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的斥候過去不久,打著安字大旗的中軍前哨便走了上來,在查看了這處難得的空曠平坦地形之後,便停下不走了。


    “盧帥說的對啊,這些賊子還真的準備要在此宿營啊,不過離天黑還有個半時辰呢,沒必要這麽早吧。”


    新軍的斥候小隊隊長對旁邊的戰友喃喃說道。


    “不早了,對於這些烏合之眾來說,現在開始,能在天黑之前紮好營寨就不錯了,要是都跟咱新軍似的,那叛軍也不可能一天還走不到二十裏。”


    那小隊長聞言,曬得羣黑的臉上漏出了兩排大白牙。


    “中軍大約半個時辰就會到,我在這繼續監視,你倆趕緊回去將叛軍準備在此紮營的情況報告大帥。”


    小隊長隨後指了兩人,命其回去送信。


    很快,朱燮元的案幾前就收到了這一情報。


    因為叛軍的新動態與盧象升之前分析的一樣,所以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經過前次戰役,朱燮元對於新軍的戰力有了深刻的認識,拋開巴結天子近前紅人的想法,朱燮元放下倨傲之後,對於盧象升的才能也更加重視了


    “建鬥,你怎麽看?”


    朱燮元將後背靠在了太師椅上,仰頭看向盧象升。


    按照之前的計劃,明軍準備在這處鮮有的開闊地帶圍剿叛軍,但因為有叛軍斥候的存在,明軍也隻能遠遠的埋伏,等到叛軍中軍到達之後再衝鋒殲敵。


    因為叛軍有三萬餘人,明軍隻有不到一萬三千人,猛然出擊擊潰叛軍應該沒什麽問題,但要是想全殲,則困難大矣。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盧象升後來分析,叛軍應該會選擇此處紮營,若是真如其所說,那計劃就要變上一變了,於是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見眾人都在等著自己的計劃,盧象升也沒有忸怩,對著眾人拱了拱手。


    “既然叛軍真入了甕中,那咱就一口吃掉。”


    隨後,盧象升便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天色漸漸全部黑了下來,叛軍的營寨也終於紮好了,但中軍大帳中的安邦彥卻有些心事重重。


    跟選鋒的聯係在午後便斷了,雖然在之前有過一騎回來報告,說是選鋒已經到達了永平穀,可半日沒有消息,還是讓安邦彥有些擔心。


    好在複雜殿後的奢崇明部沒有報來明軍追擊的消息,安邦彥心裏稍稍安定了一些。


    ‘等到大軍攻下永寧,就好好的休整一下,順便清理清理那些不聽話的侗寨,然後再找時機重創一下明軍。’


    安邦彥如是想著,用完晚飯之後,出帳巡視了一圈軍營,便回帳中就寢了。


    冬日晴朗的星空之下,貴州密林之間少有的寬闊地帶布滿了營帳,此時恰是後半夜,營地之內一片寂靜,就是巡邏的軍士也都找了個背人的地方,眯上了一覺。


    但在不遠處的密林中,一隊隊兵士借著月色悄悄的行進在山間小路上,慢慢的向叛軍大營圍了上來。


    為了全殲這次的叛軍主力,根據盧象升的謀劃,明軍采用淩晨夜襲的戰法,先給叛軍營地放火,然後再趁亂射殺,最後衝鋒全殲。


    朱燮元、杜文煥和秦良玉等人隨後又對此次行動的額細節進行了敲定,當然這裏麵少不得新軍的參謀司幫助。


    幾時出發,各隊的行軍路線,幾時到達,各隊的攻擊的位置,幾時出擊,各隊的出擊順序等等,全都是新軍的參謀司一一幫助製定的。


    如此精細的軍中參讚,朱燮元等人皆是非常羨慕,當他們知道這並不是盧象升的私人幕僚,而是和需要上陣廝殺的大頭兵一樣,皆是軍士身份之後,更是驚詫不已。


    對於朱燮元等人的疑問,盧象升詳細給他們普及了一下參謀這個軍種,以及各個參謀的分工。


    盡管朱燮元和杜文煥的帳下也有讚畫,但要是讓那些文人謀士跟武夫一樣受各種約束,估計很快就會跑光的。


    很快,在新軍參謀司的謀劃下,各部都到達了預設的伏擊地點。


    眼見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各將帳下的一千精銳家丁便縱馬奔出了森林。


    這些精銳家丁或手舉火把,或拿著新軍友情讚助的大號手雷,叛軍營地隨著一陣陣爆炸之聲,瞬間便陷入了一陣火海。


    而埋伏在周邊的一萬多明軍將士也都彎弓搭箭子彈上膛,隻等驚慌失措的叛軍衝出營帳之後給他們來上一頓加餐。


    黎明之前的時刻,正是人睡的最熟的時候,許多叛軍再睡夢中便被新軍的大號手雷給奪取了性命。


    而活著跑出營帳的叛軍也在明軍一輪又一輪的弓箭和火槍的射擊之中丟掉了性命。


    而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準備衝鋒的營伍,也在新軍的火槍齊射瞬間崩潰。


    不成建製的叛軍在明軍精銳麵前就是待宰的羔羊,個別想憑著武勇衝出重圍的叛軍被快便射翻在地。


    幾次三番之後,叛軍也學乖了,開始向安邦彥的中軍大帳靠攏,準備拚死一站,死中求活。


    安邦彥的中軍大帳此時也已經亂作一團,幸存的各路將領都聚在帳中,等著安邦彥拿個主意。


    但安邦彥此時哪有主意,睡夢之中被人襲了營,隨後就是連連敗退的稟報,安邦彥此時也隻剩下拚死突圍這一條路了。


    在斬殺了一名獻計投降的幕僚之後,一眾將領的思想都被統一了,確定了突圍的方向後,叛軍開始了聲東擊西的突圍。


    在侍衛的簇擁下,安邦彥剛走出營帳,順便便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到了,隻見營地的周圍已是一片火海,原來尚有些秩序的營帳已經被衝殺的七零八落,箭羽破空聲、火槍轟鳴聲不絕於耳,營地上更有許多的屍體七零八落。


    盡管戰局非常的被動,但安邦彥的出現,還是迅速的組織起了一支數量頗多的隊伍,但就在其剛要衝鋒的時候,一隊隊的騎兵便嚎叫著衝了上來。


    朱燮元、杜文煥和秦良玉都是養家丁的,充足的餉銀和良好的訓練,再加上久經戰陣,家丁的戰鬥力不遜色於九邊各鎮。


    由兩千餘家丁組成的騎兵,幾次衝鋒之後,便把安邦彥好不容易鼓動起來的士氣敗了個精光。


    在冷兵器時代,全身甲胄的騎兵對於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步卒來說就是一場災難,萬馬奔騰而來的氣勢不是這些山野番民能夠承受的了的。u看書w.uuansh


    幾次三番的騎兵衝鋒,讓這些打生下來就沒見過幾次馬的番兵們徹底嚇破了膽,安邦彥再想組織起來有效的衝鋒幾無可能,而且明軍也沒有再給叛軍喘息的機會。


    在騎兵徹底打壓下叛軍的士氣之後,八千明軍便嚎叫著衝了上來。


    對於這種混戰,新軍自然沒有參與的打算,這不是新軍的強項。


    米尼步槍上雖然也裝有刺刀,但那是應急用的,此時是官軍收獲的時刻,盧象升也不想再給新軍將士增加無畏的傷亡。


    三千新軍在戰場外圍,時不時的進行遠程火力支援,並對試圖逃跑的叛軍進行圍獵。


    昨日的永平穀之戰,基本是新軍搭台唱戲,看的其他明軍都有些憋氣,今日可抓住了露臉的機會,一個個皆如下山的猛虎一般,衝上去便是一頓撕咬。


    其實對於新軍不參與決戰的安排,李騰蛟等人都有些不理解,按他們之前的計劃,新軍來上幾輪三段齊射,戰鬥便結束了,根本用不到其他明軍費勁下場廝殺。


    但這個計劃還是被盧象升給否了。


    盧象升是在官場做過幾年的人,看得出來這兩天朱燮元等人都在憋著一口氣,要是新軍再來一次獨角戲,朱燮元非得跟他翻臉不成。


    自己吃肉,多少也得給別人留點骨頭、碎肉和湯。


    盧象升和參謀部的幾位靜靜的看著戰場中央的廝殺,體會著天子所說的冷兵器戰鬥與熱兵器戰鬥的區別。


    日上三竿,戰場中的廝殺聲漸漸平息了下來,而安邦彥的屍體也被找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有艘萬噸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瓶鹽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瓶鹽汽水並收藏崇禎有艘萬噸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