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停車場出來,入了一處小院,橫匾上書“崇儉台門”,裏麵卻是典型的江南風格,青磚白牆的屋子,門口幾叢修竹,還掩映著幾株白紅相間的桃花,想來這個季節的桃花,應該是絲絹的,但妙在看不清晰,有風徐過,交錯搖曳,分外別致。正是那種“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後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的感覺。晚上有晚上的魅力,就如此刻,風月共竹影的情境,白天是斷沒有這個味道的。一種熟悉的感覺漫開,我的心跳得有點快了。
跨過小橋,橋下還有淙淙水聲。服務員穿著青綠色的旗袍,將我們引至正屋。
進了屋,我的心裏又是一歎,門口的那個崇儉台門就是個幌子啊,裏麵實在太奢侈了。
偌大的房子,全用來造景了。門內又是條細細的水流,上麵鋪著青石板,過了水簾掩映的二道門,才是吃飯的正經去處——飯桌。而且這間房間裏,隻有一張桌子。
心內暗歎著奢靡,卻無法生起逆煩的情緒。之前去的一些地方,不論是飯店會所甚至別墅,除了歎一聲奢侈外,或多或少有些憤憤的情緒,也許是自己的卑微,總覺得這種地方鋪張得讓人可恨,自己辛苦一個月的工資,也許都不夠人家地上的一塊地板磚。但是眼前的這個地方,我之前慣常心內的憤憤是怎麽也生不起來的,隻因為,太熟悉的景致。
當我的腳踏上有些不平穩的青石板的時候,我的眼眶有點濕潤,是了,是這種感覺呢,小的時候,就是這麽光著腳丫子到處瞎跑,那青石板,也老像不穩當似的,來回晃著,卻一回都沒有把我晃倒,就像與我遊戲的調皮朋友。
我抬起眼睛看著走在我前麵的男人,心裏的暖意幾乎要讓我落淚了。我站在青石板的小徑上,甚至不願再往前邁步了,生怕那麽快地走完這段路。他感覺到我停住腳步,回頭看我:“怎麽了?”
我咬咬嘴唇,很難掩飾內心的起伏,隻那麽眼圈潮潮地看著他。
他嘴角揚起,伸出手:“來。”
當我把自己的手搭在他的掌心時,忽然有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指尖的溫度甚至讓我酥酥麻麻的。我暗暗納悶這是為何,即使我和他的心從未真正的交通過,但身體已經是熟悉的了,為何還會有這種懵懂的衝動?人,真的很奇妙。也許通往你內心深處的就是一個瞬間,一個讓你縱然輪回三世都忘不了的回眸。
坐好後,已有一個三十多歲的風韻女人過來招呼,子越稱她“肖經理”,想來這也是他們常來的地方。肖經理熱情地圍著子越,不停地推薦著菜品。
菜已都點好了,還和子越聊著上次的誰誰又來了之類的,子越眉頭皺起,已有些許不耐煩,我衝著肖經理盈盈一笑,生硬地打斷了她:“要不您坐下來和我們一起吃點兒?”
她一愣,看著我的神色有些訕訕的,但不愧是遊走的老江湖,立即轉為平靜的笑臉:“太客氣了,不用不用,你們聊,我旁邊還有幾桌去照料一下。”
看著肖經理轉身出去的腰肢,子越笑得有幾分得意之色:“沒看出來你還挺厲害。”
看著他的神色,似乎以為我在為他吃醋?雖然我內心的確有幾分酸酸的。不過我還是淡淡笑著裝傻:“厲害?沒有啊,我以為你們是朋友呢。隻有咱們兩個嗎?”
子越臉色一僵,悶聲:“難道你還嫌冷清了?”
原來沒有別人,我心下一鬆,隨口問:“你常來這兒啊?”
“前幾天第一次來,覺得適合你。”他的聲音讓我心下又是一暖,這兒的確適合我,因為這裏完全是我家鄉的味道。
不一會兒菜上來了,看起來也很普通,蟹粉獅子頭,煮幹絲,清湯白菜,隻一道白汁圓菜看著想流口水。
還記得初中的時候有次生病在家躺了半個月,什麽都沒胃口,爸爸騎了三十裏路的自行車到鄉下,買了隻新鮮的甲魚,回來做了白汁圓菜給我。那是我印象中最好吃的一餐飯,也是最奢侈的病號飯了。那隻甲魚,爸媽沒舍得動一筷子,我倒是吃得香甜。待第二頓又熱起來給我吃,我卻怎麽也不肯吃,必須要他們也嚐嚐才肯吃。最後推來讓去,到了第三餐,已經放餿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吃過那個菜,但是記憶裏的美味卻是多年積澱,愈發地讓我向往。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我伸出筷子便衝著白汁圓菜過去了,子越擋住我的筷子:“這個太補,最後吃。”
說罷夾了一筷子煮幹絲給我。我抽抽嘴角,挑著吃了一口,眼睛卻是立即睜大了,不禁歎道:“這幹絲,味道太好了。”
子越不禁揚著唇際笑了:“原來幹絲就能讓你這麽高興?我還以為你對什麽都淡淡的呢。”
我有些不好意思,暗暗腹誹:你是想說我就是個吃貨嗎……但不覺好奇地撥拉著,煮幹絲以前在家是常吃的,可怎麽是這個味兒呢。
看著麵前小盅裏的清湯白菜,也忍不住吃了一口,卻是更加不淡定了,“這個……這個怎麽沒有白菜味兒啊。”也太好吃了啊。尤其是湯,滑香不膩,吃的我舌頭都要吞掉了。
“高湯煲了好幾天。”子越吃得不疾不徐。
“這是不是那個傳說的國宴的開水白菜啊?”我想起以前似乎看過個類似的介紹,說是國宴裏也有個類似的白菜,白菜選的是菜心,湯卻是用幹貝火腿什麽的燉了好幾天。
子越抬眸看我,笑的很深沉:“你知道得還不少。這是仿那個做的。據說這兒的廚子的師傅以前還真做過國宴。”
廚子的師傅……這是噱頭還是真事且不論,但這個白菜是真的很好吃。
不由得想起《紅樓夢》裏劉姥姥進大觀園,吃的那道茄子,吃不出茄子味兒,向王熙鳳討教怎麽做,王熙鳳的一通教程聽下來,劉姥姥一語道破真諦:“原來要十幾隻雞來配它,怪道是這個味兒。”今兒這餐飯讓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中餐的精髓也許就是這樣,食材可以普通,但精在配料,用海鮮火腿的高湯配白菜,用鮑魚海參配豆腐,怪道做出來的是那個味兒。綠葉都是VIP,何況那紅花。
待最後吃那道白汁圓菜的時候,已經撐得吃不下了。我看著吃不下的美味直發愁恨自己肚子太小。
“還有表演,要不要?”子越問。
“要錢嗎?”我抽抽嘴角,這是我關心的。
“都在飯裏了。”子越看著我,有些好笑。
“那當然要。”我吐吐舌頭。
當時做那個決定還不知道,表演比吃飯還會讓人難忘,甚至是銘心刻骨。四個輕紗羅裙的女子嫋嫋的進來,外間的青石板旁還有幾條小徑,剛才還在納悶要這麽多條路做什麽,現在才知是舞台背景。室內柔柔的燈光,她們站在小徑上,旁邊是細細水流,仿若臨水而舞的仙子。這樣的唯美,已是極致,卻是背景音樂響起,最開始便是搖著櫓槳的水聲,瞬間我已淚落。
舞的什麽,我已失神,也不記得,我的世界裏隻有那首背景的曲子,船槳劃開的水聲,笛聲破曉,輕柔的女聲,“千年的小橋幽幽畫中睡,潺潺的流水墨裏靜靜美,城在山中靜燕兒成雙對,誰在水中船撐傘隻影背。魚兒水中遊風兒戲柳垂,夢裏似輪回人兒漸影褪,彎彎柳梢月宛若你的眉,隻在畫中醒不怕千年醉。靜靜你的美,墨引橋下水,青瓷千年腳下睡,托付幾輪回;難忘你的美,把酒月對杯,夢裏又把古城歸,陪你再走一回。”
這首歌我後來又聽過無數次,次次都讓我心內顫動。夢裏又把古城歸,陪你再走一回。這句讓我感慨萬千,故鄉難回,獨在異鄉身是客,心酸、思念一起湧上,待演的人出去,我已淚落如雨。
子越坐到我身邊,摟緊了我的肩膀:“哭什麽?”
“想家了。”我歎口氣,靠在了他的肩上。
他另隻手抬起我的臉,深看著我的眸子,淡淡笑了:“那就跟我回家。”
“我說的不是……”我辯解著。(未完待續)
跨過小橋,橋下還有淙淙水聲。服務員穿著青綠色的旗袍,將我們引至正屋。
進了屋,我的心裏又是一歎,門口的那個崇儉台門就是個幌子啊,裏麵實在太奢侈了。
偌大的房子,全用來造景了。門內又是條細細的水流,上麵鋪著青石板,過了水簾掩映的二道門,才是吃飯的正經去處——飯桌。而且這間房間裏,隻有一張桌子。
心內暗歎著奢靡,卻無法生起逆煩的情緒。之前去的一些地方,不論是飯店會所甚至別墅,除了歎一聲奢侈外,或多或少有些憤憤的情緒,也許是自己的卑微,總覺得這種地方鋪張得讓人可恨,自己辛苦一個月的工資,也許都不夠人家地上的一塊地板磚。但是眼前的這個地方,我之前慣常心內的憤憤是怎麽也生不起來的,隻因為,太熟悉的景致。
當我的腳踏上有些不平穩的青石板的時候,我的眼眶有點濕潤,是了,是這種感覺呢,小的時候,就是這麽光著腳丫子到處瞎跑,那青石板,也老像不穩當似的,來回晃著,卻一回都沒有把我晃倒,就像與我遊戲的調皮朋友。
我抬起眼睛看著走在我前麵的男人,心裏的暖意幾乎要讓我落淚了。我站在青石板的小徑上,甚至不願再往前邁步了,生怕那麽快地走完這段路。他感覺到我停住腳步,回頭看我:“怎麽了?”
我咬咬嘴唇,很難掩飾內心的起伏,隻那麽眼圈潮潮地看著他。
他嘴角揚起,伸出手:“來。”
當我把自己的手搭在他的掌心時,忽然有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指尖的溫度甚至讓我酥酥麻麻的。我暗暗納悶這是為何,即使我和他的心從未真正的交通過,但身體已經是熟悉的了,為何還會有這種懵懂的衝動?人,真的很奇妙。也許通往你內心深處的就是一個瞬間,一個讓你縱然輪回三世都忘不了的回眸。
坐好後,已有一個三十多歲的風韻女人過來招呼,子越稱她“肖經理”,想來這也是他們常來的地方。肖經理熱情地圍著子越,不停地推薦著菜品。
菜已都點好了,還和子越聊著上次的誰誰又來了之類的,子越眉頭皺起,已有些許不耐煩,我衝著肖經理盈盈一笑,生硬地打斷了她:“要不您坐下來和我們一起吃點兒?”
她一愣,看著我的神色有些訕訕的,但不愧是遊走的老江湖,立即轉為平靜的笑臉:“太客氣了,不用不用,你們聊,我旁邊還有幾桌去照料一下。”
看著肖經理轉身出去的腰肢,子越笑得有幾分得意之色:“沒看出來你還挺厲害。”
看著他的神色,似乎以為我在為他吃醋?雖然我內心的確有幾分酸酸的。不過我還是淡淡笑著裝傻:“厲害?沒有啊,我以為你們是朋友呢。隻有咱們兩個嗎?”
子越臉色一僵,悶聲:“難道你還嫌冷清了?”
原來沒有別人,我心下一鬆,隨口問:“你常來這兒啊?”
“前幾天第一次來,覺得適合你。”他的聲音讓我心下又是一暖,這兒的確適合我,因為這裏完全是我家鄉的味道。
不一會兒菜上來了,看起來也很普通,蟹粉獅子頭,煮幹絲,清湯白菜,隻一道白汁圓菜看著想流口水。
還記得初中的時候有次生病在家躺了半個月,什麽都沒胃口,爸爸騎了三十裏路的自行車到鄉下,買了隻新鮮的甲魚,回來做了白汁圓菜給我。那是我印象中最好吃的一餐飯,也是最奢侈的病號飯了。那隻甲魚,爸媽沒舍得動一筷子,我倒是吃得香甜。待第二頓又熱起來給我吃,我卻怎麽也不肯吃,必須要他們也嚐嚐才肯吃。最後推來讓去,到了第三餐,已經放餿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吃過那個菜,但是記憶裏的美味卻是多年積澱,愈發地讓我向往。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我伸出筷子便衝著白汁圓菜過去了,子越擋住我的筷子:“這個太補,最後吃。”
說罷夾了一筷子煮幹絲給我。我抽抽嘴角,挑著吃了一口,眼睛卻是立即睜大了,不禁歎道:“這幹絲,味道太好了。”
子越不禁揚著唇際笑了:“原來幹絲就能讓你這麽高興?我還以為你對什麽都淡淡的呢。”
我有些不好意思,暗暗腹誹:你是想說我就是個吃貨嗎……但不覺好奇地撥拉著,煮幹絲以前在家是常吃的,可怎麽是這個味兒呢。
看著麵前小盅裏的清湯白菜,也忍不住吃了一口,卻是更加不淡定了,“這個……這個怎麽沒有白菜味兒啊。”也太好吃了啊。尤其是湯,滑香不膩,吃的我舌頭都要吞掉了。
“高湯煲了好幾天。”子越吃得不疾不徐。
“這是不是那個傳說的國宴的開水白菜啊?”我想起以前似乎看過個類似的介紹,說是國宴裏也有個類似的白菜,白菜選的是菜心,湯卻是用幹貝火腿什麽的燉了好幾天。
子越抬眸看我,笑的很深沉:“你知道得還不少。這是仿那個做的。據說這兒的廚子的師傅以前還真做過國宴。”
廚子的師傅……這是噱頭還是真事且不論,但這個白菜是真的很好吃。
不由得想起《紅樓夢》裏劉姥姥進大觀園,吃的那道茄子,吃不出茄子味兒,向王熙鳳討教怎麽做,王熙鳳的一通教程聽下來,劉姥姥一語道破真諦:“原來要十幾隻雞來配它,怪道是這個味兒。”今兒這餐飯讓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中餐的精髓也許就是這樣,食材可以普通,但精在配料,用海鮮火腿的高湯配白菜,用鮑魚海參配豆腐,怪道做出來的是那個味兒。綠葉都是VIP,何況那紅花。
待最後吃那道白汁圓菜的時候,已經撐得吃不下了。我看著吃不下的美味直發愁恨自己肚子太小。
“還有表演,要不要?”子越問。
“要錢嗎?”我抽抽嘴角,這是我關心的。
“都在飯裏了。”子越看著我,有些好笑。
“那當然要。”我吐吐舌頭。
當時做那個決定還不知道,表演比吃飯還會讓人難忘,甚至是銘心刻骨。四個輕紗羅裙的女子嫋嫋的進來,外間的青石板旁還有幾條小徑,剛才還在納悶要這麽多條路做什麽,現在才知是舞台背景。室內柔柔的燈光,她們站在小徑上,旁邊是細細水流,仿若臨水而舞的仙子。這樣的唯美,已是極致,卻是背景音樂響起,最開始便是搖著櫓槳的水聲,瞬間我已淚落。
舞的什麽,我已失神,也不記得,我的世界裏隻有那首背景的曲子,船槳劃開的水聲,笛聲破曉,輕柔的女聲,“千年的小橋幽幽畫中睡,潺潺的流水墨裏靜靜美,城在山中靜燕兒成雙對,誰在水中船撐傘隻影背。魚兒水中遊風兒戲柳垂,夢裏似輪回人兒漸影褪,彎彎柳梢月宛若你的眉,隻在畫中醒不怕千年醉。靜靜你的美,墨引橋下水,青瓷千年腳下睡,托付幾輪回;難忘你的美,把酒月對杯,夢裏又把古城歸,陪你再走一回。”
這首歌我後來又聽過無數次,次次都讓我心內顫動。夢裏又把古城歸,陪你再走一回。這句讓我感慨萬千,故鄉難回,獨在異鄉身是客,心酸、思念一起湧上,待演的人出去,我已淚落如雨。
子越坐到我身邊,摟緊了我的肩膀:“哭什麽?”
“想家了。”我歎口氣,靠在了他的肩上。
他另隻手抬起我的臉,深看著我的眸子,淡淡笑了:“那就跟我回家。”
“我說的不是……”我辯解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