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光鮮亮麗的人,背後或許也有很多無奈與艱辛,當我們抱怨生活不易,歲月不公的時候,想想其實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沒有容易二字。


    李二海,在普通人的眼裏,已經貴為縣長,高不可攀了。


    然而,背後的辛酸又有誰知道。


    但怨天尤人不可取,因為抱怨不能解決問題。


    隻有勇敢地麵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確之選。


    李二海知道,必須強大,盡量充實自己,充實生活,才是正道。


    也不知從哪兒傳來的消息,李二海那個炸彈事件很快就傳到了溫定,這麽一件離奇的事情,再加上傳播過程中被無數次臆想及添油加醋,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被大家說得是津津有味。


    一直都有點爭議的人物李二海,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事情竟然也傳到了王大奎的耳朵裏。


    王大奎卻是另外一個態度。


    他認為,有爭議的人,才最有可能創造上升的空間,試看天下,有幾個平平庸庸之人成了大事?


    李二海知道奎叔不好和自己聯係,早就為他買了一個手機,還給他充了一千元話費。


    這王大奎哪裏舍得亂用,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打過幾個電話。


    這次,他知道李二海心情不好,便拿出手機給他撥了過去。


    “海子,好久沒來看你奎叔了。”


    “奎叔,最近一直忙,還真是把您給忘了。”


    “你小子,現在是官做大嘍。”


    王大奎和李二海開了個玩笑。


    “哪敢。這兩天我抽個空子回去看看您。”


    “那倒不必,我就是想聽聽你的聲音,現在我聽了,就知道你還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叔都聽到了?”


    “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裏嘛。”


    “唉,別提了。”


    “為什麽不提?這世上每天都發生那麽多事情,難道因為你不提它就不存在嗎?遇事不要慌,要動動腦子。越是快要衝動的時候,越是要冷靜。”


    “叔,我知道,這個您教過我。”


    “其實,這個事我能大概猜個八九不離十,叔認為,事情是真的,但因為特殊原因,你必須緘口不言,因為有人給你的嘴已經貼上了封條,對吧?”


    “叔,不是的。”


    “叔不要你親口承認,因為叔知道你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李二海非常佩服王大奎,不過是一個做過村長的泥腿子,但他去是諸葛在世,真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這事,他竟然看得透透的,不服不行啊。


    “其實,我很替你高興。別看你現在受到大家的誤解,也別看重那個什麽領隊,這些都是表麵的東西,不值錢。”


    “所有事情,背後的東西才有用,你想想看,這個鍋能讓你白背嗎?真那樣,也說不過去嘛。”


    真是老道,王大奎這番話是話糙理不糙,想想真奇妙。


    李二海一下子就釋然了,感覺渾身輕鬆了許多,心清氣爽。


    去縣政府上班,先做好手頭的事。


    上次去工業集中區暗訪虹雨洗滌用品廠的汙染問題,還不有解決。


    縣信訪局匯報,暫時沒有人上訪了。


    李二海心裏反而不安,之前一直上訪的人,竟然斷訪了,還不是由於對自己的承諾信任嗎?


    那可不能愧對群眾的信任,因為這個信任是黃金也換不來的。


    李二海在腦海裏思索著,到底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


    從群眾的利益出發,這樣汙染企業應該鐵腕關停。


    但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這裏的工業基礎不是薄弱,而是幾乎為零。


    任何一個地區,甚至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初期,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包括當今發達的歐美國家,無一例外。


    這個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但還必須麵對。


    其實,辦廠也是為了群眾,除了縣裏有財政收入,也安排了大批農民進廠做工,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農民收入,大批群眾脫貧致富。


    現在出了汙染問題,實屬無奈。


    出去招商引資,是個最棘手的活,優質資源,都被人家沿海地區攬入囊中,剩下的高能耗有汙染的企業,也是唐僧肉,爭搶依然激烈。


    像溫定這種中西部落後的地方,又是貧瘠山區,你不開出優惠條件,誰還願意來呢?


    就是這個虹雨洗滌用品廠,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來的。


    道理誰都懂,但事情卻難辦。


    尤其是縣政府一把手,上麵有考核指標,縣裏也指望這些稅收撐腰。


    俗話說,一錢逼倒英雄漢,前些年溫定財政捉襟見肘,基本是靠借貸度日,真是拆東牆補西牆,十分慘淡。


    這一點,當過多年縣長的趙愷是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經過李二海這幾年的努力,縣集中工業區竟然全部入駐了大大小小的工廠,成為全省最紅火的縣開發區。


    為此,沒少受省裏表揚。


    這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縣裏有錢了,啥事都好幹了。大修了縣城幾條主幹道,擴建了縣中,新建了教師進修學校,已經開工了縣老年活動中心,給縣醫院增添了幾台大型檢查設備……


    所以,現在要是關停園區一些工廠,那不是心窩上剜肉嗎?


    但群眾的利益一定要兼顧,這也是根本。


    很顯然,必須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腦殼疼。


    李二海起身去拿茶葉,給自己重新泡一杯茶。


    這事一向都是自己來,秘書出身的他,卻從沒有讓秘書給自己泡過茶。


    往杯子裏放入一些苦丁,再倒入開水。


    他自然地盯著茶杯,依然在思考著汙染的問題。


    當他看到茶杯底部的茶葉開始慢慢向上飄浮起來的時候,突然有了一種靈感。


    對呀,茶肯定是要喝的,但那個茶葉受不了開水的浸燙,開始從底部紛紛上逃,雖然沒有解決問題,但它也是發生了位移了。


    有辦法了。


    他找來胡元柳副縣長,和他一起去虹雨廠,同時還帶上了環保局長。


    先是和虹雨廠的負責人進行了嚴肅而又不失和氣的一番談話。


    “感謝你們虹雨廠多年來對我們縣裏工作的支持,更感謝你們為我們縣財政做出了貢獻,縣裏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們廠的各項工作。”


    “現在有個情況,需要跟你們協商一下,也希望得到貴廠的支持和配合。”


    “這兩年,不斷有你們廠周圍群眾反映貴廠的汙染問題。經過我們專業部門的檢測,情況是存在的,這個恐怕貴廠自己也是知情的。”


    “你們也知道,現在國家抓得緊,環境治理工作已經提到了一個新高度。”


    “你們看這樣行不行,你們抓緊搞好環保設備,盡快讓排放達到標準。”


    “那邊,我們去動員附近群眾搬離你們廠區,重新安置他們。不過,這個費用是不是請你們來解決呢?”


    虹雨洗滌用品廠這幾年生產紅紅火火,利潤豐厚。


    汙染的問題,他們也是不希望出現的。


    無奈,上次從德國采購的降汙設備還沒有到,暫時還沒有辦法全麵解決問題。


    現在一聽李二海的想法,竟然和他們不謀而合,廠長也就欣然接受。


    這邊說好了,再去說那邊。


    出得廠來,到了村部。


    事先已經和當地村溝通過,讓他們把虹雨廠附近那九戶都找了來。


    其中就有上次暗訪時在圍牆外邊見到的那兩位老農。


    李二海他們一進屋,那兩人就站起身,走過來和李二海握手。


    “李縣長,雖然您忙,但我們相信您會把我們的事放在心上的,這不,終於把您給等來了。”


    看著淳樸的兩位老人家,李二海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兩位,我來遲了,對不起啊!”


    “李縣長這是哪裏話,快請坐。”


    “各位,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虹雨廠汙染給大家造成困擾的問題。”


    “李縣長,我們也不是不講理,隻是那個味太大了,我們連窗戶都不能開,u看書 .uuknshu 實在是沒辦法呀,否則哪個會去上訪呀。”


    李二海掃視了一下村部會議室裏的人,觀察一下大家的表情。


    顯然還有幾人情緒激動,嘴唇總是在動,看著要搶著說話的樣子。


    果然,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了過來。


    “李縣長,平時我們都聽說你是個好人,是個好官,我們自是佩服。不過,話說回來,一碼歸一碼,我們現在就事論事。我們祖祖輩輩住這兒,這個是事實,虹雨廠後來的,這也是事實,對吧?”


    說話的是一個粗壯大漢,麵色黝黑,典型的農村莊稼漢,他們空有一身力氣,也隻能土裏刨食。


    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


    “縣裏要建工業區,我們沒有反對,是絕對支持的,當時要我們拿出土地來,我們也沒有猶豫。”


    壯漢說著,朝其他人看了看,顯然是在找幫腔。


    屋裏就響起了一片附和之聲:“是啊,是啊。”


    還有一人嘀咕了一聲:“其實當時給我們的地價補償真是太少了。”


    壯漢得到大家回應,底氣更足了。


    “李縣長,作為一個祖輩生活在這裏的人,讓出了自己的部分土地,現在卻被這個虹雨廠弄得民不聊生,聽說您也去過現場,我們在附近的九家呼吸都困難了,成天不敢開門窗,這樣還是人過的日子嗎?您說呢?”


    有兩三個人開始壯著膽子大聲喊起來。


    “李縣長,這個問題要是再不能解決,我們就要去市裏、省裏反映,到時候可不要怪我們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旋風太極李二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琅琊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琅琊居並收藏旋風太極李二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