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來到後海的羊房胡同裏,崔雪蕊領著眾人走進一個除了門牌號外無任何標誌的小院裏,古香古色的,一張“厲家菜“的招牌掛在牆上。


    林鬆眼神一凝,“這是號稱帝都第一私房菜的厲家菜?”


    崔雪蕊點點頭,“就是這個啦,胡同旁邊是清朝兩個最大的王府,即醇王府和恭王府,而厲家菜創辦人厲善麟的祖父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內務府大臣厲子嘉。


    厲子嘉是清朝的內務府都統,深受慈禧信任,禦膳房每天的菜單都由他審批,慈禧、皇上吃的菜,他都品嚐過。


    每次看過菜譜,他都牢記在心,回家後一一記下,晚年整理出一套菜譜,後來由他的孫子厲善麟老先生發揚光大,創辦了這個厲家菜,所以厲家菜算是正宗的宮廷菜了。


    雖然現在厲家菜開了很多分店,包括東京、倫敦都有,但是最正宗的始終是這個地方。


    這裏隻供應晚餐,一天一桌,隻能供應大概20個人,需要提前很久才能預定到位置的。”


    蘇婉菲讚歎道,“那你真厲害啊,這樣都能訂到。”


    崔雪蕊微笑道,“畢竟我也是在四九城裏長大的嘛,多少認識點人。”


    一旁的何文麗低頭輕笑,她還記得當時知道林鬆他們要過來的時候,崔雪蕊為了找接待的地方愁的不行,好不容易找關係才訂到這裏的位置,一點都沒有她說的那麽輕鬆。


    不過她不會拆穿她就是了。


    說話間,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走出來,微笑著問道,“是崔小姐嗎?”


    崔雪蕊點點頭,“曆師傅你好,今晚麻煩你了。”


    中年男子點點頭,“應該的。”


    崔雪蕊和林鬆等人介紹道,“這位是厲曉麟曆師傅,厲家菜的第四代傳人。”


    “曆師傅你好。”


    “各位好,歡迎來品嚐我們厲家菜。”厲曉麟微笑道,眼神清澈堅定,口氣謙虛溫和,看起來雅而不俗。


    眾人跟著進入房間,大廳掛著厲家菜三個大字,題字者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


    招待大家坐下來,厲曉麟轉身進裏麵準備菜肴,蘇婉妍好奇地東張西望,崔雪蕊則是繼續和大家講述厲家菜的故事。


    “厲善麟老先生對廚藝烹調極具天才,在繼承祖傳技藝的基礎上,又結合現代營養和自己的體會不斷有所創新,最終形成了名譽全球的厲家菜。


    在一次參加宴席比賽時,驚震全場觀眾,評比獲第一名。


    英國大使在他的餐館一邊吃一邊說:“太好了,你不用做廣告,我隻要在使館區一說,這裏就推不開門了。“


    果然沒過幾天,各國駐華大使和跨國公司老板們都蜂擁而至,如果不提前半個月預訂,肯定是吃不上的。


    米國前財政部長魯賓、英國前首相梅傑等都光臨過這裏,金庸、梅葆玖、成龍等國內名人也曾是厲家菜的座上客。


    原米國總統克林頓提前半年訂了位置,可惜臨時行程變更,沒有來到,由米國前財政部長魯賓等嘉賓享用了。


    厲家菜的特點之一就是不用諸如味精之類的化學原料,調味靠的是天然方法。


    菜館裏也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廚具,用的都是火灶。


    “厲家菜“的稀缺之處還在於:食客不許點菜,主人做什麽你就吃什麽,因為烹製過程複雜,厲家人得忙活一天,才能做出一桌。


    沒有招牌,不做廣告,隻在小院門口掛個白底紅字的小燈箱上書“羊房11號“,此外無與餐館有關的標誌,厲家菜的名全靠食客們口耳相傳。”


    林鬆點點頭,心裏讚歎不已。


    這家餐館不僅僅是一家餐館了,更是一種文化的沉澱和傳承。


    這樣的餐館看起來不起眼,但是比起那些米其林三星餐廳,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傳統的華夏私房菜又被認為是三大代表,那是:孔府菜,段家菜以及譚家菜。


    但是前兩者由於時代久遠,留給大家隻是學術典籍一般的回憶,而後者雖然誕生於明末清初並一直延續至今,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如今也不再是以前正宗的譚家菜了,隻有帝都飯店才能夠品嚐到。


    反而是厲家菜,厲善麟老先生崇尚在做菜中“學會享受生活“,所以他在做菜時,常常會召集孩子們到廚房幫忙。


    受他的影響,三個女兒一個兒子都成了厲家菜的傳人。


    在他們的努力下,厲家菜不僅保持了下來,更是發展的很好,在墨爾本、東京都開了分店,由於東京餐廳堅持采用從帝都空運原料,因此而贏得米其林二星。


    由此厲家菜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成為名符其實的帝都第一私房菜了。”


    “你懂得真多。”蘇婉菲讚歎道。


    “我是提前做好功課的。”崔雪蕊笑道,“我以前隻來吃過一次,這次是第二次來,提前查了資料,不然我也說不了那麽多。”


    “謝謝。”林鬆誠懇地表示謝意。


    他知道崔雪蕊是因為重視他們,才會做這樣的準備,否則根本不需要提前預定這裏,也不用提前查那麽多資料,給他們普及厲家菜的知識。


    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了解厲家菜,才能夠在品嚐厲家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裏麵所沉澱的文化。


    蘇婉妍也是一臉崇拜地看著崔雪蕊。


    隻是為了招待兩位朋友,就能夠查閱那麽多資料,還硬生生地背下來,這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的。


    崔雪蕊可不是很空閑的人,每天都忙得很,還願意這麽做,可見她認真的態度。


    自己也要學習她這個態度,做每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才行。


    說笑間,頭道菜上桌,崔雪蕊介紹道:“這是翡翠豆腐,據說是慈禧太後最喜歡的菜式之一。”


    麵前的翡翠豆腐看起來非常鮮豔,紅翡綠翠,清麗雅致。


    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送入嘴裏,超乎想象的鮮、無以倫比的甜,還有風味細致的高雅,磨到極致的豆腐入口即化,牛奶般輕撫舌尖,絲絲順滑。


    林鬆本來以為這是用什麽珍貴食材製成,結果入口之後才發現,原來“翡”是紅油,“翠”則含毛豆、鮮貝、蔥跟薑,和豆腐結合在一起,以單純原味交疊出複雜層次的境界。


    細節處見功夫,將味覺、視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帶來了極致的感受。


    無論是蘇婉菲、蘇婉妍還是崔雪蕊、何文麗,都陶醉在如此美妙的食物之中。uu看書 .uuanshu.cm


    “這是厲家菜裏的看家菜。”崔雪蕊讚歎道,“以前吃過一次,久久不忘,如今再品嚐,依然如此。”


    “過獎了。”厲曉麟師傅端著一盤菜出來笑道,“雖然我自己很努力,但是比起以前還是差了,不管是技術還是食材都沒以前好了。”


    林鬆搖搖頭,“能夠在保持傳統和與時俱進中尋找到平衡點,將私房菜發揚光大,曆師傅非常厲害了。”


    “謝謝,試試這個吧,炒鹹食,這算是當年老佛爺最親民的一道菜了,以前是旗人過年吃的涼菜,材料是親民的胡蘿卜絲、筍絲及芥菜絲,炒熟後放冰箱裏。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隻能在冬天放在室外完成了。”


    “謝謝。”


    林鬆點頭致意,夾起來放進口裏,鮮香爽脆,味道十分可口。


    “由小處見大功夫,佩服。”


    厲曉麟師傅非常滿意,笑眯眯地離開。


    第三道菜是驢肉,由驢肉煮爛後再烤,脆皮下是肉汁滿溢的鬆化肉質。


    第四道菜是用豌豆麵做的炸咯喳,薄脆的表皮跟內裏的軟嫩,形成剛柔並濟的口感。


    隨後是用酥脆的雞蛋皮,裹著豬網油及大蝦,又軟又爽,形似中國傳統京劇樂器鼓板的鼓板大蝦。


    還有醬汁肉、清蒸蛤什蟆、麻辣牛肉、蝦子芹心及糖醋排骨······


    鋪排上橫跨酸、甜、苦、鹹、鮮、辣,高低起伏,有濃有淡,口感變化多端,配搭的變奏令味覺保持著新鮮感,讓人真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豪從投資自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潛水的草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潛水的草莓並收藏神豪從投資自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