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從嘉德殿出來,向北走大約一刻鍾穿過崇教門,遠遠地看見崇教殿,又向走了半個時辰這才看見“崇文館”三個大字。緊接著,兩人又走過一段鵝卵石的路方才抵達“崇文館”前。
從遠處看與近處看到的情景大不相同,距離不足百米的地方便是“崇文殿”,相當於唐朝的教學之所。李寬並未直接前往崇文館,反倒是先去崇文殿走了一遭。
李承乾向李寬介紹道:“這裏便是學子們學習交流的地方,要是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這裏討論。”
李寬透過窗戶看著約有百人聚集一堂,每個人都正襟危坐,聚精會神的看著堂前的學士講解文章,李寬抬頭看去隻見木板上用黑炭寫有“國與家”,猜測這些學子定然是以此為題而展開討論。
“你們認為國是什麽,家又是什麽?”
學士一本正經的詢問學子,他沒有指名道姓的讓誰回答,反倒是讓所有人主動站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李寬本欲離開聽到此處也忍不住停下腳步,全神貫注地聽著,李承乾同樣如此。
“國即大家,家是小家,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一名學子站起身來躬身施禮回答,學士搖搖頭點評道:“前半句對,後半句牛頭不對馬嘴,我說的是國與家,非治國齊家之道也!”
又一學子站起身來,回道:“國是大家,家是小家,舍小家而為大家!”
“很好,還有沒有其它看法?”學士點頭稱讚,又繼續追問其他人,等了片刻見沒有人說話,接著說道:“國是大家,家是小家,舍小家而為大家此乃大道也。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天下以民為本,家國天下,以家為其本。不論是國或是家,始終離不開民,故而國與家均是以民為本方能長治久安,國家方能繁榮昌盛,小家亦可豐衣足食,反之亦然。”
李寬本以為這些學子聚集一堂不過是紙上談兵,純粹是浪費時間,如今看來倒是他想錯了。這些人聚集一堂集思廣益,反倒是一種進步,尤其是在老師的指引下逐漸明白身上肩負的責任,何嚐不是一種貢獻?
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他之前幾乎從不出現在崇文殿,別說踏進這裏好好地聽著這些學子的交流,就連大門都沒進來過。可以說,李世民在東宮設立崇文館實際上就是讓他招攬人才,奈何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如此做的目的,一直以來都不曾關注過。
兩人悄無聲息的來,又靜悄悄的離開。崇文館與崇文殿中間以長長的走廊連接,穿過走廊便可到達崇文館。走廊上又有歇腳的亭子,除了石凳外,還有一些寫滿文人墨客的詩句,長廊外側栽種著花草樹木。
崇文館便在長廊的盡頭,李寬抬頭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至於崇文館內到底有什麽,不僅李寬不知道,就連李承乾自己都不甚了解,這些都是蘇氏代為管理,除了她以外也就是崇文館的學士、校書郎知道裏麵有什麽。
崇文館大門緊閉,僅有一處小門敞開,也沒人守衛,兩人自然而然的從小門走了進去,這一次李寬徹底傻眼了,李承乾瞠目結舌,他們兩人都沒想到這裏居然堆滿了書籍,完全是書的海洋。
李寬瞬間想起自己在大安宮時,祖父李淵為了培養他也曾專門開設一間房用作書房,密密麻麻的書籍讓他看得眼花繚亂,然而與這裏的藏書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一眼望去均是書籍,除了書架外看不到其它任何東西,就連花卉等都沒有擺放,生怕浪費了一絲位置。李寬看了一遍已然明白崇文館更像是“圖書館”,市麵上的書籍,以及一些藏書等都被珍藏在崇文館內。
可以說整座崇文館內除了書還是書,要知道崇文館可是三層建築,就算頂層不用,以占地百畝來計算,這裏的書籍總數絕對超過任何一個地方,哪怕是國子監都無法相提並論。
“大哥,你真的沒來過?”李寬狐疑地看著李承乾,李承乾苦笑的搖搖頭,他是真的沒有踏足這裏一步,要不然也不至於如此震驚,這些書堆放在這裏,他自己都不知情,這讓李承乾自己都懵了。
雖然蘇氏與他稍稍提及過,李承乾也有準備,還以為隻有一些書籍,眼下根本看不到邊的地方都是書,李承乾回想起之前蘇氏一直打理這裏,禁不住對她佩服不已。
若是換做是他的話,別說看書了,就連來得勇氣都沒有,他真不知道自己的府上要這麽多書幹嘛。兩人在書海中隨意的走著,u看書 .uukanh.om 腳步都不快,看著書上的名字,有一部分李寬記得自己都讀過。
經史子集四部全都有,甚至是皇宮中的藏書拓本或臨摹著作等都擺放在崇文館內,尤其是宮中的拓本那絕對是最珍貴的。兩人走了半天實在是有些累了,也不想繼續看了,正準備離開卻看見有兩人翻看著書籍,很認真的比對著,然後一點點的記下來,完全沒有注意到有他們兩人存在。
李寬、李承乾不約而同的走了過去,側著頭望去見他們翻看著書籍後,又細細的品讀過後,然後重新寫下來;另一人則是對於書中的錯字與釋義添加,兩人分工明確。
片刻後,又有兩人朝著這裏走來,他們手裏都堆放著一堆書,就連走路都有些搖晃。李寬、李承乾對視一眼均是側身避開,當他們兩人一前一後的來到校書郎身邊時,這才想起好像看見旁人,詫異的回過頭卻見李承乾,連忙躬身道:“拜見太子殿下!”
另外兩人驚詫的轉過頭來,看見來人真的是李承乾,驚得他們連忙站起身行拜禮,李承乾微笑的點點頭,道:“本王隻是隨意看看,你們繼續忙你們的事情不必理會我。”
話音剛落,那四人又再次忙於正事,沒有半分猶豫。李承乾見狀使了一個眼神,李寬心領神會的點頭,兩人又再次從崇文館走了出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從遠處看與近處看到的情景大不相同,距離不足百米的地方便是“崇文殿”,相當於唐朝的教學之所。李寬並未直接前往崇文館,反倒是先去崇文殿走了一遭。
李承乾向李寬介紹道:“這裏便是學子們學習交流的地方,要是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這裏討論。”
李寬透過窗戶看著約有百人聚集一堂,每個人都正襟危坐,聚精會神的看著堂前的學士講解文章,李寬抬頭看去隻見木板上用黑炭寫有“國與家”,猜測這些學子定然是以此為題而展開討論。
“你們認為國是什麽,家又是什麽?”
學士一本正經的詢問學子,他沒有指名道姓的讓誰回答,反倒是讓所有人主動站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李寬本欲離開聽到此處也忍不住停下腳步,全神貫注地聽著,李承乾同樣如此。
“國即大家,家是小家,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一名學子站起身來躬身施禮回答,學士搖搖頭點評道:“前半句對,後半句牛頭不對馬嘴,我說的是國與家,非治國齊家之道也!”
又一學子站起身來,回道:“國是大家,家是小家,舍小家而為大家!”
“很好,還有沒有其它看法?”學士點頭稱讚,又繼續追問其他人,等了片刻見沒有人說話,接著說道:“國是大家,家是小家,舍小家而為大家此乃大道也。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天下以民為本,家國天下,以家為其本。不論是國或是家,始終離不開民,故而國與家均是以民為本方能長治久安,國家方能繁榮昌盛,小家亦可豐衣足食,反之亦然。”
李寬本以為這些學子聚集一堂不過是紙上談兵,純粹是浪費時間,如今看來倒是他想錯了。這些人聚集一堂集思廣益,反倒是一種進步,尤其是在老師的指引下逐漸明白身上肩負的責任,何嚐不是一種貢獻?
李承乾滿意的點點頭,他之前幾乎從不出現在崇文殿,別說踏進這裏好好地聽著這些學子的交流,就連大門都沒進來過。可以說,李世民在東宮設立崇文館實際上就是讓他招攬人才,奈何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如此做的目的,一直以來都不曾關注過。
兩人悄無聲息的來,又靜悄悄的離開。崇文館與崇文殿中間以長長的走廊連接,穿過走廊便可到達崇文館。走廊上又有歇腳的亭子,除了石凳外,還有一些寫滿文人墨客的詩句,長廊外側栽種著花草樹木。
崇文館便在長廊的盡頭,李寬抬頭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至於崇文館內到底有什麽,不僅李寬不知道,就連李承乾自己都不甚了解,這些都是蘇氏代為管理,除了她以外也就是崇文館的學士、校書郎知道裏麵有什麽。
崇文館大門緊閉,僅有一處小門敞開,也沒人守衛,兩人自然而然的從小門走了進去,這一次李寬徹底傻眼了,李承乾瞠目結舌,他們兩人都沒想到這裏居然堆滿了書籍,完全是書的海洋。
李寬瞬間想起自己在大安宮時,祖父李淵為了培養他也曾專門開設一間房用作書房,密密麻麻的書籍讓他看得眼花繚亂,然而與這裏的藏書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一眼望去均是書籍,除了書架外看不到其它任何東西,就連花卉等都沒有擺放,生怕浪費了一絲位置。李寬看了一遍已然明白崇文館更像是“圖書館”,市麵上的書籍,以及一些藏書等都被珍藏在崇文館內。
可以說整座崇文館內除了書還是書,要知道崇文館可是三層建築,就算頂層不用,以占地百畝來計算,這裏的書籍總數絕對超過任何一個地方,哪怕是國子監都無法相提並論。
“大哥,你真的沒來過?”李寬狐疑地看著李承乾,李承乾苦笑的搖搖頭,他是真的沒有踏足這裏一步,要不然也不至於如此震驚,這些書堆放在這裏,他自己都不知情,這讓李承乾自己都懵了。
雖然蘇氏與他稍稍提及過,李承乾也有準備,還以為隻有一些書籍,眼下根本看不到邊的地方都是書,李承乾回想起之前蘇氏一直打理這裏,禁不住對她佩服不已。
若是換做是他的話,別說看書了,就連來得勇氣都沒有,他真不知道自己的府上要這麽多書幹嘛。兩人在書海中隨意的走著,u看書 .uukanh.om 腳步都不快,看著書上的名字,有一部分李寬記得自己都讀過。
經史子集四部全都有,甚至是皇宮中的藏書拓本或臨摹著作等都擺放在崇文館內,尤其是宮中的拓本那絕對是最珍貴的。兩人走了半天實在是有些累了,也不想繼續看了,正準備離開卻看見有兩人翻看著書籍,很認真的比對著,然後一點點的記下來,完全沒有注意到有他們兩人存在。
李寬、李承乾不約而同的走了過去,側著頭望去見他們翻看著書籍後,又細細的品讀過後,然後重新寫下來;另一人則是對於書中的錯字與釋義添加,兩人分工明確。
片刻後,又有兩人朝著這裏走來,他們手裏都堆放著一堆書,就連走路都有些搖晃。李寬、李承乾對視一眼均是側身避開,當他們兩人一前一後的來到校書郎身邊時,這才想起好像看見旁人,詫異的回過頭卻見李承乾,連忙躬身道:“拜見太子殿下!”
另外兩人驚詫的轉過頭來,看見來人真的是李承乾,驚得他們連忙站起身行拜禮,李承乾微笑的點點頭,道:“本王隻是隨意看看,你們繼續忙你們的事情不必理會我。”
話音剛落,那四人又再次忙於正事,沒有半分猶豫。李承乾見狀使了一個眼神,李寬心領神會的點頭,兩人又再次從崇文館走了出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