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朱由檢分權的文官們齊聲高喊,“陛下聖明!陛下萬歲!”
然後一個個昂首挺胸的走出了乾清宮,腳步輕盈。
更有多愁善感的老夫子,淚眼婆娑,覺得聖天子已就位,士大夫的春天要來了。
外麵秋高氣爽,陽光明媚,這大明有了新氣象啊。
朱由檢站在乾清宮前的平台上,目送著這些興奮不已的朝臣,覺得自己也沒做什麽,不就是給他們派了些活嘛,竟然就換來了他們如此高的評價。
這皇帝當得就是爽啊,被人跪舔的感覺真不錯。
群臣振奮中,簇擁著內閣的幾位輔臣去了文華殿中的內閣辦公室,準備好好的給新皇辦差。
另有幾人出乾清宮後,則悄悄來到了東麵的養心殿。
“陛下在朝會上說了宏德殿失火的事?”
頭上些許白發的魏忠賢,此刻正坐在蒲團之上,轉動著一串烏木的佛珠。
身前清香嫋嫋,看起來有些出塵的意境。
崔呈秀等幾個文官在一旁點頭稱是。
“陛下有沒有懷疑是有人縱火?”
“這倒沒說,就光說了寢宮失火,影響太大,需要嚴查,看樣子陛下是有些後怕。”
“朝臣們什麽反應?”
“沒有反應,就是後來李國普這個夯貨提議讓皇後進宮。”
“這是個耿直的,這是在給皇帝往宮裏送親信。”
“千歲,咱們要不要攔著?”
“攔不了,這是陽謀,世上沒有皇帝在宮中,皇後在宮外的道理。”
魏忠賢語氣有些頹,自從上次沒燒死朱由檢之後,魏公公就覺得有些大勢已去,天命不在自己這邊,此刻正考慮自己是不是要提早退休。
“千歲,還有一要事呢。”
左都督田爾耕看著一臉無欲無求模樣的魏公公,就有些著急。
“什麽要事?”
“千歲,朝會上,大臣們匯報了幾件要事,然後陛下讓內閣擬章程,直接呈給他批示。”
“沒提咱們司禮監嗎?”
魏忠賢有些驚訝,覺得朱由檢下手真快,登基第一天就要收權,還沒卸磨呢,就想著殺驢了。
“陛下這是立誌要做聖天子啊,那些文官們估計樂壞了吧?”
崔呈秀和田爾耕聞言點了點頭。
“陛下這是沒學到帝王的精髓啊,離了咱家幫襯,那幫文官早晚會把他架空的。”
魏忠賢停止轉動佛珠,然後緩緩起身。
“聽說昨日登基時天有異象,上天預警,君王當反求諸己,正德行,慰天下,莫要逼迫過甚。”
隨後,魏忠賢幾人開始密謀。
而此時的朱由檢,卻一點也沒有要做聖天子的覺悟,脫了寬大常服之後,正躺在床上吃雞爪子喝啤酒呢。
回到寢宮的朱由檢,剛才又去船上轉了一圈,發現了一集裝箱來自東方的神秘食物。
許久沒吃鹵味和辣味的他,此刻正不顧形象的大快朵頤。
聖天子,啥聖天子,傻子才做聖天子呢,讓這幫文官給自己幹活他不香嗎。
有人上趕著給自己幹活,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
什麽,怕被奪權,不存在的,剛轉了船上軍火集裝箱的朱由檢,自信心爆棚。
對於想奪權的臣子,他有一百種方法弄死他。
哥們之前就是辦公室裏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老油條,小職員的時候都沒人敢來欺負。
現在自己成了皇帝,大明朝最帥的男人,還擁有一艘現代化的遠洋巨輪。
宦官、文官敢欺負自己試試,自己不主動去欺負他們,都是給他們臉了。
朱由檢肆意的想著,越想越高興,然後桌上的雞爪、鴨脖啥的飛快的進了肚子裏。
趁著媳婦沒來,自己多吃點,以後這愉快的單身時光估計就不多了。
下午,朱由檢接見了內閣的幾位輔臣,然後上午的好情緒就轉瞬即逝了。
戶部沒錢!
在前世經常被錢所擾的朱由檢,沒想到做了皇帝之後,還得為錢發愁。
朱由校這個短命鬼,就給自己留下了不到一百萬兩的銀子。
而且這裏麵還得留著給他修陵墓的棺材本。
據李國普說,俢陵省著點的話,差不多也得花七八十萬兩,餘下的就不多了。
朱由檢聽完以後,差點氣炸肺。
合著這朱由校就是卡著自己的墓地基金留的錢啊,真是一點也不想讓自己沾他光。
生氣歸生氣,日子還得過。
戶部太倉銀庫沒錢,就隻能從別處挪借吧。
好在這幾個內閣宰輔還算不錯,經過一上午的輾轉騰挪,從工部、光祿寺、順天府籌來了幾十萬兩銀子,戶部多少又湊了十萬兩,總算能把眼前的難關度過去。
朱由檢消了消氣,提起筆顫顫巍巍的在宰輔的折子上寫了幾個字。
“準奏,按此章程辦理。”
首輔黃立極接過批紅後的折子,有些激動。
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朝廷大事沒有經過宦官參與。
“大明一年賦稅能有多少?”
但朱由檢卻沒空理會內閣重臣的激動之情,批完這筆錢後,再去除給朱由校修陵墓的錢,戶部基本就沒錢了。
這麽大的國家,財政沒錢,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在前世,即使是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如果預算太少,好多工作都沒法正常開展。
“回陛下,咱大明的稅賦主要分為田賦和商賦。”
見朱由檢開始關心賦稅問題,黃立極收起激動的心情,開始鄭重其事的給新皇介紹賦稅的問題。
“其中田賦又分為:夏賦、秋賦和其他附加稅賦,其中夏賦大約是三百餘萬兩銀子,秋賦是一百餘萬兩,其他附加稅賦是三百餘萬兩銀子。”
朱由檢聞言點了點頭,田賦和商賦他懂,就是農業稅和商業稅。
田賦的夏賦和秋賦他也懂,就是夏季收糧和秋季收糧,這個時代的南方,一年收兩季也很普遍。
朱由檢前世小的時候,每到夏收秋收以後,跟著父親去縣裏的糧所交公糧,這些他都很熟悉。
但是其他附加稅賦是什麽,而且看數額,也是朝廷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其他附加稅賦是什麽?”
“回陛下,近年來,朝廷邊患愈烈,軍餉靡費不少,隻能臨時加征了。”
“對誰加征?”
“主要還是田賦。”
明朝的農民苦啊,怪不得明末農民起義不斷,正常的賦稅雖然不重,但是加征太多,再加上土地兼並,不造老朱家的反才怪。
朱由檢聞言麵色不霽,但也沒有妄加評論,點了點頭,示意黃立極接著說。
“回陛下,商稅是按月征收,主要有市稅和關稅,一年差不多是五十餘萬兩。”
見朱由檢有些不解,黃立極又解釋了一下。
“市稅主要是市場交易之稅,關稅主要是各地鈔關征收的稅,針對過路行商征收。”
朱由檢有些明白了,市稅就類似於後世的大宗商品交易的契稅或者印花稅,而關稅則類似於後世國際貿易中的海關稅。
“商稅如此少嗎?”
來自後世的朱由檢有些吃驚。
雖然他知道古代封建社會多是重農抑商,uu看書 ww. 也聽說過明朝商稅之低,但是真沒有想到商稅會這麽少,堪堪農業稅的十分之一。
這也太少了點吧。
在後世,各國稅賦的大頭都是工商稅,農業稅基本都取消了,甚至為了補貼農業,穩定糧食產量,各國還會發放一定的糧食種植補貼。
莫非明朝工商業不發達?
可記得當年學曆史的時候,明末不是已經有資本主義萌芽了嗎,按說工商業應該有一定的征稅基礎了。
以後還得多出宮去看看,了解一下這時代的工商業狀況,看看有沒有征稅基礎。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啊。
朱由檢如是想到,麵色愈發沉重。
看到朱由檢臉色陰沉,黃立極以為他是擔憂太倉銀庫虧空嚴重。
“陛下不必憂慮過甚,各地的夏賦馬上就運抵京城了,想必能緩解一二。”
朱由檢聞言笑了笑,然後默然不語。
看來這內閣重臣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商稅過低的問題。
大體的了解完明朝的財政狀況,日頭已經西斜,朱由檢也沒有留內閣宰輔們用膳的覺悟,然後就把他們趕去文淵閣加班了。
“抓緊調集物資,撥付山東賑災,軍餉也要盡快發到軍士們的手中。”
朱由檢知道這些救災發餉的銀子能有一半到了災民和軍士手中就不錯了。
但是現階段,自己剛登基,倆眼一抹黑,既沒有整治吏治的基礎,手頭上也沒有可用的人,還是暫且維持原狀吧。
哎,吏治!
朱由檢又多了一件頭痛的事。
然後一個個昂首挺胸的走出了乾清宮,腳步輕盈。
更有多愁善感的老夫子,淚眼婆娑,覺得聖天子已就位,士大夫的春天要來了。
外麵秋高氣爽,陽光明媚,這大明有了新氣象啊。
朱由檢站在乾清宮前的平台上,目送著這些興奮不已的朝臣,覺得自己也沒做什麽,不就是給他們派了些活嘛,竟然就換來了他們如此高的評價。
這皇帝當得就是爽啊,被人跪舔的感覺真不錯。
群臣振奮中,簇擁著內閣的幾位輔臣去了文華殿中的內閣辦公室,準備好好的給新皇辦差。
另有幾人出乾清宮後,則悄悄來到了東麵的養心殿。
“陛下在朝會上說了宏德殿失火的事?”
頭上些許白發的魏忠賢,此刻正坐在蒲團之上,轉動著一串烏木的佛珠。
身前清香嫋嫋,看起來有些出塵的意境。
崔呈秀等幾個文官在一旁點頭稱是。
“陛下有沒有懷疑是有人縱火?”
“這倒沒說,就光說了寢宮失火,影響太大,需要嚴查,看樣子陛下是有些後怕。”
“朝臣們什麽反應?”
“沒有反應,就是後來李國普這個夯貨提議讓皇後進宮。”
“這是個耿直的,這是在給皇帝往宮裏送親信。”
“千歲,咱們要不要攔著?”
“攔不了,這是陽謀,世上沒有皇帝在宮中,皇後在宮外的道理。”
魏忠賢語氣有些頹,自從上次沒燒死朱由檢之後,魏公公就覺得有些大勢已去,天命不在自己這邊,此刻正考慮自己是不是要提早退休。
“千歲,還有一要事呢。”
左都督田爾耕看著一臉無欲無求模樣的魏公公,就有些著急。
“什麽要事?”
“千歲,朝會上,大臣們匯報了幾件要事,然後陛下讓內閣擬章程,直接呈給他批示。”
“沒提咱們司禮監嗎?”
魏忠賢有些驚訝,覺得朱由檢下手真快,登基第一天就要收權,還沒卸磨呢,就想著殺驢了。
“陛下這是立誌要做聖天子啊,那些文官們估計樂壞了吧?”
崔呈秀和田爾耕聞言點了點頭。
“陛下這是沒學到帝王的精髓啊,離了咱家幫襯,那幫文官早晚會把他架空的。”
魏忠賢停止轉動佛珠,然後緩緩起身。
“聽說昨日登基時天有異象,上天預警,君王當反求諸己,正德行,慰天下,莫要逼迫過甚。”
隨後,魏忠賢幾人開始密謀。
而此時的朱由檢,卻一點也沒有要做聖天子的覺悟,脫了寬大常服之後,正躺在床上吃雞爪子喝啤酒呢。
回到寢宮的朱由檢,剛才又去船上轉了一圈,發現了一集裝箱來自東方的神秘食物。
許久沒吃鹵味和辣味的他,此刻正不顧形象的大快朵頤。
聖天子,啥聖天子,傻子才做聖天子呢,讓這幫文官給自己幹活他不香嗎。
有人上趕著給自己幹活,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
什麽,怕被奪權,不存在的,剛轉了船上軍火集裝箱的朱由檢,自信心爆棚。
對於想奪權的臣子,他有一百種方法弄死他。
哥們之前就是辦公室裏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老油條,小職員的時候都沒人敢來欺負。
現在自己成了皇帝,大明朝最帥的男人,還擁有一艘現代化的遠洋巨輪。
宦官、文官敢欺負自己試試,自己不主動去欺負他們,都是給他們臉了。
朱由檢肆意的想著,越想越高興,然後桌上的雞爪、鴨脖啥的飛快的進了肚子裏。
趁著媳婦沒來,自己多吃點,以後這愉快的單身時光估計就不多了。
下午,朱由檢接見了內閣的幾位輔臣,然後上午的好情緒就轉瞬即逝了。
戶部沒錢!
在前世經常被錢所擾的朱由檢,沒想到做了皇帝之後,還得為錢發愁。
朱由校這個短命鬼,就給自己留下了不到一百萬兩的銀子。
而且這裏麵還得留著給他修陵墓的棺材本。
據李國普說,俢陵省著點的話,差不多也得花七八十萬兩,餘下的就不多了。
朱由檢聽完以後,差點氣炸肺。
合著這朱由校就是卡著自己的墓地基金留的錢啊,真是一點也不想讓自己沾他光。
生氣歸生氣,日子還得過。
戶部太倉銀庫沒錢,就隻能從別處挪借吧。
好在這幾個內閣宰輔還算不錯,經過一上午的輾轉騰挪,從工部、光祿寺、順天府籌來了幾十萬兩銀子,戶部多少又湊了十萬兩,總算能把眼前的難關度過去。
朱由檢消了消氣,提起筆顫顫巍巍的在宰輔的折子上寫了幾個字。
“準奏,按此章程辦理。”
首輔黃立極接過批紅後的折子,有些激動。
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朝廷大事沒有經過宦官參與。
“大明一年賦稅能有多少?”
但朱由檢卻沒空理會內閣重臣的激動之情,批完這筆錢後,再去除給朱由校修陵墓的錢,戶部基本就沒錢了。
這麽大的國家,財政沒錢,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在前世,即使是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如果預算太少,好多工作都沒法正常開展。
“回陛下,咱大明的稅賦主要分為田賦和商賦。”
見朱由檢開始關心賦稅問題,黃立極收起激動的心情,開始鄭重其事的給新皇介紹賦稅的問題。
“其中田賦又分為:夏賦、秋賦和其他附加稅賦,其中夏賦大約是三百餘萬兩銀子,秋賦是一百餘萬兩,其他附加稅賦是三百餘萬兩銀子。”
朱由檢聞言點了點頭,田賦和商賦他懂,就是農業稅和商業稅。
田賦的夏賦和秋賦他也懂,就是夏季收糧和秋季收糧,這個時代的南方,一年收兩季也很普遍。
朱由檢前世小的時候,每到夏收秋收以後,跟著父親去縣裏的糧所交公糧,這些他都很熟悉。
但是其他附加稅賦是什麽,而且看數額,也是朝廷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其他附加稅賦是什麽?”
“回陛下,近年來,朝廷邊患愈烈,軍餉靡費不少,隻能臨時加征了。”
“對誰加征?”
“主要還是田賦。”
明朝的農民苦啊,怪不得明末農民起義不斷,正常的賦稅雖然不重,但是加征太多,再加上土地兼並,不造老朱家的反才怪。
朱由檢聞言麵色不霽,但也沒有妄加評論,點了點頭,示意黃立極接著說。
“回陛下,商稅是按月征收,主要有市稅和關稅,一年差不多是五十餘萬兩。”
見朱由檢有些不解,黃立極又解釋了一下。
“市稅主要是市場交易之稅,關稅主要是各地鈔關征收的稅,針對過路行商征收。”
朱由檢有些明白了,市稅就類似於後世的大宗商品交易的契稅或者印花稅,而關稅則類似於後世國際貿易中的海關稅。
“商稅如此少嗎?”
來自後世的朱由檢有些吃驚。
雖然他知道古代封建社會多是重農抑商,uu看書 ww. 也聽說過明朝商稅之低,但是真沒有想到商稅會這麽少,堪堪農業稅的十分之一。
這也太少了點吧。
在後世,各國稅賦的大頭都是工商稅,農業稅基本都取消了,甚至為了補貼農業,穩定糧食產量,各國還會發放一定的糧食種植補貼。
莫非明朝工商業不發達?
可記得當年學曆史的時候,明末不是已經有資本主義萌芽了嗎,按說工商業應該有一定的征稅基礎了。
以後還得多出宮去看看,了解一下這時代的工商業狀況,看看有沒有征稅基礎。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啊。
朱由檢如是想到,麵色愈發沉重。
看到朱由檢臉色陰沉,黃立極以為他是擔憂太倉銀庫虧空嚴重。
“陛下不必憂慮過甚,各地的夏賦馬上就運抵京城了,想必能緩解一二。”
朱由檢聞言笑了笑,然後默然不語。
看來這內閣重臣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商稅過低的問題。
大體的了解完明朝的財政狀況,日頭已經西斜,朱由檢也沒有留內閣宰輔們用膳的覺悟,然後就把他們趕去文淵閣加班了。
“抓緊調集物資,撥付山東賑災,軍餉也要盡快發到軍士們的手中。”
朱由檢知道這些救災發餉的銀子能有一半到了災民和軍士手中就不錯了。
但是現階段,自己剛登基,倆眼一抹黑,既沒有整治吏治的基礎,手頭上也沒有可用的人,還是暫且維持原狀吧。
哎,吏治!
朱由檢又多了一件頭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