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氣爽,秋風習習。
趙金柱家的小院裏,不時響起打鐵的聲音。
“三弟啊,來,先歇會兒,喝口水吧。”趙金柱端了碗水遞給自家三弟,“三弟啊,嗬嗬嗬,哥哥沒辦法啊,這活我做的沒你做的好啊,就腆著臉叫你過來了啊。”
“看你說的,就這麽點事還這麽說,下次我不來了啊。”趙家三伯放下手裏的農具,接過茶碗,坐下休息一會兒,看著二哥家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兩個女兒也是嬌俏的很,唯一的小子也是去上學了,嗯、、、、、、肚子裏那個還不清楚,不過應該也還好吧。想想自家糟心的兒子,哎,真是不想去想了啊,想想都覺得頭疼啊。
“三弟啊,阿傑的親事相看的怎麽樣了啊?”趙金柱坐在吳荷花的身邊,沒事找事兒的找話題聊天,可是一看,就看到自家三弟一臉的愁苦,估計也是為了孩子發愁的,“怎麽了啊?有什麽事情的話,跟我們說說啊,說不定我們還能幫你出點主意啊。”
歎了口氣,“哎,別提了,這孩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就是一個牛脾氣啊,強得很,怎麽說都不聽的啊,也不知道像誰。”看著自家二哥二嫂很認真的聽自己說著,趙家三伯頓時感覺找到了組織一般,在家裏的時候,自己婆娘可是不聽自己說的啊,總是自己一個人包辦來著,“真要說吧,其實我也不覺得姑娘和我家阿傑相配什麽的,我們阿傑啊,就是個農村小夥子,找什麽鎮上的姑娘啊,而且我看啊,那姑娘除了好看一點外,也沒什麽可取的,不是我說啊,二哥,我們杏兒和小桃都比那姑娘好看好幾倍啊。”
“三弟啊,哪有你這麽比的啊,對了啊,阿傑到底是什麽意思啊?”吳荷花忍不住插嘴道,“三弟啊,我看阿傑這孩子也這麽大了啊,你們兩口子也就這麽一個孩子,還不張羅著,不然等到什麽時候才能抱孫子啊?”
趙鐵柱看著挺著大肚子的嫂子,不禁苦笑,“要是能知道阿傑怎麽想的就好了,可是那孩子,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怎麽都不說啊,你還記得嗎?我記得前幾天,阿傑在房間裏麵翻出來個包袱,還很生氣來著,對了,就是小桃送過來的那個啊,前幾天被阿傑發現了,還說了我們一頓呢,說什麽還無心婚事什麽的,都這麽大的人了,村裏同齡的,孩子都有了,就這孩子傻啊,一根筋兒的強著。”
“丟了?那可是我托人求來的啊,據說很靈驗的啊。”吳荷花驚訝的看著趙鐵柱,那可是開過光的啊,阿彌陀佛啊,菩薩不要怪罪啊,在心裏默念了幾句,吳荷花又問道,“三弟啊,你說,阿傑是不是有心上人了啊。”
“誰知道有沒有啊,他也不說。”趙鐵柱搖頭,拿著錘子,繼續幹活吧,“二哥,你去給我那個鑿子過來吧,你這些農具可得好好修修了啊,鈍的很了啊。”
“哎,好的。”趙金柱連忙起身,“隻要鑿子就行了嗎,還要不要別的啊?”
“暫時不需要別的。”趙鐵柱擺擺手,擺弄著放了一地的農具,“二嫂啊,你們家今年做了柿餅嗎?”院子裏這麽大一顆柿子樹,往年的時候,都會做些柿餅的啊。
“今年沒做啊,都送人了啊,我不是讓小桃給你家送了一籃子給你們了嗎?”吳荷花看了一眼光禿禿的柿子樹,“三弟啊,不會是三弟妹沒給你吃吧。”
趙鐵柱搖頭,也沒說什麽,繼續看著需要修理的農具,自己看到是看到了,可是自己從小就不愛吃新鮮的柿子,倒是比較喜歡柿餅,以前二嫂做的柿餅,味道還是不錯的啊。
趙金柱拿著鑿子出來,將東西放在三弟身邊,“來了啊,三弟啊,不急的啊,你慢慢修。”“嗯、、、、、、”趙鐵柱點頭。
“三伯,要不要我幫忙啊?”趙小桃蹲下來湊近趙鐵柱,“三伯?”“小桃啊,不用了啊,你一邊玩兒去就好了,這種事情,你們小姑娘就別瞎湊活了啊。”趙鐵柱沒讓趙小桃碰,“去,看你爹,都坐那兒好好的,都不知道來給我搭把手。”
尷尬,趙小桃看了看三伯,又看了看自家爹,算了,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在一邊看著吧。
“三弟啊,我這不是不會嘛,你怎麽能這麽說我呢。”趙金柱和這個三弟的感情最好,所以也很是理直氣壯的頂回去了,“再說了,我要看著你二嫂呢,你二嫂可是過幾天就要生了啊,可馬虎不得啊。”
“好了好了,我不該說你啊。”趙鐵柱性子直,和趙金柱說話,從來就沒有說贏過這家夥。趙杏兒看著爹和三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爹,三伯都不稀得和你說話了呢。”
趙鐵柱揮了揮手鑿子,“小丫頭,亂說什麽呢啊。”
“我才沒有亂說呢。”趙杏兒皺皺小鼻子,“爹,你說對吧。”
“小丫頭,杏兒啊,你三伯娘在家的時候,可是念叨你的很啊,還說要給你介紹個好的年輕後生呢啊。”趙鐵柱打趣道,“可是回娘家問了一圈呢,杏兒啊,啥時候去三伯家,陪你三伯娘聊聊啊?”
趙杏兒一聽這話,還是當著父母妹妹的麵說的,臉羞得通紅,“三伯,不和你說了。”“三弟啊,瞧你,和個孩子計較什麽,看,我家杏兒麵皮薄。”
趙鐵柱懶得和自己這個二哥計較,低頭繼續修東西。
吳荷花看著杏兒,心裏也是發愁的啊,這孩子,哎,看來等自己生產完了,也是該抓緊了啊,可不能耽誤了這孩子啊。
趙小桃也是看向趙杏兒,話說,最近不知道鳴哥怎麽想的啊,怎麽還沒有來家裏啊,真是的,他這是在想什麽呢啊,哎,估計等娘生產完了,就會開始操心姐姐的婚事了啊,到時候再不說的話,真的嫁給別人了,就等著後悔去吧,已經發生過一次了,怎麽就不知道珍惜第二次難得的機會呢,真是的啊。
趙金柱家的小院裏,不時響起打鐵的聲音。
“三弟啊,來,先歇會兒,喝口水吧。”趙金柱端了碗水遞給自家三弟,“三弟啊,嗬嗬嗬,哥哥沒辦法啊,這活我做的沒你做的好啊,就腆著臉叫你過來了啊。”
“看你說的,就這麽點事還這麽說,下次我不來了啊。”趙家三伯放下手裏的農具,接過茶碗,坐下休息一會兒,看著二哥家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兩個女兒也是嬌俏的很,唯一的小子也是去上學了,嗯、、、、、、肚子裏那個還不清楚,不過應該也還好吧。想想自家糟心的兒子,哎,真是不想去想了啊,想想都覺得頭疼啊。
“三弟啊,阿傑的親事相看的怎麽樣了啊?”趙金柱坐在吳荷花的身邊,沒事找事兒的找話題聊天,可是一看,就看到自家三弟一臉的愁苦,估計也是為了孩子發愁的,“怎麽了啊?有什麽事情的話,跟我們說說啊,說不定我們還能幫你出點主意啊。”
歎了口氣,“哎,別提了,這孩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就是一個牛脾氣啊,強得很,怎麽說都不聽的啊,也不知道像誰。”看著自家二哥二嫂很認真的聽自己說著,趙家三伯頓時感覺找到了組織一般,在家裏的時候,自己婆娘可是不聽自己說的啊,總是自己一個人包辦來著,“真要說吧,其實我也不覺得姑娘和我家阿傑相配什麽的,我們阿傑啊,就是個農村小夥子,找什麽鎮上的姑娘啊,而且我看啊,那姑娘除了好看一點外,也沒什麽可取的,不是我說啊,二哥,我們杏兒和小桃都比那姑娘好看好幾倍啊。”
“三弟啊,哪有你這麽比的啊,對了啊,阿傑到底是什麽意思啊?”吳荷花忍不住插嘴道,“三弟啊,我看阿傑這孩子也這麽大了啊,你們兩口子也就這麽一個孩子,還不張羅著,不然等到什麽時候才能抱孫子啊?”
趙鐵柱看著挺著大肚子的嫂子,不禁苦笑,“要是能知道阿傑怎麽想的就好了,可是那孩子,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怎麽都不說啊,你還記得嗎?我記得前幾天,阿傑在房間裏麵翻出來個包袱,還很生氣來著,對了,就是小桃送過來的那個啊,前幾天被阿傑發現了,還說了我們一頓呢,說什麽還無心婚事什麽的,都這麽大的人了,村裏同齡的,孩子都有了,就這孩子傻啊,一根筋兒的強著。”
“丟了?那可是我托人求來的啊,據說很靈驗的啊。”吳荷花驚訝的看著趙鐵柱,那可是開過光的啊,阿彌陀佛啊,菩薩不要怪罪啊,在心裏默念了幾句,吳荷花又問道,“三弟啊,你說,阿傑是不是有心上人了啊。”
“誰知道有沒有啊,他也不說。”趙鐵柱搖頭,拿著錘子,繼續幹活吧,“二哥,你去給我那個鑿子過來吧,你這些農具可得好好修修了啊,鈍的很了啊。”
“哎,好的。”趙金柱連忙起身,“隻要鑿子就行了嗎,還要不要別的啊?”
“暫時不需要別的。”趙鐵柱擺擺手,擺弄著放了一地的農具,“二嫂啊,你們家今年做了柿餅嗎?”院子裏這麽大一顆柿子樹,往年的時候,都會做些柿餅的啊。
“今年沒做啊,都送人了啊,我不是讓小桃給你家送了一籃子給你們了嗎?”吳荷花看了一眼光禿禿的柿子樹,“三弟啊,不會是三弟妹沒給你吃吧。”
趙鐵柱搖頭,也沒說什麽,繼續看著需要修理的農具,自己看到是看到了,可是自己從小就不愛吃新鮮的柿子,倒是比較喜歡柿餅,以前二嫂做的柿餅,味道還是不錯的啊。
趙金柱拿著鑿子出來,將東西放在三弟身邊,“來了啊,三弟啊,不急的啊,你慢慢修。”“嗯、、、、、、”趙鐵柱點頭。
“三伯,要不要我幫忙啊?”趙小桃蹲下來湊近趙鐵柱,“三伯?”“小桃啊,不用了啊,你一邊玩兒去就好了,這種事情,你們小姑娘就別瞎湊活了啊。”趙鐵柱沒讓趙小桃碰,“去,看你爹,都坐那兒好好的,都不知道來給我搭把手。”
尷尬,趙小桃看了看三伯,又看了看自家爹,算了,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在一邊看著吧。
“三弟啊,我這不是不會嘛,你怎麽能這麽說我呢。”趙金柱和這個三弟的感情最好,所以也很是理直氣壯的頂回去了,“再說了,我要看著你二嫂呢,你二嫂可是過幾天就要生了啊,可馬虎不得啊。”
“好了好了,我不該說你啊。”趙鐵柱性子直,和趙金柱說話,從來就沒有說贏過這家夥。趙杏兒看著爹和三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爹,三伯都不稀得和你說話了呢。”
趙鐵柱揮了揮手鑿子,“小丫頭,亂說什麽呢啊。”
“我才沒有亂說呢。”趙杏兒皺皺小鼻子,“爹,你說對吧。”
“小丫頭,杏兒啊,你三伯娘在家的時候,可是念叨你的很啊,還說要給你介紹個好的年輕後生呢啊。”趙鐵柱打趣道,“可是回娘家問了一圈呢,杏兒啊,啥時候去三伯家,陪你三伯娘聊聊啊?”
趙杏兒一聽這話,還是當著父母妹妹的麵說的,臉羞得通紅,“三伯,不和你說了。”“三弟啊,瞧你,和個孩子計較什麽,看,我家杏兒麵皮薄。”
趙鐵柱懶得和自己這個二哥計較,低頭繼續修東西。
吳荷花看著杏兒,心裏也是發愁的啊,這孩子,哎,看來等自己生產完了,也是該抓緊了啊,可不能耽誤了這孩子啊。
趙小桃也是看向趙杏兒,話說,最近不知道鳴哥怎麽想的啊,怎麽還沒有來家裏啊,真是的,他這是在想什麽呢啊,哎,估計等娘生產完了,就會開始操心姐姐的婚事了啊,到時候再不說的話,真的嫁給別人了,就等著後悔去吧,已經發生過一次了,怎麽就不知道珍惜第二次難得的機會呢,真是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