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他不僅是藝術評論家,還是京城拍賣行業的巨頭。”


    虞馳解釋起來:“每年舉行拍賣會的時候,他都邀請大批評論家,去鑒賞各種拍賣品。盡管這種合作,大家也是雙贏。但是人家有資本,一幫評論家多多少少,也要伏低做小。”


    “明白了。”


    白葉恍然大悟,目光頓時一閃,“你們有他聯係方式嗎?有空的話,我請他喝茶,也聊一聊合作的事情。”


    “呃。”


    虞馳愣了下,旋即腦補了些什麽,立即道:“行,回頭我幫你打聽一下。”


    “謝謝。”


    白葉笑道:“繼續參觀吧,看完了出去吃飯。我有點事情,和你們商量。”


    “商量什麽?”


    “一會兒再說……”


    三人離開了國畫區域,花了大半個小時,把整個藝術館走馬觀花似的轉了一圈,最後抵達閑人莫入的工作區域。


    在那裏,白葉見到了林羨魚,她與一群妹子,在準備新的節目。


    看在她忙碌,白葉也沒打擾,聊了幾句就走了。


    走到外麵,在藝術館的門口,白葉還看到密集的人流。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次全國大展,應該算是大獲成功了吧?


    他也不確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上頭比想象中的,更重視這事。


    方方麵麵的安排,恐怕很多人要眼紅。


    不過對白葉來說,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或者說在作品創作了出來,懸掛在藝術館之後,他的心思已經不在這個上麵。


    藝術館旁邊,一個環境幽雅的茶館中。


    白葉早預定了包廂。


    三人進去,才坐下來,就有服務員端上茶點。另外還有茶藝師現場給沏茶,表演了精湛的茶道技術,行雲流水,賞心悅目。


    啪啪啪……


    掌聲送走了茶藝師。


    白葉微笑道:“我們先坐,喝杯茶,等個人。”


    “誰?”


    虞馳錯愕:“林老師嗎?”


    “不。”


    白葉搖頭。


    篤篤!


    一瞬間,包廂外麵,傳來了敲門聲。


    “請進。”


    哢嚓,門開了,一個人探頭,小心翼翼打量。


    黃子玉!


    虞馳與蕭羅,又是驚訝,又是釋然。


    白葉起身相迎,笑著說道:“來了,別客氣,坐。”


    咳咳。


    黃子玉坐下,屁股不自然扭動,仿佛坐在火爐上,各種忐忑不安。他有點懵懂,也有點困惑,更多的是緊張,澀聲道:“三位大佬,找我有事嗎?”


    這也是虞馳與蕭羅的疑問。


    他們的目光,匯聚在白葉身上,眼中透著探詢之色。


    “你們或者知道,我開了個作坊。”


    白葉微笑道:“關於這事,有人不以為然,覺得我在瞎折騰,沽名釣譽。這段時間來,還有不少朋友勸我,不要浪費時間在這無關的事情上。”


    “對。”


    蕭羅立即道:“你想做慈善,這我不反對。但是親自下場,無疑是最愚蠢的做法。公益活動的形式有很多,你為什麽偏偏選擇,最容易受人詬病的方案呢?”


    虞馳也持否定的態度:“做好事也要講究方法,不能那麽高調。不過這事也不怪你,主要是電視台,管殺不管埋。”


    “我都說了,我是在開玩笑,我不是扶貧,我在創業。”


    白葉笑道:“怎麽樣,你們有興趣嗎?一起跟我經營一份事業吧。”


    “……”


    蕭羅與虞馳直接懵了,眉頭皺了起來。


    連黃子玉也是瞠目結舌,看白葉的眼神,仿佛在看智障。


    他們是畫家、藝術家,創什麽業呀。


    盡管行業中,確實有不少藝術家,也兼顧其他工作,也有創業的。但是那些人,基本是在走下坡路,在藝術路上到頭了,走不下去了,才改行。


    但凡還有前景的藝術家,都會專注自己的創作,不會分散精力創業。


    除非創業的方向,與本身的職業息息相關。


    比如說,白葉之前經營的雕塑工作室,盡管也是一種創業模式。但是在行業人的眼中,這種創業和搞創作沒什麽區別。


    如果白葉,創辦一個繪畫工作室,大家也不說什麽了。


    但是他呢,偏偏跑去偏遠山村,弄一個什麽作坊。這已經偏離了自身的職業,自然讓另外三人覺得他在瞎搞,浪費自己的才華。


    “哦,看起來,你們還是有疑慮啊。”


    白葉豁然起身,招手道:“有些事情,單純嘴上說,你們怕是不夠了解。走,你們跟我去作坊,親眼看一看,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我保證,你們瞧了之後,肯定有所觸動……”


    白葉笑道:“到時候,別求我哦。”


    求?


    肯定是不可能求的。


    隻不過另外三人也想知道,白葉在弄什麽玄虛,所以沒拒絕他提議。


    當下一行人離開了蘇州,直接前往溪山。


    這一去,四個人就沒了動靜,仿佛消失了一般。


    嗯,至少在一幫記者眼中,他們真是失蹤了。要知道,全國美術大展,在首日大獲成功的事情,迅速登上了國家電視台,新聞頻道,實時直播。


    這是一種態度,底下的人自然明白,該怎麽辦。


    連續好幾天,連篇累牘的報導。各個評論家,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一幫畫家的作品。最後他們得到結論……這些年輕藝術家,前途遠大,不可限量。


    當然了,一些人也注意到了,一些畫家的名字,在不同的評論家口中,反複地出現。


    再遲鈍的人也應該意識到,這些反複出現的名字,相對其他人更有前途。


    所以許多記者,已經不需要上頭安排任務了,憑著敏銳的觸覺,一窩蜂似的去采訪這些前途無量的年輕藝術家。


    一圈下來,就有人發現不對。


    咦,好像是漏了兩個。


    一般情況下,漏了兩個三個,不算什麽事,不必太在意。問題在於,漏掉的兩個,偏偏是評論家口中,提的最多的兩個。


    蕭羅、白葉。


    兩個油畫家,作品最受盛讚,也最吸引觀眾注意的兩個人,他們跑去哪裏了呢?


    一群記者發了瘋似的找人,不間斷地撥打電話,都聯係不上。


    兩個人仿佛在人間蒸發,再也沒有了音訊……


    這有點誇張。


    事實上,還是有人知道,兩個人的動向。隻是被問到的人,或是一臉神秘,或是諱莫如深的樣子,都拒絕透露消息。


    欲蓋彌彰,反而更讓人好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藝術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燭並收藏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