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的工作室,距離吃飯的餐廳,還是有一些距離的。不過他早有安排,叫司機來接送。


    白葉與曹象,坐上了寬敞的保姆車,在公路上疾行。


    隻不過,沒人說話。或許韓林也覺得,氣氛有些沉悶,他自己主動挑起了話題,“這幾年,我經常來京城,所以在這裏搞了個工作室,擴展一下業務。”


    “白葉,你也可以考慮,在京城搞個據點。”


    韓林認真道:“我不是說中海不好,主要是京城資源比較豐富,更容易接到一些……嗯,比較有趣的定單。”


    “這個我明白。”


    白葉點了點頭,單純的論資源,中海肯定不比京城差。但是也要承認,京城豐富的不僅是資源,還有……政策。


    比如說,百年大慶的征集,就是政策性的產物。


    如果不是王景正,帶他出席參加盛會,恐怕他收到風聲,已經是幾天以後的事情啦。


    這個時間差,足夠做很多事情啦。


    “我這兩年,逐漸減少了戶外雕塑的創作,開始偏向室內裝飾性的雕件擺設……”


    韓林繼續道:“不僅是個人的別墅、莊園、豪宅,還包括了各大商場、寫字樓的內部雕塑設計定製。”


    “開始的時候,我是受朋友所托,礙不住情麵幫忙的。但是承接了幾單生意之後,卻發現這其中的前景,大有可為。”


    韓林娓娓而談:“隻不過以前,我比較關注城市雕塑,戶外大型雕塑的創作,倒是忽略了這方麵的市場。”


    “嗯嗯……”


    白葉附和道:“以前大家覺得,雕塑這種東西,不夠私人化,一般隻合適於正式的場合,或者立於公共的場合。”


    “但是這些年,隨著國際化的加深,大家的觀念,也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覺得雕塑,與裝飾品差不多,開始平常化了。”


    白葉笑道:“隻不過多數雕塑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倒是韓大師您嗅覺敏銳,察覺到了市場的空白。提前布局,細心耕耘,收獲肯定不少。”


    雕塑家比畫家實際多了,除了偶爾幾個裝腔作勢的,大部分人不避諱言利。畢竟沒有市場,沒有生意,不接定單,就沒有雕塑家的生存空間。這是人盡皆知的現實,不需要掩飾。


    白葉的直白,也讓韓林歡暢大笑,“哈哈,收獲肯定是有的,但是也沒你想的那麽多,過得去就是了。”


    “你謙虛……”


    不久之後,抵達韓林的工作室,白葉非常確認,他真的很謙虛。韓林的工作室,位置一棟大樓中。一層五六百平方的空間,被他租賃了下來,改成了工作室。


    在京城繁華市區,寸土寸金的地方,一年的租金不知道是多少,料想肯定會超過百萬。


    沒看見白葉的工作室,在沒有賺錢之前,都不敢放在中海鬧市嗎。說白了,就是考慮成本的壓力。


    毫無疑問,韓林沒壓力,說明他賺錢輕鬆。


    在工作室中,也有韓林的幾個徒弟在,他提前打好了招呼,已然在客廳中,準備了熱茶、咖啡,還有醒酒的飲品。


    “謝謝……”


    盡管白葉沒醉,不過還是接過了飲品,輕輕抿了一口,一股清涼的氣息上湧,腦袋頓時清醒了幾分。


    韓林的徒弟,立即走了出去。


    客廳之中,頓時隻剩下三個人存在。


    白葉放下飲品,微笑開口道:“韓大師,這裏沒有外人啦,你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事實上,他真的很好奇,不明白韓林找他幹嘛。


    要交情,沒有交情。相反要說矛盾,還真有一點點。哪怕是公平競爭下,韓林競爭失敗了,肯定會臉上無光。如果心胸狹窄的人,由於這事懷恨在心,也不是沒可能。


    總而言之,沒有交集的情況下,卻受到了邀請。


    這足夠說明問題了。


    對此,韓林也幹脆,直接道:“白葉,對於百年大慶,你是怎麽看的?”


    “好事呀,舉國同歡,一百年才有一次,怎麽慶祝也不過分。對於我們藝術家來說,也是一生之中,最難得的機遇。”


    白葉誠實道:“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生命有限,誰也不可能,再活一百年。


    韓林深以為然,重重地點頭,“你說的沒錯,這樣的盛事、良機,誰錯過了,恐怕要抱憾終生。”


    “所以……”


    韓林目光閃爍了下,沉吟了片刻,才鄭重其事道:“白葉,或許我們可以合同,一起創作一件作品。”


    “誒?”


    白葉愣住了:“韓大師,你說什麽?”


    既然說開了,韓林也放開了心態,微笑回答道:“白葉,你知道,文化部門,為什麽把我們,召集在一起開會嗎?”


    “呃?”


    白葉眨眼道:“不是方便通知大家,順便讓大家知道,這事的重要性……”


    “這僅是其一。”


    韓林打斷道:“真正的原因,那是相關部門知道,這樣的大任務,單個藝術家,肯定完成不了。所以有經驗,有見識的人,肯定會選擇相互聯合,一起合作。”


    白葉眉頭輕皺,他感覺韓林這話,或許是真相。


    不然的話,單純的讓大家重視,肯定不需要大費周折,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簡單的通知,一個電話的事,聽說為籌辦百年大慶,哪個人敢不盡心盡力呀?


    “白葉,你還年輕……我說的年輕,不是指你見識淺薄,而是說你與正府打交道少,不明白官方人員的想法。”


    韓林娓娓道:“官方興師動眾,連首相都出來站台了,恐怕不會滿足於小打小鬧。”


    “你的意思是……”


    白葉若有所思:“那些領導,希望我們合作?”


    “不是希望,而是促成。”


    韓林眼睛流露睿智之光,“如果你剛才,仔細留意的話,就可以發現參與的人員中,不僅有繪畫,書法家,雕塑家,還有各種手藝傳承人之類。”


    “官方部門,把大家召集過來,不可能單純宣布事情而已,其中也包涵了深義。”


    韓林篤定道:“你剛才也說了,這是舉國同歡。關鍵就是同字,萬眾同心,團結一致……類似的場景,一百年前立國之初,就曾經出現過,有先例可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藝術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燭並收藏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