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見過禮,崔謙之就開口詢問伯父的情況,然而卻見屋中氣氛猛然一凝。(.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崔茂之和崔襄之的麵色都不怎麽好,對崔謙之的關心說了聲兒感謝,便帶著堂弟和侄女去見父親。
本就五感敏銳、又對人的情緒特別敏感的元容這會兒哪裏還不明白,那位伯祖父的病怕真是棘手的很。
元容一麵想著,一麵跟著伯父們進了裏間探望崔善為,往日精神矍鑠的清河郡公此時兩頰消瘦,麵無血色的躺在那兒,看著就是有氣無力,見崔謙之領著侄孫女磕頭,也隻是動了動手指叫起。
“伯父怎的病成了這樣兒?”崔謙之見到崔善為的樣兒是大吃一驚,兩房素來感情好,崔謙之對這位伯父也是十分敬重的,眼下見他竟然病弱至此,話聲裏當即就帶了哭音兒。
崔善為招了招手,崔謙之便趕忙上前去握住了伯父的手,那隻素來有力的手此時已經幹枯的不像話,還微微的顫著,讓崔謙之心裏很是哆嗦了兩下,雖然幾位兄長都沒說什麽,他也知道這位伯父恐怕是不好了。
“十一郎來了啊,你阿爹呢?”崔善為連說話的聲音都虛的很。
崔謙之連忙把情況交代了一下,道:“阿爹在後頭呢,我是騎快馬連夜趕回來的,阿爹年紀大了,恐撐不住,隻得乘馬車回來。伯父無須著急,阿爹很快就能回來的。”
崔善為歎了口氣,他怎麽能不著急呢?連禦醫就隱晦的提醒崔家給他準備後事了,他自己的身子他自己知道,也不曉得還能撐到幾時,他還想見兄弟最後一麵呢,也好交代一二。雖然有些話跟兒子也能說,但那是不一樣的。
雖然崔善為若是去了,崔茂之要襲爵,而且也是崔家下一代的當家人,但總歸是輩分上差著點兒不是。
不過這事急也沒用,崔善淨也不年輕了,還能跟年輕人一樣趕路?隻又跟崔謙之說了幾句話,便有些精神不濟,打發了人出來。
“十一郎莫往心裏去,阿爹自病了之後便一直精神不濟,不是故意冷待你。”待出了門之後,崔茂之才略帶歉意的道。
崔謙之抽了抽鼻子,抹了把臉道:“阿兄何必一家人說兩家話,我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了,還能在意這個,隻是伯父這身子看著實在是……我心裏難受。”可不是難受,他方才差點兒眼淚都下來了。
一家人都是感同身受,一時間氣氛頗為沉默起來。而元容則是靜靜在一旁發呆,這種場合也沒有她說話的地兒。
她自小同這位伯祖父並不親近,畢竟輩分差的遠,年紀也差得遠,而且元容總還有一點兒心虛,怕被這位精明的長輩瞧出不妥來,因此於她而言,並不如崔謙之那樣傷心,隻是有些傷感。
回到正堂,便見韋氏也在座,看見崔謙之便道:“聽靖哥兒說你連夜趕路還未的休息可是?瞧你這眼下一團青黑,既然拜見過了你伯父,便不忙別的,先好生歇一歇罷。”又對元容道:“九娘也是。”
眼下也不是敘舊論交情的時候,元容跟著崔謙之應了聲,便回平康坊崔宅歇息了,大約是困倦的狠了,直睡到第二日太陽高照。
元容醒來的時候就看見了從窗戶中照進屋裏的陽光,扭頭一瞧牆角的沙漏,竟是已快到午時,不由得心道這府裏丫鬟不懂事,竟然沒有人喊她起身。
這便披衣下了床,隨手支開了窗戶,外頭大約是聽見了動靜,便有一穿著翠綠衣衫的婢子掀簾子走了進來,道:“九娘醒了,可要現在洗漱一番?”
元容認得這個,是嫂子身邊的大丫鬟之一叫翠衫的,便點了點頭,翠衫扭身出去交代了一聲,隨後便有幾個梳著雙髻的小丫鬟陸續進來,端著臉盆提著冷熱水,又遞上牙刷和牙粉,等元容洗漱完畢,那翠衫也已經整理好床鋪,在一旁等著為元容梳頭了。
整理打扮好,元容先喝了杯熱水暖暖胃,便道:“阿嫂既是遣了你來照顧我,那我必得交代幾句話。”
翠衫忙束手聽訓。她能爬到王玉屏的大丫鬟的位置,自然不是蠢人,還是個頗為機靈的主兒,不然也不會被打發來服侍元容,隻是既然伶俐,自然也有幾分聽話聽音的本事,見元容這麽說,便知曉是自己哪裏做的不到了。
見她態度猶可,元容便也不客氣道:“你需記得,我素日都是卯時中起身,若是我未醒,你得叫醒我。”
翠衫忙解釋道:“因看著九娘累的很,便想九娘好好休息一番,郎君和娘子也是這意思,特令婢子不要吵醒了九娘。”
元容不置可否,雖然兄長和阿嫂是好意,但在她身邊做事,自然一切都是要按照她的吩咐來,便道:“今日便算了,之後你記得便是,阿爹可起了?阿兄回來了沒有?”
崔謙之是白身,但崔元靖已經出仕,婚後他便被聖人拎去了政事堂打雜,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日日能見著丞相,倒也是忙碌的很,因有姓氏加成,和長輩故舊關照,他本人又很是能拿得出手的,近十年來已經升了兩級,仕途還算穩當。
翠衫道:“郎君已經去了崇仁坊那邊,三郎方才回來了,此刻大約正在崇明苑。”
從昨天回來就一直神經緊繃,還未來得及跟崔元靖說什麽話,聞言便道:“正好,我也餓了,中午便往阿兄那兒蹭頓飯罷。”
翠衫便忙叫了個小丫鬟去傳消息,雖然這家裏暫時是王玉屏做主了,但元容想要跟兄長一起吃個飯的權利還是有的,王玉屏便是嫂子也不能說什麽,翠衫更沒有說不的理由。那邊王玉屏聽說了,便一邊叫人吩咐廚房多備幾個菜,自己親自去跟崔元靖說。
崔元靖聽說妹子要跟自己一起吃飯,哪兒有不樂意的,還拎了胖兒子一起,也是讓兒子和他姑姑聯絡一下感情。又囑咐了王玉屏一回,務必做些妹子喜愛的菜色。
自從成婚以來,王玉屏日子過的還算舒心,翁姑都不是愛磋磨人的,何況最初那幾年龍鳳胎還小,崔謙之和鄭氏夫妻兩個精力都放在龍鳳胎身上了,而王玉屏又很給力的及時生了兒子,沒幾年,翁姑又跑到了鄉下跟小姑子一起,她就更自在了。
人嘛,日子過的舒心了,自然也就寬容的多,她又素日知道夫君疼愛小姑子,哪裏會在這上頭挑剔什麽,便滿口的答應,十二分的盡心。
是以當元容來到崇明苑時,就看見一桌子都是自己的口味的菜,崔元靖正倚在窗下,摟著胖兒子不知道在說啥。旁邊除卻兩個靜靜侍立的婢子外,並無旁人。
“阿兄!”元容俏生生的往窗下一閃。
崔元靖抬頭就看見自家已經亭亭玉立的妹子站在外頭,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便抬手隔著窗子,如舊時那般揉了揉元容的狗頭:“都這麽大了,還淘氣!”說著,便聽他手裏的胖小子跟著笑了一聲。
元容嘟了嘟嘴,轉身進了屋子,一邊還扶了扶頭上的簪子道:“阿兄怎麽還跟從前一般揉我的頭發。”
崔元靖無奈搖頭,拎著兒子往跟前一放,道:“你呀,在侄兒跟前好歹穩重一些兒。”又推了推兒子,道:“之前怎麽教你的,還不給九姑姑行禮。”
崔子翰便正兒八經的跟元容作揖道:“侄兒拜見九姑姑。”隨後直起身子又衝著元容笑了笑。
不論是崔元靖還是王玉屏,都是生的極好的,他們生出來的兒子容貌上自然不差,白嫩嫩的小男孩兒又乖巧懂事,看著就叫人想要捏捏他,然後元容便真的上手捏了捏。
然後崔子翰便嘟起了嘴巴,可憐巴巴的看向了崔元靖:“阿爹~”崔元靖當沒看見,直接往案幾旁一坐。
元容便也拎著崔子翰坐了下來,道:“都是我愛吃的菜呢,還要多謝阿嫂張羅了。”
崔元靖輕笑一聲:“這些都是應該的,謝什麽?你回去清河這幾年,越發的客氣了,我可不愛聽這些話。”說著,竟是親自給元容布菜,道:“在我眼裏,你還是那個追在我身後喊阿兄的小丫頭。”
這怎麽能同,當年他們是親密無間的兄妹,可如今崔元靖已經成家立室,有了妻兒,她這個妹子必得要往後排啦。元容笑了笑,但也不跟崔元靖爭辯,隻道:“我曉得阿兄疼我,隻是該謝還是要謝的,不然阿嫂要是惱了我,下回準備些我不愛吃的菜可怎麽好?”
不過是玩笑話,卻不意旁邊崔子翰奶聲奶氣道:“阿娘不會。”
說完就見崔元靖和元容四隻眼睛都看過來,便下意識的縮了縮,才道:“阿娘沒有這麽小氣。”
崔元靖哼了一聲,狠狠揉了揉兒子的腦袋瓜道:“你懂什麽,亂說話!”
元容則是嗬嗬笑起來,心中暗讚,這小東西才多大就知道維護親娘了,不錯,是個孝順的娃!rs
崔茂之和崔襄之的麵色都不怎麽好,對崔謙之的關心說了聲兒感謝,便帶著堂弟和侄女去見父親。
本就五感敏銳、又對人的情緒特別敏感的元容這會兒哪裏還不明白,那位伯祖父的病怕真是棘手的很。
元容一麵想著,一麵跟著伯父們進了裏間探望崔善為,往日精神矍鑠的清河郡公此時兩頰消瘦,麵無血色的躺在那兒,看著就是有氣無力,見崔謙之領著侄孫女磕頭,也隻是動了動手指叫起。
“伯父怎的病成了這樣兒?”崔謙之見到崔善為的樣兒是大吃一驚,兩房素來感情好,崔謙之對這位伯父也是十分敬重的,眼下見他竟然病弱至此,話聲裏當即就帶了哭音兒。
崔善為招了招手,崔謙之便趕忙上前去握住了伯父的手,那隻素來有力的手此時已經幹枯的不像話,還微微的顫著,讓崔謙之心裏很是哆嗦了兩下,雖然幾位兄長都沒說什麽,他也知道這位伯父恐怕是不好了。
“十一郎來了啊,你阿爹呢?”崔善為連說話的聲音都虛的很。
崔謙之連忙把情況交代了一下,道:“阿爹在後頭呢,我是騎快馬連夜趕回來的,阿爹年紀大了,恐撐不住,隻得乘馬車回來。伯父無須著急,阿爹很快就能回來的。”
崔善為歎了口氣,他怎麽能不著急呢?連禦醫就隱晦的提醒崔家給他準備後事了,他自己的身子他自己知道,也不曉得還能撐到幾時,他還想見兄弟最後一麵呢,也好交代一二。雖然有些話跟兒子也能說,但那是不一樣的。
雖然崔善為若是去了,崔茂之要襲爵,而且也是崔家下一代的當家人,但總歸是輩分上差著點兒不是。
不過這事急也沒用,崔善淨也不年輕了,還能跟年輕人一樣趕路?隻又跟崔謙之說了幾句話,便有些精神不濟,打發了人出來。
“十一郎莫往心裏去,阿爹自病了之後便一直精神不濟,不是故意冷待你。”待出了門之後,崔茂之才略帶歉意的道。
崔謙之抽了抽鼻子,抹了把臉道:“阿兄何必一家人說兩家話,我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了,還能在意這個,隻是伯父這身子看著實在是……我心裏難受。”可不是難受,他方才差點兒眼淚都下來了。
一家人都是感同身受,一時間氣氛頗為沉默起來。而元容則是靜靜在一旁發呆,這種場合也沒有她說話的地兒。
她自小同這位伯祖父並不親近,畢竟輩分差的遠,年紀也差得遠,而且元容總還有一點兒心虛,怕被這位精明的長輩瞧出不妥來,因此於她而言,並不如崔謙之那樣傷心,隻是有些傷感。
回到正堂,便見韋氏也在座,看見崔謙之便道:“聽靖哥兒說你連夜趕路還未的休息可是?瞧你這眼下一團青黑,既然拜見過了你伯父,便不忙別的,先好生歇一歇罷。”又對元容道:“九娘也是。”
眼下也不是敘舊論交情的時候,元容跟著崔謙之應了聲,便回平康坊崔宅歇息了,大約是困倦的狠了,直睡到第二日太陽高照。
元容醒來的時候就看見了從窗戶中照進屋裏的陽光,扭頭一瞧牆角的沙漏,竟是已快到午時,不由得心道這府裏丫鬟不懂事,竟然沒有人喊她起身。
這便披衣下了床,隨手支開了窗戶,外頭大約是聽見了動靜,便有一穿著翠綠衣衫的婢子掀簾子走了進來,道:“九娘醒了,可要現在洗漱一番?”
元容認得這個,是嫂子身邊的大丫鬟之一叫翠衫的,便點了點頭,翠衫扭身出去交代了一聲,隨後便有幾個梳著雙髻的小丫鬟陸續進來,端著臉盆提著冷熱水,又遞上牙刷和牙粉,等元容洗漱完畢,那翠衫也已經整理好床鋪,在一旁等著為元容梳頭了。
整理打扮好,元容先喝了杯熱水暖暖胃,便道:“阿嫂既是遣了你來照顧我,那我必得交代幾句話。”
翠衫忙束手聽訓。她能爬到王玉屏的大丫鬟的位置,自然不是蠢人,還是個頗為機靈的主兒,不然也不會被打發來服侍元容,隻是既然伶俐,自然也有幾分聽話聽音的本事,見元容這麽說,便知曉是自己哪裏做的不到了。
見她態度猶可,元容便也不客氣道:“你需記得,我素日都是卯時中起身,若是我未醒,你得叫醒我。”
翠衫忙解釋道:“因看著九娘累的很,便想九娘好好休息一番,郎君和娘子也是這意思,特令婢子不要吵醒了九娘。”
元容不置可否,雖然兄長和阿嫂是好意,但在她身邊做事,自然一切都是要按照她的吩咐來,便道:“今日便算了,之後你記得便是,阿爹可起了?阿兄回來了沒有?”
崔謙之是白身,但崔元靖已經出仕,婚後他便被聖人拎去了政事堂打雜,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日日能見著丞相,倒也是忙碌的很,因有姓氏加成,和長輩故舊關照,他本人又很是能拿得出手的,近十年來已經升了兩級,仕途還算穩當。
翠衫道:“郎君已經去了崇仁坊那邊,三郎方才回來了,此刻大約正在崇明苑。”
從昨天回來就一直神經緊繃,還未來得及跟崔元靖說什麽話,聞言便道:“正好,我也餓了,中午便往阿兄那兒蹭頓飯罷。”
翠衫便忙叫了個小丫鬟去傳消息,雖然這家裏暫時是王玉屏做主了,但元容想要跟兄長一起吃個飯的權利還是有的,王玉屏便是嫂子也不能說什麽,翠衫更沒有說不的理由。那邊王玉屏聽說了,便一邊叫人吩咐廚房多備幾個菜,自己親自去跟崔元靖說。
崔元靖聽說妹子要跟自己一起吃飯,哪兒有不樂意的,還拎了胖兒子一起,也是讓兒子和他姑姑聯絡一下感情。又囑咐了王玉屏一回,務必做些妹子喜愛的菜色。
自從成婚以來,王玉屏日子過的還算舒心,翁姑都不是愛磋磨人的,何況最初那幾年龍鳳胎還小,崔謙之和鄭氏夫妻兩個精力都放在龍鳳胎身上了,而王玉屏又很給力的及時生了兒子,沒幾年,翁姑又跑到了鄉下跟小姑子一起,她就更自在了。
人嘛,日子過的舒心了,自然也就寬容的多,她又素日知道夫君疼愛小姑子,哪裏會在這上頭挑剔什麽,便滿口的答應,十二分的盡心。
是以當元容來到崇明苑時,就看見一桌子都是自己的口味的菜,崔元靖正倚在窗下,摟著胖兒子不知道在說啥。旁邊除卻兩個靜靜侍立的婢子外,並無旁人。
“阿兄!”元容俏生生的往窗下一閃。
崔元靖抬頭就看見自家已經亭亭玉立的妹子站在外頭,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便抬手隔著窗子,如舊時那般揉了揉元容的狗頭:“都這麽大了,還淘氣!”說著,便聽他手裏的胖小子跟著笑了一聲。
元容嘟了嘟嘴,轉身進了屋子,一邊還扶了扶頭上的簪子道:“阿兄怎麽還跟從前一般揉我的頭發。”
崔元靖無奈搖頭,拎著兒子往跟前一放,道:“你呀,在侄兒跟前好歹穩重一些兒。”又推了推兒子,道:“之前怎麽教你的,還不給九姑姑行禮。”
崔子翰便正兒八經的跟元容作揖道:“侄兒拜見九姑姑。”隨後直起身子又衝著元容笑了笑。
不論是崔元靖還是王玉屏,都是生的極好的,他們生出來的兒子容貌上自然不差,白嫩嫩的小男孩兒又乖巧懂事,看著就叫人想要捏捏他,然後元容便真的上手捏了捏。
然後崔子翰便嘟起了嘴巴,可憐巴巴的看向了崔元靖:“阿爹~”崔元靖當沒看見,直接往案幾旁一坐。
元容便也拎著崔子翰坐了下來,道:“都是我愛吃的菜呢,還要多謝阿嫂張羅了。”
崔元靖輕笑一聲:“這些都是應該的,謝什麽?你回去清河這幾年,越發的客氣了,我可不愛聽這些話。”說著,竟是親自給元容布菜,道:“在我眼裏,你還是那個追在我身後喊阿兄的小丫頭。”
這怎麽能同,當年他們是親密無間的兄妹,可如今崔元靖已經成家立室,有了妻兒,她這個妹子必得要往後排啦。元容笑了笑,但也不跟崔元靖爭辯,隻道:“我曉得阿兄疼我,隻是該謝還是要謝的,不然阿嫂要是惱了我,下回準備些我不愛吃的菜可怎麽好?”
不過是玩笑話,卻不意旁邊崔子翰奶聲奶氣道:“阿娘不會。”
說完就見崔元靖和元容四隻眼睛都看過來,便下意識的縮了縮,才道:“阿娘沒有這麽小氣。”
崔元靖哼了一聲,狠狠揉了揉兒子的腦袋瓜道:“你懂什麽,亂說話!”
元容則是嗬嗬笑起來,心中暗讚,這小東西才多大就知道維護親娘了,不錯,是個孝順的娃!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