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朱厚照的腮幫子好了一些,但說話卻依舊還是有些不利索。
“謝五,今日放榜,本宮遣張永去瞧了,若你拿了狀元,便讓他去取了我們押的銀子,謝五,你盡管放心,本宮說話算數,這銀子皆是你的,本宮不拿。”
謝至並非愛財之人,朱厚照非要給,他若不拿著,也顯得有些矯情了。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殿下人品,草民自是信得過的,那便多謝殿下了。”
朱厚照的笑容像是花兒一般,擺手道:“在本宮麵前便不需如此之多的虛禮了,本宮的那個事情,你何時去與父皇說。”
這廝莫不是以為他是那種說話不算數之人吧?
算了,看在這廝如此大方的份上便不與他計較這些了。
對朱厚照的問題,謝至扯起一道笑容,道:“殿下隻管放心吧,陛下若是讚成草民的想法,在旨意出來之前,肯定是會與草民提前通氣的,到時候,草民自會與陛下提及此事的,殿下隻管放心。”
就在同一時間,主考王鏊已拿著標“o”最多的十分考卷出現在了暖閣之中。
殿試之中,所有的考官會把所有的考卷都閱覽到。
有特定的五種記號用來標識考卷的好壞程度,每個考官在閱覽之後會標識出一種記號,算作是打分,其中被標識“o”的便是最優秀的。
王鏊帶著前十的考卷行禮之後,便道:“陛下,殿試所有貢生的考卷皆以閱覽完畢,請陛下欽定狀元。”
弘治皇帝接過考卷,標識“o”至多的排在最上麵。
弘治皇帝在殿試之時便是瞧過謝至的策論的,雖是謄錄的考卷,但瞧著那熟悉的字眼,便已經能夠確定這份考卷是來自於謝至的。
弘治皇帝數了上麵的“o”,笑著問道:“此番閱卷的考官就是十二人吧,看來諸位親家對此皆都頗為看好啊。”
王鏊嚴肅的臉色緩和了一下,回道:“此篇策論筆鋒犀利,以普通百姓疾苦上談到國家興衰,與孟子之說民為重頗為貼切,所提及的以一縣百姓富裕,從而帶動大明的富裕,此生,還特地提到。
各縣情況不同,北縣與南縣不同,西縣與東縣不同,即便一縣真的富裕,其餘各縣也隻能借鑒,不可照搬,他還舉例以一北縣說明,如此深謀,可見並非一日所想。
在讀書之餘,還能有如此想法,可見也是憂國憂民之人,次子若能進入仕途,必當會成為大明的肱骨之臣,也會是一良官,清官的。”
弘治皇帝嘴角之處扯著笑容,笑嗬嗬的道:“既然諸卿家意見相同,那便定下狀元吧。”
定下狀元後,弘治皇帝又緊接著瞧了第二份。
興國當強兵。
第二份大肆提及了了軍屯被破壞,兵丁戰鬥力的削減,對此提出,收軍屯田為朝廷所有,並搭理清查被侵占的軍屯田,由朝廷發糧餉於兵丁。
弘治皇帝讀著這片策論,臉色逐漸沉重了。
片刻,放下手中策論,按壓了一下旁邊的折子,又拿起了第三份。
讀過第三份,又緊接著讀了第四份。
在把十分考卷都讀完後,弘治皇帝又指出了兩份考卷道:“這兩份定榜眼和探花。”
榜眼和探花也是選擇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一般情況之下,在定下大致排名之後,皇帝也不會特例否定的。
畢竟,在定主考的時候已是讓皇帝滿意之人。
滿意的主考官,選出的士子排名,自是不會不滿意道哪裏去的。
在定了榜眼和探花,又指了指第二名的策論道:“次子鋒芒太甚,若一甲進入仕途,恐會頭破血流,朝廷也會因此少了一個剛正之臣,把他放於二甲之中,讓他好生磨煉幾年對他方有好處。”
這策論所講皆都是實話,且還是與那些皇族貴契為敵的實話,能夠侵占軍屯田地的,哪個沒有背景。
一甲三名的文章是要對外公布的,若是就這文章公布了,那些這文章之人,不知曉有多少人想對之敲板磚的。
寫這文章之人,恐還沒進入官場,就得一命嗚呼了。
況且若把這文章定與一甲對外公布的話,那也在表明弘治皇帝的態度。
弘治皇帝現在還沒有做好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王鏊並未多說反對之言,道:“臣遵旨。”
王鏊他們這些考官能把這樣的文章放於第二,可見多數人是認同。
他們在廟堂為官如此之久,認同都沒有任何表示,怎能指望一個年輕後輩出這個頭。
隻是一人之力,出了頭又能如何。
王鏊不做反駁,弘治皇帝又道:“原卷可帶著,拆了一甲的三人吧,朕瞧瞧此三人究竟是何人。”
弘治皇帝指了指原本定為第二名的,又道:“把此子的也拆了。”
王鏊領旨後,很快把原卷糊名之處慢慢拆開。
拆開的第一份自是定下的狀元,隨著拆開,慢慢念道:“順天府,謝至。”
都拆開後,王鏊頗為詫異道:“是謝公的公子?臣以為能寫出如此貼近百姓疾苦的應當是寒門出生的士子,謝家不愧乃是書香世家,謝至這已是連中三元了,自大明開元以來能連中三元者又有幾人。”
弘治皇帝已瞧過謝至的文章,自是不會詫異。
王鏊在拆開了第二份,以及第三份後,便拆開了那份興國當強兵的策論。
“順天府,王守仁。”
王鏊自言自語念了一句話,與弘治皇帝報道:“陛下,是王少詹事的公子。”
弘治皇帝回想了一下王守仁,道:“那孩子朕也見過幾麵,知書達理的很,聽聞那孩子也喜歡讀兵書,善武略,弓馬也不錯,他能寫出如此策論倒也不算稀奇。”
接著,弘治皇帝便道:“去放榜吧,士子恐都等急了。”
殿試放榜與會試和鄉試不同,采用黃色的綢緞,以表示殿試中榜之人的高貴,也彰顯殿試中之人乃為天子門生的事實。
其實,凡是會試能夠高中為貢生的,在殿試中均不會落榜的,唯一的差別,隻是排名的高低。
不過,進士排名差別對往後仕途的順暢與否關係還是很大的。
在王鏊帶著考卷去放榜之際,弘治皇帝便招來了謝至。
謝至進了暖閣,行禮後,弘治皇帝便問道:“可知殿試成績了?”
朱厚照遣了張永去看,現在張永還未回來,謝至哪裏知曉。
對弘治皇帝的問題,謝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還不知。”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道:“恭喜了,你小子中狀元了。”
謝至並未有太多興奮,淡淡道:“多謝陛下,草民能從一介布衣,一路連中三元,皆得於陛下器重。”
謝至的表現讓弘治皇帝更為滿意。
年紀輕輕能如此沉穩,難得啊。
其實,天知道謝至內心激動成何種樣子了?
穿來不過兩年時間,他便徹底扭轉原主的紈絝形象,連中三元,混到了功名,這可並非一般人能辦到的。
穿越者是不到,像他這般牛叉的存在,又有幾人。
太特碼驕傲了。
弘治皇帝笑嗬嗬的道:“朕已你遣人通知令尊了,令尊知曉如此消息必定會高興的。”
半晌後,u看書 w.uukansu 又有些落寞道:“太子何時才能如你這般,讓朕也能興奮一下。”
不是謝至吹,就朱厚照那廝整日隻知吃喝玩樂,能與他比嗎?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道:“殿下這些時間進步已是不小了,殿下比草民聰慧許多,陛下多給殿下謝時間,殿下會超越草民的,前幾日,殿下牙齦腫了,還一直堅持學習,不曾有絲毫懈怠的。”
當著人老爹的麵,總得多說人幾句好話的。
弘治皇帝扯起一道笑容,道:“此事朕倒是聽說了。”
說著,便收斂了笑容把禦案之上的幾分奏折往前推了一把,道:“瞧瞧這個。”
大明好伴讀
搜索幻想小。說網3w點7wx點org閱讀大明好伴讀最新章節
“謝五,今日放榜,本宮遣張永去瞧了,若你拿了狀元,便讓他去取了我們押的銀子,謝五,你盡管放心,本宮說話算數,這銀子皆是你的,本宮不拿。”
謝至並非愛財之人,朱厚照非要給,他若不拿著,也顯得有些矯情了。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笑嘻嘻的道:“殿下人品,草民自是信得過的,那便多謝殿下了。”
朱厚照的笑容像是花兒一般,擺手道:“在本宮麵前便不需如此之多的虛禮了,本宮的那個事情,你何時去與父皇說。”
這廝莫不是以為他是那種說話不算數之人吧?
算了,看在這廝如此大方的份上便不與他計較這些了。
對朱厚照的問題,謝至扯起一道笑容,道:“殿下隻管放心吧,陛下若是讚成草民的想法,在旨意出來之前,肯定是會與草民提前通氣的,到時候,草民自會與陛下提及此事的,殿下隻管放心。”
就在同一時間,主考王鏊已拿著標“o”最多的十分考卷出現在了暖閣之中。
殿試之中,所有的考官會把所有的考卷都閱覽到。
有特定的五種記號用來標識考卷的好壞程度,每個考官在閱覽之後會標識出一種記號,算作是打分,其中被標識“o”的便是最優秀的。
王鏊帶著前十的考卷行禮之後,便道:“陛下,殿試所有貢生的考卷皆以閱覽完畢,請陛下欽定狀元。”
弘治皇帝接過考卷,標識“o”至多的排在最上麵。
弘治皇帝在殿試之時便是瞧過謝至的策論的,雖是謄錄的考卷,但瞧著那熟悉的字眼,便已經能夠確定這份考卷是來自於謝至的。
弘治皇帝數了上麵的“o”,笑著問道:“此番閱卷的考官就是十二人吧,看來諸位親家對此皆都頗為看好啊。”
王鏊嚴肅的臉色緩和了一下,回道:“此篇策論筆鋒犀利,以普通百姓疾苦上談到國家興衰,與孟子之說民為重頗為貼切,所提及的以一縣百姓富裕,從而帶動大明的富裕,此生,還特地提到。
各縣情況不同,北縣與南縣不同,西縣與東縣不同,即便一縣真的富裕,其餘各縣也隻能借鑒,不可照搬,他還舉例以一北縣說明,如此深謀,可見並非一日所想。
在讀書之餘,還能有如此想法,可見也是憂國憂民之人,次子若能進入仕途,必當會成為大明的肱骨之臣,也會是一良官,清官的。”
弘治皇帝嘴角之處扯著笑容,笑嗬嗬的道:“既然諸卿家意見相同,那便定下狀元吧。”
定下狀元後,弘治皇帝又緊接著瞧了第二份。
興國當強兵。
第二份大肆提及了了軍屯被破壞,兵丁戰鬥力的削減,對此提出,收軍屯田為朝廷所有,並搭理清查被侵占的軍屯田,由朝廷發糧餉於兵丁。
弘治皇帝讀著這片策論,臉色逐漸沉重了。
片刻,放下手中策論,按壓了一下旁邊的折子,又拿起了第三份。
讀過第三份,又緊接著讀了第四份。
在把十分考卷都讀完後,弘治皇帝又指出了兩份考卷道:“這兩份定榜眼和探花。”
榜眼和探花也是選擇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一般情況之下,在定下大致排名之後,皇帝也不會特例否定的。
畢竟,在定主考的時候已是讓皇帝滿意之人。
滿意的主考官,選出的士子排名,自是不會不滿意道哪裏去的。
在定了榜眼和探花,又指了指第二名的策論道:“次子鋒芒太甚,若一甲進入仕途,恐會頭破血流,朝廷也會因此少了一個剛正之臣,把他放於二甲之中,讓他好生磨煉幾年對他方有好處。”
這策論所講皆都是實話,且還是與那些皇族貴契為敵的實話,能夠侵占軍屯田地的,哪個沒有背景。
一甲三名的文章是要對外公布的,若是就這文章公布了,那些這文章之人,不知曉有多少人想對之敲板磚的。
寫這文章之人,恐還沒進入官場,就得一命嗚呼了。
況且若把這文章定與一甲對外公布的話,那也在表明弘治皇帝的態度。
弘治皇帝現在還沒有做好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王鏊並未多說反對之言,道:“臣遵旨。”
王鏊他們這些考官能把這樣的文章放於第二,可見多數人是認同。
他們在廟堂為官如此之久,認同都沒有任何表示,怎能指望一個年輕後輩出這個頭。
隻是一人之力,出了頭又能如何。
王鏊不做反駁,弘治皇帝又道:“原卷可帶著,拆了一甲的三人吧,朕瞧瞧此三人究竟是何人。”
弘治皇帝指了指原本定為第二名的,又道:“把此子的也拆了。”
王鏊領旨後,很快把原卷糊名之處慢慢拆開。
拆開的第一份自是定下的狀元,隨著拆開,慢慢念道:“順天府,謝至。”
都拆開後,王鏊頗為詫異道:“是謝公的公子?臣以為能寫出如此貼近百姓疾苦的應當是寒門出生的士子,謝家不愧乃是書香世家,謝至這已是連中三元了,自大明開元以來能連中三元者又有幾人。”
弘治皇帝已瞧過謝至的文章,自是不會詫異。
王鏊在拆開了第二份,以及第三份後,便拆開了那份興國當強兵的策論。
“順天府,王守仁。”
王鏊自言自語念了一句話,與弘治皇帝報道:“陛下,是王少詹事的公子。”
弘治皇帝回想了一下王守仁,道:“那孩子朕也見過幾麵,知書達理的很,聽聞那孩子也喜歡讀兵書,善武略,弓馬也不錯,他能寫出如此策論倒也不算稀奇。”
接著,弘治皇帝便道:“去放榜吧,士子恐都等急了。”
殿試放榜與會試和鄉試不同,采用黃色的綢緞,以表示殿試中榜之人的高貴,也彰顯殿試中之人乃為天子門生的事實。
其實,凡是會試能夠高中為貢生的,在殿試中均不會落榜的,唯一的差別,隻是排名的高低。
不過,進士排名差別對往後仕途的順暢與否關係還是很大的。
在王鏊帶著考卷去放榜之際,弘治皇帝便招來了謝至。
謝至進了暖閣,行禮後,弘治皇帝便問道:“可知殿試成績了?”
朱厚照遣了張永去看,現在張永還未回來,謝至哪裏知曉。
對弘治皇帝的問題,謝至扯起一道笑容回道:“還不知。”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道:“恭喜了,你小子中狀元了。”
謝至並未有太多興奮,淡淡道:“多謝陛下,草民能從一介布衣,一路連中三元,皆得於陛下器重。”
謝至的表現讓弘治皇帝更為滿意。
年紀輕輕能如此沉穩,難得啊。
其實,天知道謝至內心激動成何種樣子了?
穿來不過兩年時間,他便徹底扭轉原主的紈絝形象,連中三元,混到了功名,這可並非一般人能辦到的。
穿越者是不到,像他這般牛叉的存在,又有幾人。
太特碼驕傲了。
弘治皇帝笑嗬嗬的道:“朕已你遣人通知令尊了,令尊知曉如此消息必定會高興的。”
半晌後,u看書 w.uukansu 又有些落寞道:“太子何時才能如你這般,讓朕也能興奮一下。”
不是謝至吹,就朱厚照那廝整日隻知吃喝玩樂,能與他比嗎?
謝至扯起一道笑容,道:“殿下這些時間進步已是不小了,殿下比草民聰慧許多,陛下多給殿下謝時間,殿下會超越草民的,前幾日,殿下牙齦腫了,還一直堅持學習,不曾有絲毫懈怠的。”
當著人老爹的麵,總得多說人幾句好話的。
弘治皇帝扯起一道笑容,道:“此事朕倒是聽說了。”
說著,便收斂了笑容把禦案之上的幾分奏折往前推了一把,道:“瞧瞧這個。”
大明好伴讀
搜索幻想小。說網3w點7wx點org閱讀大明好伴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