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慕靖老將軍在四月二十七日暴斃於壽州城,消息在五月初四才傳入京中。


    皇帝聽聞這個消息,當場就神色一暗,差點要站不住摔倒。


    慕家雖然武將很多,但是能夠挑起大梁的,卻沒有。


    鏑長房的慕華、慕言,甚至慕昭,年紀都不夠大,不能鎮住場麵,而慕老將軍之後可做接班人的慕成英,卻在當年同簡王一係走得近,現在皇帝並不完全信任他。


    所以要定下下一位鎮守壽州城的大將軍,便挺困難。


    因壽州城的大部分兵將,都是親慕家的,雖然這個時候,正好借此讓其他將領瓦解慕家在軍中的影響,但現在正是戰時,將這一批猛將精兵換一個他們不認可的大將去帶領,他們肯定不會服氣。


    雖如此,皇帝還是得另提拔一位將領鎮守壽州城,但在皇帝還沒來得及確定人選時,壽州城中的一位將領就殺了另一位將領,然後帶著兩千多人度過淮河投奔北齊去了。


    這位叛變的將領叫蔣城,是從最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將領,而那位被他殺死的將領,乃是慕家二房的嫡子慕成濟。


    慕成濟和蔣城一直兩看相厭,慕成濟多次針對蔣城,要將他置於死地,其中糾葛太大,根本無法解開,在慕老將軍還在時,慕成濟還知道一些收斂,而且蔣城感念慕老將軍的恩德,也不會想過要叛變,慕老將軍一死,慕成濟便要置蔣城於死地,蔣城於是失手殺死了慕成濟,想到慕家的勢力,他恐怕隻有死路一條了,他死沒什麽,但他手下一幹兄弟,恐怕也要被牽連,所以在下麵兄弟夥的慫恿下,就叛逃北齊了。


    在數十年前,北齊和大周,還是一個統一的王朝呢,根本無北齊大周之分,而且天下大亂之時,這些將領,稍微沒有節操的,就是今天投降這個,明天又叛變投降另一個,所以從大周叛變前往北齊,蔣城和他手下的兵將們,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蔣城手下的這些兵將大多是戰爭遺孤,無家無室,跑到哪裏去不是賣命求餉。


    皇帝聽聞蔣城叛變跑到北齊之事,自然是驚怒交加,便又病倒了。


    長寧讓去徹查了蔣城叛變的原委,得知了原因,但並不可能再招叛變的將領回來了,不然到時候誰都會叛變,反正又不用負責。


    所以大周反而下達命令,以後遇到蔣城以及其手下兵將,一律殺無赦,不允許投降,原因是他們不相信皇帝會公正地處理此事,卻賣國逃往敵國,北齊兵殺死了多少大周軍民,他們卻不顧同胞情,叛逃北齊賣命。(.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當然,除此外,隨著慕成濟一起造成蔣城叛逃的兵將,也都一律給予了嚴厲的處罰。甚至有人被處死。


    蔣城叛逃北齊,並不是事情的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因蔣城投誠蕭祐,且大周大將軍慕靖失望,於是蕭祐決定再次大舉進犯大周。


    蕭祐為人十分好戰,甚至會親自上陣殺敵,還以此為樂,所以每次都是親征。


    顧世旻因病倒,沒有辦法禦駕親征,而且長寧也不允許他禦駕親征,說他身體比什麽都重要。


    顧世旻隻得封了剛而立的慕華為大將,率領八萬人馬守壽州城,又派了另八萬禁軍,號稱二十萬,前去配合壽州城的大軍阻截北齊大軍。


    長寧的及笄禮並沒有北方的亂子而被忽略,隻是推遲了十幾天才為她行及笄禮,是由皇後主持的。


    但因戰爭,皇帝卻並沒有及時給長寧賜婚了。


    再說皇帝生病了,長寧也不好懇求皇帝為她賜婚,不然那就實在太缺心眼了。


    長寧在崇政殿偏殿裏為皇帝侍疾,劉和和皇後也時常來,但皇帝隻讓她們待一會兒就離開,長寧卻被要求多在他跟前。


    皇帝沒有對長寧說什麽泄氣話,隻是眼裏卻有種時也命也的頹喪。他是想做個好皇帝的,但卻沒法讓百姓過上稍微好點的日子。


    長寧隻好勸他:“哥哥您是天子,即使有時候天命難違,但也有我命由我不由天之語,何必怕它。再說,這有無天命還難說,您隻要好好保重身體就好。”


    皇帝點頭,說:“寧寧懂朕。”


    長寧就笑了,皇帝又拉了她的手,望著她說:“朕真舍不得嫁了你,沒你在身邊,朕定然寂寞。”


    長寧安慰他道:“即使我嫁了,我也永遠是哥哥您的妹妹,您生病,怎麽會不來陪您。再者,宮中多少人,都盼著您多看一眼呢。”


    皇帝卻說:“她們哪裏懂朕。”


    長寧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皇帝為了這個江山社稷,已經是心力交瘁,拖著病體每天還要處理政務接見大臣,不斷憂心前線戰事,而後宮諸人,卻都隻看著自己的眼前利益,為了些首飾都能和皇後鬧,然後皇後告到他跟前來,皇帝本來就在生病,還要聽這些雞零狗碎的事,他脾氣好,不發火,心裏卻是厭煩得很,而那些宮妃,知道皇帝身體虛,卻為了要自己的子嗣,不顧皇帝身體,再者,以長寧所見,她這個哥哥因為身體不好,一直陽虛,因為太虛,太醫們都是三方會診,不會給皇帝下壯/陽大補之物,皇帝激素不足,當然沒有那方麵的興致,所以也不願意過分親近後宮。


    這些事,長寧最初不知道,後來知道了也不知道該怎麽說,或者怎麽幫一幫皇帝。


    六月初七,北境前線傳來了更糟糕的情況。


    濠州城的大將王崇華被其手下牙將董誌祖殺死,隨即董誌祖大開濠州城城門,放了北齊軍進去,他自己也投降了北齊軍,在城中將原王崇華的手下兵將擊殺,城中百姓也受到了牽累,被北齊軍殺死有數萬人,而且北齊軍在城中劫掠,城中百姓苦不堪言。


    濠州城被北齊軍占領後,皇帝才知道董誌祖和那之前叛變的蔣城乃是莫逆之交,而董誌祖又和大將王崇華不睦,在蔣城叛變之後,王崇華便要卸掉董誌祖的軍權,但是反而被董誌祖所殺,然後董誌祖就放了北齊軍入城。


    京中收到這個消息時,已經是濠州城被北齊軍占領後的六七天了。


    好在壽州城保住了,但是蕭祐帶著兵馬一路南下,其他的兵將並不能攔住,再讓他繼續南下,恐怕是要攻打到西都來。


    一時間,京城裏人心惶惶,朝廷也慌亂起來。


    皇帝徹夜不睡,和大臣們商議對策,一邊讓沿路的地方官組織民兵阻攔北齊大軍,一邊又拍了另外的禁軍前往對抗北齊王師,京中這下就隻剩下四萬左右皇帝親兵護衛京師和皇城了。


    六月十四,北齊放出了話,要皇帝將長寧公主嫁給蕭祐,蕭祐便退兵。


    皇帝在崇政殿裏聽到這個消息,氣得一口血噴了出來,人直接昏倒了。


    長寧這些日子,已經不顧自己身份,跟隨在皇帝身邊了。


    大臣向皇帝說蕭祐的要求時,長寧自然聽到了。


    這與一年多之前的情形何其相似,她並沒有太多氣憤,隻是擔心皇帝的身體。


    等皇帝在龍床上醒來,看到長寧守著她,便掙紮著抬手摸了摸長寧皺著的眉頭,聲音虛弱地說:“寧寧,你放心,朕不會讓你去和親。即使他要打到西都來,也是一樣。”


    長寧說道:“哥哥,我不是因為這件事而憂愁,我是擔心你的身體。現在北齊大軍南下,國內空虛,韃靼一反應過來就會出兵的,北齊不可能完全攻下大周。”


    在前線回報的信息裏,北齊對大周實行燒殺搶掠的政策,每到一地便是如此行事,士兵每每能夠搶劫到很多東西,自然願意跟著蕭祐賣命,但是這哪裏是可以長久的明君作為。


    長寧隻恨那些叛變之人,根本不顧本國百姓,放狼入室。


    長寧雖然如此說,但北齊騎兵厲害,現在渡過了淮河,又占領了濠州,還有對壽州城中情況十分熟悉的蔣城帶人攻打壽州城,壽州城一時雖然攻不下,但是也沒人去救得了。


    蔣城初初投誠蕭祐,為了掙表現,當然十分賣力,而且大周下了聖旨,要殺蔣城,蕭祐根本不怕蔣城叛變,現在自是將他物盡其用。


    在北齊大軍要接近西都時,長寧自己做了決定,讓大臣路明征前去求和,說願意讓公主嫁到北齊去,但北齊要遵守承諾馬上退兵。


    路明征傳回消息,蕭祐道:“朕前年向顧宗豫求娶長寧公主,顧宗豫不樂意,現在朕也看不上你們這位公主了,不過,可以嫁給朕的弟弟隨王。”


    蕭祐的弟弟隨王,名叫蕭禮,是個瘸子,而且已經有正妃,要是長寧公主嫁過去,隻能做側妃,這是公然故意的侮辱,路明征一向隱忍,而且此次忍辱負重,還是覺得難以麵對這樣的羞辱。


    回來告訴了公主,公主勒令瞞住病倒的皇帝。


    六月二十二日,長寧瞞住皇帝親自前往了北齊大軍駐紮之地。


    她隻帶著兩個侍婢,和兩名大臣,其一是路明征,另一位叫範有容,以及數十侍衛。


    因公主都能親自前往敵營,大臣和侍衛當然也沒有退縮的。


    長寧穿著一身雪白的襦裙,頭發梳成發髻,隻插了一隻玉簪,還有一朵早開的重瓣白色木槿花。


    這身打扮,宛若戴孝,卻也如雪山上聖潔的白蓮花。


    營地外巡守的士兵甚至不敢阻攔她,之後,營門大開,有人前來帶長寧一行人入內。


    在營地中央的營帳之中,蕭祐坐於上位王座。


    隻有長寧和她的兩位侍婢得以入賬,長寧一路行來,隻見北齊軍營裏營帳齊整,兵士們各在其位,巡邏兵很多,可見其管理嚴密,全是精兵良將。


    長寧一看,就知蕭祐雖然帶著軍隊對大周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但是內部卻軍容整齊,軍紀嚴明,也難怪能夠一路南下,沒有打著打著就因為分贓不均而內部分化。


    那些士兵,多要看長寧和她帶著兩個侍婢,長寧一臉肅然,鎮定從容,似乎自己不是個女子,絲毫不受這些兵痞目光的影響。


    此時長寧對著蕭祐炙熱又淫邪的目光,也同樣鎮定和從容,對著他隻是行了一個屈膝禮,道:“參見皇上。”


    蕭祐盯著她哈哈大笑起來,這營帳之中,還有好幾位其他大將,甚至包括曾經見過長寧一麵的皇甫昇。


    蕭祐說:“你到朕跟前來。”


    長寧並不上前,說道:“小女子尊陛下是一代英明君主,會流芳百世,並不願意因自己而讓陛下蒙上不好的名聲。是以不敢上前。”


    蕭祐愣了一下之後,就說:“你這娘們,果真有些嘴上功夫。”


    長寧沒有因為他這句話流露出不高興,隻是說道:“我聽路大人說,皇上金口之言,隻要我嫁給貴國隨王,便會退兵,不知道皇上是否一言九鼎,抑或是是連小女子也要欺負騙婚之人。”


    蕭祐一下子被長寧戴了個大帽子,愕然之後就笑了,說道:“朕可沒那麽說。”


    長寧強壓下心中的厭惡和恨意,對他笑道:“那就是陛下並無此意,既如此,我便回去了。”


    長寧說完轉身就走,坐在營帳裏的其他大臣,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長寧公主年紀還小,不過那雙眼睛卻是黑如夜空,光滑流轉,勾魂奪魄,的確有傾城之色,而且聲音柔美,讓人聽之欲醉,明明是個女子,卻跑到軍營裏來求隨王娶她,不僅如此,還能做出一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之態,實在讓人側目。


    蕭祐看長寧居然這麽轉身就走,幾乎是心裏一空,說道:“站住。”


    長寧根本不理,蕭祐便道:“朕所言自是一言九鼎,不過朕是說,朕想求娶長寧公主。”


    長寧停住腳步轉頭看他,雖然沒說話,眼神卻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害羞帶怯,卻又很是嫵媚,似乎是欲語還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