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_教育費錢
卑穆見劉康走出,直接匍匐在雪地,她自然知道劉康這次是真的生氣了,但母親入宮,她也不得不前來替父求情。
“起來吧。”劉康原本是有些生氣,但看到她一直等在此地,氣也算消了大半,這得快有一個時辰了。
“謝陛下!”卑穆起身,然後直接倒向劉康懷中。
“真...暈了。”劉康一開始還覺得可能是假,但輕微探查一番後,無奈歎了一口氣,將其抱起,直接送往她的椒風殿。
……
進入四月,魏國宗室曹冏兼弘農太守上《六代論》,論夏、商、周、秦、漢、魏六代興亡之事,建議分封宗室子弟,授以軍政實權,以製異姓權臣。
強幹弱枝,鞏固曹魏統治。曹爽如今大權獨攬,自不願分權宗室,故而不用之。
同時,魏國大將滿寵病逝,曹爽以為即將興兵攻漢而隕大將,是為不祥,遂罷兵屯田。劉康聽聞,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能不打仗,總是好的。
又是和平的一年,漢國對外至身毒國的船隊返回,各家商人賺得滿盆缽,再次促進了造船行業的繁榮。
所造之船越來越大,如今運載能力,直接比往昔翻了一倍,排水量已達四百餘噸。
船舶入海,漢國的世家族人再次楊帆出海,對身毒等國,雖一年多才能往返一次,但遠途銷售,利益驅使,這些人自也不畏艱難。漢國的稅收自也是再創新高。
“陛下,刑、兵、禮三部皆有上書,為促進商業繁榮,請命減免商稅。”嵇康送上十二份奏折。
劉康一一查看後,不由皺眉,道:“卿家以為如何?”
嵇康想了想,道:“下臣以為,此為三部前卒,上書者,罷官免職,著錦衣衛查辦,找出罪證,抄其家滅其族,對三部試探,陛下當以雷霆之怒還之。”
“擬出章程呈上,另召所有學士,一起商議減免農稅之國策。”劉康點頭,對此甚為滿意。錦衣衛想差,就沒有查不出問題的。
走私之罪,即可抄家,如今的漢國這些官員,其本人不為,家屬多多少少都有之。
這些劉康知道,但畢竟未走國道者,運輸貨物少量,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如今這些世家看到了海貿利潤,就要求減稅,他也絕不避讓。對於嵇康,這幾年漸漸嶄露頭角,確有大才。
“陛下,今年秋各郡縣再開科舉,然如今參與學子極少,農稅今三十稅一,不必再減,國庫充足,臣建議陛下於星都興公學。”嵇康躬身。
劉康沉默了一下,公學,嵇康認為的公學,自然是以山陽公學為模板的,也就是,學生住校,供吃供住供讀書。
劉康在山陽時如此做,本就是還情於山陽食邑,堪稱敗家之舉。如今漢國國庫雖足,但這般做,依舊還是供養不起的。
劉康道:“於亭以上治所,開設公學,適齡兒童可入學,三年之內不收費用,夫子官府調派,年俸與裏長比之,學堂官府撥款興建,師資俸祿由官府發放,其他費用學子自付。
如此,與戶部預算詳細用度後呈上,朕看過後再行決定。”
“諾——”嵇康點頭,這用度的確太高了。他隻敢諫言在星都一地施行公學,但陛下此舉,實為前人所不敢為之。
嵇康隨便預估一番,這花費或許不下於養兵十萬,沒有任何國君,願意如此行事。
如今的辦公效率還算勉強,半月後,詳細的報告已經呈與劉康。
“本以為國庫充盈,但——”劉康隨便一看,就不由苦澀一笑。
“罷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國庫去年五成收入,朕內庫八成錢財用出,於亭以上治所開設公學,另外,鼓勵鄉紳捐錢辦學……”
劉康開始對嵇康普及後世的一些募捐方式,無非學校搞出功德碑,記錄某某人捐獻多少錢財、若鄉紳直接建了一所學校,學校可以其名命名等等。
“陛下聖明!”嵇康聽完,直接拜服,此舉或許可減國家三成負擔。
學校自不會完全新建,大多購買些連體宅院後改建一番即可,劉康也派出了東宮中教學近五年一千餘學子往各處擔任老師,同時三年前的秀才也征辟為老師,受命與否,自憑自願。
然這些秀才大多未曾受命,因為,今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科舉時間,秀才除了免除徭役之外,並無權利,
本次更為完善,在各縣舉行初始的考試,通過者為秀才,至郡所考核通過後為舉人,隨後官府與些錢財,讓這些舉人趕往星都再次進行進士考核。
秋闈之名,開始逐漸在漢國傳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漸漸為人所知。uu看書uukanshu
特別是殿試,雖不知明年殿試前二十是否能為學士,但總得抱有希望不是,文華殿學士次之。
而文彥閣學士官職雖低,但權力堪比丞相,雖然這職權是分給了十數人,但依舊很香。
因為科舉在前,公學一開,就有無數學子入讀,募捐也有些成效,單純的商人多有捐獻之舉。
如今漢國有世家商人和普通商人,世家的商人,其家族多有官職在身,本就有名望,自不願耗費錢財買些名聲。。
自商鞅變法後,重農抑商就成為主流,漢襲秦製,依然如故,數百年的境況,非數年可改變。
普通的商人雖也在漢國的大船上獲得了錢財上的富足,然社會地位依舊不高。
“陛下,對公學捐獻錢財者眾,然現有商人開始資助學子參與科舉事,長此以往,恐於國不利。”李忠義送上密報,這些都是今年參與科舉的名單,這些人,顯然是受得商人資助了。
“忠義,目光不必看得太過長遠了,商人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掌控朝堂,還得數十上百年苦心經營,暫時來說,這現象對提升商人地位有一定好處,暫時可不必深究。”
李忠義看過他的一些書籍,自然對各種長遠的影響看得透徹,劉康卻覺得,天下並無絕對毫無弊端之事,因時而製即可。
這些學子受了些商人錢財,距離聽從商人吩咐還差得遠,得勢後許會對商人有些照拂,但不太可能甘為鷹犬。
“諾——”李忠義領命,但作為劉康的耳目,他覺得,還是需要對這些學子多加監視為好。
卑穆見劉康走出,直接匍匐在雪地,她自然知道劉康這次是真的生氣了,但母親入宮,她也不得不前來替父求情。
“起來吧。”劉康原本是有些生氣,但看到她一直等在此地,氣也算消了大半,這得快有一個時辰了。
“謝陛下!”卑穆起身,然後直接倒向劉康懷中。
“真...暈了。”劉康一開始還覺得可能是假,但輕微探查一番後,無奈歎了一口氣,將其抱起,直接送往她的椒風殿。
……
進入四月,魏國宗室曹冏兼弘農太守上《六代論》,論夏、商、周、秦、漢、魏六代興亡之事,建議分封宗室子弟,授以軍政實權,以製異姓權臣。
強幹弱枝,鞏固曹魏統治。曹爽如今大權獨攬,自不願分權宗室,故而不用之。
同時,魏國大將滿寵病逝,曹爽以為即將興兵攻漢而隕大將,是為不祥,遂罷兵屯田。劉康聽聞,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能不打仗,總是好的。
又是和平的一年,漢國對外至身毒國的船隊返回,各家商人賺得滿盆缽,再次促進了造船行業的繁榮。
所造之船越來越大,如今運載能力,直接比往昔翻了一倍,排水量已達四百餘噸。
船舶入海,漢國的世家族人再次楊帆出海,對身毒等國,雖一年多才能往返一次,但遠途銷售,利益驅使,這些人自也不畏艱難。漢國的稅收自也是再創新高。
“陛下,刑、兵、禮三部皆有上書,為促進商業繁榮,請命減免商稅。”嵇康送上十二份奏折。
劉康一一查看後,不由皺眉,道:“卿家以為如何?”
嵇康想了想,道:“下臣以為,此為三部前卒,上書者,罷官免職,著錦衣衛查辦,找出罪證,抄其家滅其族,對三部試探,陛下當以雷霆之怒還之。”
“擬出章程呈上,另召所有學士,一起商議減免農稅之國策。”劉康點頭,對此甚為滿意。錦衣衛想差,就沒有查不出問題的。
走私之罪,即可抄家,如今的漢國這些官員,其本人不為,家屬多多少少都有之。
這些劉康知道,但畢竟未走國道者,運輸貨物少量,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如今這些世家看到了海貿利潤,就要求減稅,他也絕不避讓。對於嵇康,這幾年漸漸嶄露頭角,確有大才。
“陛下,今年秋各郡縣再開科舉,然如今參與學子極少,農稅今三十稅一,不必再減,國庫充足,臣建議陛下於星都興公學。”嵇康躬身。
劉康沉默了一下,公學,嵇康認為的公學,自然是以山陽公學為模板的,也就是,學生住校,供吃供住供讀書。
劉康在山陽時如此做,本就是還情於山陽食邑,堪稱敗家之舉。如今漢國國庫雖足,但這般做,依舊還是供養不起的。
劉康道:“於亭以上治所,開設公學,適齡兒童可入學,三年之內不收費用,夫子官府調派,年俸與裏長比之,學堂官府撥款興建,師資俸祿由官府發放,其他費用學子自付。
如此,與戶部預算詳細用度後呈上,朕看過後再行決定。”
“諾——”嵇康點頭,這用度的確太高了。他隻敢諫言在星都一地施行公學,但陛下此舉,實為前人所不敢為之。
嵇康隨便預估一番,這花費或許不下於養兵十萬,沒有任何國君,願意如此行事。
如今的辦公效率還算勉強,半月後,詳細的報告已經呈與劉康。
“本以為國庫充盈,但——”劉康隨便一看,就不由苦澀一笑。
“罷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國庫去年五成收入,朕內庫八成錢財用出,於亭以上治所開設公學,另外,鼓勵鄉紳捐錢辦學……”
劉康開始對嵇康普及後世的一些募捐方式,無非學校搞出功德碑,記錄某某人捐獻多少錢財、若鄉紳直接建了一所學校,學校可以其名命名等等。
“陛下聖明!”嵇康聽完,直接拜服,此舉或許可減國家三成負擔。
學校自不會完全新建,大多購買些連體宅院後改建一番即可,劉康也派出了東宮中教學近五年一千餘學子往各處擔任老師,同時三年前的秀才也征辟為老師,受命與否,自憑自願。
然這些秀才大多未曾受命,因為,今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科舉時間,秀才除了免除徭役之外,並無權利,
本次更為完善,在各縣舉行初始的考試,通過者為秀才,至郡所考核通過後為舉人,隨後官府與些錢財,讓這些舉人趕往星都再次進行進士考核。
秋闈之名,開始逐漸在漢國傳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漸漸為人所知。uu看書uukanshu
特別是殿試,雖不知明年殿試前二十是否能為學士,但總得抱有希望不是,文華殿學士次之。
而文彥閣學士官職雖低,但權力堪比丞相,雖然這職權是分給了十數人,但依舊很香。
因為科舉在前,公學一開,就有無數學子入讀,募捐也有些成效,單純的商人多有捐獻之舉。
如今漢國有世家商人和普通商人,世家的商人,其家族多有官職在身,本就有名望,自不願耗費錢財買些名聲。。
自商鞅變法後,重農抑商就成為主流,漢襲秦製,依然如故,數百年的境況,非數年可改變。
普通的商人雖也在漢國的大船上獲得了錢財上的富足,然社會地位依舊不高。
“陛下,對公學捐獻錢財者眾,然現有商人開始資助學子參與科舉事,長此以往,恐於國不利。”李忠義送上密報,這些都是今年參與科舉的名單,這些人,顯然是受得商人資助了。
“忠義,目光不必看得太過長遠了,商人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掌控朝堂,還得數十上百年苦心經營,暫時來說,這現象對提升商人地位有一定好處,暫時可不必深究。”
李忠義看過他的一些書籍,自然對各種長遠的影響看得透徹,劉康卻覺得,天下並無絕對毫無弊端之事,因時而製即可。
這些學子受了些商人錢財,距離聽從商人吩咐還差得遠,得勢後許會對商人有些照拂,但不太可能甘為鷹犬。
“諾——”李忠義領命,但作為劉康的耳目,他覺得,還是需要對這些學子多加監視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