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大會兒,呂氏就整出了一桌子的菜。“年夜飯”。


    曉晨看著滿滿當當一桌子的菜,有些不敢相信。以前,在河灣村,哪家會這麽滿滿地一桌子肉。


    紅燒兔肉、紅燒肉、豬頭肉、豬耳朵、大骨頭湯、肉末豆苗菜、涼拌豆苗菜、酸菜、紅燒魚,八菜一湯,看得眼花繚亂。春蘭端出一大碗的餃子,看著曉晨還立在這兒。


    “楞在這兒幹嘛呢,趕緊的,叫邱爺爺來吃飯啊……”放下一一大碗的餃子,又去灶間端了。


    曉晨回過神來,有些不好意思,低低地應了聲兒,往屋外衝。“這麽大塊頭的人,還那麽容易臉紅,真不知道怎麽回事兒。”


    “爺爺,吃飯了……好多好多的肉。”邱曉晨一氣兒地跑進屋子裏。


    老邱頭正在納著鞋底,聽著聲兒,放下針線。揉了揉眼睛。“唐家這是日子好起來了,也是你的福運,你可要惜福,莫要忘了自個兒的本心。”


    邱曉晨換了口氣,“爺爺,你咋又在這納鞋底了,你眼睛不好,我說了,你教我怎麽做便好了,我也可以納鞋底的。我有使不完的力氣,爺爺,你咋就不聽我的呢……”


    夏竹剛巧正在屋外,她真的不是故意偷聽的。


    “行了,小小年紀,就學人嘮嘮叨叨的……”邱爺爺狀似有些不滿,語氣中卻是滿滿的貼心。


    “邱爺爺,開飯咯……”夏竹揚聲道。


    一家子團團圍坐在方桌上,倒也沒有分開兩桌。一桌子吃飯熱鬧。


    夏竹饞了這兔肉好久了,呂氏一直不舍得給做了,總說過年的時候吃。呂氏喝著將泡發的蘑菇,一起在大鍋裏燉了好久,小火燒至兔肉熟爛時,再用旺火燒濃汁湯。夏竹夾了塊兔肉,味香肉爛,肥而不膩。還帶著蘑菇的香味,鮮香味濃。


    “唔……這兔肉還真是好吃,太香了,娘應該早就燉了的。”唐家倒是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隻隨性便好。這會兒夏竹就是咬著一口兔肉,一邊吃著一邊說話。


    文佑也早看上了這兔肉,正努力地跟嘴裏的這塊兔肉奮鬥。“唔……確實……好吃。”滿嘴流油。


    幾口便解決了一塊兔肉,又給自個兒貼了一塊兔肉,順帶著挑了塊肥瘦相間的放在曉晨的碗裏,催他嚐嚐鮮。“相信我。這味道真是太讚了。”


    曉晨習慣性地要將碗裏的兔肉夾給邱爺爺。“你們祖孫倆也太外道了。這都住一個屋簷下了,自在點便好了。要麽隨文佑他們叫我姥姥吧,讓素心認個幹兒子。”這事兒呂氏和唐大海也都是知道的,他們也很心疼邱曉晨他們祖孫倆。對於認幹兒子這事兒。他們也是讚同的。


    老邱頭有些受寵若驚,這事兒,他可從來沒有想過,能收留他爺孫倆就已經是唐家的仁慈了。要認曉晨做幹兒子?他這是上輩子積了什麽德。握著筷子的手有些發抖。


    “你們對曉晨的照顧,咱都看在眼裏,你們能收留我們爺孫倆,我們就心滿意足了,這收曉晨做幹兒子就切莫再提了,雖說是幹兒子。但也隻是比兒子差了點兒,曉晨高攀不上……就這樣便挺好的了”


    方氏也放下筷子,有些不滿地看著老邱頭。“你這老頭子就是這樣,隻是認個幹兒子。是大海夫婦倆,瞧著曉晨可心。也算是有緣,這沒什麽大不了的。曉晨,還不跪下,叫聲爹娘,姥姥……咱認認親。大過年的,咱也來個雙喜臨門,明年肯定有了個好兆頭了。”


    邱曉晨有些熱切地看著老邱頭。“唉,這孩子從小便是沒有爹娘,他也懂事,從不問我爹娘的事兒,我就在他夢裏,聽他喊過一次,就那麽一次,我知道他是多麽盼望有人疼,我這做爺爺的,總歸做的不夠……”


    “爺爺,我隻是不懂事兒……爺爺已經很好了,隻是我不夠好……”邱曉晨不知道就因為自個兒無意中在夢裏的一句話,會讓爺爺記得那麽深。


    方氏抹了抹眼淚,“你們爺孫倆也真是的,大過年的,非要在這兒說些傷感的話兒,聽著人心裏怪難受的。曉晨,你是不想做我外孫子了嗎?”方氏故意擺起臉。


    曉晨感覺有人拉著他的衣角,低了看了看那隻手,疑惑地看著文佑。“你還發什麽愣啊,趕緊答應啊……”曉晨看了看邱爺爺,見他點了點頭,“去吧……你這孩子苦了這麽多年,多些人疼你,爺爺也高興……”又有些哽嚀。


    “姥姥……”邱曉晨撲通一聲跪下。方氏笑著應了聲,趕忙扶起曉晨。


    “喏,給你的改口費,真是乖,姥姥我這是越看越滿意了啊……哈哈,去吧,趕緊見見你爹娘……”方氏塞了個荷包給曉晨,不由他推脫就讓他給唐大海和呂氏見禮去了。


    “爹……娘……”唐大海和呂氏坐一道,曉晨就一道叫了。唐大海和呂氏每個人掏出個荷包,笑容滿麵。多了個兒子,確實值得開心。看來都是早有準備了,早就商量好的事兒,隻是這會兒,趁著吃年夜飯說出來,一家人樂嗬樂嗬。


    “好了,咱現在都是一家人了,曉晨以後就叫爹,娘吧。可不準什麽幹爹,幹娘的,沒的生分了。”對於認親,上了年紀的人,尤為歡喜。


    “姥姥,你們都早就準備好了,那我恭喜姥姥,多了個外孫可以疼了。”說著,攤開一隻手,放在方氏麵前。方氏看著夏竹伸過來的手,有些不明所以。


    “姥姥……”夏竹指了指曉晨手裏的荷包。


    方氏拍了夏竹伸過來的手一下,“先欠著……這小丫頭,這是看上我的荷包了,哈哈……我可得藏好了。”作勢捂好自個兒的荷包。


    經不住夏竹的死纏爛打,方氏的荷包又少了,如此便是一發不可收拾,直到空空如也,隻剩下兩個了,索性也給了文弘和曉晨。“好了,這下子好了,壓歲錢都分了……可以安心吃飯咯。”


    呂氏考慮到家裏有老人,煮的紅燒肉都是軟軟糯糯的,方氏很喜歡吃。“這豆苗菜倒是鮮嫩的,比一般的青菜倒是好吃多了,這用肉末炒的,油油的,豆苗菜很是清香。這大冬天的,看著這道菜,胃口都能好上不少,我能多吃塊紅燒肉了……”


    桌子上的,就隻有一盆紅燒魚,沒有人動,“年年有餘”,不光是說的,還要做的。所以是沒有人去夾這個魚。


    唐大海家的年夜飯頗為豐盛,因為呂氏都是用大碗裝的,慢慢地都快剩不下了,雖然一個個吃得肚子溜圓溜圓,但是還是剩下不老少。曉晨最喜歡吃餃子了,一個人吃了一大碗兒。喜得方氏直說,“咱想吃便做,方便得很。”


    吃好收拾利索了,呂氏和唐大海就一個個地發了壓歲錢。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其實,小孩的是“壓祟錢”,老人的才是“壓歲錢”。老人的“壓歲錢”是指為了他們不再增長歲數,可以多活幾年。所以,呂氏給方氏和老邱頭都發了“壓歲錢”。


    收拾利索,院子中擺上方桌。供天地,桌上放上供品,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饅頭。羊,隻是呂氏用麵粉做起來的麵羊,五色點心,也隻是從雜貨店兒那兒買來的點心,上麵點著五個色。


    唐大海點香,跪拜,祈求來年豐收。燒上不少經紙。


    收拾停當,點起了火盆,油燈,團團圍坐,開始守歲。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通俗點,就叫“熬夜”。


    說著閑話兒。“你們受不住,就趴著睡會兒,等會兒接財神的時候,再叫你們起來。”夏竹實在扛不住了,便趴著眯會兒了。接連幾個,都趴著了。


    唐大海早早得便詢問好了,今年,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子時一到,院門大開,點起了三個火盆子。


    唐大海按方位磕頭後,立在一邊待香燒盡,再磕頭,最後將香根等取下,焚燒時同燃鬆枝等。接神時鞭炮齊鳴。


    “送財神爺的來啦……”財門開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財神在門外嚷著。唐大海忙掏出準備好的18文,塞給了來人。


    “金銀財寶滾進來咯……左廂堆滿金銀庫,右廂財寶滿屋堆……”一大堆的吉利話。早就打聽了這村尾的一戶人家,現在發達了,遠遠地便守著,看著放了鞭炮後,便過來送財神了。數了數18文錢,正是“要發”。在鑼鼓聲中,往村子裏去了。


    唐大海恭敬地迎進財神爺,貼到門上。文弘幾人拿了小炮仗,點了放著玩。這些本就是呂氏買來,給他們放著玩的。熱鬧了一陣,又繼續守歲去了。


    在嗶嗶叭叭的爆竹聲中,除舊迎新。新的一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有戶農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兒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兒呆並收藏有戶農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