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畫的光影……”


    白葉讚歎道:“說白了,就是其中的色彩濃亮對比,特別是顏色的純粹度,這絕對是一大亮點。這種高明度、高純度、高亮度的色彩,極具現代感和時尚感,不僅充滿了裝飾性的效果,其中也肯定有什麽情感。”


    “別問我是什麽情感,這又不是我的畫,我哪知道。”


    白葉慢聲道:“不過據我所知,這幅人物畫的主角,是蕭羅的女朋友。畫中顏色的飽滿、明豔,達到了誇張、奔放的地步,應該代表了光明與希望,象征著太陽……”


    “或許是他心目中,這就是他的太陽。”


    白葉笑了笑,又繼續道:“總而言之,從技法層麵上,作品色彩、色塊的運用,讓人產生璀璨炫目的視覺感受,這是有別於傳統的表現手法。”


    從筆觸,到光影效果,再到色彩的表達。


    分析得比較到位,眾人也隨之恍然,豁然開朗。


    他們知道,最後的一句是關鍵。


    創新啊。


    一瞬間,一些畫家眼珠子忍不住轉動起來。誰不知道,繪畫藝術發展到今天,在無數前人大師的努力下,基本把路走絕了。


    大家都清楚,創新的重要性,但是太難了。


    如果創新容易,人人都是大畫家,個個留名青史。人貴有自知之明,一些畫家也知道自己斤兩,早斷絕了創新念頭,從而產生新的想法。


    創新不行,就跟風啊。


    千百年來,無數的事例告訴他們,跟風也能吃肉的。


    且不提,這些人心思。


    反正這個時候,三個評審很想摔杯子,叫喚你行你上……


    好吧,白葉真上了,就沒他們什麽事啦。


    “……過!”


    一個評審幹脆揮手,看著白葉叫道:“下一個。”


    又有幾個人過來,把蕭羅的作品搬走了。與此同時,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就集中在了白葉的身上。


    就在剛才,白葉評點別人的作品,說得頭頭是道。


    那麽他自己呢?能說隻是評論家,這是全國大展,要是作品被刷下去了,不止是丟臉,更會淪為笑柄。


    “這是我的畫。”


    在眾人的關注下,白葉托著作品上前,擱在指定的架子上。


    在退步的一瞬間,他也順手把蒙布扯走了。


    一幅畫映入眼簾。


    “啊!”


    乍看之下,許多人忍不住驚呼,覺得出乎意料。


    “這是……”


    下意識地,有人脫口而出:“你來錯地方了吧,國畫在旁……”


    邊字最終沒說出口。


    因為這時候,大家也看清楚了,白葉帶來的作品,應該是油畫。一幅很像國畫的油畫,一幅充滿了江南水鄉氣息,氣韻如國畫一般,空靈雋永的油畫。


    “怎麽會?”


    “還可以這樣畫?”


    “……”


    一群人震驚了,喧嘩之聲陣陣。


    這動靜,引人注目。


    恰好版畫、水彩畫小組,也審核完畢啦。


    許多人聽到了動靜,自然心生好奇,忍不住過來圍觀。在他們通過人群的縫隙,看到了架子上的作品的時候,也忍不住一陣驚呼。


    喧囂之聲,如波浪起伏,再也克製不住了。


    旁邊國畫區,還有人待審,自然也有大堆人圍觀。


    但是油畫區的動靜太大,也讓他們側目。


    “什麽情況呀?”


    “不知道……”


    “去看看。”


    簡單的對話,再三重複。


    一時之間,場館三分之二的人員,浩浩蕩蕩湧向了油畫區。


    剩下的不是不想去,主要是太擁堵,擠不進去。好吧,隻能說,大家也是閑的,想看熱鬧的人太多啦。


    當然,關鍵是……白葉這畫,太稀奇啦。


    如果不是站著近的一幫人,可以證實這是油畫,恐怕外層的人員,也要誤會那是傳統的國畫。


    畢竟大片的留白,以及齊高的山牆,弧形的烏簷,江南的粉牆黛瓦畔,以及泛著粼粼波光的湖泊,再加上一株枝葉零落的老樹。


    一切的一切,應該出現在傳統的山水畫卷中。


    白葉卻把它們,通過油畫的形態,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這簡直是顛覆性的作品。


    最起碼在這個世界中,屬於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的畫作。


    所以一群人看呆了,瞠目結舌,或驚或歎。


    好半晌之後,虞馳滿麵紅潮,激動扯著白葉叫道:“白葉,你成功了。對,沒錯,就是這種畫……就是這種中西結合,渾然一體,完美呈現的畫。”


    他要流淚了,熱淚盈眶。


    如果說,之前的雙橋油畫,讓他看到了突破的曙光。


    那麽眼前這幅畫,讓他徹底堅定了信念,再也沒有絲毫的動搖。


    “中西結合?”


    “把油畫當成國畫來畫嗎?”


    “感覺好像……有點意思啊。”


    其他人也回過神來了,忍不住議論紛紛。


    要是之前,沒見過這畫。對於中西結合的說法,大家肯定嗤之以鼻,本能地鄙視。


    可是現在,一幅堪稱傑作的畫,就擺在他們的眼前。隻要不是心存偏見,恨烏及屋的人,基本上可以感受到,這幅作品的魅力。


    江南水鄉的縮影,就囊括在這一幅畫作之中。


    濃濃的韻味,雋永悠長的詩意,可謂是撲麵而來。


    特別是一些,出生於江南,或長期在江南定居的畫家,在觀望這畫的時候,也感覺到畫中的場景,是那麽的熟悉,似曾相識。


    這是江南的代表,江南的意韻,江南的印象。


    “白葉,你這畫……”


    此時此刻,旁邊的蕭羅,也覺得受到了震撼。如果說,他的作品,隻是創新。那麽白葉的畫作就是突破了,打破了傳統的桎梏,開辟出新的道路。


    就是有了這樣的認知,所以他的心情,格外的複雜。


    “我的畫怎麽樣?”白葉笑道:“還行吧?”


    蕭羅收斂了心情,詢問道:“這畫……”他有些心亂,憋了片刻,才問了一個沒水平的問題,“你是怎麽畫出來的?”


    “哈哈。”


    白葉笑道:“畫起來,肯定很簡單呀。你也看到了,畫中的景象,就是白牆屋簷,沒有複雜的構造。不過這畫有母體、原型的,在創作的時候,我著力於平麵分割,幾何形組合,進行了一些取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藝術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燭並收藏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