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氣球魔音貫耳的時候,在體育館休息室中,舉辦方的高層笑了,倒也不是氣笑,而是哭笑不得。他們也沒想到,居然有人這樣搞。


    不過他們也知道,沈莊是什麽情況,自然不會去責怪辛七月。


    大活動嘛,熱鬧一些也無妨。不過他們也不會忘記,這可是文化節。熱鬧可以,但是不能脫離了主題,本末倒置。


    當下,一個負責人,輕輕地揮手,吩咐道:“準備開館!”


    “是!”


    一聲令下,體育館的主樓,緩緩打開了大門。


    砰,砰,砰。


    十幾人拉響了禮炮,華麗的禮花,也隨之在空中綻放。


    眾人的注意力,也隨之轉移了過來。一看到主樓大門敞開,立即意識到這其中,肯定還安排了什麽節目。


    當下附近的人,紛紛擠了過去。


    “排隊,請排隊,謝謝。”


    十幾個工作人員,立即維持秩序。


    “走走,快!”


    一對帶著孩子的小夫妻,十分幸運排在了前列。丈夫背著女兒,牽著妻子,輕快通過了大門,走進了樓中。


    哇啊。


    三人才進去,走了幾步,眼前的場景,就讓他們忍不住驚歎。


    主要是寬敞的主樓大廳,布置十分浩大壯觀。各種氣球,各種彩帶,懸浮在空中,繁縟華麗,美不勝收。


    “好漂亮啊。”


    小女孩舉著小手,卻怎麽也勾不著空中的氣球。


    “小花,不要鬧。”


    丈夫安撫著女兒,眼睛忽然一亮:“快看,有表演。”


    隻見前方,大廳的中心位置,有一個戲台。在人群湧進來之後,就有幾個身穿戲服,舉目優雅的人,輕步登台亮相。


    咿咿呀呀的小曲,也隨之在戲台傳開,回蕩。


    這是昆縣本地的戲曲,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才比較感興趣。如果不是台上的女演員,長相比較妖嬈,恐怕丈夫絕對不會多看一眼。


    所以才看了片刻,他就被妻子揪走了。


    疼啊。


    丈夫眥牙,老實遠去,跟著妻女繼續參觀。


    在戲台的旁邊,還有許多陳列台,一個個玻璃櫃子中,卻是各種精美的文物。


    千年以降,在昆縣流傳、出土的珍寶、藝術品,篩選極具代表性的東西,全部陳列在大廳之中,供人參觀欣賞。


    櫃子上每件東西,都有文字簡介,讓人了解它的來曆、文化價值。


    其實以現代的審美,許多文物感覺一般般,也沒多好看。但是其中也不乏經典的東西,哪怕隔了幾百年時光,依然讓現代人覺得驚豔。


    比如說,妻子與女兒,就停在一個櫃台旁邊,眸子盈盈生光。櫃台中擺放了一套首飾,包括頭釵、耳環、項鏈、戒指、手鐲等等。


    十幾件飾品,以精湛的手藝打造,點綴各種珍珠寶石,再輔以鏤絲、點翠等工藝,讓每件首飾都閃爍耀眼的光芒。


    反正隻要是女性,不管年紀大小,都深深被吸引住了。


    丈夫見狀,額頭不自覺冒汗。


    “小花,快看。”一瞬間,丈夫果斷叫道:“那邊有畫,你平時不是喜歡畫畫麽,我帶你去看看。”


    他迫不及待,抱起了女兒,逃也似走了。


    在大廳一側,雪白的牆壁上,確實懸掛了一幅幅圖畫。


    其中以國畫居多,還有一些色彩濃豔的工筆畫。


    在一家三口觀畫的同時,也有人在旁邊講解:“諸位注意了,這些畫是前段時間,幾位畫壇名家大師齊聚鐵佛寺,然後才有了這些作品……”


    “什麽,這些都是大師們的作品?”


    丈夫吃了一驚,有怎麽有點不信呢。畢竟一眼望去,牆壁至少懸掛上百幅畫呢,幾個大師這麽高產嗎?


    “咳咳。”


    講解的人麵不改色:“聽我把話說完,我要說的是,參加鐵佛寺聚會的,還有一幫作秀的青年畫家,這些就是他們的作品。”


    “切!”


    丈夫頓時白眼。


    他聽出來了,講解員就是故意含糊其辭,無非是想誤導人嘛。


    “青年畫家的作品,也非常有質量。”


    講解員繼續道:“很多作品上,都有名家大師的題跋、點評,這是對青年畫家的激勵,也是薪火相傳的涵義。”


    “比如說這幅畫……”


    不得不說,這個講解員是受過專門培訓的,繪聲繪色的一席話,可謂是引人入勝。反正一家三口,包括其他匯聚過來的觀眾,也聽得津津有味。


    “咦,這畫……好奇怪啊。”


    冷不防,有人輕呼起來,很是驚詫的樣子。


    什麽?


    其他人好奇,紛紛看了過去。


    一瞬間,他們就在旁邊的牆壁上,看到了輕呼人所說的怪畫。其實也不算怪畫,隻是相對其它畫來說,這畫有點特別。


    “這是……素描吧。”


    丈夫凝視,有點兒遲疑。


    “沒錯,就是素描。”


    講解員走來,笑眯眯道:“關於這畫,我要重點講述。因為它是全部畫中名列第一,更被幾位大家譽為,最有佛性的畫作。”


    “啊。”


    一群人驚愕,一些漫不經心的人,更是紛紛集中精神,仔細觀望。


    這時候大家也看清楚了,發現所謂的一幅畫,其實是個畫組。就是把幾個素描圖,裝裱在同個畫心中,形成了一幅卷軸,方便攜帶、懸掛。


    當然了,幾張素描畫也基本同源,隻不過每張畫表現的形式,也有一些區別。但是大家可以肯定,畫的都是同一雙手。


    是的,素描畫的是手,同一雙手,姿勢各不相同的手。


    最引人注目的,卻是畫組的最中間,那一雙骨節分明,雙掌微微合攏,仿佛是在祈求、禮拜的雙手。


    這雙手,十分的傳神。在灰色的背影中,合攏的雙掌伸向天空。這雙手皮膚粗糙,筋節突起。很明顯,這是一雙普通勞動者的手。


    就是這一雙手,關節的僵硬和手勢的溫柔形成對比;粗糙的雙手所代表的生活苦難,與祈禱的虔誠形成對比;遒勁的雙手和流暢的線條形成對比。


    哪怕是這一群不怎麽懂畫的人看了,也覺得畫裏獨具韻味。


    “畫得真好,這是在拜佛嗎?確實有佛性。”


    觀賞片刻,有人讚歎幾句,然後打聽起來:“這是誰畫的?”


    “一位著名畫家。”


    講解員微笑,指著圖畫一角,示意道:“你看,上麵還有他的簽名呢。”


    “誒?”


    眾人連忙看去。


    在畫中一角,他們確實看到了文字。隻不過,這文字是字母,以及數字。


    數字也可以理解,那是日期,一目了然。


    但是字母,by,又是什麽意思?


    許多人迷茫。


    就在這時,小女孩小手一指,脆聲道:“爸爸,爸爸,你看這兩個字,和小票裏的字,一模一樣呢。”


    “什麽?”


    丈夫愣了一愣,目光微微一凝,就連忙在口袋中,掏出了女兒撿回來的小票。


    小小的紙票,與郵票大小相同。


    票麵上,自然有細小的文字,刻繪了沈莊印象四字。


    這個自然不是重點。


    關鍵是票麵中,印刻了一張畫。微縮的票畫,卻一點也不模糊,反而十分清晰。在畫的下角,也有兩個字母,以及印發的日期。


    by!


    丈夫舉起小票,開始對比……


    真是一樣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藝術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燭並收藏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