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朱由檢一開始便要求標準化、規模化,所以西山玻璃廠出的產品皆是統一化、標準化的。


    盡管不同爐的產品可能會有不同,但同一爐的產品卻是統一的。


    也難怪畢懋康看了自家玻璃製品後會鄙視西洋那些手工作坊的彩色玻璃了。


    兩人正說話間,一個人影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朱由檢回頭一瞧,正是宋應星。


    來到近前,宋應星大禮參拜之後,侍立一旁,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宴席結束了?”


    朱由檢笑著問道。


    “結束了,結束了。”


    宋應星趕緊應道。


    今日一早,宋應星就應同年邀請,去京城聚會去了,盡管宋應星不是崇禎元年的進士,但因為被朱由檢簡拔授了官,所以也算是這一科的同年。


    今日恰逢春節休沐,他們幾個要好的同年便約在京裏聚了聚。


    遠在西山的宋應星一早便趕到京城,和同僚戲耍半日剛到酒家坐定,他的署吏便快馬加鞭的找到了他。


    陛下來了。


    宋應星不敢怠慢,與同年告罪之後,便趕緊趕了回來。


    對於同年之間的這種交往,朱由檢並不在意,他在前世的時候,一起入職的同事關係自然也要近一些,一起聚餐的事更是平常。


    所以,當朱由檢得知宋應星去城裏和同年聚餐了,並沒有讓人去招他回來,是他的署吏覺得此事不妥,才自作主張的趕到了城裏,將其招了回來。


    見宋應星趕路趕得風塵仆仆,臉上的塵土混著汗水,臉都要花了,朱由檢便道。


    “先去洗洗。”


    宋應星卻是不敢,直接用寬大的袖子在臉上抹了一把。


    朱由檢見狀,笑笑沒有說話,轉身接著看玻璃廠。


    朱由檢伸手拿出一塊玻璃,雖然已經達到了平板透明的效果,但裏麵的起泡卻也不少。


    “陛下,老臣已經按您交代的方法充分攪拌了,很大的氣泡沒有了,但小氣泡還是不少。”


    畢懋康有些不解的詢問朱由檢。


    “這個起泡祛除確實是個難點,再說人力攪拌速度肯定跟不上,有一些氣泡是肯定的。”


    朱由檢將那塊玻璃放到眼睛前,透過玻璃檢查其透光度。


    西山玻璃廠如今出產的玻璃除了氣泡和大小之外,已經和朱由檢在前世見到的玻璃所差無幾了。


    這些小氣泡雖然不少,但要是單純的用做玻璃窗的話,倒是也勉強合格了,就是形製太小了。


    “有點小了,起碼得一尺見方才行。”


    朱由檢拿著這巴掌大小的玻璃對身後二人說道。


    “陛下,臣等也試著製您說的那種大塊的玻璃,但是太容易碎,有時候趕巧了能作出一塊。”


    這次是宋應星答話,而旁邊的畢懋康則去拿了一塊相對大一些的平板玻璃。


    “陛下您看,這是運氣好的時候,弄出來的大塊玻璃。”


    朱由檢接過那塊有一尺半見方的玻璃,感覺有點後世玻璃窗的意思了,仔細瞧了瞧,又轉身交給了身邊的侍衛。


    不過身邊的侍衛剛接過去還沒有放下,直接啪的一聲就碎了。


    侍衛抓著手裏剩餘的玻璃殘渣,有些緊張外加膽怯的看著天子,一臉的無辜,心道:這真不是我幹的,我真不知道這是咋回事。


    對於玻璃的價值,這侍衛自然也是了解的,像這樣大塊的透明玻璃,在京城的鋪子裏少說也得價值千兩,把他賣了也賠不起。


    麵對侍衛局促的表情,在看了看畢懋康和宋應星一臉的尷尬,朱由檢忍不住笑了笑。


    在前世,玻璃碎了,首先想到是的是有沒有傷到人,但在明朝,卻要先疼惜碎了的玻璃。


    “沒傷到吧?”


    朱由檢盯著那侍衛看了看,關切的問道。


    侍衛聞言,一臉的難以置信,隨後便跪地告罪。


    “一塊玻璃而已,再說也不是你的錯,不用放在心上,人沒傷到就好。”


    見朱由檢如此大度,所有人都放下心來。


    因為玻璃的昂貴,所以玻璃廠的生產絕對是保密的,工人和匠人都是經過錦衣衛駐西山辦事處的精挑細選,確保忠誠良善、思想堅定。


    此外,玻璃廠的所有工匠和工人全都實行連坐法,一人泄密,全部連坐,如此讓他們互相監督,當然他們的家人也被監視起來了。


    盡管朱由檢很不恥這種禍及家人或者連坐的做法,但朱由檢不得不說,在普通民眾民智未開的時代,這種殘酷的封建刑罰還是有施行基礎的,而且也更管用。


    對於玻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邊角料和殘次品,畢懋康也讓人進行了統一回收,嚴禁私自藏匿帶出廠外。


    朱由檢雖然不屑這些邊角料和殘次品,但若是拿到京師的珠寶鋪子中,也是能賣不少銀子的。


    當然畢懋康卻不是拿這些廢品出去統一發賣,玻璃廠裏有一個專門的坊間是回煉廢品的,uu看書 .uukanshu.co 而且重新冶煉出來的玻璃要比之前的韌性更好一些,氣泡也要少上一些。


    之前朱由檢看的那個大塊玻璃就是回爐車間生產的。


    而且從中,畢懋康也思慮出了一些門道,是不是將玻璃多冶煉幾遍,成型度是不是要好一些。


    見到這回爐重煉而成的玻璃,畢懋康又有些拿不準了,便上前試探著問道。


    “陛下,臣以為這玻璃是不是如鍛鋼一樣,要二次或者多次冶煉才能韌性十足?還望陛下賜教。”


    “玻璃和鋼鐵是兩種不同的物件,一個性堅,一個性脆,不可混為一談。”


    朱由檢在前世也沒聽說過玻璃需要反複冶煉的,所以直接就對畢懋康的建議搖了搖頭。


    正思量之間,正好一爐玻璃溶液出來了,工匠將滾燙的玻璃放在了平板磨具之上,然後用一個光滑無比的大鐵滾反複碾壓。


    之後便將成型的玻璃放置冷卻,待紅光退去後,又將其浸在了水裏。


    又等了一刻鍾的時間,待玻璃完全冷卻之後,畢懋康便命工匠小心取出放到了案板上。


    見這是一塊完整的大塊平板玻璃,朱由檢不覺得很高興,但畢懋康和宋應星臉上卻沒有欣喜之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有艘萬噸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瓶鹽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瓶鹽汽水並收藏崇禎有艘萬噸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