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核查和研判,餘荷幫扶的五戶貧困戶,有三戶具備脫貧退出條件,但是刁生本、張拴狗不認可,按照規定不能退出。
目前隻有刁生強具備退出條件,還有做工作的餘地,但是還不知道他是否認可。
她正準備去找刁生強溝通簽字,他自己卻找上門來了。
餘荷熱情地給他倒了一杯開水,問他:“刁叔,你找我有啥事。”
刁生強把水杯放在桌子上,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記著一些數字。
餘荷判斷,他是“算賬”來了。
沒等餘荷開口,刁生強把那張紙遞給餘荷說:“你看看,這是我二〇一七年的收入賬,都記著哩,一筆都不少。”
餘荷雙手接過那張紙,仔細一看,果不其然,他把種地、養豬、養雞的收入,還有他在安置點工地打工的收入,一筆筆記得清清楚楚。
最後合計總收入三萬一千三百六十一元,人均收入七千八百四十元。
這個收入已經超過了脫貧標準,餘荷心中更加有數了。
刁生強喝了一口水,說:“村裏核查組給我算錯了。”
餘荷一驚,問道:“錯在什麽地方?”
刁生強說:“我當時忘記給他們這個賬目了,說了個大概,我看他們填的那個收入測算表上,我家人平收入隻有四千三百多元,算少了。”
“哦,是這樣的。”餘荷想,好多戶都把收入往低處報,生怕填高了,刁生強卻主動提供他自己平時記錄的真實賬目,用意是什麽呢?
餘荷仔細核對了一下村核查小組填寫的數字,原來區別在於刁生強記的是總收入,沒有減去生產經營性支出,數字肯定大於村裏核查的數字。
刁生強聽了餘荷的解釋,這才說明了他的來意,他也對照脫貧標準測算了一下,今年能夠脫貧。
他對餘荷說:“餘隊長,請你把我家貧困帽子摘下來吧,當貧困戶不是啥光榮的事。”
餘荷說:“你自力更生、主動脫貧可光榮哩!”
刁生強有些不好意思,擺擺手說:“要不是兩個娃子在上學,經濟負擔重,我才不稀罕當那個貧困戶哩。”
餘荷說:“你是符合貧困戶條件的,群眾也認可。”
刁生強主動要求脫貧,餘荷鬆了一口氣。
她對刁生強說:“刁叔,謝謝你的支持。村裏通過入戶核查,認為你家符合脫貧標準,我們打算把你家納入預脫貧戶,按照程序進行退出評議和公示,正準備去征求你的意見呢。”
刁生強連忙舉起手說:“我同意,我同意。我們這些老百姓,都應該感謝黨和政府,現在扶貧政策這麽好,幹部天天為老百姓操心出力,我們還有啥說的,達到脫貧條件了,就趕緊把貧困帽子摘了吧。摘了貧困帽,一身輕鬆。”
餘荷把貧困戶脫貧驗收表填好,讓刁生強逐項核對後,簽了字。
刁生強前腳剛走,何長富給餘荷打來電話,問她有沒有時間,想給她說個事。
餘荷說:“我馬上去你家裏,有啥事當麵說吧。”
在餘荷的協調支持下,何長富家的養殖產業穩步發展。
去年,餘荷幫他辦理了扶貧小額貸款五萬元,擴建了養雞場,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今年發展白羽烏雞兩千餘隻,黑豬二十頭。
何長富坐在輪椅上,天天圍著雞場轉,上飼料、撿雞蛋、出雞糞,忙得不亦樂乎。
他還忙中偷閑,在院子裏和雞圈旁邊,拉上一段二胡,彈上一首吉他,或者吼上幾段四六句。
他天天忙忙碌碌,很辛苦,也很充實。
餘荷直接去了何長富家院子。
何長富坐在輪椅上,院子中間擺著一張小方桌,上麵放著一個本子,旁邊還放著茶壺和水杯。
餘荷跟他打了招呼,坐在桌子旁邊,倒了一杯開水,遞給何長富。
何長富招呼說:“你也喝茶呀。”
餘荷倒了一杯,放在桌子上,問道:“何老板,你找我有事嗎?”
自從何長富辦了養雞場,餘荷就叫他“何老板”,何長富知道是開玩笑,但是喊的次數多了,也習慣了。
今天,何長富卻沒有接受“何老板”這個稱呼,鄭重其事地對餘荷說:“餘隊長,你千萬別叫我何老板了,我不過是個貧困戶,哪有資格當老板。”
餘荷感到何長富與往常有些不一樣,心中有些疑惑,就說:“老板有大有小,貧困戶怎麽不能當老板呀。”
何長富情緒有些低落,慚愧地說:“餘隊長啊,我連脫貧的資格都沒有,是不是拖你們後腿了呀?”
原來如此!
他誤會了。
餘荷解釋,本來把他家列為預脫貧對象,計劃今年脫貧,考慮到上級有文件規定,對大病、殘疾人等特殊困難戶,納入重點監測對象,實行重點扶持,確保脫貧成效。
把他家列入明年脫貧計劃,主要是確保他脫貧質量更高一些。
難道何長富對今年沒有納入預脫貧對象有想法?
何長富拿起桌子上的本子,那上麵是他發展養殖業以來的賬目記錄。
他翻開本子,對餘荷說,今年養雞收入十萬元,養豬收入六萬元,共十六萬元。刨去支出,淨收入七萬多元,還貸款五萬元,還有兩萬多元的純利潤,人平純收入五千多元。
他問餘荷,這個收入能不能脫貧?
餘荷說,收入隻是一個方麵的指標,還有“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才行。uu看書.uknh
何長富說:“你就按照那幾個指標,給我核計核計,看我夠不夠脫貧條件。”
餘荷說:“按照這個標準,你是符合脫貧條件的,就是考慮到你是特殊戶,才把你安排在明年脫貧。”
何長富要求:“我沒有什麽特殊的,你就把我當一個正常人來對待。我是殘疾人,收入不比正常人少,他們能脫貧,我為啥不能脫貧?”
餘荷意識到,貧困戶也有尊嚴,特別是像何長富、刁生強這樣的勤奮人,他們人窮誌不短。
她很懊悔,忽略了這個事。
她叮問道:“你的意思,今年也想脫貧?”
何長富點點頭,十分肯定地說:“是的,你按照規矩驗收吧。”
餘荷在村組幹部會上通報了何長富、刁生強主動要求脫貧的典型,很快在村裏傳播開來,有二十多戶貧困戶本來沒有列入二〇一七年的預脫貧戶,也主動要求脫貧摘帽。
這次省裏的脫貧成效考核,玉皇山村的錯退率、漏評率為零,群眾認可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為了激勵貧困戶自主脫貧的積極性,驗收結束後,村兩委評選了一批自主脫貧的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
表彰會上,何長富發言時,對大家彈唱了一段鄖陽四六句:
扶貧扶誌不扶懶,少給政府添麻煩,
黃土不虧勤快人,冷天不凍下力漢,
隻要雙手能動彈,自力更生加油幹,
一不等來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
想富想貴不想窮,一想二幹三成功,
幸福不會天上掉,自主脫貧最光榮。
會場裏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目前隻有刁生強具備退出條件,還有做工作的餘地,但是還不知道他是否認可。
她正準備去找刁生強溝通簽字,他自己卻找上門來了。
餘荷熱情地給他倒了一杯開水,問他:“刁叔,你找我有啥事。”
刁生強把水杯放在桌子上,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記著一些數字。
餘荷判斷,他是“算賬”來了。
沒等餘荷開口,刁生強把那張紙遞給餘荷說:“你看看,這是我二〇一七年的收入賬,都記著哩,一筆都不少。”
餘荷雙手接過那張紙,仔細一看,果不其然,他把種地、養豬、養雞的收入,還有他在安置點工地打工的收入,一筆筆記得清清楚楚。
最後合計總收入三萬一千三百六十一元,人均收入七千八百四十元。
這個收入已經超過了脫貧標準,餘荷心中更加有數了。
刁生強喝了一口水,說:“村裏核查組給我算錯了。”
餘荷一驚,問道:“錯在什麽地方?”
刁生強說:“我當時忘記給他們這個賬目了,說了個大概,我看他們填的那個收入測算表上,我家人平收入隻有四千三百多元,算少了。”
“哦,是這樣的。”餘荷想,好多戶都把收入往低處報,生怕填高了,刁生強卻主動提供他自己平時記錄的真實賬目,用意是什麽呢?
餘荷仔細核對了一下村核查小組填寫的數字,原來區別在於刁生強記的是總收入,沒有減去生產經營性支出,數字肯定大於村裏核查的數字。
刁生強聽了餘荷的解釋,這才說明了他的來意,他也對照脫貧標準測算了一下,今年能夠脫貧。
他對餘荷說:“餘隊長,請你把我家貧困帽子摘下來吧,當貧困戶不是啥光榮的事。”
餘荷說:“你自力更生、主動脫貧可光榮哩!”
刁生強有些不好意思,擺擺手說:“要不是兩個娃子在上學,經濟負擔重,我才不稀罕當那個貧困戶哩。”
餘荷說:“你是符合貧困戶條件的,群眾也認可。”
刁生強主動要求脫貧,餘荷鬆了一口氣。
她對刁生強說:“刁叔,謝謝你的支持。村裏通過入戶核查,認為你家符合脫貧標準,我們打算把你家納入預脫貧戶,按照程序進行退出評議和公示,正準備去征求你的意見呢。”
刁生強連忙舉起手說:“我同意,我同意。我們這些老百姓,都應該感謝黨和政府,現在扶貧政策這麽好,幹部天天為老百姓操心出力,我們還有啥說的,達到脫貧條件了,就趕緊把貧困帽子摘了吧。摘了貧困帽,一身輕鬆。”
餘荷把貧困戶脫貧驗收表填好,讓刁生強逐項核對後,簽了字。
刁生強前腳剛走,何長富給餘荷打來電話,問她有沒有時間,想給她說個事。
餘荷說:“我馬上去你家裏,有啥事當麵說吧。”
在餘荷的協調支持下,何長富家的養殖產業穩步發展。
去年,餘荷幫他辦理了扶貧小額貸款五萬元,擴建了養雞場,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今年發展白羽烏雞兩千餘隻,黑豬二十頭。
何長富坐在輪椅上,天天圍著雞場轉,上飼料、撿雞蛋、出雞糞,忙得不亦樂乎。
他還忙中偷閑,在院子裏和雞圈旁邊,拉上一段二胡,彈上一首吉他,或者吼上幾段四六句。
他天天忙忙碌碌,很辛苦,也很充實。
餘荷直接去了何長富家院子。
何長富坐在輪椅上,院子中間擺著一張小方桌,上麵放著一個本子,旁邊還放著茶壺和水杯。
餘荷跟他打了招呼,坐在桌子旁邊,倒了一杯開水,遞給何長富。
何長富招呼說:“你也喝茶呀。”
餘荷倒了一杯,放在桌子上,問道:“何老板,你找我有事嗎?”
自從何長富辦了養雞場,餘荷就叫他“何老板”,何長富知道是開玩笑,但是喊的次數多了,也習慣了。
今天,何長富卻沒有接受“何老板”這個稱呼,鄭重其事地對餘荷說:“餘隊長,你千萬別叫我何老板了,我不過是個貧困戶,哪有資格當老板。”
餘荷感到何長富與往常有些不一樣,心中有些疑惑,就說:“老板有大有小,貧困戶怎麽不能當老板呀。”
何長富情緒有些低落,慚愧地說:“餘隊長啊,我連脫貧的資格都沒有,是不是拖你們後腿了呀?”
原來如此!
他誤會了。
餘荷解釋,本來把他家列為預脫貧對象,計劃今年脫貧,考慮到上級有文件規定,對大病、殘疾人等特殊困難戶,納入重點監測對象,實行重點扶持,確保脫貧成效。
把他家列入明年脫貧計劃,主要是確保他脫貧質量更高一些。
難道何長富對今年沒有納入預脫貧對象有想法?
何長富拿起桌子上的本子,那上麵是他發展養殖業以來的賬目記錄。
他翻開本子,對餘荷說,今年養雞收入十萬元,養豬收入六萬元,共十六萬元。刨去支出,淨收入七萬多元,還貸款五萬元,還有兩萬多元的純利潤,人平純收入五千多元。
他問餘荷,這個收入能不能脫貧?
餘荷說,收入隻是一個方麵的指標,還有“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才行。uu看書.uknh
何長富說:“你就按照那幾個指標,給我核計核計,看我夠不夠脫貧條件。”
餘荷說:“按照這個標準,你是符合脫貧條件的,就是考慮到你是特殊戶,才把你安排在明年脫貧。”
何長富要求:“我沒有什麽特殊的,你就把我當一個正常人來對待。我是殘疾人,收入不比正常人少,他們能脫貧,我為啥不能脫貧?”
餘荷意識到,貧困戶也有尊嚴,特別是像何長富、刁生強這樣的勤奮人,他們人窮誌不短。
她很懊悔,忽略了這個事。
她叮問道:“你的意思,今年也想脫貧?”
何長富點點頭,十分肯定地說:“是的,你按照規矩驗收吧。”
餘荷在村組幹部會上通報了何長富、刁生強主動要求脫貧的典型,很快在村裏傳播開來,有二十多戶貧困戶本來沒有列入二〇一七年的預脫貧戶,也主動要求脫貧摘帽。
這次省裏的脫貧成效考核,玉皇山村的錯退率、漏評率為零,群眾認可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為了激勵貧困戶自主脫貧的積極性,驗收結束後,村兩委評選了一批自主脫貧的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
表彰會上,何長富發言時,對大家彈唱了一段鄖陽四六句:
扶貧扶誌不扶懶,少給政府添麻煩,
黃土不虧勤快人,冷天不凍下力漢,
隻要雙手能動彈,自力更生加油幹,
一不等來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
想富想貴不想窮,一想二幹三成功,
幸福不會天上掉,自主脫貧最光榮。
會場裏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