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海明威用了幾個小片段,來表現這對戀人不再聯係。


    在溫欣然準備去學校報道的時候,林河在她樓下,但沒有現身。


    溫欣然知道他在,目光不停地看著他藏身的角落,但是沒有叫他出來。


    溫欣然給林河寫信,附上了自己寢室的電話號碼。(那個時候,手機還是奢侈品)


    林河給溫欣然的寢室打電話,溫欣然和他沒說幾句,又發生爭吵。


    林河又給溫欣然的寢室打電話,溫欣然拿起話筒又反悔了,讓室友告訴他,她不在。


    溫欣然寫了信,近鏡頭可以看到信上的幾段話。


    “我很相信你,你善良,敏感,才華橫溢。但是我希望我如果愛一個人,就是一生一世。賭上自己的一輩子來相信現在的你,我做不到啊,你也沒有給我相信的理由。”


    封好了口,貼上了郵票,但是在郵筒前徘徊良久,沒有投遞。


    電影裏的這對戀人,在分開後雖然沒有各自去尋找新的愛情,但顯然都在走不同的路。


    林河仍然每天我行我素地翹課,和他的樂隊混在一起,玩地下音樂。


    溫欣然每天認真學習,提前參與研究生的課題,是老師非常喜歡的學生。


    楊立奇看了看電影的時間,所剩無多了。


    他之前在貼吧玩了那麽久,早就看到了不少劇透,對後麵的劇情也心下了然。


    可他仍然坐著一動不動,因為他已經沉浸進去了,沉浸在這部影片嚐試傳遞給他的情緒裏。


    林河與幾個小夥伴組建的“鬼臉樂隊”聲名鵲起,通過蒙太奇手法,表現出他們戴著鬼臉麵具,出現在不同的場合,受到歌迷們追捧。


    有一次,溫欣然來到他們表演的場地外,聽到他們的歌聲。


    正在唱著的歌是《喜歡你》。


    她站在那裏,風吹起她的秀發。她靜靜地聽著,但最終也沒有走進去,而是匆匆走向遠方。


    “喜歡你”本來是行者樂隊演唱的,不過在這部電影裏,被海明威拍成了林河寫的歌。


    當然,真正的歌迷都知道,這首歌本來是林可(海明威的馬甲)寫的,這也沒錯。


    電影到此結束。


    但是楊立奇沒有離開,他知道,後麵還有彩蛋。


    他耐心地看著演職員名單,聽著經典的《喜歡你》


    “喜歡你,那雙眼動人,笑聲更迷人。”


    “願再可,輕撫你,那可愛麵容,挽手說夢話。”


    “像昨天,你共我。”


    “滿帶理想的我曾經多衝動,埋怨與她相愛難有自由”


    還有後麵的“每晚夜裏自我獨行,隨處蕩,多冰冷。”


    “以往為了自我掙紮,從不知,她的痛苦!”


    楊立奇突然覺得心很慌,眼睛裏澀澀的。


    他和琳琳之間,其實也出現了問題。


    隻是不敢去深思,不敢深思啊。


    他抬起頭,透過有些模糊的眼睛,看著演職員表,以及作為背景的,鬼臉樂隊的演出場景。


    這首《喜歡你》,放在這裏真的太貼切了,這些歌詞,正是林河內心的聲音。


    當演職員表結束以後,屏幕上,鬼臉樂隊謝幕了,來到後台。


    一個嬌小的身影跟了上去。


    她來到後台,站在鬼臉樂隊麵前,這個時候鏡頭終於給到她的臉:段曉晨。


    “你們的歌挺好,不過主唱太差勁了。讓我來唱吧!”


    然後又是一段蒙太奇,顯示段曉晨的生活:愛好音樂,在酒吧打工,每天早上沒睡醒就必須起來,晚上累得回家後往沙發上一躺動也不想動……


    緊接著鏡頭切換,在練習室裏,身材嬌小的段曉晨站在主唱的位置,飆了一段高音:“死了都要愛,不淋漓盡致不痛快。”


    “感情多深,隻有這樣,才足夠表白!”


    “死了都要愛,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宇宙毀滅心還在!”


    楊立奇覺得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段天後明明有著天籟之音,甚至能駕馭海豚音,但在這裏刻意唱出一點破音效果,反而顯得很驚豔,唱出了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


    “好想聽這首歌的完整版啊!”楊立奇喃喃自語。


    然後鏡頭切換,來到段天後和鬼臉樂隊的第一次演出,台下手臂瘋狂地揮舞。


    段天後戴著鬼臉麵具,但凹凸有致的身材完全遮擋不住。


    “冷雨夜我在你身邊,盼望你會知。”


    “可知道我的心,比當初已改變,隻牽強地相處……”


    這是一首新歌。從未問世。


    楊立奇細品歌詞,覺得歌詞確實能體現林河的心境。


    不是變心,而是筋疲力盡,不想再愛了。


    累覺不愛。


    “在雨中漫步,嚐水中的味道。”


    “仿似是,情此刻的盡時。”


    “未了解結合,留低思憶片段,不經意……”


    楊立奇點點頭,果然,林河應該是真的和溫欣然走不下去了吧。


    然後鏡頭切換。


    來到第二段彩蛋。


    終於,溫欣然和林河再次見麵了。


    那是一次偶遇,林河和鬼臉樂隊受邀去一家新開業的酒吧表演。


    溫欣然則作為學生會的外聯部幹事,去那家酒吧期望談下一筆讚助。


    雖然林河戴著鬼臉麵具,但溫欣然還是認出了他,露出微笑,林河也對她微微點頭致意。


    貼吧裏的評價,說他們含情脈脈地對望。


    楊立奇卻覺得,那未必是含情脈脈。


    而是欲舍難離,心潮起伏,而心情複雜。


    而且仔細看,這次相逢確實應該是在段天後加入鬼臉樂隊之前。


    終於,進度條走到了最後。


    楊立奇還有意猶未盡之感。


    於是他連飯也顧不上吃,又登進貼吧,尋找新的帖子。


    這時,一個新帖印入他的眼簾。


    “一流的導演,超一流的音樂人”。


    點進去看,原來樓主也是轉載的,創作者是一位著名影評人李三鳴。


    楊立奇看過李三鳴的微博。


    這個李三鳴挺有意思的,他說自己本想叫做李一鳴,取“一鳴驚人”之意。


    可是一鳴,二鳴之後,都沒有驚人。


    那就三鳴吧。


    三鳴不是第三次鳴叫,而是再三鳴叫。


    反複地鳴叫,總有一天,聲音會被人聽到。


    總之這是個三觀很合楊立奇胃口的專欄作家。


    楊立奇認真看了起來。


    李三鳴對這部電影做了細致的分析,很多細節,道具代表的隱喻,一些對白的暗示,甚至一些故意的留白,李三鳴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楊立奇看得頻頻點頭,甚至有點汗顏:原來我看電影那麽不仔細的?錯過了那麽多細節啊。


    他產生了馬上去二刷的衝動。


    不過還是等等。


    等下次和琳琳見麵的時候,兩個人一起二刷吧。


    他繼續看下去。


    李三鳴指出了很多他原本忽視過的細節。


    比如,李三鳴說:“細心的人會發現,客串鬼臉樂隊主唱的,正是海明威本人。大家可以去對比一下他在段曉晨演唱會上的聲音。”


    還有,李三鳴很堅定地指出:“雖然大家都希望溫欣然和林河能在一起。但是很顯然,這是不會發生的。就不說歌詞裏的暗示了,就說男配3書呆子對林河說過的那句話,隻有1.7%的人會最終和初戀結婚。”


    “我不知道海明威是哪裏弄來的數據,我個人傾向於覺得這個數據是他瞎編的,故意弄成這有零有整的樣子,看著好像很真實。”


    “其實呢,我覺得這裏這麽突兀的一句話,表麵上是體現男配3對林河的嫉妒,以及挑戰,意思是‘你成了溫欣然的初戀,這一輪你贏了,但最終鹿死誰手還未定呢,我未必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其實也就是為了提示大家:林河不會和溫欣然有結果。”


    楊立奇仔細思考了一會,不得不承認李三鳴說得很有道理。


    但是,其實溫欣然和林河會不會在一起,又有什麽關係。


    關鍵是,他和琳琳還能不能繼續走下去?


    現在已經是大四。


    他們曾經有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


    有許多一起去做的事。


    一起在網吧通宵,一起成立“國術社”。


    但是人生未來的路上,他們還能不能找到想一起去做的事呢?


    ……


    即將10點的時候,杜采歌來到“鹿角巷酒吧”。uu看書uukanshu.co


    這也是圈裏人開的一家著名酒吧,這裏玩藍調、爵士的人會比較多一點。


    店老板姓陸,名字很有意思,叫陸名望。


    不知道和原主有沒有過交集,總之杜采歌找回的記憶碎片裏都沒有此人。


    這裏因為算是“很有逼格”,時不時會有二三流的歌手出沒,甚至偶爾會有一流歌手來到這裏,很多顧客也慕名而來,算是一家網紅酒吧。


    所以盡管這裏的消費很高,但還是經常人滿為患。


    杜采歌來了之後,找半天也沒找到座位,雖然看到幾個空座,但服務員阻止他入座,說這是保留座位。


    最後他還是打了個電話給老範,問老範有沒有陸名望的號碼。


    老範剛好有。


    然後他直接打電話過去,報上名字之後,陸名望很熱情,說自己雖然不在店裏,但可以安排人帶杜采歌去他辦公室裏坐一坐。


    杜采歌謝絕了,隻請他幫忙安排一個座位。


    很快就有服務員過來,領著杜采歌來到角落,臨時擺了張小桌,放了兩條椅子。


    杜采歌坐了沒多久,薑佑曦就到了。


    “哥,恭喜啊,電影大賣啊!”


    到這個時候,《那些年》的全網銷售已經超過19萬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隻想安靜地抄書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標瑰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標瑰夏並收藏我隻想安靜地抄書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