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仙兒父母強烈反對她回村當村醫,她不能答應梁鑄成的要求。


    柳仙兒實習結束,正式畢業後,正好縣衛計局公開招聘鄉鎮衛生院醫生,她報考了離家較近的滄浪鄉中心衛生院,以優異的成績被聘用,成為一名臨床醫生,也是滄浪衛生院第一個全科醫生。


    由於全縣醫生資源有限,玉皇山村衛生室還沒有分配到合格的村醫。


    按照縣裏下達的脫貧計劃,玉皇山村在二〇一九年要實現貧困村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的目標。


    省裏確定的貧困村出列標準,其中一個重要考核指標,就是貧困村有達標的衛生室,有合格村醫,所有貧困戶有醫生簽約服務。


    目前,村衛生室已經建好,相關設施也配備到位,但是還沒有合格村醫,達不到村出列標準。


    梁鑄成給鄉黨wei書記成榮興匯報以後,成榮興給縣衛計局溝通,他們答複先采取過渡辦法,由鄰村劉家河村衛生室的村醫,定期開展巡診,等有了合適人選以後,盡快配備到位。


    梁鑄成認識劉家河村衛生室村醫,他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村醫,玉皇山村群眾一般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不必要去鄉衛生院的,都在劉家河村衛生室找他看。


    劉家河和玉皇山一樣都是大村,一個村醫管兩個村,確實有些忙不過來。


    梁鑄成請成榮興給鄉衛生院陳院長做一下工作,“借用”柳仙兒一段時間,先把健康扶貧工作承擔起來,等縣裏把村醫配備到位後,她再回衛生院上班。


    成榮興擔心這個事不好處理,一方麵柳仙兒不一定願意回去,二是村醫待遇與衛生院醫生的待遇有較大差距,她個人的經濟損失誰來負擔。


    梁鑄成說:“能不能這樣,柳仙兒還是衛生院的醫生,工資衛生院發,回來上班後,再從衛生室收入中給她發一點工作補助,待遇也沒有多大的差距。”


    成榮興笑笑說:“你倒會出點子,你叫衛生院既出人又出錢,人家能答應嗎?”


    梁鑄成抓抓頭說:“你親自出麵做工作,陳院長肯定給你麵子。”


    說歸說,成榮興也認為這個辦法比兩個村合用一個村醫效果好。


    上次他找縣衛計局局長溝通村醫的事,局長給他說了真實情況,目前全縣近四百個村,其中重點貧困村一百個,按照要求都應該配備合格村醫。


    可是,目前符合條件的村醫不到一半,超過三分之一的村醫,是過去的“赤腳醫生”,年齡偏大,沒有上過正規的醫療院校,隻是進行過短期培訓,考了證,理論水平不高,主要憑經驗,能夠適應村裏基本醫療服務的需要。


    現在醫療院校畢業生,很少能回鄉村醫療機構工作,加上村醫待遇偏低,招人更難。


    缺乏合格村醫,導致農村醫療服務水平落後,縣裏正在著手研究解決這些問題。


    可是時間不等人,衛生室不能長期閑置,村民看病難的問題也不能久拖不決。


    為了保險起見,成榮興讓梁鑄成先找人分別給柳仙兒和她父母做工作,當然,關鍵是柳仙兒,隻要她同意了,她父母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上次梁鑄成給柳仙兒說了,想請她回村當村醫,當時她沒有明確反對,但是她父母卻極力反對。


    如果現在他再去找柳仙兒,一旦她一口拒絕,下一步工作就不好做了。


    梁鑄成想來想去,還是請餘荷出麵,說服柳仙兒回村,為全村老百姓健康扶貧幹點實事。


    餘荷去找柳仙兒,把梁鑄成的想法告訴了她,邀請她回村,把衛生室辦起來,為村民搞好醫療服務。


    柳仙兒左右為難,一時不好答複餘荷。


    她像村裏很多年輕人一樣,想通過自身的努力,走出大山,徹底改變生存狀態。


    現在,她的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了,盡管現在隻是在鄉鎮衛生院工作,她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會走向縣城,到縣醫院上班,那裏平台更大,更有用武之地。


    她告訴餘荷,村衛生室條件有限,隻能看一些頭疼腦熱的小痛小病,她所學的知識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時間長了會荒廢掉。


    餘荷說:“現在農村是醫療服務的薄弱地帶,正因為醫療設施不配套,缺乏像你這樣的全科醫生,導致小病不能及時醫治,拖成大病,甚至拖成不治之症。村裏有三分之一的貧困戶,就是因病致貧。你可別小看了村醫,一個合格的村醫,或者說優秀的村醫,在健康扶貧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一定程度上會改變貧困戶的貧困狀況。”


    柳仙兒低下頭,思索著餘荷的話。


    餘荷見柳仙兒有些動心,就趁熱打鐵,uu看書 .uukasuco說道:“仙兒,回來吧!現在的玉皇山村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窮山溝了,你看村裏很多年輕人都回來了,他們在襪子廠上班,在家門口就業。現在村裏急需你這樣的優秀人才,你能回村為他們搞好醫療服務,他們才能安心在村裏務工呀!”


    餘荷說的一番話,對柳仙兒的觸動很大。


    過去,村裏的群眾,包括她父母在內,靠著人均一畝多地,勉強度日,種的莊稼不夠野豬糟蹋。


    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有著三千戶籍人口的山村,平時冷冷清清。


    這些年來,特別是梁鑄成回村擔任村支書以後,帶領群眾修通了通村公路,村裏辦起了襪子廠,又在規劃發展油橄欖產業,開發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


    昔日沉寂的山村,又熱鬧起來了。


    柳仙兒回村裏時,見到人們都是忙忙碌碌,家家戶戶都有事幹,都有錢掙。從她的父母和村民們的臉上,看得出喜悅之情,他們都充滿著獲得感和幸福感。


    她想,梁鑄成都能放棄幾萬年薪,回家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玉皇山村人,為什麽不能為家鄉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做一份貢獻呢!


    當衛生陳院長征求柳仙兒的意見時,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陳院長告訴柳仙兒,她的人事關係仍然放在衛生院,基本工資從衛生院發,工作補助按照村醫的標準執行。


    陳院長還告訴她,鄉裏為了加強健康扶貧工作,要求每個村配備一名健康扶貧聯絡員,要求她在履行村醫職責的同時,也代表衛生院聯係玉皇山村。


    柳仙兒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貧玉皇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河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河長並收藏戰貧玉皇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