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延沒有再接那少年的話,應該是正在沉思。
沛柔卻也在思索這個“其獻”到底是什麽身份。
表字大多與名字有關,她隻能想起《詩經》中的一首《泮水》中的一句,“憬彼淮夷,來獻其琛”。
來獻其琛。她記得四皇子的名字就是景琛。難道和他說話的少年,是四皇子?
三皇子景璘是齊延的表兄,齊延也是他的伴讀。
今生沛柔成了貞靜公主的伴讀,重華宮離上書房不遠,有幾日下學時,她也曾經遙遙看見過齊延的身影。
可前生她從不知道齊延和四皇子也有來往。
是齊淑妃事發,齊延不再能進宮,他們之間斷了聯係;還是他們仍然有聯係,隻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正如她也從來不知道,原來齊延年少時一直生活在自己大哥的陰影之下。
這一代的誠毅侯並不如何優秀,可曾經的誠毅侯世子,卻實實在在是英雄出少年。
以至於沛柔嫁進誠毅侯府之後,看見病弱的世子,曾經也是很難過的。
也或許就是這樣,所以出身將門的齊延,在昭永一朝,最終卻選擇了讀書科舉。
沛柔正在思索間,方才的小宮女卻撐著傘,引著一抬轎輦朝著這邊走過來了。
等走到了假山上,便開口道:“五小姐,太妃娘娘說今日天氣不好,知道您家中有事她也就不留您,特意傳了轎輦過來,請您坐了轎輦回去。”
沛柔正疑惑那小宮女自假山而上,居然會沒有發現在山洞中談話的齊延他們麽?
那小宮女替她打了傘,她就提著裙擺拾級而下,終究沒有忍住,在臨上轎輦前狀似無意的看了一眼那山洞。
人去樓空,仿若方才她聽見的談話隻是她的一場夢。
那恐怕是他們遠遠看見有人過來,就先起身避開了。
不過好在他們應當並不知道方才有人在綠妍亭裏,也幸好並沒有說什麽其他人完全聽不得的話。
夏日的雨去的果然很快,她上了轎輦,轎簾在走動間輕輕晃動,透進了夏日午後熾熱的日光來。
前生沛柔嫁給齊延的時候,他的長兄誠毅侯世子重病纏身,已經形同廢人了。
而她認識齊延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個一心舉業的書生了。
她從來都不知道,原來他曾經是活在兄長的陰影之下的,她其實很不了解他。
而更令她感到困惑的事情是,為何他們一見了有人,就立刻要先避開。
此時上書房也是午休的時候,他們一個是皇子,一個是伴讀,出現在禦花園裏也並不奇怪。難道他們的交往也是見不得光的麽?
若方才的另一個少年真的是四皇子景琛,太妃和他的交往似乎也並不想被她知道,所以才和她打了那個啞謎,並不肯把話說破。
雖然後來勉勵了她一番,其實也並沒有把她當成能擔事之人,隻是要她出力而已。
前生四皇子和徐家的關係也是如在雲霧之中,至少她是看不分明。
想要取得別人的信任,尤其是太妃這樣的人的信任,的確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太妃如此行事並沒有錯,她越是謹慎小心,沛柔反而越會增添將來成事的信心。
她也一定會謹言慎行,爭取早日取得太妃的信任。
*
齊延和景琛方才其實並沒有走遠,隻是看見來人,暫時借一旁的芭蕉樹隱去了身形。
此時是夏季,芭蕉被雨水打過,油綠如同新蠟一般。
見那一行人逐漸走遠,二人才從芭蕉樹後走出來,轉出了山洞。
景琛就拍了拍齊延的肩膀,笑道:“今日倒是我大意了。”
“綠妍亭這邊很少有人過來,沒有想到這位徐五小姐這樣有雅興,會在此賞雨。”
又想著齊延大概不認得她,就開口解釋道:“她是定國公的女兒,四月時父皇召她進了宮,給貞靜做伴讀。太妃有時會留她下來說話。”
齊延點了頭,望著沛柔逐漸遠去的轎輦道:“我知道。”
方才的雨下的太大,他們隻是在樹後的雨中略站了站,頭發與衣裳就已經俱都濕透了。
景琛卻並不在意,一邊往上書房的方向過去,一邊漫不經心地道:“你和她曾經見過?”
不僅是曾經見過,而且已經見過好幾次。
上元節一次,端午節一次,何家的表姐定親又是一次。
“曾經見過幾次。我想要出走那天,正是她父親的手下把我找了回來,那日是上元夜,她也跟著父親出門看燈。”
他回憶起那日的情景,目光漸漸變得落寞起來。
景琛便隻是道:“沒想到你們還有這樣的緣分。”
大約是察覺到齊延的情緒比方才還要低落,他就又換了一個話題。
“三哥最近越來越不像話了,我聽說前幾日他還無故打死了伺候他的一個小宮女?”
齊淑妃是他親姑母,他又是三皇子的伴讀,對這樣的事情自然有所耳聞。
“隻是因為那宮女收拾宮室的時候不小心摔落一個他素日喜歡的剔紅長方盆珠玉盆景罷了。”
“那上麵的珠花不過掉了幾片瑪瑙的葉子,他就把人拖出去打了二十杖。”
“送去尚宮局不要一個時辰就能修好的東西,他要了那宮女的性命,而且還絲毫沒有悔意。”
“不僅是他,我姑姑聽說了,也隻是另外給那宮女安了幾條罪名,把她丟到了亂葬崗去。”
“如此殘暴不仁,居然還妄想大寶。若真有一日他成了皇帝,恐怕天下百姓隻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景琛沉默了良久,像是在消化這個消息。
“我以為宮中人說他無故打死宮女隻是謠傳罷了,那宮女定然是有大過錯的,不然齊淑妃怎會無有動作。卻原來真是如此,連你姑姑也是幫凶。”
“那宮人雖然有錯,交由宮正司裁決即可,又何必自己在宮中濫用私刑,甚至要了那宮人的性命。”
“難怪父皇越來越不待見齊淑妃母子。六弟性格雖然溫吞懦弱些,可假以時日,未必沒有明君之相。”
齊延便道:“若不是今上的偏向太過明顯,姑姑也不會這樣急躁。”
“去年上元以來,無論朝堂還是後宮,改立許賢妃為後,六皇子為太子的呼聲日漸高漲。”
“前幾日由才剛把安徽布政使許士洀調到了江南總督的位子上,姑姑聽說之後,氣的在殿裏摔了半日的東西。”
“若許賢妃真能為後,那六皇子也就是嫡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被今上立為太子了。”
“我倒希望這一日早些到來,畢竟大家明麵上還沒有成為仇敵,名分既定,也可以早些調整關係。”
“六皇子成為太子,你的日子也能更好過些。”
景琛苦笑了一聲,“你說的不錯。雖然同樣是皇子,可我是早已經在皇位角逐圈之外的人。”
“若新皇能夠仁厚些,我做個閑散宗室,將來到了封地,不管好壞,總歸是解脫了出來。怕隻怕有人偏要強求,到時候反而連累家人。”
齊延明白他的意思,隻是不發一語。
景琛便又道:“方才我和你說的話你不妨好好考慮。戰場上刀劍無眼,戰場上有你兩位兄長也已經足夠。”
“上書房裏柯太師也說你天資聰穎,你不如從此隻用心在科舉一途。將來做個文官,也算是不辱沒你祖上威名。”
“就是要走文道,又哪裏這樣容易了。我祖母一心盼著我去與兄長爭鋒,隻怕並不會樂見我如此。”
“祖母畢竟悉心養育我一場,我怎能讓她老人家垂暮之年還為我傷心失望。”
從小母親待他就不親近,他是在他祖母的養頤堂裏長大的。
祖母總在他耳邊說他母親不孝,總要與她為難;又說他母親不慈,從未對他多有關心,心裏隻有自己的長子,很少將目光落在他身上。
在他還小的時候,相信了祖母的話,見母親每日進養頤堂,隻是給祖母問好,從不多問一句他的事情,所以他對他母親也很冷淡。
後來漸漸長大,也知道祖母隻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說了那些話,他也曾經試著去討好母親,可是母親卻對他的態度卻從沒有一點變化。
祖母與母親鬥法,把他作為犧牲品。
可是他也沒有辦法,生恩要報,養恩更是重於泰山。還有自小就很優秀的兩位兄長,更如同兩座山嶽,重有千鈞。
祖母總說要他爭氣,要他勝過他的兄長,可究竟怎樣才算勝過?比他們殺更多的敵人,比他們立更多的戰功?
他實在很迷茫。
或者正如景琛所說,uu看書 他應該另辟蹊徑。比起舞刀弄槍,他的確更喜歡在書房裏看書,三川五嶽,星河萬裏,全都在書中。
景琛停在宮殿的陰影裏,鄭重的對他道:“阿延,你要明白,男子生於世間,不應當為了他人而活。”
“生在皇家,我沒得選。前有母妃出身高門的長兄,後有得寵的幼弟,我孑然一身,隻能韜光養晦,在夾縫中求一條命。”
“可你不一樣。你祖母的盼望終究是你祖母的盼望,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究竟喜歡什麽?”
“是像你我所仰慕的阮大將軍一樣馳騁疆場,還是考上進士做如太祖名臣杜亭筠、胡至崎這樣的經世之才。”
“又或者是專心研究學問,做周謙之、周夔這樣的當世名儒,不入官場,隻以教書育人為業。”
“阿延,你一定要想清楚才是。”
齊延的目光漸漸明亮起來。馳騁疆場,經世濟民,教書育人,他還來得及選擇。
走了這些路,他們身上的衣物已經漸漸地都幹透了。
午後日光太烈,漫長的宮道上幾乎沒有人行走。等快到了上書房,他們就分了手,各選了一條路,如從未遇見過一般,回去準備上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沛柔卻也在思索這個“其獻”到底是什麽身份。
表字大多與名字有關,她隻能想起《詩經》中的一首《泮水》中的一句,“憬彼淮夷,來獻其琛”。
來獻其琛。她記得四皇子的名字就是景琛。難道和他說話的少年,是四皇子?
三皇子景璘是齊延的表兄,齊延也是他的伴讀。
今生沛柔成了貞靜公主的伴讀,重華宮離上書房不遠,有幾日下學時,她也曾經遙遙看見過齊延的身影。
可前生她從不知道齊延和四皇子也有來往。
是齊淑妃事發,齊延不再能進宮,他們之間斷了聯係;還是他們仍然有聯係,隻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正如她也從來不知道,原來齊延年少時一直生活在自己大哥的陰影之下。
這一代的誠毅侯並不如何優秀,可曾經的誠毅侯世子,卻實實在在是英雄出少年。
以至於沛柔嫁進誠毅侯府之後,看見病弱的世子,曾經也是很難過的。
也或許就是這樣,所以出身將門的齊延,在昭永一朝,最終卻選擇了讀書科舉。
沛柔正在思索間,方才的小宮女卻撐著傘,引著一抬轎輦朝著這邊走過來了。
等走到了假山上,便開口道:“五小姐,太妃娘娘說今日天氣不好,知道您家中有事她也就不留您,特意傳了轎輦過來,請您坐了轎輦回去。”
沛柔正疑惑那小宮女自假山而上,居然會沒有發現在山洞中談話的齊延他們麽?
那小宮女替她打了傘,她就提著裙擺拾級而下,終究沒有忍住,在臨上轎輦前狀似無意的看了一眼那山洞。
人去樓空,仿若方才她聽見的談話隻是她的一場夢。
那恐怕是他們遠遠看見有人過來,就先起身避開了。
不過好在他們應當並不知道方才有人在綠妍亭裏,也幸好並沒有說什麽其他人完全聽不得的話。
夏日的雨去的果然很快,她上了轎輦,轎簾在走動間輕輕晃動,透進了夏日午後熾熱的日光來。
前生沛柔嫁給齊延的時候,他的長兄誠毅侯世子重病纏身,已經形同廢人了。
而她認識齊延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個一心舉業的書生了。
她從來都不知道,原來他曾經是活在兄長的陰影之下的,她其實很不了解他。
而更令她感到困惑的事情是,為何他們一見了有人,就立刻要先避開。
此時上書房也是午休的時候,他們一個是皇子,一個是伴讀,出現在禦花園裏也並不奇怪。難道他們的交往也是見不得光的麽?
若方才的另一個少年真的是四皇子景琛,太妃和他的交往似乎也並不想被她知道,所以才和她打了那個啞謎,並不肯把話說破。
雖然後來勉勵了她一番,其實也並沒有把她當成能擔事之人,隻是要她出力而已。
前生四皇子和徐家的關係也是如在雲霧之中,至少她是看不分明。
想要取得別人的信任,尤其是太妃這樣的人的信任,的確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太妃如此行事並沒有錯,她越是謹慎小心,沛柔反而越會增添將來成事的信心。
她也一定會謹言慎行,爭取早日取得太妃的信任。
*
齊延和景琛方才其實並沒有走遠,隻是看見來人,暫時借一旁的芭蕉樹隱去了身形。
此時是夏季,芭蕉被雨水打過,油綠如同新蠟一般。
見那一行人逐漸走遠,二人才從芭蕉樹後走出來,轉出了山洞。
景琛就拍了拍齊延的肩膀,笑道:“今日倒是我大意了。”
“綠妍亭這邊很少有人過來,沒有想到這位徐五小姐這樣有雅興,會在此賞雨。”
又想著齊延大概不認得她,就開口解釋道:“她是定國公的女兒,四月時父皇召她進了宮,給貞靜做伴讀。太妃有時會留她下來說話。”
齊延點了頭,望著沛柔逐漸遠去的轎輦道:“我知道。”
方才的雨下的太大,他們隻是在樹後的雨中略站了站,頭發與衣裳就已經俱都濕透了。
景琛卻並不在意,一邊往上書房的方向過去,一邊漫不經心地道:“你和她曾經見過?”
不僅是曾經見過,而且已經見過好幾次。
上元節一次,端午節一次,何家的表姐定親又是一次。
“曾經見過幾次。我想要出走那天,正是她父親的手下把我找了回來,那日是上元夜,她也跟著父親出門看燈。”
他回憶起那日的情景,目光漸漸變得落寞起來。
景琛便隻是道:“沒想到你們還有這樣的緣分。”
大約是察覺到齊延的情緒比方才還要低落,他就又換了一個話題。
“三哥最近越來越不像話了,我聽說前幾日他還無故打死了伺候他的一個小宮女?”
齊淑妃是他親姑母,他又是三皇子的伴讀,對這樣的事情自然有所耳聞。
“隻是因為那宮女收拾宮室的時候不小心摔落一個他素日喜歡的剔紅長方盆珠玉盆景罷了。”
“那上麵的珠花不過掉了幾片瑪瑙的葉子,他就把人拖出去打了二十杖。”
“送去尚宮局不要一個時辰就能修好的東西,他要了那宮女的性命,而且還絲毫沒有悔意。”
“不僅是他,我姑姑聽說了,也隻是另外給那宮女安了幾條罪名,把她丟到了亂葬崗去。”
“如此殘暴不仁,居然還妄想大寶。若真有一日他成了皇帝,恐怕天下百姓隻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景琛沉默了良久,像是在消化這個消息。
“我以為宮中人說他無故打死宮女隻是謠傳罷了,那宮女定然是有大過錯的,不然齊淑妃怎會無有動作。卻原來真是如此,連你姑姑也是幫凶。”
“那宮人雖然有錯,交由宮正司裁決即可,又何必自己在宮中濫用私刑,甚至要了那宮人的性命。”
“難怪父皇越來越不待見齊淑妃母子。六弟性格雖然溫吞懦弱些,可假以時日,未必沒有明君之相。”
齊延便道:“若不是今上的偏向太過明顯,姑姑也不會這樣急躁。”
“去年上元以來,無論朝堂還是後宮,改立許賢妃為後,六皇子為太子的呼聲日漸高漲。”
“前幾日由才剛把安徽布政使許士洀調到了江南總督的位子上,姑姑聽說之後,氣的在殿裏摔了半日的東西。”
“若許賢妃真能為後,那六皇子也就是嫡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被今上立為太子了。”
“我倒希望這一日早些到來,畢竟大家明麵上還沒有成為仇敵,名分既定,也可以早些調整關係。”
“六皇子成為太子,你的日子也能更好過些。”
景琛苦笑了一聲,“你說的不錯。雖然同樣是皇子,可我是早已經在皇位角逐圈之外的人。”
“若新皇能夠仁厚些,我做個閑散宗室,將來到了封地,不管好壞,總歸是解脫了出來。怕隻怕有人偏要強求,到時候反而連累家人。”
齊延明白他的意思,隻是不發一語。
景琛便又道:“方才我和你說的話你不妨好好考慮。戰場上刀劍無眼,戰場上有你兩位兄長也已經足夠。”
“上書房裏柯太師也說你天資聰穎,你不如從此隻用心在科舉一途。將來做個文官,也算是不辱沒你祖上威名。”
“就是要走文道,又哪裏這樣容易了。我祖母一心盼著我去與兄長爭鋒,隻怕並不會樂見我如此。”
“祖母畢竟悉心養育我一場,我怎能讓她老人家垂暮之年還為我傷心失望。”
從小母親待他就不親近,他是在他祖母的養頤堂裏長大的。
祖母總在他耳邊說他母親不孝,總要與她為難;又說他母親不慈,從未對他多有關心,心裏隻有自己的長子,很少將目光落在他身上。
在他還小的時候,相信了祖母的話,見母親每日進養頤堂,隻是給祖母問好,從不多問一句他的事情,所以他對他母親也很冷淡。
後來漸漸長大,也知道祖母隻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說了那些話,他也曾經試著去討好母親,可是母親卻對他的態度卻從沒有一點變化。
祖母與母親鬥法,把他作為犧牲品。
可是他也沒有辦法,生恩要報,養恩更是重於泰山。還有自小就很優秀的兩位兄長,更如同兩座山嶽,重有千鈞。
祖母總說要他爭氣,要他勝過他的兄長,可究竟怎樣才算勝過?比他們殺更多的敵人,比他們立更多的戰功?
他實在很迷茫。
或者正如景琛所說,uu看書 他應該另辟蹊徑。比起舞刀弄槍,他的確更喜歡在書房裏看書,三川五嶽,星河萬裏,全都在書中。
景琛停在宮殿的陰影裏,鄭重的對他道:“阿延,你要明白,男子生於世間,不應當為了他人而活。”
“生在皇家,我沒得選。前有母妃出身高門的長兄,後有得寵的幼弟,我孑然一身,隻能韜光養晦,在夾縫中求一條命。”
“可你不一樣。你祖母的盼望終究是你祖母的盼望,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究竟喜歡什麽?”
“是像你我所仰慕的阮大將軍一樣馳騁疆場,還是考上進士做如太祖名臣杜亭筠、胡至崎這樣的經世之才。”
“又或者是專心研究學問,做周謙之、周夔這樣的當世名儒,不入官場,隻以教書育人為業。”
“阿延,你一定要想清楚才是。”
齊延的目光漸漸明亮起來。馳騁疆場,經世濟民,教書育人,他還來得及選擇。
走了這些路,他們身上的衣物已經漸漸地都幹透了。
午後日光太烈,漫長的宮道上幾乎沒有人行走。等快到了上書房,他們就分了手,各選了一條路,如從未遇見過一般,回去準備上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