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軍最大的不足就是底蘊,缺少文臣武將,缺少高手坐鎮,有了宋缺支持,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宋閥的精英補全了江淮軍的短板,寇仲親自掛帥,百戰百勝,一舉掃平多方勢力。
一番龍爭虎鬥之後,就連瓦崗都敗在了寇仲手中,程咬金不知所蹤,秦瓊徐茂公羅士信等人率眾突圍,投靠了李秀寧。
天下局勢逐步變得明朗,要麽李閥得天下,要麽寇仲得天下。
李閥的優勢是兵多將廣,北方民風彪悍,士卒戰力更強,寇仲的優勢是團結一心,寇仲年輕,可以鎮住場子。
李秀寧和寇仲以洛陽為界試探過幾次,李秀寧沉穩,寇仲多變,李秀寧有軍神李靖輔佐,寇仲有虛行之指點,雙方互有勝負,總的來說,還是李秀寧占優。
可這個優勢,實在是算不得什麽。
寇仲年輕力壯,和徐子陵沒有兄弟鬩牆,少帥軍上下一心,就算有所小敗,也能很快補足。
李閥內部矛盾重重,李淵數月前生了一場大病,元氣大傷,至今沒有完全恢複,精力大不如前,國事隻能暫時交給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李建成是嫡長子,有天然優勢,且能力更強,文臣大半跟隨,就連房玄齡杜如晦都投入了麾下。
李元吉有白清兒出謀劃策,且武功高深,隨李秀寧打仗,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立下無數軍功。
當初左遊仙刺殺李世民被活捉,李建成丟了大醜,軍中將領因此疏遠李建成,讓李元吉在軍中如魚得水,天策府的長孫無忌也被白清兒招攬了過來。
至於李秀寧,天下從無女帝,兄弟二人對此並不擔心,隻一味拉攏,盼望這位女戰神傾向於自己,哪怕隻傾向一分,也是極大地助力。
在這一點上,李建成處於劣勢,畢竟李元吉隨李秀寧打過仗,按照白清兒的指點,當個“豪爽的乖寶寶”,和李秀寧的關係遠比李建成親善。
李閥能打的將軍並不是隻有李秀寧,還有李孝恭,可李淵疑心病很重,而且李秀寧是女子,不能繼承皇位,少了很多奪嫡的戲碼,李淵幹脆就讓李秀寧統兵。
軍營內,李秀寧摘下頭盔,用冷水洗了一把臉,緩解了一身疲憊,她的身後,一個絕美的女子輕聲說道:“秀寧,你可想清楚了?”
李秀寧從水盆中抬起了頭,伸手一抹濕漉漉的頭發,秀美的雙目變得異常的冰冷:“事到如今,我還有選擇麽?他們以為殺了二哥就能得到天下,做夢,這個天下,是二哥的,二哥死了,我替他守護!”
一股尊貴的氣勢從李秀寧身上散發出來,如果有擅長觀氣術的人看到,怕是會驚掉下巴。
這個本來短命早夭之像的豪門貴女,身上竟然散發出一股龍鳳之氣,不,龍氣,真龍天子之氣。
紫金龍玄劍發出一聲龍吟,似乎在應和李秀寧的豪言壯語。
李秀寧收起自身氣勢,趴在女子懷裏,輕聲說道:“師尊,你會支持的我,是麽?”
“會,我會一直支持你,陰葵派的一切力量任由你指揮,包括我。”
祝玉妍輕輕撫摸著李秀寧的秀發,眼中滿滿都是憐惜。
當初林軒評價天下女子,說李秀寧為最,婠婠把這當成笑話說給祝玉妍,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祝玉妍苦思許久,最終選定李秀寧作為代言人,把寶壓在了李秀寧身上。
刺殺石之軒和李世民的布局,祝玉妍沒有親自動手,她知道,李秀寧這種重情義的性格,得知真相之後必然會和她決裂。
她隻是傳遞了消息出去,一應布局,均是李建成和白清兒負責。
李世民死後,祝玉妍現身,和李秀寧商定合作,李秀寧痛哭一夜,最終拿起了紫金龍玄劍,拜了祝玉妍為師。
這些時日,南征北戰,朝堂布局,多有祝玉妍的手腕。
李秀寧大氣,祝玉妍隱忍,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經把觸手安排到了大唐方方麵麵。
就連李建成和李元吉晚飯吃的是什麽,和哪個妃子睡的,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為別的,隻因為這兩人膽大包天,違逆孝道,李淵那場大病,實際上是兩人的手腳,經此一事,李秀寧最終下定了決心。
李家的江山,不能落到這兩個人手中,他們都有資格當皇帝,我李秀寧如何當不得。
牝雞司晨?不,沒有鳳在上龍在下,看書 w.uunshu沒有垂簾聽政,我要當皇帝,堂堂正正的女帝。
看著懷裏的李秀寧,祝玉妍心中感歎,果然,李秀寧是天下最優秀的女子,心性,智慧,以及,武功。
沒錯,李秀寧的武功也是絕頂。
一揮手,風起雲湧,電閃雷鳴,有火的地方控火,有水的地方控水,起風的時候控風,打雷的時候控雷。
周流六虛,法用萬物,乾坤八卦,盡在掌中。
比起憐星,婠婠兩位女宗師,李秀寧還遜色一籌,可比起商秀珣,單婉晶,石青璿,宋玉致等頂尖女高手,卻是絲毫不落下風。
就連師妃暄,祝玉妍,也隻能和李秀寧打一個平手。
李秀寧的武功實在是太玄奇了,玄奇的讓祝玉妍生出一種“老了,該退休歇著了”的感覺。
緩解了一下情緒,祝玉妍悄然離去,李秀寧分派任務,留李孝恭守衛洛陽。
她要回去了,李建成為了緩解在軍中的劣勢,攛掇李淵把李秀寧嫁給寇仲和親,以此招降寇仲。
如果按照曆史,李秀寧早已嫁人,不,已經逝去,可本世界的李秀寧被安排為寇仲的女神,和柴紹一直是定親,沒有成婚,一直到後期才和柴紹成親,間接促成寇仲起兵。
刺殺石之軒的時候,柴紹被石之軒擊殺,李秀寧並未嫁人,嫁給寇仲算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
可如此一來,李秀寧就不能帶兵了,李元吉在軍中的影響力會隨著李秀寧離去迅速衰減。
豪門貴女本就是和親的籌碼,在李建成和梵清惠的勸說下,李淵有意答應。
宋閥的精英補全了江淮軍的短板,寇仲親自掛帥,百戰百勝,一舉掃平多方勢力。
一番龍爭虎鬥之後,就連瓦崗都敗在了寇仲手中,程咬金不知所蹤,秦瓊徐茂公羅士信等人率眾突圍,投靠了李秀寧。
天下局勢逐步變得明朗,要麽李閥得天下,要麽寇仲得天下。
李閥的優勢是兵多將廣,北方民風彪悍,士卒戰力更強,寇仲的優勢是團結一心,寇仲年輕,可以鎮住場子。
李秀寧和寇仲以洛陽為界試探過幾次,李秀寧沉穩,寇仲多變,李秀寧有軍神李靖輔佐,寇仲有虛行之指點,雙方互有勝負,總的來說,還是李秀寧占優。
可這個優勢,實在是算不得什麽。
寇仲年輕力壯,和徐子陵沒有兄弟鬩牆,少帥軍上下一心,就算有所小敗,也能很快補足。
李閥內部矛盾重重,李淵數月前生了一場大病,元氣大傷,至今沒有完全恢複,精力大不如前,國事隻能暫時交給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李建成是嫡長子,有天然優勢,且能力更強,文臣大半跟隨,就連房玄齡杜如晦都投入了麾下。
李元吉有白清兒出謀劃策,且武功高深,隨李秀寧打仗,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立下無數軍功。
當初左遊仙刺殺李世民被活捉,李建成丟了大醜,軍中將領因此疏遠李建成,讓李元吉在軍中如魚得水,天策府的長孫無忌也被白清兒招攬了過來。
至於李秀寧,天下從無女帝,兄弟二人對此並不擔心,隻一味拉攏,盼望這位女戰神傾向於自己,哪怕隻傾向一分,也是極大地助力。
在這一點上,李建成處於劣勢,畢竟李元吉隨李秀寧打過仗,按照白清兒的指點,當個“豪爽的乖寶寶”,和李秀寧的關係遠比李建成親善。
李閥能打的將軍並不是隻有李秀寧,還有李孝恭,可李淵疑心病很重,而且李秀寧是女子,不能繼承皇位,少了很多奪嫡的戲碼,李淵幹脆就讓李秀寧統兵。
軍營內,李秀寧摘下頭盔,用冷水洗了一把臉,緩解了一身疲憊,她的身後,一個絕美的女子輕聲說道:“秀寧,你可想清楚了?”
李秀寧從水盆中抬起了頭,伸手一抹濕漉漉的頭發,秀美的雙目變得異常的冰冷:“事到如今,我還有選擇麽?他們以為殺了二哥就能得到天下,做夢,這個天下,是二哥的,二哥死了,我替他守護!”
一股尊貴的氣勢從李秀寧身上散發出來,如果有擅長觀氣術的人看到,怕是會驚掉下巴。
這個本來短命早夭之像的豪門貴女,身上竟然散發出一股龍鳳之氣,不,龍氣,真龍天子之氣。
紫金龍玄劍發出一聲龍吟,似乎在應和李秀寧的豪言壯語。
李秀寧收起自身氣勢,趴在女子懷裏,輕聲說道:“師尊,你會支持的我,是麽?”
“會,我會一直支持你,陰葵派的一切力量任由你指揮,包括我。”
祝玉妍輕輕撫摸著李秀寧的秀發,眼中滿滿都是憐惜。
當初林軒評價天下女子,說李秀寧為最,婠婠把這當成笑話說給祝玉妍,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祝玉妍苦思許久,最終選定李秀寧作為代言人,把寶壓在了李秀寧身上。
刺殺石之軒和李世民的布局,祝玉妍沒有親自動手,她知道,李秀寧這種重情義的性格,得知真相之後必然會和她決裂。
她隻是傳遞了消息出去,一應布局,均是李建成和白清兒負責。
李世民死後,祝玉妍現身,和李秀寧商定合作,李秀寧痛哭一夜,最終拿起了紫金龍玄劍,拜了祝玉妍為師。
這些時日,南征北戰,朝堂布局,多有祝玉妍的手腕。
李秀寧大氣,祝玉妍隱忍,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經把觸手安排到了大唐方方麵麵。
就連李建成和李元吉晚飯吃的是什麽,和哪個妃子睡的,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為別的,隻因為這兩人膽大包天,違逆孝道,李淵那場大病,實際上是兩人的手腳,經此一事,李秀寧最終下定了決心。
李家的江山,不能落到這兩個人手中,他們都有資格當皇帝,我李秀寧如何當不得。
牝雞司晨?不,沒有鳳在上龍在下,看書 w.uunshu沒有垂簾聽政,我要當皇帝,堂堂正正的女帝。
看著懷裏的李秀寧,祝玉妍心中感歎,果然,李秀寧是天下最優秀的女子,心性,智慧,以及,武功。
沒錯,李秀寧的武功也是絕頂。
一揮手,風起雲湧,電閃雷鳴,有火的地方控火,有水的地方控水,起風的時候控風,打雷的時候控雷。
周流六虛,法用萬物,乾坤八卦,盡在掌中。
比起憐星,婠婠兩位女宗師,李秀寧還遜色一籌,可比起商秀珣,單婉晶,石青璿,宋玉致等頂尖女高手,卻是絲毫不落下風。
就連師妃暄,祝玉妍,也隻能和李秀寧打一個平手。
李秀寧的武功實在是太玄奇了,玄奇的讓祝玉妍生出一種“老了,該退休歇著了”的感覺。
緩解了一下情緒,祝玉妍悄然離去,李秀寧分派任務,留李孝恭守衛洛陽。
她要回去了,李建成為了緩解在軍中的劣勢,攛掇李淵把李秀寧嫁給寇仲和親,以此招降寇仲。
如果按照曆史,李秀寧早已嫁人,不,已經逝去,可本世界的李秀寧被安排為寇仲的女神,和柴紹一直是定親,沒有成婚,一直到後期才和柴紹成親,間接促成寇仲起兵。
刺殺石之軒的時候,柴紹被石之軒擊殺,李秀寧並未嫁人,嫁給寇仲算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
可如此一來,李秀寧就不能帶兵了,李元吉在軍中的影響力會隨著李秀寧離去迅速衰減。
豪門貴女本就是和親的籌碼,在李建成和梵清惠的勸說下,李淵有意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