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嬤嬤在三日後就收拾好了行囊往香山小院去了。太夫人原本讓沛柔去送她,她卻再三推辭了,輕車簡從,毫不惹人注意的出了府。
李嬤嬤和紜春一走,沛柔不免也有好幾日都覺得心裏空蕩蕩的。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梅雨季節,燕京城幾乎沒有間斷的下了半個月的雨,而後就到了沛柔往常最喜歡的夏天。
今上和往年一樣,在六月底啟程去了香山行宮,也意料之中的沒有召定國公伴駕,隻是偶爾想起來時,會召他過去在行宮裏住幾日。
這樣一來,定國公當然是不能在香山別院裏久住,更別提把沛柔帶過去教她騎馬了。
這一個多月來,也隻有瑜娘在香山,偶爾給她寄幾封信過來。她也曾經應了沛柔的托付,替她去小院裏看過李嬤嬤。
那日灞水邊一別之後,這一個多月來她們就沒有見過了,也不知道那日她和她哥哥飛馬追景珣而去有沒有發生什麽故事。
因為天氣不好,沛柔這段日子幾乎沒有怎麽出門。隻是六月裏和海柔一起去了善堂一次,這一次萬家兄妹倒是沒來,因為他們也忙著收拾行囊往香山去。
善堂的孩子在這一個月裏被照顧的很好,臉色不再像沛柔他們初次過來時的那樣差了,應該是萬將軍跟京兆府尹打過了招呼的緣故。善堂裏的管理嬤嬤也不再敢那樣怠慢。
善堂裏的孩子都沒有名字,隻是按來時的順序以編號為名。
那日被他們所救的兩個孩子年紀雖小,在善堂裏的排名卻是十七、十八,善堂如今有將近五十個孩子,說明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母,或者被遺棄了。
十七的病已經好了,幸而他的燒還並沒有燒的太久,沒有對他的腦子造成長久的影響。
看到善堂裏的孩子能過的比以前更好,沛柔和海柔自然也很高興,這說明她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又往香山小院裏去見了一次李嬤嬤。遠離了燕京城,又有沛柔那一番話,李嬤嬤的精神眼見著就好了許多。
說來也是巧,太夫人在香山的產業不少,偏偏就挑中了前生安置沛柔的那座小院給李嬤嬤養病。
沛柔故地重遊,又看著一樣在小院裏忙碌,隻是年輕了許多的紜春,也是感慨萬千。
太夫人說到做到,每次郭大夫給李嬤嬤看診之後,脈案都會如期送到鬆鶴堂裏沛柔手中,沛柔就會挑一個日子去楓晚堂坐坐,聽郭氏給她講解脈案醫理。
一來二去她倒是真對醫術有了些許的興趣,偶爾也會去寒煙閣找幾本講醫術的書看看,不過也隻能看懂些極其淺顯的醫理,連皮毛都算不上。
進了七月詠絮齋裏就不開課了,她們姐妹卻還是要每日進園子裏去,在風裳館跟著太夫人從裁雲坊裏請來的一位老繡娘學女紅。
這一日下了學,沛柔和海柔在風裳館門口就笑著分了手,折了幾朵荷花,往楓晚堂去找郭氏。前幾日郭大夫又往香山去過了,她要拿著李嬤嬤的脈案再去請教請教郭氏。
雖然同樣是去楓晚堂,沐柔和潯柔姐妹卻始終落在沛柔身後幾步遠的地方,也不和她說話,仿佛陌路人一般。
沛柔也不在意,這兩姐妹一個是呲牙咧嘴的老虎,一個是讓人看不清的迷霧,一個賽一個的麻煩。
這一個多月來沛柔來楓晚堂是來熟了的,纈草一見著她,就笑眯眯的為她打了簾子,“五小姐今日來的早,夫人正等著您呢。”
沐柔和潯柔都是郭氏的庶女,按理下了學回來都該進門去給郭氏請安的。
沐柔卻隻不屑的看了為沛柔打簾的纈草一眼,冷哼了一聲轉身進了她生母姚氏住的西廂房。潯柔如今養在郭氏屋裏,她向來禮數齊全,也就跟在沛柔身後進了正屋。
沛柔給郭氏行了禮,就把手裏的幾朵荷花遞給了郭氏身邊的問荊,笑著對郭氏道:“今日下學,看見風裳館外的荷花開的不錯,就折了幾朵過來給四叔母賞玩。”
問荊手腳快,立刻就找了個白瓷梅瓶出來,把花插了,遞給郭氏。就聽見郭氏道:“你有心了。我身子不好受不得暑熱,正想等天氣涼些去靜湖邊走走,也賞一賞荷花。”
又對潯柔慈愛地道:“瞧你,走的滿身是汗,快過來做到這邊有冰山的地方來。”
郭氏房裏一般是不用冰山的,普通人覺得熱的時候,恐怕於病人而言反而溫度正好。
她習慣白日裏坐在窗邊的榻上,因為潯柔每日要過來給她請安說話,倒是一直會在屋角的太師椅旁放一座小冰山。
潯柔就笑著站起來,並不往太師椅的方向走,反而笑道:“母親身子不好,往後還是連這小冰山也不要放了。我隻是在太陽底下走了一遭才出汗的,在房裏就並不覺得熱了。”
一副母慈子孝的樣子。
又看了一旁的沛柔一眼,“今日五姐姐過來找母親有話說,我就不在此相陪了。身上汗津津的,還是先回房去沐浴好些。”就起身告辭,郭氏也不留,任她自出去了。
她雖然還是不知道潯柔到底有什麽心思,可隻要她不與郭氏交惡,這幾年終歸能過得不錯。
潯柔縱有些私下裏的想頭,也不是什麽應該被責備的壞事。所以方才她與郭氏說話,沛柔隻在一旁慢條斯理的品嚐郭氏備下的綠豆百合湯。
郭氏房裏一般是不備茶的,到了夏季,準備待客的多是綠豆百合湯、酸梅湯、桑茶飲之類的消暑飲品。
見潯柔轉身出了正房,沛柔就笑道:“四叔母房裏的綠豆百合湯做的不錯,清涼解暑,甜味也正好,我嚐著倒比鬆鶴堂裏的還要好些。”
郭氏倒像鬆了口氣似的,和潯柔相處還不如和沛柔在一起自在,“你祖母畢竟年紀大了,口味就有些重起來,灶上的廚子也就不得不多放糖。”
“你年紀雖然小,口味倒還清淡,不像你哥哥小時候嗜甜,所以也就能覺出這湯的好了。”
沛柔一連喝了大半碗才把碗放下,聽到她提到四哥浣聲,也不由得要問兩句,“四哥哥這一個多月來在鬆石書院學習可還習慣?”
郭氏聽見提到兒子,就溫婉一笑,“勞你掛念了。浣哥兒在鬆石書院過的倒還不錯,每日下了學進來跟我請安,都是開開心心的,瞧著開朗了不少。”
“說是在學裏也交到了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幾個人一起讀書,倒比他平日裏下學一個人在書房裏琢磨要有進益的多。”
“說來也不怕你笑話,我原本是不讚成浣哥兒去鬆石書院裏讀書的。那書院裏都是些青年才俊,學問都是頂頂好的。浣哥兒身子弱,我原也不指望他在讀書上麵能有什麽成就,隻要能夠明理就好了。”
“卻沒想到他進了書院,反而跟開了竅似的,隻要他過得開心,我這個做母親的也就別無所求了。”
“那日請安之後你祖母特意還叫我去鬆鶴堂說過話,讓我不要過於擔心,浣哥兒能有些同齡人一起念書,隻會好不會壞。”
“我那時候還不以為然,隻覺得是你祖母一片慈心,就讓浣哥兒去試試罷了。沒想到還是你祖母眼光毒辣,我們這些做媳婦的是該好好學學才是。”
沛柔才說了一句話,就引來郭氏說浣聲和祖母這麽一篇話,她就“撲哧”一聲笑,“咦,我祖母不在這吧?怎麽四叔母忽然拍起了祖母的馬屁來?”
郭氏也被她逗笑了,“你這丫頭,正正經經和你說話,你倒又開起玩笑來。你祖母的好,難道還用得著我們做小輩的特意誇耀嗎?”
“這句話就更厲害了。我回去也得學給祖母聽聽才是。”
又見郭氏說了一篇話,拿起茶杯喝水,卻隻是普通的白水,便笑道:“四叔母也該盛一碗綠豆百合湯嚐嚐才是,每日裏在屋子裏,又怕撲了熱風不敢開窗,喝一碗湯消暑也是好的。”
郭氏就做出埋怨的樣子來,“才和你說過,你就又忘了,我每日裏吃著藥呢。綠豆是解毒之物,草藥反過來看不也是一種毒。”
“喝了藥再喝綠豆湯,豈不是既辜負了你纈草姐姐辛苦熬藥,又辜負我灶上的婆子殷勤熬湯。”
沛柔倒真沒想到這一茬,也就有些不好意思,“看來我於醫藥一途倒是真沒有什麽天賦。”
“這種事也講究緣法。我曾在娘家見過一個比你還小些的孩子,uu看書 ww.ukanshu.om 字還沒有認全,認識草藥倒是很快。隻可惜命苦了些,也不知道將來能不能熬出頭。”
郭家的妙春堂不光是一個醫館,還開館授課,教授一些孩子醫理。郭氏想必就是在學堂裏見到的那孩子。
沛柔對這個話題並不很感興趣,喝完了綠豆湯,身上也不再覺得那樣熱了,就坐到郭氏身邊去,從綰秋那裏接過了李嬤嬤的脈案。
又對她笑著道:“和你姐姐妹妹們玩去吧,也去灶上討碗綠豆湯喝。”
綰秋有一個嫂子在楓晚堂的小廚房當差。她聽見沛柔這樣說,就笑眯眯的行了禮退下了。
沛柔把脈案遞給了郭氏,郭氏沉思了一會兒,就開始告訴她從脈案裏反映出來的李嬤嬤的身體狀況。
郭氏顯然是很喜歡醫術的,一說起來就有些忘情,也不管沛柔能不能聽懂,足足說了有半個時辰。
等聽她最後下了結論,說李嬤嬤的身體比上個月又好了些,沛柔才放下心來。
李嬤嬤和紜春一走,沛柔不免也有好幾日都覺得心裏空蕩蕩的。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梅雨季節,燕京城幾乎沒有間斷的下了半個月的雨,而後就到了沛柔往常最喜歡的夏天。
今上和往年一樣,在六月底啟程去了香山行宮,也意料之中的沒有召定國公伴駕,隻是偶爾想起來時,會召他過去在行宮裏住幾日。
這樣一來,定國公當然是不能在香山別院裏久住,更別提把沛柔帶過去教她騎馬了。
這一個多月來,也隻有瑜娘在香山,偶爾給她寄幾封信過來。她也曾經應了沛柔的托付,替她去小院裏看過李嬤嬤。
那日灞水邊一別之後,這一個多月來她們就沒有見過了,也不知道那日她和她哥哥飛馬追景珣而去有沒有發生什麽故事。
因為天氣不好,沛柔這段日子幾乎沒有怎麽出門。隻是六月裏和海柔一起去了善堂一次,這一次萬家兄妹倒是沒來,因為他們也忙著收拾行囊往香山去。
善堂的孩子在這一個月裏被照顧的很好,臉色不再像沛柔他們初次過來時的那樣差了,應該是萬將軍跟京兆府尹打過了招呼的緣故。善堂裏的管理嬤嬤也不再敢那樣怠慢。
善堂裏的孩子都沒有名字,隻是按來時的順序以編號為名。
那日被他們所救的兩個孩子年紀雖小,在善堂裏的排名卻是十七、十八,善堂如今有將近五十個孩子,說明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母,或者被遺棄了。
十七的病已經好了,幸而他的燒還並沒有燒的太久,沒有對他的腦子造成長久的影響。
看到善堂裏的孩子能過的比以前更好,沛柔和海柔自然也很高興,這說明她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又往香山小院裏去見了一次李嬤嬤。遠離了燕京城,又有沛柔那一番話,李嬤嬤的精神眼見著就好了許多。
說來也是巧,太夫人在香山的產業不少,偏偏就挑中了前生安置沛柔的那座小院給李嬤嬤養病。
沛柔故地重遊,又看著一樣在小院裏忙碌,隻是年輕了許多的紜春,也是感慨萬千。
太夫人說到做到,每次郭大夫給李嬤嬤看診之後,脈案都會如期送到鬆鶴堂裏沛柔手中,沛柔就會挑一個日子去楓晚堂坐坐,聽郭氏給她講解脈案醫理。
一來二去她倒是真對醫術有了些許的興趣,偶爾也會去寒煙閣找幾本講醫術的書看看,不過也隻能看懂些極其淺顯的醫理,連皮毛都算不上。
進了七月詠絮齋裏就不開課了,她們姐妹卻還是要每日進園子裏去,在風裳館跟著太夫人從裁雲坊裏請來的一位老繡娘學女紅。
這一日下了學,沛柔和海柔在風裳館門口就笑著分了手,折了幾朵荷花,往楓晚堂去找郭氏。前幾日郭大夫又往香山去過了,她要拿著李嬤嬤的脈案再去請教請教郭氏。
雖然同樣是去楓晚堂,沐柔和潯柔姐妹卻始終落在沛柔身後幾步遠的地方,也不和她說話,仿佛陌路人一般。
沛柔也不在意,這兩姐妹一個是呲牙咧嘴的老虎,一個是讓人看不清的迷霧,一個賽一個的麻煩。
這一個多月來沛柔來楓晚堂是來熟了的,纈草一見著她,就笑眯眯的為她打了簾子,“五小姐今日來的早,夫人正等著您呢。”
沐柔和潯柔都是郭氏的庶女,按理下了學回來都該進門去給郭氏請安的。
沐柔卻隻不屑的看了為沛柔打簾的纈草一眼,冷哼了一聲轉身進了她生母姚氏住的西廂房。潯柔如今養在郭氏屋裏,她向來禮數齊全,也就跟在沛柔身後進了正屋。
沛柔給郭氏行了禮,就把手裏的幾朵荷花遞給了郭氏身邊的問荊,笑著對郭氏道:“今日下學,看見風裳館外的荷花開的不錯,就折了幾朵過來給四叔母賞玩。”
問荊手腳快,立刻就找了個白瓷梅瓶出來,把花插了,遞給郭氏。就聽見郭氏道:“你有心了。我身子不好受不得暑熱,正想等天氣涼些去靜湖邊走走,也賞一賞荷花。”
又對潯柔慈愛地道:“瞧你,走的滿身是汗,快過來做到這邊有冰山的地方來。”
郭氏房裏一般是不用冰山的,普通人覺得熱的時候,恐怕於病人而言反而溫度正好。
她習慣白日裏坐在窗邊的榻上,因為潯柔每日要過來給她請安說話,倒是一直會在屋角的太師椅旁放一座小冰山。
潯柔就笑著站起來,並不往太師椅的方向走,反而笑道:“母親身子不好,往後還是連這小冰山也不要放了。我隻是在太陽底下走了一遭才出汗的,在房裏就並不覺得熱了。”
一副母慈子孝的樣子。
又看了一旁的沛柔一眼,“今日五姐姐過來找母親有話說,我就不在此相陪了。身上汗津津的,還是先回房去沐浴好些。”就起身告辭,郭氏也不留,任她自出去了。
她雖然還是不知道潯柔到底有什麽心思,可隻要她不與郭氏交惡,這幾年終歸能過得不錯。
潯柔縱有些私下裏的想頭,也不是什麽應該被責備的壞事。所以方才她與郭氏說話,沛柔隻在一旁慢條斯理的品嚐郭氏備下的綠豆百合湯。
郭氏房裏一般是不備茶的,到了夏季,準備待客的多是綠豆百合湯、酸梅湯、桑茶飲之類的消暑飲品。
見潯柔轉身出了正房,沛柔就笑道:“四叔母房裏的綠豆百合湯做的不錯,清涼解暑,甜味也正好,我嚐著倒比鬆鶴堂裏的還要好些。”
郭氏倒像鬆了口氣似的,和潯柔相處還不如和沛柔在一起自在,“你祖母畢竟年紀大了,口味就有些重起來,灶上的廚子也就不得不多放糖。”
“你年紀雖然小,口味倒還清淡,不像你哥哥小時候嗜甜,所以也就能覺出這湯的好了。”
沛柔一連喝了大半碗才把碗放下,聽到她提到四哥浣聲,也不由得要問兩句,“四哥哥這一個多月來在鬆石書院學習可還習慣?”
郭氏聽見提到兒子,就溫婉一笑,“勞你掛念了。浣哥兒在鬆石書院過的倒還不錯,每日下了學進來跟我請安,都是開開心心的,瞧著開朗了不少。”
“說是在學裏也交到了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幾個人一起讀書,倒比他平日裏下學一個人在書房裏琢磨要有進益的多。”
“說來也不怕你笑話,我原本是不讚成浣哥兒去鬆石書院裏讀書的。那書院裏都是些青年才俊,學問都是頂頂好的。浣哥兒身子弱,我原也不指望他在讀書上麵能有什麽成就,隻要能夠明理就好了。”
“卻沒想到他進了書院,反而跟開了竅似的,隻要他過得開心,我這個做母親的也就別無所求了。”
“那日請安之後你祖母特意還叫我去鬆鶴堂說過話,讓我不要過於擔心,浣哥兒能有些同齡人一起念書,隻會好不會壞。”
“我那時候還不以為然,隻覺得是你祖母一片慈心,就讓浣哥兒去試試罷了。沒想到還是你祖母眼光毒辣,我們這些做媳婦的是該好好學學才是。”
沛柔才說了一句話,就引來郭氏說浣聲和祖母這麽一篇話,她就“撲哧”一聲笑,“咦,我祖母不在這吧?怎麽四叔母忽然拍起了祖母的馬屁來?”
郭氏也被她逗笑了,“你這丫頭,正正經經和你說話,你倒又開起玩笑來。你祖母的好,難道還用得著我們做小輩的特意誇耀嗎?”
“這句話就更厲害了。我回去也得學給祖母聽聽才是。”
又見郭氏說了一篇話,拿起茶杯喝水,卻隻是普通的白水,便笑道:“四叔母也該盛一碗綠豆百合湯嚐嚐才是,每日裏在屋子裏,又怕撲了熱風不敢開窗,喝一碗湯消暑也是好的。”
郭氏就做出埋怨的樣子來,“才和你說過,你就又忘了,我每日裏吃著藥呢。綠豆是解毒之物,草藥反過來看不也是一種毒。”
“喝了藥再喝綠豆湯,豈不是既辜負了你纈草姐姐辛苦熬藥,又辜負我灶上的婆子殷勤熬湯。”
沛柔倒真沒想到這一茬,也就有些不好意思,“看來我於醫藥一途倒是真沒有什麽天賦。”
“這種事也講究緣法。我曾在娘家見過一個比你還小些的孩子,uu看書 ww.ukanshu.om 字還沒有認全,認識草藥倒是很快。隻可惜命苦了些,也不知道將來能不能熬出頭。”
郭家的妙春堂不光是一個醫館,還開館授課,教授一些孩子醫理。郭氏想必就是在學堂裏見到的那孩子。
沛柔對這個話題並不很感興趣,喝完了綠豆湯,身上也不再覺得那樣熱了,就坐到郭氏身邊去,從綰秋那裏接過了李嬤嬤的脈案。
又對她笑著道:“和你姐姐妹妹們玩去吧,也去灶上討碗綠豆湯喝。”
綰秋有一個嫂子在楓晚堂的小廚房當差。她聽見沛柔這樣說,就笑眯眯的行了禮退下了。
沛柔把脈案遞給了郭氏,郭氏沉思了一會兒,就開始告訴她從脈案裏反映出來的李嬤嬤的身體狀況。
郭氏顯然是很喜歡醫術的,一說起來就有些忘情,也不管沛柔能不能聽懂,足足說了有半個時辰。
等聽她最後下了結論,說李嬤嬤的身體比上個月又好了些,沛柔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