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老中醫的挑釁
秦飛宇一時間氣蒙了,他轉頭看了看一旁的柳菲,脫口問道:“這老頭他在說什麽呢?”
柳菲忍俊不禁,捂嘴輕笑著:“他說你長得一副腎虛的麵相。”
剛剛還怒氣噴薄的秦飛宇,一下就住了嘴。
媽的,老頭這眼神還挺利索,一眼就瞧出了俺的老毛病,看來這醫術和林秋有得一拚。
思忖著,他不由對著那玻璃看了看自己,不禁打量得入了神,嘴裏麵低低囔囔著。
難道我秦飛宇的長相,真的有這麽衰嗎?
轉頭,肖春華那深邃的眼眸深深地望向了林秋,輕笑道:“林醫生,我剛剛所說的,都沒錯吧?”
林秋微微點了點頭,不答反問道:“那這位肖老先生,我敢問一句,剛剛你說的我犯的低級錯誤,是什麽錯誤?”
肖春華收斂了笑臉,嚴肅地說:“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都是人盡皆知的道理,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單單診脈,就有很大的學問,是非常複雜的,手腕上的每一個穴位都代表著人體的各個髒器,你可聽說過三根手指便可走遍天下嗎?這便是一名資深的中醫才能做得到的。”
林秋還是點了點頭,笑道:“這說了半天,看來還沒說到重點嘛。”
接著,肖春華便不懷好意地開始指責了起來。
“我剛剛我給林醫生的是右手,你為我診脈也同樣用的是右手,這就連一個中醫的初學者都知道,醫生診脈的手和患者的手,得左診右手,右診左手,交替而為,難道這不是低級錯誤嗎?……再者說,診脈很複雜,要保持安靜,然而你卻選擇在這大堂裏?這麽多患者聚集在這小小的醫館大堂裏,你能確保在這樣嘈雜的環境下,每一位患者,你都能夠不誤診嗎?”
林秋麵對他的指責,隻是輕輕笑了笑,剛要開口又被他打斷了,肖春華一副咄咄逼人的氣勢。
“慢著,我還沒說完……而且,我發現林醫生診脈的指法也有嚴重的錯誤,中指、食指、無名指分別對應人體的內側關脈、關前寸脈和關後尺脈,我看你剛剛的樣子,也未免太過隨意了吧?……持脈最重要的三點,舉、按、尋,請問林醫生做到了哪一點?這診病可是一件極為嚴謹的事情,你這樣隨意,也太草菅人命了吧?”
嘈雜的醫館大廳內,突然間就死一般的沉寂了下來,沒有人竊竊私語,他們都緊緊地盯著他倆,全神貫注的聽著肖春華每一句對林秋的指責聲。
不會吧,咱們心中的林神醫,居然連最基本的診脈都不會?
本還想上前驅趕老者的柳菲,也愈來愈鬱悶了。
她站在一旁,心頭不免有幾分恐慌。
難道今天真遇到了所謂的宮廷祖傳中醫了?
要是林秋今天吃了癟,說不出個一二三四,那恐怕要讓這些患者大失所望了。
醫館裏的氣憤,變得有些緊張。
肖春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還想繼續說下去,被林秋抬手打斷了。
“肖老先生,你說了這麽多,不知道你的真正意圖是什麽?就簡單的為了詆毀、羞辱我林秋嘛?如果是這樣,那就大可不必了。”林秋皺了皺眉頭問道。
肖春華搖著頭,一副輕蔑的神色:“我說年輕人啊就要養成謙虛好學的好習慣,我這是在指點你,你不虛心學習,反倒問我意圖是什麽?看來你還是太年少輕狂了!”
一旁的秦飛宇心頭很不爽,看著肖春華在南華醫館裏肆無忌憚的裝逼,而且還裝得無可反駁,這就有些尷尬了。
林秋啊,眼下就隻有靠你自己了。
秦飛宇多麽希望林秋能夠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把對方說得心服口服,灰溜溜的逃出門去。
然而,林秋卻沒有做任何辯駁。
他這樣的沉默,源於他的自信,但在旁人看來,卻是默認,無語,無可辯駁,承認自己確實存在診脈的問題。
作為醫館裏打雜的秦飛宇也皺了皺眉頭,都覺得麵子上有些過不去,他急忙上前用手拐了拐林秋,低聲勸道:
“你就是說兩句啊,哪怕是胡謅兩句也好啊?”
林秋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做人進退有度,不做小鹿強同虎拚,欲為大樹,莫與草爭。
肖春華剛剛所說的都是一些中醫的基本理論,但這種方法對於普通中醫來講,還算實用。
不過,對於林秋這樣已經入了五品藥師級別的中醫,而且還得到了南華藥神的親傳,又有南華藥經傍身,以這樣已遠遠超出普通中醫的條件,在診查患者病情的時候,也就不必於拘泥於這些理論條件了。
這就像一般的西醫醫生,一定要以西方高科技的醫療器械才能檢查出病情,而林秋隻需要用他那一雙能夠透視人身體的眼睛,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簡單說來,林秋現在的醫術,已經超脫了他們對於中醫的理解範疇。
作為中醫診斷不二法門的四診合參,望聞問切,什麽指法、指力,脈象診療的很多理論,對於林秋來講,簡直太小兒科了。
如果林秋和肖春華在這爭辯的話,無異於一大學生和一小學生在爭論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那樣荒謬,到最後,就算大學生勝出了,受到指責的,也必將是那位大學生。
患者中,突然有人認出了肖春華,他指著喬春華驚呼道:“肖老中醫?您就是肖春華肖老中醫?!”
肖春華扭過頭來,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怎麽?你認識我?”
“認識,當然認識了,前些年,北海電視台還專門邀請你做過一檔欄目,叫做……叫做健康什麽……反正節目的名字還挺長,我都忘了……”
肖春華補充道:“那節目叫《健康有約之肖家醫藥五味雜談》。”
這麽一說,現場的氣氛一下就熱烈了起來,幾位年長的患者也頓時想了起來,不可思議地向喬春華投來敬佩、景仰的目光。
“對對對,我也想起來了。”
秦飛宇一時間氣蒙了,他轉頭看了看一旁的柳菲,脫口問道:“這老頭他在說什麽呢?”
柳菲忍俊不禁,捂嘴輕笑著:“他說你長得一副腎虛的麵相。”
剛剛還怒氣噴薄的秦飛宇,一下就住了嘴。
媽的,老頭這眼神還挺利索,一眼就瞧出了俺的老毛病,看來這醫術和林秋有得一拚。
思忖著,他不由對著那玻璃看了看自己,不禁打量得入了神,嘴裏麵低低囔囔著。
難道我秦飛宇的長相,真的有這麽衰嗎?
轉頭,肖春華那深邃的眼眸深深地望向了林秋,輕笑道:“林醫生,我剛剛所說的,都沒錯吧?”
林秋微微點了點頭,不答反問道:“那這位肖老先生,我敢問一句,剛剛你說的我犯的低級錯誤,是什麽錯誤?”
肖春華收斂了笑臉,嚴肅地說:“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都是人盡皆知的道理,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單單診脈,就有很大的學問,是非常複雜的,手腕上的每一個穴位都代表著人體的各個髒器,你可聽說過三根手指便可走遍天下嗎?這便是一名資深的中醫才能做得到的。”
林秋還是點了點頭,笑道:“這說了半天,看來還沒說到重點嘛。”
接著,肖春華便不懷好意地開始指責了起來。
“我剛剛我給林醫生的是右手,你為我診脈也同樣用的是右手,這就連一個中醫的初學者都知道,醫生診脈的手和患者的手,得左診右手,右診左手,交替而為,難道這不是低級錯誤嗎?……再者說,診脈很複雜,要保持安靜,然而你卻選擇在這大堂裏?這麽多患者聚集在這小小的醫館大堂裏,你能確保在這樣嘈雜的環境下,每一位患者,你都能夠不誤診嗎?”
林秋麵對他的指責,隻是輕輕笑了笑,剛要開口又被他打斷了,肖春華一副咄咄逼人的氣勢。
“慢著,我還沒說完……而且,我發現林醫生診脈的指法也有嚴重的錯誤,中指、食指、無名指分別對應人體的內側關脈、關前寸脈和關後尺脈,我看你剛剛的樣子,也未免太過隨意了吧?……持脈最重要的三點,舉、按、尋,請問林醫生做到了哪一點?這診病可是一件極為嚴謹的事情,你這樣隨意,也太草菅人命了吧?”
嘈雜的醫館大廳內,突然間就死一般的沉寂了下來,沒有人竊竊私語,他們都緊緊地盯著他倆,全神貫注的聽著肖春華每一句對林秋的指責聲。
不會吧,咱們心中的林神醫,居然連最基本的診脈都不會?
本還想上前驅趕老者的柳菲,也愈來愈鬱悶了。
她站在一旁,心頭不免有幾分恐慌。
難道今天真遇到了所謂的宮廷祖傳中醫了?
要是林秋今天吃了癟,說不出個一二三四,那恐怕要讓這些患者大失所望了。
醫館裏的氣憤,變得有些緊張。
肖春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還想繼續說下去,被林秋抬手打斷了。
“肖老先生,你說了這麽多,不知道你的真正意圖是什麽?就簡單的為了詆毀、羞辱我林秋嘛?如果是這樣,那就大可不必了。”林秋皺了皺眉頭問道。
肖春華搖著頭,一副輕蔑的神色:“我說年輕人啊就要養成謙虛好學的好習慣,我這是在指點你,你不虛心學習,反倒問我意圖是什麽?看來你還是太年少輕狂了!”
一旁的秦飛宇心頭很不爽,看著肖春華在南華醫館裏肆無忌憚的裝逼,而且還裝得無可反駁,這就有些尷尬了。
林秋啊,眼下就隻有靠你自己了。
秦飛宇多麽希望林秋能夠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把對方說得心服口服,灰溜溜的逃出門去。
然而,林秋卻沒有做任何辯駁。
他這樣的沉默,源於他的自信,但在旁人看來,卻是默認,無語,無可辯駁,承認自己確實存在診脈的問題。
作為醫館裏打雜的秦飛宇也皺了皺眉頭,都覺得麵子上有些過不去,他急忙上前用手拐了拐林秋,低聲勸道:
“你就是說兩句啊,哪怕是胡謅兩句也好啊?”
林秋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做人進退有度,不做小鹿強同虎拚,欲為大樹,莫與草爭。
肖春華剛剛所說的都是一些中醫的基本理論,但這種方法對於普通中醫來講,還算實用。
不過,對於林秋這樣已經入了五品藥師級別的中醫,而且還得到了南華藥神的親傳,又有南華藥經傍身,以這樣已遠遠超出普通中醫的條件,在診查患者病情的時候,也就不必於拘泥於這些理論條件了。
這就像一般的西醫醫生,一定要以西方高科技的醫療器械才能檢查出病情,而林秋隻需要用他那一雙能夠透視人身體的眼睛,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簡單說來,林秋現在的醫術,已經超脫了他們對於中醫的理解範疇。
作為中醫診斷不二法門的四診合參,望聞問切,什麽指法、指力,脈象診療的很多理論,對於林秋來講,簡直太小兒科了。
如果林秋和肖春華在這爭辯的話,無異於一大學生和一小學生在爭論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那樣荒謬,到最後,就算大學生勝出了,受到指責的,也必將是那位大學生。
患者中,突然有人認出了肖春華,他指著喬春華驚呼道:“肖老中醫?您就是肖春華肖老中醫?!”
肖春華扭過頭來,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怎麽?你認識我?”
“認識,當然認識了,前些年,北海電視台還專門邀請你做過一檔欄目,叫做……叫做健康什麽……反正節目的名字還挺長,我都忘了……”
肖春華補充道:“那節目叫《健康有約之肖家醫藥五味雜談》。”
這麽一說,現場的氣氛一下就熱烈了起來,幾位年長的患者也頓時想了起來,不可思議地向喬春華投來敬佩、景仰的目光。
“對對對,我也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