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回府的消息很快便傳至京城,蓋文達第一時間奏報於李世民。當他得知李寬回府以後,臉色陰沉得可怕,冷聲道:“除了吃喝玩樂外,一事無成,能不能讓我省點心?”


    對李寬的嫌棄與厭惡寫在臉上,吳公公躬身站立在左側,聽聞皇上對李寬的批評依舊臉色不變的站著不動,猶如空氣一樣不為所動。對於李寬的印象他也是有的,就算如此他是太監也不敢隨意插嘴接話,更別說妄加評論。


    “身為一字親王就連外放的郡王都不如,這樣的人讓其進京能有什麽作為?”


    李世民再次動搖讓李寬回京的打算,詔書下達時李寬不在都督府中,也就是錯過一次機會,眼下知道李寬回來了,整整兩個月不見蹤影,不論大都督之職,就算是一府之主都可以撒手不管,要是擔任其它職位那豈不是禍害當地百姓,這樣不負責的行為讓李世民心灰意冷。


    原本長孫皇後的勸諫加上王槐的密奏,這才讓李世民下決心讓李寬回京行加冠禮。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暗中調查的人相繼回報,確如自己聽到的那樣,這個李寬除了遊山玩水外,沒有半分責任感。


    最初李世民對他的印象就不是很深,上次突然回京為長孫皇後治病還以為懸崖勒馬,或是浪子回頭。如今看來還是自己太高看李寬,要不是自己當初親筆寫下詔書,李世民真的不願意管他分毫,哪怕是自己兒子也可以撒手不管。


    有這樣的兒子,李世民真心不願意接納,著實丟他的臉麵,再說對於這事李世民心中一直有疑惑。自從幼年見過三次麵外,再見時李寬便戴著麵具,還是先皇的吩咐,李世民不好讓李寬取下讓他看看真實麵容,所以對此事一直抱著懷疑態度。


    “老吳,你的意思如何?”李世民著實下不了決定,便詢問身旁的吳公公,後者聞言身子一抖,彎腰躬身的低頭回道:“老奴惶恐,楚王乃是皇親國戚,此事輪不到老奴插嘴!”


    李世民見吳公公不願發表意見,冷著臉強硬的說道:“你但說無妨!”


    吳公公無奈隻得稍稍抬起頭,從容的說道:“以老奴的意思,楚王殿下理應回京接收加冠之禮!”


    “為何?”李世民沒想到吳公公居然與自己的意見相反,這倒是讓他來了興趣,想要聽聽吳公公的意思。


    吳公公壯著膽子,硬著頭皮繼續說道:“老奴鬥膽,楚王殿下乃是皇上的骨血,自貞觀九年到貞觀十三年,已有四年之久。雖是先皇遺命讓楚王殿下前往荊州任職,可殿下畢竟是皇上血脈,這份血親無法割舍!”


    “不論皇上如何不喜殿下,依然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另外,先皇在世時曾與皇上立下約定,皇上乃仁君。若違背約定,無法交代,甚至可以說影響皇上的權威。”


    “雖然楚王殿下頑劣,皇後說得很對,殿下年紀尚幼時便離開京城,無人約束也無人管教之下性子自然野了點。但是,殿下對於大唐的忠心老奴相信絕對是真的!”


    吳公公說的很隱晦,就算李世民是個開明的皇帝,他身為殿中監是皇上身邊貼身太監,也不敢真的指著鼻子說李世民不是,隻得委婉的表達自己意思,而且說得極其中肯讓李世民無法駁斥或是動怒。


    李世民沉默了,吳公公從旁觀者的角度分析讓他啞口無言。雖說李寬已經過繼給李智雲為嗣,仍舊改變不了是自己兒子事實,也就是說骨肉親情割舍不斷,這份血緣關係無法割舍。


    生而不養,父母之罪;養而不教,父母之禍;教而無方,父母之過。


    李寬自出生那天起,李世民便沒有盡過一次父親的責任,之後長大也從未教導過絲毫,全都是李淵留在身邊照顧。養不教,父之過也,李寬頑劣說到底不就是沒有教育好嗎?


    既然李寬是李世民的兒子,那這個責任是他承擔,吳公公說的很有道理,李世民心裏有氣也無處發泄。畢竟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他的確沒有養過一天,也沒好好教育。


    吳公公便是從骨肉親情的角度上去論證的,另外一個便是李世民與李淵兩人的約定,要是李世民不願意遵守,也就是失信於人,身為一國之君,自然一言九鼎,若是出爾反爾又豈是九五之尊該做的事情?


    如果一國之君都出爾反爾,那天下百姓紛紛效仿之下,那整個大唐千萬人中有幾人會信守諾言?這句話也提醒著李世民,萬事以大局為重,就算李寬再怎麽不成器,仍然得遵守。


    吳公公說的很隱晦,李世民聽懂了!


    “罷了!”


    李世民一連說了三遍,可見他也是無可奈何,就算心不甘情不願又如何,這是他自己種下的因,那麽結果自然由他自己承擔。既然李寬回來了,那麽這個詔書還是得傳達下去。


    李世民就像是丟了魂魄一樣,渾身無力的半躺在椅子上,uu看書 w.ukans.co 複雜的眼神看了看旁邊的詔書。其實,這份詔書並非他要傳達下去的,而是當年他與李淵談話時親筆所寫的那份詔書,答應先皇李淵的事情全都一一記錄在上麵,包括對李寬的身份與爵位等都寫明。


    這便是王槐密奏時附帶上的詔書,也是提醒李世民不忘當年的承諾。吳公公之所以清楚,也因為他是李世民的心腹,而且又是殿中監,就算是李世民極為**的事情都知道,不過藏在心裏不外傳便是。


    “傳詔吧!”


    李世民有氣無力又有些無奈的話,讓吳公公身子再次低了幾分,他明白李世民的為難。即便如此他還是做出決定,這份決心讓吳公公很欽佩,他與李世民相處的時間不短,可以說在李世民還是秦王時,吳公公便是秦王府中帳內府的人,跟隨李世民已有數十年之久。


    “諾!”


    吳公公恭敬地接旨,躬身退出了太極殿,出了殿就迅速的將李世民的意思傳達下去,又專門傳詔的太監出城門直奔荊州而去,然而吳公公做好一切後並未立即進入太極殿,反倒是在殿外等候,他知道李世民需要一個人靜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晉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晉城並收藏唐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