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雙喜臨門
康熙這段時間算是開心壞了,真有點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味道。
話說福建的耿精忠、廣東的尚可喜眼瞧著三藩節節敗退,吳三桂自己又當上了皇帝,便開始動起了投降的腦筋。這也難怪他們,當初三藩起事雖然是有點被逼無奈的味道,可是權衡一下實力和控製範圍,即使打不贏清軍,畢竟滿人就那麽多,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順勢而起,支持三藩,即便是不能推翻滿清,至少劃江而治是不難的,等到了那個時候,耿精忠、吳三桂和尚可喜自然是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各自控製各自的地盤,關起門來當皇帝。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秦有福玩一樣的帶著全火器營的一幫兵痞,三兩下就打破了僵局,使得大清順利渡過長江,一路攻打了下來,再加上清軍多路出擊,采用分割包圍、步步蠶食的手段不斷壓縮三藩的生存空間,吳三桂背靠交趾到也好說,實在不行就退到屬國去,可耿精忠和尚可喜就難辦的,他們的生後就是大海,難道還能變成了魚遊到水裏去?無奈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也顧不得世人會這麽看他們,最要緊的是保全了性命,在耿精忠和尚可喜康來,大清既然可以接受他們第一次降清,想必也能第二次接受他們的投降的,了不起不當什麽王爺,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這兩個再也撐不下去的王爺先後投降大清,想落個優待的條件,可是的是這個時候得大清不再是剛剛進關,為了更好的掌控整個中原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們看來不合理的條件的時候了,別看康熙年紀不大,可是誌向卻是不小,在他看來,滿漢一家固然是大勢所趨,但是沒骨氣的漢人卻是留著沒什麽用的,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投降固然可以降低一些傷亡,但是憑他們現在的實力,投降隻能說是迫不得已的事,對這樣反複無常、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會鬧出一點事來的家夥,留著隻會給大清帶來不安定的因素,很有可能會給世人留下一個大清軟弱可欺的印象。這樣一來,耿精忠和尚可喜固然是投降了的,可是優待條件確實沒有了,康熙早就磨快了刀子,等著砍他們倆的腦袋。
三藩本來還可以跟康熙拚一陣子的,可是隨著長江防線被打破,形勢一下子便急轉直下,三藩不得不收縮兵力全力抵抗,耿精忠和尚可喜的突然投降,使得吳三桂更是獨木難支,整個防禦體係出現了很大的漏洞,再加上吳世藩本來就是在蜜罐裏長大的人,年紀小不說,見識就更沒有辦法跟吳三桂比了,打仗對他來說就是拿刀子砍人,哪裏來的什麽章法?結果沒幾天功夫,這位剛剛繼位的大周皇帝便給大清的幾路人馬困在了雲南昆明,想跑也跑不了了。要不說精英教育還是有些好處的,至少審時度勢的能力還不錯,再加上耿精忠和尚可喜的例子放在前麵,吳世藩知道,康熙絕對不會放過自己,與其受盡羞辱然後被砍掉腦袋,還不如索性光棍一點,吃飽喝足以後自己了斷,至少還能落得個有骨氣的名頭。
一個孩子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吳三桂那些比鬼都滑溜的手下當然也清楚,隻不過吳世藩還在的時候大家都得做一個樣子,現在大周皇帝都自殺了,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人還能怎麽樣?當然是老老實實的整理一下昆明城的人口名冊和田地檔案什麽的,然後高舉白旗開城門投降了事。這幫人心中有數,他們和吳世藩不一樣,畢竟吳世藩是當過皇帝的人,康熙當然不會留著他,但是自己不過是一個打工的,平時出謀劃策而已,即使是康熙看不上,但是也不會要了自己的命,畢竟當年白起坑殺降軍的是可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康熙隻要想為他自己的將來留下一個好名聲,應該不至於將這些跟過吳三桂的人都給殺了。
康熙當然不會把吳三桂手底下那些投降了的官吏給殺光。三藩平定了以後,大清基本上就不存在內部發生混亂的危險了,在這樣的時候,迅速歸攏民心,樹立統治者的權威,表現出皇帝懷柔天下成了最關鍵的事情,在這樣的時候,麵對一些已經變成了落水狗的投降者,殺了他們非但對統治沒有好處,反而會讓天底下的老百姓擔驚受怕,也顯得他這個當皇帝的太小心眼,這樣的事情,康熙自然是不幹的。不過康熙也不是那麽大方的人,三藩作亂鬧得雞犬不寧,好容易存下的一點家當又變成了軍費丟到了水裏,換了是誰,碰上這樣的事情也不會有什麽好態度,現在吳三桂一家老小全都死了,剩下的這些吳三桂的走狗又想像沒事人一樣混個好,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康熙一聲令下,所有隨吳三桂犯上作亂的,一經查實,,盡數抄沒家產,全家發配於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寧古塔地處級北之地,曆來都是充軍發配之所。當地的披甲人當多都是當年被滿人征服的小部落的兵丁,大清占據了中原大地,能夠享受這一切的當然得首先考慮滿人,可是這些披甲人當年也是出過血、流過汗的,在條件那麽艱苦的地方,別說老婆,就是母豬都難看到一頭,他們守護著大清的龍興之地,當然也得有所表示,現在好了,一下子抓了這麽多亂臣賊子和他們的家眷,送到寧古塔去,男的當奴隸幹活,女的……,當然也是奴隸,不過奴隸主想怎麽樣他們就難說了,也算是大清對當年那些出過力的披甲人的一點優待吧。
康熙原來以為與三藩的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少年,可現在看來,自己當初還真是多慮了,別看當年三藩鬧得厲害,可是不過幾年,連吳世藩都死了,剩下那些小魚小蝦沒有了生存的土壤,即使是不去理會,用不了幾年,將年便會變得風平浪靜,一切又都回到了正軌。
“小喜子,宣讀聖旨吧!”端坐金鑾寶殿的康熙一臉的笑意,下令喜公公宣旨。
這是當然的,不管怎麽說,三藩平定之後,也該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明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欽此!”聖旨當然寫得華麗異常,關鍵是得把吳三桂等人描述得罄竹難書,還得顯示皇上平時對他們的優待,最後自然是大清官兵在英明偉大的康熙皇帝的帶領下,不辭勞苦,奮勇殺敵,最後終於奪取了勝利。這其中,像嶽樂、傅弘烈、莽依徒等人當然是表彰獎勵,該升官的升官、該賞錢的賞錢。至於秦有福就沒什麽事兒了,畢竟他不過是去溜達了一圈,而且也封賞過了,當然沒有必要記錄在那麽重要的典籍裏。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磕頭蟲一般用自己的腦袋跟地板較勁,好像跟地板有仇一樣,不過心裏都美滋滋的,不管怎麽說,這打了勝仗了,不光皇帝開心,他們這些當大臣的也舒服,眼看好日子就要來了,能站在這大殿之上的那個沒有點能力?國家穩定了,他們就能放開手腳搞錢了。
畢竟是高興的日子,康熙也願意跟自己的大臣們樂嗬樂嗬,於是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了的禦膳流水一般傳了進來,金鑾殿上,康熙也走下了寶座,跟大臣們做到了一起(畢竟那寶座太高,說話什麽的不方便)。當然了,康熙不過是象征性的跟大臣們打成了一片,否則誰跟他坐在一起,這頓飯就不用吃了。
雖然金鑾殿麵積不小,但是能留下吃飯的人卻不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要是都留下來,這桌子可就擺不開了。
“列位愛卿,今天朕與眾位愛卿在這金鑾寶殿上共飲慶功酒,還有一人卻沒有能來,眾卿家知道朕說的是誰麽?”康熙對秦有福被迫離京的事已在覺得有些愧疚,其實想一想也是,秦有福既不爭權奪利,又不會妨礙著誰升官發財,隻不過因為風頭太健,這才變成了過街老鼠,要說起來,這秦有福對康熙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別看康熙不得已逼著秦有福丁憂,但是內心裏,康熙還是能把秦有福留在身邊的。當然了,康熙也明白,他這個時候提起秦有福的名字並不能解決什麽問題,但是有了這幾句話,至少秦有福能安全一些。
康親王可是秦有福的福晉的爺爺,這個時候要是不馬上站出來挺一下秦有福,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了,當下馬上接上康熙的話頭:“當初三藩與我大清劃江而治,若不是秦有福帶著全火器營幾千兵勇破了長江天險,要想這麽快拿下三藩怕是比較困難的,不過當初皇上已經對秦有福和全火器營進行了封賞,況且秦有福誌不在殿堂,現在又請了丁憂,不能來也是正常的,皇上無需掛記。”康親王自然明白康熙的心思,他當然知道康熙也就是這麽一說,要不然秦有福早就回來了,可皇帝既然說了,當臣子的自然是得給皇上找好台階的。
“話可不是這麽說,秦有福怎麽了?他秦有福不過……。”康親王話音未落,馬上就有人跳了出來。開什麽玩笑?好不容易才把秦有福弄走了,難到一句話又弄回來?不能什麽好事都落到秦有福頭上。
“秦有福怎麽了?沒有秦有福打敗了吳三桂的長江水師,我的大軍就過不了長江!沒有秦有拿下嶽陽,我們就沒有登陸上岸的地方,吳三桂這會說不定還在湘潭當大周皇帝呢!”嶽樂不高興了,秦有福可是幫了他的大忙,雖然他跟秦有福沒有什麽交情,但是這麽詆毀秦有福,嶽樂卻是不幹的,畢竟是武將、是親王,他還沒有那麽下作。
“……”
“……”
一時間,金鑾殿裏亂哄哄的差一點沒吵起來。當然了,隻能說是差一點,畢竟君前失儀的事可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誰的屁股都是肉長的,要是真的到了挨板子的程度,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
“眾位愛卿,大家就別爭了,今天朕與眾愛卿在這金鑾殿上用膳本是為諸位得勝還朝的將軍慶功的,比高興的事情就別說了,要不然朕還怎麽呆在這?”康熙一看再這麽下去不是個事兒了,連忙出來打圓場。
“皇上所言極是,臣等明白了。”隻要不是傻得厲害的,到了這個時候,誰也不敢繼續爭論下去。橫豎秦有福已經丁憂回家了,按照規矩,這一去至少三年,三年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情,除非康熙下旨奪情,否則秦有福怕是回不了京城了。
……
就在酒宴即將結束的時候,禦林軍侍衛走進大殿,來到喜公公身邊,小聲說著什麽。喜公公聽了一會,點頭示意知道了,侍衛轉身出了大殿。緊接著,喜公公俯身貼著康熙的耳朵邊,小聲稟報著:“皇上,姚啟聖、秦有福八百裏加急聯名上折子,施琅將軍拿下了澎湖,我大清水師大獲全勝!”畢竟軍報都是直接呈報給皇帝的,沒有皇帝的許可,當然不能隨便亂說,即使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哦?傳!”康熙一聽是這麽個好消息,頓時也顧不上別的了,當即下令通傳。
傳遞八百裏加急的正是被秦有福踩了一腳的傳令兵,連續幾天幾夜,傳令兵都是在馬背上渡過的,困了在馬背上打個盹,餓了在馬背上吃點幹糧,撐到北京,幾乎已經累得快倒下了,不過在八百裏加急沒有送到皇上手裏之前,再累再餓也隻能撐著,還好這內城裏麵有專門負責招呼像他這樣的傳令兵的機構,至少一到皇城就能混上一碗熱湯水喝,也免得累倒了。
“啟稟皇上,小人奉姚啟聖姚大人和秦有福秦大人的差使,八百裏加急送來捷報。施琅將軍三日前大破澎湖守軍,現已拿下澎湖!”別看這傳令兵一輩子都沒想過能有一天會在金鑾殿上見到皇帝,但是平時在姚啟聖身邊呆久了,見到的大官不少,心裏激動是自然的,但是還不至於到語無倫次的程度。
康熙本來就在大殿內跟大臣們飲宴,這個時候也方便,碰上這樣一件好消息,當皇帝的也顧不上什麽矜持,幾步搶了上去,接過裝著捷報的信筒,也來不及驗看什麽火漆之類的,三兩下就將捷報拆了出來。
“太好了!這可真是太好了!沒有澎湖,我看台灣還能撐到什麽時候!”看完姚啟聖寫的折子,康熙恨不得跳起來,連聲叫好。
一邊的康親王和嶽樂都急得不行,還是康親王的麵子大一些,顧不得什麽失禮不失禮的,站起來跟康熙伸手:“皇上,讓老臣也看看這捷報。”
“好,都看看都看看!哈哈哈!”康熙心裏高興啊,隨手將澎湖捷報遞給了康親王,接著低頭看著跪在地上的傳令兵,想進一步詢問一下消息,結果一眼看去,傳令兵正滿臉的灰塵跪在地上,手上纏著已經看不出顏色的紗布,偷偷的扭著臉看著邊上酒桌上的大魚大肉,就差沒留下口水來了。
康熙當然知道八百裏加急的規矩,距離近一點還好說,要是遠一些,累死人是正常的,浙江到京師的路程那麽遠,這傳令兵沒有跑死已經是不容易的了,這個時候肯定是又累又餓。康熙也知道,憑姚啟聖的文采,這澎湖大捷的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再問傳令兵本來就是多餘的事情,還不如賞這傳令兵一點好吃的,也算沾點喜氣。
“今天可真是算喜臨門,一來是三藩之事以盯,現在又傳來了澎湖大捷的消息,真是可喜可賀。小喜子,把朕桌上的這碗肉端給信使,就讓他在這大殿裏吃上一頓!”
話說為了表示親切和慰問,逢年過節的時候,皇宮裏經常會給各位大臣家裏送些菜肴,表示君臣一心的意思,一般情況下,皇上隻會給親王這個級別的大臣送吃食,再往下就是皇後或皇貴妃之類的派人送去的,當然了,不管是誰做的,送吃食的太監肯定都會說這是皇後娘娘或者是皇貴妃親自下廚動的手。大家其實都知道,但是這份情誼自然是要領的。
可是今天卻不一樣,一個隻是勉強穿上了補子的信差居然在金鑾殿上得到了皇上賞賜的吃食,而且這還是從皇上那一桌上端下來的,這意義可就不一樣了,要是傳了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這小小的信差,要是放在平時,康熙的這個舉動說不定會惹得禦史的彈劾。但是在今天,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坐滿了得勝還朝的將軍的殿堂裏,大家頂多也隻是羨慕之小信差碰上的好事,卻沒人會說什麽。
小信差聽到康熙的話的時候嚇了一跳,他當然知道自己剛才走神了,本來以為會因為這個事受到責罰,可萬萬沒想到,皇上居然會賞了他一碗肉食,而且讓他就在金鑾殿上享用,這事若是說出去,這輩子算是有吹牛的資本了。
“謝謝皇上賞賜!”信差差一點沒把腦袋給碰出血來,不過這個時候磕多少個頭也不為過。
康熙很滿意自己這碗肉的效果,笑著吩咐道:“好了好了,不用磕頭了,趕緊吃點東西,一會下去領賞去吧!”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康熙這段時間算是開心壞了,真有點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味道。
話說福建的耿精忠、廣東的尚可喜眼瞧著三藩節節敗退,吳三桂自己又當上了皇帝,便開始動起了投降的腦筋。這也難怪他們,當初三藩起事雖然是有點被逼無奈的味道,可是權衡一下實力和控製範圍,即使打不贏清軍,畢竟滿人就那麽多,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順勢而起,支持三藩,即便是不能推翻滿清,至少劃江而治是不難的,等到了那個時候,耿精忠、吳三桂和尚可喜自然是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各自控製各自的地盤,關起門來當皇帝。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秦有福玩一樣的帶著全火器營的一幫兵痞,三兩下就打破了僵局,使得大清順利渡過長江,一路攻打了下來,再加上清軍多路出擊,采用分割包圍、步步蠶食的手段不斷壓縮三藩的生存空間,吳三桂背靠交趾到也好說,實在不行就退到屬國去,可耿精忠和尚可喜就難辦的,他們的生後就是大海,難道還能變成了魚遊到水裏去?無奈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也顧不得世人會這麽看他們,最要緊的是保全了性命,在耿精忠和尚可喜康來,大清既然可以接受他們第一次降清,想必也能第二次接受他們的投降的,了不起不當什麽王爺,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裏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這兩個再也撐不下去的王爺先後投降大清,想落個優待的條件,可是的是這個時候得大清不再是剛剛進關,為了更好的掌控整個中原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們看來不合理的條件的時候了,別看康熙年紀不大,可是誌向卻是不小,在他看來,滿漢一家固然是大勢所趨,但是沒骨氣的漢人卻是留著沒什麽用的,耿精忠和尚可喜的投降固然可以降低一些傷亡,但是憑他們現在的實力,投降隻能說是迫不得已的事,對這樣反複無常、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會鬧出一點事來的家夥,留著隻會給大清帶來不安定的因素,很有可能會給世人留下一個大清軟弱可欺的印象。這樣一來,耿精忠和尚可喜固然是投降了的,可是優待條件確實沒有了,康熙早就磨快了刀子,等著砍他們倆的腦袋。
三藩本來還可以跟康熙拚一陣子的,可是隨著長江防線被打破,形勢一下子便急轉直下,三藩不得不收縮兵力全力抵抗,耿精忠和尚可喜的突然投降,使得吳三桂更是獨木難支,整個防禦體係出現了很大的漏洞,再加上吳世藩本來就是在蜜罐裏長大的人,年紀小不說,見識就更沒有辦法跟吳三桂比了,打仗對他來說就是拿刀子砍人,哪裏來的什麽章法?結果沒幾天功夫,這位剛剛繼位的大周皇帝便給大清的幾路人馬困在了雲南昆明,想跑也跑不了了。要不說精英教育還是有些好處的,至少審時度勢的能力還不錯,再加上耿精忠和尚可喜的例子放在前麵,吳世藩知道,康熙絕對不會放過自己,與其受盡羞辱然後被砍掉腦袋,還不如索性光棍一點,吃飽喝足以後自己了斷,至少還能落得個有骨氣的名頭。
一個孩子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吳三桂那些比鬼都滑溜的手下當然也清楚,隻不過吳世藩還在的時候大家都得做一個樣子,現在大周皇帝都自殺了,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人還能怎麽樣?當然是老老實實的整理一下昆明城的人口名冊和田地檔案什麽的,然後高舉白旗開城門投降了事。這幫人心中有數,他們和吳世藩不一樣,畢竟吳世藩是當過皇帝的人,康熙當然不會留著他,但是自己不過是一個打工的,平時出謀劃策而已,即使是康熙看不上,但是也不會要了自己的命,畢竟當年白起坑殺降軍的是可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康熙隻要想為他自己的將來留下一個好名聲,應該不至於將這些跟過吳三桂的人都給殺了。
康熙當然不會把吳三桂手底下那些投降了的官吏給殺光。三藩平定了以後,大清基本上就不存在內部發生混亂的危險了,在這樣的時候,迅速歸攏民心,樹立統治者的權威,表現出皇帝懷柔天下成了最關鍵的事情,在這樣的時候,麵對一些已經變成了落水狗的投降者,殺了他們非但對統治沒有好處,反而會讓天底下的老百姓擔驚受怕,也顯得他這個當皇帝的太小心眼,這樣的事情,康熙自然是不幹的。不過康熙也不是那麽大方的人,三藩作亂鬧得雞犬不寧,好容易存下的一點家當又變成了軍費丟到了水裏,換了是誰,碰上這樣的事情也不會有什麽好態度,現在吳三桂一家老小全都死了,剩下的這些吳三桂的走狗又想像沒事人一樣混個好,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康熙一聲令下,所有隨吳三桂犯上作亂的,一經查實,,盡數抄沒家產,全家發配於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寧古塔地處級北之地,曆來都是充軍發配之所。當地的披甲人當多都是當年被滿人征服的小部落的兵丁,大清占據了中原大地,能夠享受這一切的當然得首先考慮滿人,可是這些披甲人當年也是出過血、流過汗的,在條件那麽艱苦的地方,別說老婆,就是母豬都難看到一頭,他們守護著大清的龍興之地,當然也得有所表示,現在好了,一下子抓了這麽多亂臣賊子和他們的家眷,送到寧古塔去,男的當奴隸幹活,女的……,當然也是奴隸,不過奴隸主想怎麽樣他們就難說了,也算是大清對當年那些出過力的披甲人的一點優待吧。
康熙原來以為與三藩的這場戰爭還不知道要持續多少年,可現在看來,自己當初還真是多慮了,別看當年三藩鬧得厲害,可是不過幾年,連吳世藩都死了,剩下那些小魚小蝦沒有了生存的土壤,即使是不去理會,用不了幾年,將年便會變得風平浪靜,一切又都回到了正軌。
“小喜子,宣讀聖旨吧!”端坐金鑾寶殿的康熙一臉的笑意,下令喜公公宣旨。
這是當然的,不管怎麽說,三藩平定之後,也該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明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欽此!”聖旨當然寫得華麗異常,關鍵是得把吳三桂等人描述得罄竹難書,還得顯示皇上平時對他們的優待,最後自然是大清官兵在英明偉大的康熙皇帝的帶領下,不辭勞苦,奮勇殺敵,最後終於奪取了勝利。這其中,像嶽樂、傅弘烈、莽依徒等人當然是表彰獎勵,該升官的升官、該賞錢的賞錢。至於秦有福就沒什麽事兒了,畢竟他不過是去溜達了一圈,而且也封賞過了,當然沒有必要記錄在那麽重要的典籍裏。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磕頭蟲一般用自己的腦袋跟地板較勁,好像跟地板有仇一樣,不過心裏都美滋滋的,不管怎麽說,這打了勝仗了,不光皇帝開心,他們這些當大臣的也舒服,眼看好日子就要來了,能站在這大殿之上的那個沒有點能力?國家穩定了,他們就能放開手腳搞錢了。
畢竟是高興的日子,康熙也願意跟自己的大臣們樂嗬樂嗬,於是一聲令下,早就準備好了的禦膳流水一般傳了進來,金鑾殿上,康熙也走下了寶座,跟大臣們做到了一起(畢竟那寶座太高,說話什麽的不方便)。當然了,康熙不過是象征性的跟大臣們打成了一片,否則誰跟他坐在一起,這頓飯就不用吃了。
雖然金鑾殿麵積不小,但是能留下吃飯的人卻不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要是都留下來,這桌子可就擺不開了。
“列位愛卿,今天朕與眾位愛卿在這金鑾寶殿上共飲慶功酒,還有一人卻沒有能來,眾卿家知道朕說的是誰麽?”康熙對秦有福被迫離京的事已在覺得有些愧疚,其實想一想也是,秦有福既不爭權奪利,又不會妨礙著誰升官發財,隻不過因為風頭太健,這才變成了過街老鼠,要說起來,這秦有福對康熙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別看康熙不得已逼著秦有福丁憂,但是內心裏,康熙還是能把秦有福留在身邊的。當然了,康熙也明白,他這個時候提起秦有福的名字並不能解決什麽問題,但是有了這幾句話,至少秦有福能安全一些。
康親王可是秦有福的福晉的爺爺,這個時候要是不馬上站出來挺一下秦有福,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了,當下馬上接上康熙的話頭:“當初三藩與我大清劃江而治,若不是秦有福帶著全火器營幾千兵勇破了長江天險,要想這麽快拿下三藩怕是比較困難的,不過當初皇上已經對秦有福和全火器營進行了封賞,況且秦有福誌不在殿堂,現在又請了丁憂,不能來也是正常的,皇上無需掛記。”康親王自然明白康熙的心思,他當然知道康熙也就是這麽一說,要不然秦有福早就回來了,可皇帝既然說了,當臣子的自然是得給皇上找好台階的。
“話可不是這麽說,秦有福怎麽了?他秦有福不過……。”康親王話音未落,馬上就有人跳了出來。開什麽玩笑?好不容易才把秦有福弄走了,難到一句話又弄回來?不能什麽好事都落到秦有福頭上。
“秦有福怎麽了?沒有秦有福打敗了吳三桂的長江水師,我的大軍就過不了長江!沒有秦有拿下嶽陽,我們就沒有登陸上岸的地方,吳三桂這會說不定還在湘潭當大周皇帝呢!”嶽樂不高興了,秦有福可是幫了他的大忙,雖然他跟秦有福沒有什麽交情,但是這麽詆毀秦有福,嶽樂卻是不幹的,畢竟是武將、是親王,他還沒有那麽下作。
“……”
“……”
一時間,金鑾殿裏亂哄哄的差一點沒吵起來。當然了,隻能說是差一點,畢竟君前失儀的事可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誰的屁股都是肉長的,要是真的到了挨板子的程度,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
“眾位愛卿,大家就別爭了,今天朕與眾愛卿在這金鑾殿上用膳本是為諸位得勝還朝的將軍慶功的,比高興的事情就別說了,要不然朕還怎麽呆在這?”康熙一看再這麽下去不是個事兒了,連忙出來打圓場。
“皇上所言極是,臣等明白了。”隻要不是傻得厲害的,到了這個時候,誰也不敢繼續爭論下去。橫豎秦有福已經丁憂回家了,按照規矩,這一去至少三年,三年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情,除非康熙下旨奪情,否則秦有福怕是回不了京城了。
……
就在酒宴即將結束的時候,禦林軍侍衛走進大殿,來到喜公公身邊,小聲說著什麽。喜公公聽了一會,點頭示意知道了,侍衛轉身出了大殿。緊接著,喜公公俯身貼著康熙的耳朵邊,小聲稟報著:“皇上,姚啟聖、秦有福八百裏加急聯名上折子,施琅將軍拿下了澎湖,我大清水師大獲全勝!”畢竟軍報都是直接呈報給皇帝的,沒有皇帝的許可,當然不能隨便亂說,即使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哦?傳!”康熙一聽是這麽個好消息,頓時也顧不上別的了,當即下令通傳。
傳遞八百裏加急的正是被秦有福踩了一腳的傳令兵,連續幾天幾夜,傳令兵都是在馬背上渡過的,困了在馬背上打個盹,餓了在馬背上吃點幹糧,撐到北京,幾乎已經累得快倒下了,不過在八百裏加急沒有送到皇上手裏之前,再累再餓也隻能撐著,還好這內城裏麵有專門負責招呼像他這樣的傳令兵的機構,至少一到皇城就能混上一碗熱湯水喝,也免得累倒了。
“啟稟皇上,小人奉姚啟聖姚大人和秦有福秦大人的差使,八百裏加急送來捷報。施琅將軍三日前大破澎湖守軍,現已拿下澎湖!”別看這傳令兵一輩子都沒想過能有一天會在金鑾殿上見到皇帝,但是平時在姚啟聖身邊呆久了,見到的大官不少,心裏激動是自然的,但是還不至於到語無倫次的程度。
康熙本來就在大殿內跟大臣們飲宴,這個時候也方便,碰上這樣一件好消息,當皇帝的也顧不上什麽矜持,幾步搶了上去,接過裝著捷報的信筒,也來不及驗看什麽火漆之類的,三兩下就將捷報拆了出來。
“太好了!這可真是太好了!沒有澎湖,我看台灣還能撐到什麽時候!”看完姚啟聖寫的折子,康熙恨不得跳起來,連聲叫好。
一邊的康親王和嶽樂都急得不行,還是康親王的麵子大一些,顧不得什麽失禮不失禮的,站起來跟康熙伸手:“皇上,讓老臣也看看這捷報。”
“好,都看看都看看!哈哈哈!”康熙心裏高興啊,隨手將澎湖捷報遞給了康親王,接著低頭看著跪在地上的傳令兵,想進一步詢問一下消息,結果一眼看去,傳令兵正滿臉的灰塵跪在地上,手上纏著已經看不出顏色的紗布,偷偷的扭著臉看著邊上酒桌上的大魚大肉,就差沒留下口水來了。
康熙當然知道八百裏加急的規矩,距離近一點還好說,要是遠一些,累死人是正常的,浙江到京師的路程那麽遠,這傳令兵沒有跑死已經是不容易的了,這個時候肯定是又累又餓。康熙也知道,憑姚啟聖的文采,這澎湖大捷的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再問傳令兵本來就是多餘的事情,還不如賞這傳令兵一點好吃的,也算沾點喜氣。
“今天可真是算喜臨門,一來是三藩之事以盯,現在又傳來了澎湖大捷的消息,真是可喜可賀。小喜子,把朕桌上的這碗肉端給信使,就讓他在這大殿裏吃上一頓!”
話說為了表示親切和慰問,逢年過節的時候,皇宮裏經常會給各位大臣家裏送些菜肴,表示君臣一心的意思,一般情況下,皇上隻會給親王這個級別的大臣送吃食,再往下就是皇後或皇貴妃之類的派人送去的,當然了,不管是誰做的,送吃食的太監肯定都會說這是皇後娘娘或者是皇貴妃親自下廚動的手。大家其實都知道,但是這份情誼自然是要領的。
可是今天卻不一樣,一個隻是勉強穿上了補子的信差居然在金鑾殿上得到了皇上賞賜的吃食,而且這還是從皇上那一桌上端下來的,這意義可就不一樣了,要是傳了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這小小的信差,要是放在平時,康熙的這個舉動說不定會惹得禦史的彈劾。但是在今天,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坐滿了得勝還朝的將軍的殿堂裏,大家頂多也隻是羨慕之小信差碰上的好事,卻沒人會說什麽。
小信差聽到康熙的話的時候嚇了一跳,他當然知道自己剛才走神了,本來以為會因為這個事受到責罰,可萬萬沒想到,皇上居然會賞了他一碗肉食,而且讓他就在金鑾殿上享用,這事若是說出去,這輩子算是有吹牛的資本了。
“謝謝皇上賞賜!”信差差一點沒把腦袋給碰出血來,不過這個時候磕多少個頭也不為過。
康熙很滿意自己這碗肉的效果,笑著吩咐道:“好了好了,不用磕頭了,趕緊吃點東西,一會下去領賞去吧!”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