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瀾一直向北,前往京城的過程中。


    在後麵跟隨的龍羽接到張瀾的命令,直接掉轉馬頭,向津港而去。


    龍羽會從津港搭船,先一步去往閩南,張瀾隨後就到。


    為了彌補龍羽和古曉婉不能夫妻團聚、一起過年的遺憾,張瀾回到京城後,就讓古曉婉和龍羽匯合,這些先暫時不提。


    皇城,禦書房。


    剛剛下了早朝,朱棣讓朱瞻基代表太子朱高熾來禦書房,確認一下去閩南的差事人選。


    不知怎麽的…朱棣一想到肥如成球的兒子,心裏就非常的不舒服,他知道朱高熾那是種病症,但是心裏就是堵得慌,不願意見到這個已是太子的兒子。


    當時,讓朱高熾當上太子,除了眾位大臣提出的遵循祖訓,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皇後徐妙雲的意願,其實朱棣心裏一直覺得二子朱高洵有自己的風範,他或許才是最佳人選。


    而且現在朱高熾上朝,需要由四個太監抬著,身體癱軟的朱高熾,已經做不到自己行走,這也是讓朱棣縷縷皺眉的原因。


    “皇爺爺的意思是,讓二叔父負責,三叔父協同……”聽著朱棣的話頭,朱瞻基躬身行禮、他皺了皺眉,低著頭,朱棣沒有看到他的表情。


    “本來想讓你爹爹負責,隻不過他的身體,俺很擔心啊!”朱棣一臉無辜,讓朱瞻基免禮。


    “皇太孫想要去閩南,幫助皇爺爺完成心願,北邊蠻人又在犯邊,如果不是寒冬臘月,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


    皇太孫準備快去快回,然後,及早回來和皇爺爺一起戊邊。”朱瞻基扶住朱棣從寬大的座椅走了下來,來到了禦書房的案幾。


    “你是說要隨俺去戊邊,你可準備好了!”朱棣透著驚喜,朱家男兒沒有懼怕上戰場的,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勇士。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皇爺爺不是一直教導我等好男兒馳騁疆場,誌在四方。


    保家衛國,護朝廷之周全不就是我等要做的!”朱瞻基大義凜然,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


    “好,好,好!”朱棣拍著手,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去閩南的話,可不能和皇爺爺一起過大年了,還有你的爹娘那裏……


    對了,你準備帶誰去閩南,那裏沿海不時有海寇騷擾,必須護衛周全才可!”朱棣撫著花白的胡須,輕輕地說道。


    “我帶張瀾即可,他手下都是忠勇之士,有他足矣。”朱瞻基脫口而出。


    “哦!?”朱棣微微皺起了眉頭,看來自己的皇太孫是有備而來,他隻覺得哪裏不對,一時間又說不上來。


    “你隻有三日時間準備,最遲二月二之前趕回來,你可能做到?”朱棣想將一下自己的孫子,作為皇家兒郎,沒有一點兒擔當還成。


    “孫兒必不負皇爺爺囑托,無論如何也會完成任務,請皇爺爺放心,孫兒還有一個不情之請,給孫兒調動當地軍隊的權力,萬一……”


    朱瞻基欲言又止,即使朱允炆已經失蹤這些年,按說他還是有一些實力的!


    “這個…可以讓侯顯跟隨,他手下番子可以隨意調動,另外張瀾不是錦衣衛千戶,閩南當地千戶以下的的錦衣衛均可節製。”


    朱棣像是發現了什麽,看著朱瞻基認真的說道。


    本來朱瞻基的私心是替爹爹交好一些邊關將領,再將地方上的一些官員理順一番,不曾想朱棣人老成精,還是反應了過來。


    朱棣一雙老眼沒有絲毫的昏花,不僅沒有讓孫兒朱瞻基“陰謀”得逞,還將自己的家奴侯顯給妥妥地安排了進來,這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真是糟糕透頂!


    “阿嚏、阿嚏……”


    剛剛過了京郊的張瀾連著打了六、七個噴嚏,張瀾揉了揉鼻子,不知所以……


    自從一人雙馬,從冀中毫不停留兩日後到達了京城,因為一路上朱瞻基不斷傳信,三日內必須趕回來。


    本來張瀾答應謝芳語,回到京城就來看她,甚至可以陪她去看正月十五的花燈,現在看來是不成了。


    不過,給謝芳語帶了江南的絲綢和胭脂水粉,也算是賠罪了,畢竟太子和皇太孫是自己的倚仗,按照曆史走向,朱棣即將要禦駕親征,紀綱這條惡犬也該被斬殺了。


    或許……這才是給謝家人以及被紀綱冤殺(故意殺害)之人一個交代,張瀾已將一切都謀劃好,下麵如何做就需要太子和皇太孫兩位傾力配合,u看書.uuanshu 也要看朱棣能不能痛下殺手。


    朱棣一直信奉“平外首先安內”之信條,朱瞻基走後,朱棣看著案幾上厚厚高達尺高的彈劾,他的眉頭擰成了“川”字,曾幾何時…他想把紀綱保下來,畢竟,很多事是得到他有意無意的“授權”。


    而現在這個“替死鬼”必須死去,因為紀綱知道太多太多的事情,至於紀綱如何死,對朱棣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自古都是“伴君如伴虎”,對於那個射柳的傳說,張瀾是不信的!


    還有朱棣殺死紀綱之後,最後一次返回了金陵,將金陵設為協都後匆匆返回了北京,隨即將北京作為真正的大明首府,這些在史書上都有記載。


    朱棣找朱瞻基說戊邊之事,是想用北方蠻族之事試探一下,他知道現在太子勢大,但是自己的這個皇兒身體已然孱弱不堪,這個時候如果兒子朱高洵“爛泥扶不上牆”的話,自己的皇太孫有沒有擔當,值不值得他去扶持,這都是關鍵之所在!


    看來,朱棣還是在掌控著一切,所以很多正史上的記錄,張瀾作為一個當事者,並不是完全的認同。


    因為曆史(正史)都是由成功(強)謝書寫,和那些野史比起來,被美化的東西太多太多。


    這裏麵唯一能夠符合史實記載的就是紀綱了,因為明年的五月端午,就是紀綱的死期,而現在紀綱還在醉生夢死,尋思著皇帝這裏,能不能給他個爵位,也讓紀家一脈能夠光宗耀祖、流芳百世。


    殊不知,很多事情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在不聲不響中進行改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朝第一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傲w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傲wa並收藏永樂朝第一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