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錦州城,總兵衙門。


    一張碩大的遼東地圖前,一名頭發有些花白的錦衣衛在做戰前情報匯報。


    “據錦衣衛暗探情報,此次後金攻打虎蹲兔部,共出動軍隊六萬餘人,其中八旗軍四萬五千餘,蒙古諸部一萬餘人,另有數萬包衣阿哈,運送輜重,搶劫財物,幾無戰力。”


    “而後金留守後方之八旗軍一萬五千餘人,分駐在沈陽、遼陽、赫圖阿拉等大小三十個城池之中。”


    “其中,廣寧駐軍原為五個牛錄,後金西進時,又留了五個牛錄以備不測,現有十個牛錄,三千餘人。”


    聽到這裏,滿桂聞言,暗暗點頭。


    《孫子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滿桂率三萬人對後金三千人,攻城之戰,問題應該不大。


    “中路軍此去遼陽,需途徑西平堡,西平堡止兩個牛錄六百人爾,沿途亦有聞陽堡、平洋橋堡、沙嶺堡、長寧堡等六個小堡,每堡駐軍不等,但皆未有一百人。”


    “遼陽原為女真都城,駐軍稍多,為七個牛錄兩千餘人。”


    “此外,遼陽北,後金都城盛京,有駐軍五千餘人,遼陽南海州亦有駐軍六百餘人,此二地距離遼陽輕騎二日可達。”


    那錦衣衛匯報之後,對著朱由檢拱了拱手。


    “史同知差事辦的不錯,回去告訴情報司的兄弟們,他們的功勞,朕都記著呢,打完這仗,回去都有賞。”


    “謝陛下!”


    那錦衣衛同知單膝跪地,叩拜之後,便隱了回去。


    “情報已經很清楚了,眾將聽令!”


    眾將聞言皆唱喏。


    “寧遠總兵滿桂聽令,朕命汝率軍三萬,並火炮等攻城器械,兩日後出征廣寧,此役汝需兩日而下廣寧,並隨後至少駐守七日,待皇太極率軍回援前毀城撤離。”


    “駐守日,即命城中百姓撤回寧遠一線,撤離前,放火燒城。”


    “此外,汝到廣寧城下時,便可打朕之旗號,並命一人假扮於朕,放言朕禦駕親征,斷皇太極之後路。”


    “朕之將令,汝可清楚?”


    “諾!”


    滿桂單膝跪地,抱拳應諾。


    “錦州總兵祖大壽聽令!”


    祖大壽聞言,上前抱拳。


    “朕命汝率關寧鐵騎一萬,一人雙馬,隨朕奇襲遼陽,今夜午時已過便整軍出發。”


    “朕之軍令,汝可清楚?”


    祖大壽聞言,如五雷轟頂,當時楞在原地。


    但未等他反應過來,一個身影,搶先撲倒在地。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袁可立跪地痛哭,懇請朱由檢回心轉意。


    隨後眾將皆跪地請朱由檢收回成命。


    “此事,朕意已決,不可更改,汝等不必再勸。”


    “陛下,臨來前,元輔、閣老、部堂等諸多大人,命臣務必勸陛下莫要出關,臣亦對諸位大人保證,將拚了這條老命,立阻陛下出關,陛下此舉是要老臣之命否?”


    見勸阻不了,袁可立開始耍光棍。


    “朕說過了,能取朕之命的人,還沒生出來呢,而你袁部堂的命,朕亦是不想要,朕勸袁部堂務必要以國事為重,莫強逼於朕,留此有用之軀,替朕守好山海關,待朕真的遭遇不測,汝再死亦來的及。”


    朱由檢兩句話便把袁可立以死相逼的念頭塞回了腦子裏。


    袁可立聞言,伏地痛哭不起。


    但朱由檢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袁可立亦無辦法,總不能真的一頭撞死在這吧。


    而且自己真的撞死在這,朱由檢是否就不再出關,袁可立亦心裏沒底。


    光棍對光棍,袁可立作為正統的士大夫,終是比不過朱由檢更光棍。


    此時,袁可立也隻能祈禱朱由檢平安回來,如若不然,自己便真的要一死以謝天下了。


    “祖總兵,駱千戶,務必保陛下平安,如若不然,朝堂諸公必殺你等全家以謝天下。”


    袁可立見沒法阻攔朱由檢,便隻能跟祖大壽和駱養性放狠話。


    此時武官對文官天生劣勢,又是一二品大員放話,直嚇得兩人心肝亂顫,忙伏地高唱。


    “臣等誓死保陛下安全!”


    朱由檢見二人一臉緊張的樣子,頓覺有些好笑,遂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放鬆些,等到了遼陽,朕教爾等破敵之法。”


    ------


    當日後半夜,祖大壽點齊一萬名關寧鐵騎,並朱由檢帶來的兩千金吾衛和五百錦衣衛,潛夜出城北去。


    待東方天微亮,眾人已到大淩河前,過了此河,便是後金地界。


    此時正值冬季,大淩河水流平緩,尋一淺灘,眾人縱馬越河。


    過河後,一員英俊小將馭馬上前。


    “大帥,某願為先鋒,替陛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朱由檢見此小將生的英俊,便好奇誇了一句。


    “哈哈,承蒙陛下錯愛,此乃末將外甥,姓吳,名三桂。”


    朱由檢聞言,差點翻身落馬,曆史上嗬嗬有名的大漢奸吳三桂,竟然長的如此英俊。


    在朱由檢原來的那個年代,吳三桂大概率可以出道了。


    朱由檢穩了穩心神,覺得吳三桂作為知名曆史人物,命應該不錯,估計不會草草掛掉,讓他當先鋒似乎贏麵要大一些。


    另外,有吳三桂當先鋒,祖大壽應該不會棄外甥於不顧,偏做那長腿將軍吧。


    “好,既然是祖帥的外甥,定是將門虎子,那便由此小將作為朕的先鋒吧。”


    小將聞言,喜上眉梢,遂翻身下馬,跪拜領命。


    朱由檢又交代了那小將幾句,小將聞言,連聲應是。


    隨後,那吳三桂便點齊三千軍士,出中軍而去。


    說是先鋒,因為朱由檢此次要以速度取勝,其實先鋒也就較中軍早了兩個時辰的時間。


    當然,兩個時辰的時間,若是有不測,也足夠朱由檢預警撤退了。


    隨後,中軍原地休整兩個時辰,而吳三桂則帶先鋒直撲聞陽堡。


    聞陽堡是後金最靠近大明的一個小堡,僅為預警之用,僅有八旗軍三十餘人,另有五十包衣阿哈。


    吳三桂為避免打草驚蛇,隱大隊騎兵於後,隻派五十餘騎上前佯攻,以遮堡內軍士耳目,惑其判斷。


    果不其然,堡內駐軍見明軍較少,uu看書 ..om一時不知明軍意圖,猶豫之間,明軍已進到堡前。


    三十對五十,後金守軍覺得自己贏麵很大,遂糾集兵士,準備出堡一戰。


    剛打開堡門,出堡列陣,便見有一明軍揮動旗幟。


    隨後便聽馬蹄陣陣,舉目遠眺,便見煙塵滾滾,大隊人馬直衝聞陽堡而來。


    後金守軍暗叫中計,顧不得回堡,便想奪路而逃,但此時後路已被那五十餘名明軍截斷。


    前有阻攔,後有追擊,後金軍想也沒想,便向那五十餘明軍衝去,想拚死殺出一條血路來。


    卻見那五十餘明軍,絲毫不慌,在一百戶官的指揮下,遂舉起手中一三眼之物。


    那後金軍暗道不好,但此時馬已起步加速,調轉馬頭已是不易。


    倉皇之間,便聽三聲“放!放!放!”


    隨後三段劇烈聲響,戰場之上瞬間硝煙彌漫。


    待煙霧散去,那二十餘名後金士兵已是血肉模糊,浮屍一片。


    見此慘狀,堡內剩餘的幾名後金士兵遂覺大勢已去,便開了堡門請降了。


    “陛下此計甚妙啊,不費一兵一卒,便下一堡,陛下真乃神人也。”


    首戰告捷,吳三桂大喜過望。


    此前誘惑敵軍的那五十名軍士,是朱由檢從神機營挑選出來的,三眼火銃亦是工部精選,絕對保質保量。


    而朱由檢組建這樣一支小分隊的目的,便是要詐取沿途小堡。


    憑此計策,吳三桂又連下平洋橋堡、沙嶺堡、長寧堡等四個小堡,直到到達西平堡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有艘萬噸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瓶鹽汽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瓶鹽汽水並收藏崇禎有艘萬噸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