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櫓出去後,考慮到時間還不算太晚,加之要把各部統領召齊,怎麽也得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因此,劉憫決定,抓住這個空當,好好回憶回憶這個益州別駕——張鬆的來曆。
想及於此,他二話不說便跑到空無一人的太守府後堂。
在給自己泡上了一杯茶以後,劉憫開始在腦海裏回憶起《三國演義》這本書來。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個益州別駕張鬆,是書中所載皇叔劉備拿下益州的關鍵人物之一。
因此,劉憫要好好研究研究這個張鬆的為人特點,以及他的行事作風,然後從中找到對付他的辦法來。
隨著記憶碎片不斷被梳理出來,劉憫腦海裏的張鬆形象,漸漸變得豐滿起來。
張鬆者,益州名士。
如果劉憫沒記錯的話,此人算是“昏璋”身邊的一位謀士。當然,要是記錯的話也就算了,畢竟劉憫對《三國演義》一書並不算太過精深。
說起來,這張鬆之於劉璋,就相當於孔明之於劉備,荀彧之於曹操。
而這個張鬆,曾在三國大戲拉開序幕之際,向益州牧劉璋進言,想讓昏璋攜整個益州主動向當時已手握北方四州的曹孟德投誠!
因為在張鬆看來,當時狼臥於東的孫權年輕稚嫩,奪不了天下。而盤踞在荊州的劉備呢?雖有臥龍鳳雛、雲長翼德相助,但本錢著實太小!因此,縱觀天下,唯有手握數十萬兵馬的丞相曹孟德,方才是西川新的主人。
盡管話說起來,彼時的曹孟德早已兵敗赤壁。。
烈火飛舟一場夢,一百多萬兵馬全部被打殘了。。
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方四州依舊握在曹操手裏。他推行屯墾養民政策後,元氣已經大大的恢複。
為此,張鬆還特地攜心血之作——《西川七十二郡詳圖》前往許昌,麵見當時已是丞相的曹孟德。
可惜的是,曹孟德看不上此人。
至於是什麽原因嘛,《三國演義》中應該有明確表述。不過,具體的細節劉憫記不清了。
他依稀隻記得,張鬆求見曹操的時候,一連在許昌逗留了一個月,幾次拜見又屢屢被擋回。
最後,好不容易得到曹操的召見了,滿心歡喜的張鬆抹了個油頭粉麵,正打算去跨跨丞相府的高門檻呢!
可誰知!!
曹操一棍子直接把張鬆支到了軍營裏。
張鬆是個文官,又是個益州的文官。不客氣的說,幾十歲的人了,別說打仗了,可能連軍營訓練場之類的地方都沒見過。
剛到了軍營,曹操的北方將士組成的雄壯大軍,一陣山呼海嘯的戰吼聲直把張鬆弄了個灰頭土臉。
進了曹營之後,已然心灰意冷的張鬆,又被曹操明裏暗裏好一通諷刺挖苦,這直接激發了張鬆的文人傲骨!
伶牙俐齒的張鬆哪裏還忍得住?他用一番言語刺的曹孟德勃然大怒!
可以說,要不是彼時有不斬來使的規矩,這曹操真有心斬了這位出言不遜的張鬆。
直到這時,張鬆獻媚曹操的想法,終告破裂。
灰溜溜的從許昌出來後,張鬆一臉鬱悶的回了益州。
可就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卻被劉備派來的鳳雛、關羽、張飛三人給接去了荊州。
可以說,在曹操那碰了一鼻子灰的張鬆,在劉備這裏卻受盡了禮遇。別的不說,光迎張鬆,劉備就派出了早已威震天下的關羽,張飛,當然,還不能忘了鳳雛先生。
等到了荊州城下的時候,劉備親自於城門口相迎!三軍大排儀仗,迎接張鬆的禮節近乎於國禮,這對張鬆的心理衝擊有多大,可想而知。
去曹孟德那裏主動獻殷勤,卻被亂棒打出,還差點丟了性命。沒想到了劉備這,被半路高規格請來以後,又被他用接待國士的大禮相待。張鬆背後那根在曹操那裏險些蒙塵的傲骨,在劉備這兒徹底支愣了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劉備陪著張鬆日日歡醉,夜夜笙歌,把個張鬆醉的是神魂顛倒!
在荊州連續暢飲了一周過後,張鬆下定了決心,要將西川圖獻與劉備。同時,他也向劉備允諾,回益州後,會盡力說服主公“昏璋”,讓其退位讓賢,將益州送與劉備。
當然,這裏說的有些透明了。不過,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咱們有些時候,就得粗一點不是?
至於張鬆回了益州之後的事,uu看書 ww.ukans.cm劉憫記不太清了。反正最後這益州確實落到了劉備的手裏,說起來,這個張鬆絕對有很大的功勞。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
張鬆手中握有西川各郡縣的詳圖!
這是他數十年來的心血之作!後來劉備正是憑著這張西川圖,方才從容的逐步拿下整個益州。
可別小看這麽一張小小的地圖。
它的重點,在於那個“詳”字!
圖上重點標出了西川各郡縣城門、隘口一類的薄弱之處,以及兵力配比。
要知道,這益州處處是山,滿目皆是險!劉憫打下巴郡的時候,那是靠著各種坑蒙拐騙,外加威雲黑甲軍強悍到發指的戰力才得以成功。至於之後的涪陵,也是借助成功挑起內部矛盾,方才大獲全勝。
至於這武都就更別說了!
要是沒有趙燕德的轟天大隊以及那二十顆威力堪比原子彈的轟天,就算最後武都能拿下來,威雲軍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更何況,之後劉璋又派了近三萬的大軍馳援武都。如果沒有轟天的話,戰況會怎樣?
嗬嗬,烏木那一萬番兵,狼拖那五千南蠻兵,估計得拚掉一半。。
可一旦要是有了西川圖,那攻城拔寨就順利多了。完全可以根據圖上標識的薄弱處,對各個城門隘口進行精準打擊!同樣也可根據圖上標出的對方的兵力配比,從容的安排戰略。
可以說,拿到西川圖,就等於拿到了開啟西川這座寶藏的鑰匙。
盡管劉憫現如今已經坐擁半個西川了,但畢竟還有半個在劉璋手裏不是?
所以說,這西川圖若能拿到手裏,那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想及於此,他二話不說便跑到空無一人的太守府後堂。
在給自己泡上了一杯茶以後,劉憫開始在腦海裏回憶起《三國演義》這本書來。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個益州別駕張鬆,是書中所載皇叔劉備拿下益州的關鍵人物之一。
因此,劉憫要好好研究研究這個張鬆的為人特點,以及他的行事作風,然後從中找到對付他的辦法來。
隨著記憶碎片不斷被梳理出來,劉憫腦海裏的張鬆形象,漸漸變得豐滿起來。
張鬆者,益州名士。
如果劉憫沒記錯的話,此人算是“昏璋”身邊的一位謀士。當然,要是記錯的話也就算了,畢竟劉憫對《三國演義》一書並不算太過精深。
說起來,這張鬆之於劉璋,就相當於孔明之於劉備,荀彧之於曹操。
而這個張鬆,曾在三國大戲拉開序幕之際,向益州牧劉璋進言,想讓昏璋攜整個益州主動向當時已手握北方四州的曹孟德投誠!
因為在張鬆看來,當時狼臥於東的孫權年輕稚嫩,奪不了天下。而盤踞在荊州的劉備呢?雖有臥龍鳳雛、雲長翼德相助,但本錢著實太小!因此,縱觀天下,唯有手握數十萬兵馬的丞相曹孟德,方才是西川新的主人。
盡管話說起來,彼時的曹孟德早已兵敗赤壁。。
烈火飛舟一場夢,一百多萬兵馬全部被打殘了。。
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方四州依舊握在曹操手裏。他推行屯墾養民政策後,元氣已經大大的恢複。
為此,張鬆還特地攜心血之作——《西川七十二郡詳圖》前往許昌,麵見當時已是丞相的曹孟德。
可惜的是,曹孟德看不上此人。
至於是什麽原因嘛,《三國演義》中應該有明確表述。不過,具體的細節劉憫記不清了。
他依稀隻記得,張鬆求見曹操的時候,一連在許昌逗留了一個月,幾次拜見又屢屢被擋回。
最後,好不容易得到曹操的召見了,滿心歡喜的張鬆抹了個油頭粉麵,正打算去跨跨丞相府的高門檻呢!
可誰知!!
曹操一棍子直接把張鬆支到了軍營裏。
張鬆是個文官,又是個益州的文官。不客氣的說,幾十歲的人了,別說打仗了,可能連軍營訓練場之類的地方都沒見過。
剛到了軍營,曹操的北方將士組成的雄壯大軍,一陣山呼海嘯的戰吼聲直把張鬆弄了個灰頭土臉。
進了曹營之後,已然心灰意冷的張鬆,又被曹操明裏暗裏好一通諷刺挖苦,這直接激發了張鬆的文人傲骨!
伶牙俐齒的張鬆哪裏還忍得住?他用一番言語刺的曹孟德勃然大怒!
可以說,要不是彼時有不斬來使的規矩,這曹操真有心斬了這位出言不遜的張鬆。
直到這時,張鬆獻媚曹操的想法,終告破裂。
灰溜溜的從許昌出來後,張鬆一臉鬱悶的回了益州。
可就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卻被劉備派來的鳳雛、關羽、張飛三人給接去了荊州。
可以說,在曹操那碰了一鼻子灰的張鬆,在劉備這裏卻受盡了禮遇。別的不說,光迎張鬆,劉備就派出了早已威震天下的關羽,張飛,當然,還不能忘了鳳雛先生。
等到了荊州城下的時候,劉備親自於城門口相迎!三軍大排儀仗,迎接張鬆的禮節近乎於國禮,這對張鬆的心理衝擊有多大,可想而知。
去曹孟德那裏主動獻殷勤,卻被亂棒打出,還差點丟了性命。沒想到了劉備這,被半路高規格請來以後,又被他用接待國士的大禮相待。張鬆背後那根在曹操那裏險些蒙塵的傲骨,在劉備這兒徹底支愣了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劉備陪著張鬆日日歡醉,夜夜笙歌,把個張鬆醉的是神魂顛倒!
在荊州連續暢飲了一周過後,張鬆下定了決心,要將西川圖獻與劉備。同時,他也向劉備允諾,回益州後,會盡力說服主公“昏璋”,讓其退位讓賢,將益州送與劉備。
當然,這裏說的有些透明了。不過,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咱們有些時候,就得粗一點不是?
至於張鬆回了益州之後的事,uu看書 ww.ukans.cm劉憫記不太清了。反正最後這益州確實落到了劉備的手裏,說起來,這個張鬆絕對有很大的功勞。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
張鬆手中握有西川各郡縣的詳圖!
這是他數十年來的心血之作!後來劉備正是憑著這張西川圖,方才從容的逐步拿下整個益州。
可別小看這麽一張小小的地圖。
它的重點,在於那個“詳”字!
圖上重點標出了西川各郡縣城門、隘口一類的薄弱之處,以及兵力配比。
要知道,這益州處處是山,滿目皆是險!劉憫打下巴郡的時候,那是靠著各種坑蒙拐騙,外加威雲黑甲軍強悍到發指的戰力才得以成功。至於之後的涪陵,也是借助成功挑起內部矛盾,方才大獲全勝。
至於這武都就更別說了!
要是沒有趙燕德的轟天大隊以及那二十顆威力堪比原子彈的轟天,就算最後武都能拿下來,威雲軍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更何況,之後劉璋又派了近三萬的大軍馳援武都。如果沒有轟天的話,戰況會怎樣?
嗬嗬,烏木那一萬番兵,狼拖那五千南蠻兵,估計得拚掉一半。。
可一旦要是有了西川圖,那攻城拔寨就順利多了。完全可以根據圖上標識的薄弱處,對各個城門隘口進行精準打擊!同樣也可根據圖上標出的對方的兵力配比,從容的安排戰略。
可以說,拿到西川圖,就等於拿到了開啟西川這座寶藏的鑰匙。
盡管劉憫現如今已經坐擁半個西川了,但畢竟還有半個在劉璋手裏不是?
所以說,這西川圖若能拿到手裏,那絕對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