能量很大,將來很可能會有人下絆子。”
執委會眾人聽完,都有點難以抉擇,畢竟這個真賺錢,誘惑力太大,想想幾倍的收益,各運輸公司差不多一年的利潤都出來了。
不過他們這個層次的人也得注意政治影響,林紀元說道,“此事還得落到崇禎皇帝頭上,建議通過駐明京辦事處的人給皇帝身邊人通報下,讓宮廷給他們施壓,還有要動員一些在這裏... ...
麵沒有利益的朝廷高官,攪黃這個事情。”
冷春山卻有不同意見,“我補充一點啊,咱們不能靠提價來減緩銷量,價格維持原狀,但是必須用銀圓券購買,用兌換銀圓券來控製數量,大規模提升咱們的貨幣在明朝內地的推廣。”
胡亦菲回答道,“咱們賣糧目前全是銀幣或是銀圓券,現在金啟那邊,已經全力開放銀兩兌換銀圓券的業務,忙得很,您的意思是放慢兌換速度?”
“這個速度嘛就由小胡你來把控,力爭把這個問題由政治問題變成金融問題,同時要時刻觀察風向,馬上做出決策回應,張家堡那邊隨時放兩艘快速通訊船,好保持通訊暢通。”冷春山說道。
胡亦菲聽完執委會的指示,把住處都搬到電報房附近的一處辦公場所,因為兩地的時差關係,電報過來可能是晚上,也顧不得黑眼圈了。
隨著執委會的指示精神下發,京師裏麵的張水生很巧妙的把消息傳到了崇禎皇帝的耳朵裏,聽說有人要哄抬糧價,這位年輕的皇帝勃然大怒,指示朝堂加大力度打擊那一幫糧食投機商,盡最大努力維持糧食價格的穩定。
不過以朝廷的辦事效率和對經濟的控製能力,效果如何就天知道了。
但是這個輿論造出了之後,也警醒了一下投機商後麵的人,畢竟哄抬物價這事上不了台麵,既然朝廷知道了,而且大家也都是官麵上的人,被大人物盯住也不好受,而且市麵上的投機商也不是鐵板一塊。。。一時間,糧食竟然穩定在八兩左右,而且市麵供應還行。
其實這幫投機商又找到了一條新的賺錢之道,民間大量的存銀湧向各地的金啟錢莊,換取錢莊的銀圓券,但金啟錢莊一時也沒有那麽多銀圓券啊,隻能向北海鈔媽央求放水,盡管胡亦菲現在嚴陣以待,這放水速度還是趕不上兌換速度。
一時民間白銀兌銀圓券的兌換價達到了一比一點二,uu看書 w.uuahu 就這樣,還有直線上升的趨勢。那些在金啟錢莊有銀圓券存款的儲戶們現在都笑逐顏開,轉手就是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利潤啊,還是坐著來錢。
大沽港倉庫這邊出糧食的價格一直維持在六塊馬幣,京城糧食也一直維持在八兩左右,隨著供應量的增加,甚至還略有下降,市場供應也算充足。
朝堂上的皇帝和各位大臣也算舒了一口氣,不管怎樣,糧價總算穩定了,再過兩月啥的,江南的糧食也該過來了,物價慢慢平息是大麵上的事了。
連朝堂都知道物價會下降,民間更敏感,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京師的糧價一天一天的往下降,終於降低到了五兩左右。
要... ...
知道,往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可就是這個價格,這已經是老百姓的心理價位了,京城物價騰貴,生活成本本身很高,能在國庫漕糧被焚搶一空的情況下,短短一月,就能把糧食價格維持在這個水平,朝廷官員已經額手相慶了。
崇禎皇上也非常高興,糧價平穩,意味著戰爭的創傷已經平複,他這個皇上還是有能力,不過他也清楚,這個跟金啟錢莊出力關係不小,不禁又懷念其皇兄來了,他皇兄雖然不著調,但是這個金啟錢莊確是一個妙筆,每年給內帑增添了不少的收入,還利用儲戶的存款放貸給團社運輸公司,囤積了不少的糧食和物資,這一次更是出了大力,“啪啪啪”的大打這幫投機商人的臉,看他們還敢不敢囤積居奇。
首先是人家的炮車行動方便,毛文龍就三千人,竟然拉了十三門炮千裏迢迢的從登州趕到京師,而且炮兵絲毫不落後步軍。
其次是人家的大炮威力大,建奴的軍陣被他們幾輪齊射,竟然承受不住損失給打潰了,真是聞所未聞,以前的明軍大炮不都是聽響的麽?
還有人家的炮打得準,聽說建奴有一門炮,還沒開打就被毛文龍的大炮給擊中,變成了廢銅爛鐵了,嚇得後麵的一門炮隻敢躲在山體後麵不敢露頭。
遼鎮也買了幾門團社的佛朗機炮,但是因為炮手不行,訓練時間短,所以在跟建奴對戰時連射六輪隻打中區區五炮,不過當時親眼目睹,就那五炮也造成了建奴火器兵幾條血肉胡同,如果當時打得準一點,保不定就沒毛文龍什麽事了。
至少祖大壽心裏在想,回去以後必須讓吳襄再去張家堡,還得買點軍械過來,包括以前看不起的火銃,這次建奴在德勝門外打潰京營那一幕時時出現在祖大壽的腦海裏。
想不到,建奴也練成了如此厲害的火器兵了,堂堂天朝總兵被蠻夷在火器上比下去,太傷自尊了。
接下來朝廷把幾個武將給安慰好,讓他們先回鄉,毛文龍卻沒有走,他還等待著皇上在平台找他問對呢。
關於平台問對的事情,他已經和黃春平以及參謀團隊商議過好幾次了,而且因為這事,王啟山放下手頭的工作,撇下再次懷孕的媳婦楚麗兒,從馬場港火速趕來。
沒錯,前年年底,楚麗兒的肚子非常爭氣,真給他老王家生下一個小子,硬是湊成了四大金剛,這把王部長愁得,見人幾乎抬不起頭來了。
他們兩口子也真上了火,王啟山是現代人,對多子多福這一套還有些不以為然,不過對自己生不出閨女實在氣不過,兩口子不約而同的決定,再生一個,如果最後湊成五福星,那就隻能認命了。
不過兒子有一點好,找他攀娃娃親的多啊,比如這最小的一個兒子,還在吃奶呢,就被顏思雨預定給她新出生的閨女了,顏大掌櫃家境豐厚,還一本正經的說道,鑒於王啟山壓力太大,這閨女女婿的房子就由她這個未來嶽母給解決好了。
王啟山想起這事就搖頭,還得使勁拚搏啊。
現在他的坐船就在大沽港的外海漂... ...
著,劉星林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利用這次機會影響到崇禎皇帝,讓他接下來做出對社團有利的政策和方針。
不過皇帝陛下正在為一事苦惱,因為張家灣的漕糧被焚搶,造成京城糧價一日三驚,短短十餘日,糧價便漲到八兩銀子一石,而且很多糧店都打著無糧可賣的幌子。
京師是首善之地,現在正是輿情紛紛之時,要是糧價問題處理不好,剛剛營造的輿情很可能翻轉,皇上頭上的光環會暗淡許多。
確實京師左近的糧食確實短缺,不能怪奸商囤積居奇,因為往年屯糧的大戶:京城裏大大小小的公侯勳貴,其在城外的莊園盡遭荼毒,損失不小。
還好金啟錢莊幾年以來一直貸款給各運輸公司和鏢局,其在運河沿岸和大沽港倉庫儲備大量的糧食,戰事稍有平息,便開倉賣糧,頗得朝野的一致讚揚。
現在剛過春節,江南那邊的糧食還得很長時間才能大量過來,明代的運輸效率就是那麽緩慢,不過社團運輸公司的屯糧開始往外銷售時,竟然讓不死心的投機商發現了商機。
這些糧食一直按照六塊馬幣,也就是三兩一石的價格往外銷售,目前的銷售形勢是出奇的好,市場基本上是有多少吃下多少,但是據情報機構了解,這些糧食隻有小部分進入了京師糧食市場,大部分都進入了各大投機商在京師周圍的莊園倉庫。
這些投機商後麵有大大小小勳貴和官紳們的影子,好多人甚至是金啟錢莊的股東和大儲戶,這些人把金啟儲蓄的資金幾乎都抽了出來購買糧食,同時通過內部給金啟的掌櫃李全雙施壓,讓社團減緩售糧的數量,大家來合夥賺錢。
這個事情非常的不好應對,竟然通過越洋電報傳到了胡亦菲那裏,胡亦菲專門就此事請示了執委會。
林紀元當然首先問胡亦菲自己的意見,胡亦菲回答道,“我也很是糾結,如果按照那些人所說的,咱們提高價格,確實能賺到好幾倍的利潤,而且能夠得到那些人的支持,明朝京師這段時間對糧食絕對是剛需,咱們的糧食根本不愁賣,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影響極大,輿情會對咱們不利;如果不聽他們的意見,那些人能量很大,將來很可能會有人下絆子。”
執委會眾人聽完,都有點難以抉擇,畢竟這個真賺錢,誘惑力太大,想想幾倍的收益,各運輸公司差不多一年的利潤都出來了。
不過他們這個層次的人也得注意政治影響,林紀元說道,“此事還得落到崇禎皇帝頭上,建議通過駐明京辦事處的人給皇帝身邊人通報下,讓宮廷給他們施壓,還有要動員一些在這裏... ...
麵沒有利益的朝廷高官,攪黃這個事情。”
冷春山卻有不同意見,“我補充一點啊,咱們不能靠提價來減緩銷量,價格維持原狀,但是必須用銀圓券購買,用兌換銀圓券來控製數量,大規模提升咱們的貨幣在明朝內地的推廣。”
胡亦菲回答道,“咱們賣糧目前全是銀幣或是銀圓券,現在金啟那邊,已經全力開放銀兩兌換銀圓券的業務,忙得很,您的意思是放慢兌換速度?”
“這個速度嘛就由小胡你來把控,力爭把這個問題由政治問題變成金融問題,同時要時刻觀察風向,馬上做出決策回應,張家堡那邊隨時放兩艘快速通訊船,好保持通訊暢通。”冷春山說道。
胡亦菲聽完執委會的指示,把住處都搬到電報房附近的一處辦公場所,因為兩地的時差關係,電報過來可能是晚上,也顧不得黑眼圈了。
隨著執委會的指示精神下發,京師裏麵的張水生很巧妙的把消息傳到了崇禎皇帝的耳朵裏,聽說有人要哄抬糧價,這位年輕的皇帝勃然大怒,指示朝堂加大力度打擊那一幫糧食投機商,盡最大努力維持糧食價格的穩定。
不過以朝廷的辦事效率和對經濟的控製能力,效果如何就天知道了。
但是這個輿論造出了之後,也警醒了一下投機商後麵的人,畢竟哄抬物價這事上不了台麵,既然朝廷知道了,而且大家也都是官麵上的人,被大人物盯住也不好受,而且市麵上的投機商也不是鐵板一塊。。。一時間,糧食竟然穩定在八兩左右,而且市麵供應還行。
其實這幫投機商又找到了一條新的賺錢之道,民間大量的存銀湧向各地的金啟錢莊,換取錢莊的銀圓券,但金啟錢莊一時也沒有那麽多銀圓券啊,隻能向北海鈔媽央求放水,盡管胡亦菲現在嚴陣以待,這放水速度還是趕不上兌換速度。
一時民間白銀兌銀圓券的兌換價達到了一比一點二,uu看書 w.uuahu 就這樣,還有直線上升的趨勢。那些在金啟錢莊有銀圓券存款的儲戶們現在都笑逐顏開,轉手就是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利潤啊,還是坐著來錢。
大沽港倉庫這邊出糧食的價格一直維持在六塊馬幣,京城糧食也一直維持在八兩左右,隨著供應量的增加,甚至還略有下降,市場供應也算充足。
朝堂上的皇帝和各位大臣也算舒了一口氣,不管怎樣,糧價總算穩定了,再過兩月啥的,江南的糧食也該過來了,物價慢慢平息是大麵上的事了。
連朝堂都知道物價會下降,民間更敏感,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京師的糧價一天一天的往下降,終於降低到了五兩左右。
要... ...
知道,往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可就是這個價格,這已經是老百姓的心理價位了,京城物價騰貴,生活成本本身很高,能在國庫漕糧被焚搶一空的情況下,短短一月,就能把糧食價格維持在這個水平,朝廷官員已經額手相慶了。
崇禎皇上也非常高興,糧價平穩,意味著戰爭的創傷已經平複,他這個皇上還是有能力,不過他也清楚,這個跟金啟錢莊出力關係不小,不禁又懷念其皇兄來了,他皇兄雖然不著調,但是這個金啟錢莊確是一個妙筆,每年給內帑增添了不少的收入,還利用儲戶的存款放貸給團社運輸公司,囤積了不少的糧食和物資,這一次更是出了大力,“啪啪啪”的大打這幫投機商人的臉,看他們還敢不敢囤積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