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夢中的張瀾突然醒了。
不知道為何,他這幾天的總是夢到前幾年出現的情況,身旁,已為人婦的謝芳語也被驚醒了。
“夫君,又做夢了。”
謝芳語輕聲細語,用帕巾擦了擦張瀾額頭的虛汗。
“我沒事了,睡吧!”張瀾點了點頭,重新躺好。
他慢慢地進入了夢鄉,他又從夢中回到了之前,那幾年發生的大事始終在張瀾腦海中縈繞,或許應了那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第二日一大早,張瀾就趕到了朱瞻基府邸,確定了行程之後,又急匆匆趕到了謝府,見到了心上人謝芳語。
聽著張瀾又要去南方,還不在京城過年,謝芳語看到手裏的胭脂水粉、桌上的錦衣玉食,突然覺得不香了,她有些欲哭無淚。
良久,謝芳語看了看有些無奈的張瀾,輕啟朱唇、說了一句:“我會給你寫信的!”
“嗯。”張瀾使勁點了點頭。
這次的任務是意料之外,是皇帝陛下欽點又不得不去,兒女私情隻能放到後麵了。
中午在謝府用了午飯。
張瀾隨即將福伯早就準備好的過年禮物、食材兩大車送進謝府,辦完這件事,張瀾徹底鬆了口氣,突然覺得…單身狗也有單身狗的好處!
在張瀾的記憶深處,永樂十四年(1416)始終難以忘懷,即使那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也從未忘記。
有時候,張瀾覺得自己和夢境中重合,或者說從一開始這就是個夢,而這個夢一直未醒,有時候…夢很混亂,讓張瀾看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如果不穿越的話,他現在會在哪裏!?
在夢裏做夢,看著很稀奇,但是張瀾確實做到了,而且很多順序隨著混亂開始混亂了起來……
夢境中的張瀾翻了個身,之前的經曆種種不斷和曆史事件融合,此刻他應該和朱瞻基啟程,繼續自己的南下任務。
地府之中。
孟婆婆看著鍾馗,她有些頭大。
對麵的鍾馗一言不發,因為他們的強勢介入,導致好多順序開始顛倒,這樣下去的話,勢必對張瀾產生影響,以往下去肯定妥。
“之前,你說過你不插手的,為何現在……”孟婆欲言又止,她想知道到底出現了什麽問題,因為鍾馗長時間在外界,信息量應該比自己多才對。
“因為出現了一個厲害的人物,他著實不滿你這種故意放水的姿態,所以……”鍾馗欲言又止,說多了都是餘情未了。
“我們所做的,地府不是都清楚,對他們來說,刻意改變一些人的命運,不讓其太悲慘。
雖然這種變化調控,沒有被明麵上要求,其實作為地府大佬,他也在嚐試或許想改變什麽!”孟婆的想法,鍾馗何嚐不清晰。
聽了孟婆的話,他歎了一口氣,如果不是因為對方勢大,地藏菩薩給鍾馗微微的提示,鍾馗隻想讓孟婆自己做好這件事,目前看來……自己不插手,支撐孟婆是不行了!
張瀾正在準備前往閩南的各項物資,其實大部分已經讓福伯都準備好了,他隻是在逐一過目,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東西。
不知道怎麽回事,在大黑離開他暫返地府的這兩天,張瀾總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隱隱感覺哪裏不對!
但是張瀾又沒有發現到底是哪裏不對,總之,這次和以往的出巡完全不同,或許是孟婆那裏出現了什麽問題,又或者別的什麽,隻能等大黑回來才能了解到。
現在,隻能完善準備工作了。
張了搖了搖頭,或許他想的比較多了,也可能是這段時間比較辛苦,沒有休息好的原因,因為從金陵回來之後,才堪堪休整了兩日,又要出發閩南,算得上時間比較緊急了。
在臘月二十二這日,在津港張瀾帶著五十名鐵衛和大黑匯合了朱瞻基,還有候顯等人直接登上前往蘇杭的大船。
這些大船隻適合在內陸河航行,如果要快速到達閩南的話,在蘇杭換乘海船,速度會更快一些。
此時,龍羽也傳回了消息,他們已經過了芝罘,正在一路向南前行,如果速度夠快的話,也就是比張瀾等早四五日到達閩南。
不過,這四五日已經足夠準備好一切,朱瞻基一直陰沉著臉,這次他雖然帶了二十名護衛,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朱棣還是讓他帶了五百名禁衛軍精銳隨行。
另外,侯顯還帶了一百名番子精銳,三艘大船加上水手等人,差不多近千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原本是張瀾、朱瞻基、侯顯三人一人乘坐一條大船,uu看書 .uanshuco 朱瞻基有些不痛快,直接將侯顯攆到了前船,他要和張瀾一起乘坐。
高達五丈的大船分為上下三層,加上底部船艙,一艘容納兩三百人問題不大,要知道鄭和乘坐的寶船足足可容納千人,此時永樂朝無論從造船和航海技術都趨於成熟階段,或許經驗就是不斷的嚐試中積累出來的!
還有更關鍵的,除了三樓甲板的虎尊炮之外,兩側還有隱藏的幾門火炮,這麽說吧如果有不開眼的敢來截船,貌似和送死差不多!
侯顯也覺得別扭,張瀾自然而然活起了稀泥,對朱瞻基來說,旅途寂寞、調侃侯顯也算是一個樂子。
還有關鍵問題,就是朱棣為什麽讓侯顯跟隨朱瞻基前往閩南,張瀾思來想去還是沒想明白,並不是表麵上監視那麽簡單,或許侯顯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辦,隻得借助跟隨朱瞻基,這或許算個障眼法而已。
因為早在一月之前,胡濙應已經先一步前往閩南地區,這麽看來,確定朱允炆在閩南的消息,一定是胡濙傳回京城的才對。
但是胡濙給張瀾的感覺,他一直不想真心找到朱允炆,這裏的個中原因,其實張瀾也能猜到,
畢竟胡濙是三代老臣,他在洪武朝到建文朝,再到現在的永樂朝,經曆了太多、太多,胡濙現在已經旗幟鮮明支持了朱棣,再說那麽多,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總之,這次南行肯定要比想象的風暴要多一些,不過張瀾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既使暴風雨要來的猛烈些也無所畏懼,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張瀾吧!
不知道為何,他這幾天的總是夢到前幾年出現的情況,身旁,已為人婦的謝芳語也被驚醒了。
“夫君,又做夢了。”
謝芳語輕聲細語,用帕巾擦了擦張瀾額頭的虛汗。
“我沒事了,睡吧!”張瀾點了點頭,重新躺好。
他慢慢地進入了夢鄉,他又從夢中回到了之前,那幾年發生的大事始終在張瀾腦海中縈繞,或許應了那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第二日一大早,張瀾就趕到了朱瞻基府邸,確定了行程之後,又急匆匆趕到了謝府,見到了心上人謝芳語。
聽著張瀾又要去南方,還不在京城過年,謝芳語看到手裏的胭脂水粉、桌上的錦衣玉食,突然覺得不香了,她有些欲哭無淚。
良久,謝芳語看了看有些無奈的張瀾,輕啟朱唇、說了一句:“我會給你寫信的!”
“嗯。”張瀾使勁點了點頭。
這次的任務是意料之外,是皇帝陛下欽點又不得不去,兒女私情隻能放到後麵了。
中午在謝府用了午飯。
張瀾隨即將福伯早就準備好的過年禮物、食材兩大車送進謝府,辦完這件事,張瀾徹底鬆了口氣,突然覺得…單身狗也有單身狗的好處!
在張瀾的記憶深處,永樂十四年(1416)始終難以忘懷,即使那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也從未忘記。
有時候,張瀾覺得自己和夢境中重合,或者說從一開始這就是個夢,而這個夢一直未醒,有時候…夢很混亂,讓張瀾看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如果不穿越的話,他現在會在哪裏!?
在夢裏做夢,看著很稀奇,但是張瀾確實做到了,而且很多順序隨著混亂開始混亂了起來……
夢境中的張瀾翻了個身,之前的經曆種種不斷和曆史事件融合,此刻他應該和朱瞻基啟程,繼續自己的南下任務。
地府之中。
孟婆婆看著鍾馗,她有些頭大。
對麵的鍾馗一言不發,因為他們的強勢介入,導致好多順序開始顛倒,這樣下去的話,勢必對張瀾產生影響,以往下去肯定妥。
“之前,你說過你不插手的,為何現在……”孟婆欲言又止,她想知道到底出現了什麽問題,因為鍾馗長時間在外界,信息量應該比自己多才對。
“因為出現了一個厲害的人物,他著實不滿你這種故意放水的姿態,所以……”鍾馗欲言又止,說多了都是餘情未了。
“我們所做的,地府不是都清楚,對他們來說,刻意改變一些人的命運,不讓其太悲慘。
雖然這種變化調控,沒有被明麵上要求,其實作為地府大佬,他也在嚐試或許想改變什麽!”孟婆的想法,鍾馗何嚐不清晰。
聽了孟婆的話,他歎了一口氣,如果不是因為對方勢大,地藏菩薩給鍾馗微微的提示,鍾馗隻想讓孟婆自己做好這件事,目前看來……自己不插手,支撐孟婆是不行了!
張瀾正在準備前往閩南的各項物資,其實大部分已經讓福伯都準備好了,他隻是在逐一過目,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東西。
不知道怎麽回事,在大黑離開他暫返地府的這兩天,張瀾總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隱隱感覺哪裏不對!
但是張瀾又沒有發現到底是哪裏不對,總之,這次和以往的出巡完全不同,或許是孟婆那裏出現了什麽問題,又或者別的什麽,隻能等大黑回來才能了解到。
現在,隻能完善準備工作了。
張了搖了搖頭,或許他想的比較多了,也可能是這段時間比較辛苦,沒有休息好的原因,因為從金陵回來之後,才堪堪休整了兩日,又要出發閩南,算得上時間比較緊急了。
在臘月二十二這日,在津港張瀾帶著五十名鐵衛和大黑匯合了朱瞻基,還有候顯等人直接登上前往蘇杭的大船。
這些大船隻適合在內陸河航行,如果要快速到達閩南的話,在蘇杭換乘海船,速度會更快一些。
此時,龍羽也傳回了消息,他們已經過了芝罘,正在一路向南前行,如果速度夠快的話,也就是比張瀾等早四五日到達閩南。
不過,這四五日已經足夠準備好一切,朱瞻基一直陰沉著臉,這次他雖然帶了二十名護衛,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朱棣還是讓他帶了五百名禁衛軍精銳隨行。
另外,侯顯還帶了一百名番子精銳,三艘大船加上水手等人,差不多近千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原本是張瀾、朱瞻基、侯顯三人一人乘坐一條大船,uu看書 .uanshuco 朱瞻基有些不痛快,直接將侯顯攆到了前船,他要和張瀾一起乘坐。
高達五丈的大船分為上下三層,加上底部船艙,一艘容納兩三百人問題不大,要知道鄭和乘坐的寶船足足可容納千人,此時永樂朝無論從造船和航海技術都趨於成熟階段,或許經驗就是不斷的嚐試中積累出來的!
還有更關鍵的,除了三樓甲板的虎尊炮之外,兩側還有隱藏的幾門火炮,這麽說吧如果有不開眼的敢來截船,貌似和送死差不多!
侯顯也覺得別扭,張瀾自然而然活起了稀泥,對朱瞻基來說,旅途寂寞、調侃侯顯也算是一個樂子。
還有關鍵問題,就是朱棣為什麽讓侯顯跟隨朱瞻基前往閩南,張瀾思來想去還是沒想明白,並不是表麵上監視那麽簡單,或許侯顯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辦,隻得借助跟隨朱瞻基,這或許算個障眼法而已。
因為早在一月之前,胡濙應已經先一步前往閩南地區,這麽看來,確定朱允炆在閩南的消息,一定是胡濙傳回京城的才對。
但是胡濙給張瀾的感覺,他一直不想真心找到朱允炆,這裏的個中原因,其實張瀾也能猜到,
畢竟胡濙是三代老臣,他在洪武朝到建文朝,再到現在的永樂朝,經曆了太多、太多,胡濙現在已經旗幟鮮明支持了朱棣,再說那麽多,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總之,這次南行肯定要比想象的風暴要多一些,不過張瀾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既使暴風雨要來的猛烈些也無所畏懼,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張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