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臘月二十八出院,看來梁鑄成這天是不能走了,無論如何,他決定把李父送回家再走,不然的話,於情於理說不過去。
晚上,梁鑄成給父親梁忠義打了個電話,說了一下李妍妍父親的病情,他說明天李父出院,把他送回家。很可能臘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那天晚上才能回去。
沒想到,梁忠義說李妍妍父親害病,春節前走了不合適,讓他陪李妍妍父母過了春節再回來。
梁鑄成說,新年把節的,不在家陪父母,他心裏不踏實。
梁忠義通情達理,勸他說:“你一年時間沒去妍妍家了,今年她爸爸有病,是特殊情況,你在那裏幫忙照呼一下,是理所當然的。”
梁鑄成愧疚地說:“要是我不回去,就不能陪你和媽媽過年了。”
梁忠義說:“你不操心我們,你弟弟放假在家,年貨都辦齊了,啥都不缺。”
他還囑咐梁鑄成,趁著在妍妍家過年,就把婚事商量好,能定下來就盡快定下來。
妍妍的父母催,自己的父母催,妍妍也要他給個明確意見。
他卻糾結萬分。
他並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必須在玉皇山和江城做出選擇。
李妍妍和她父母,都要求他去江城結婚定居。
那麽,結婚就意味著要再次離開家鄉玉皇山村。
因婚離開玉皇山,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可以安心創業,掙錢養家。
如果這樣,在村民的心目中,這種“離開”,就是“逃離”!
在玉皇山村最需要自己的時候,拋下三千眼望欲穿的老百姓,去貪圖安逸的生活嗎?
這樣,就是違背了當初對全村三千老百姓的鄭重承諾,他做不到。
可是也不能讓父母失望啊!他們為自己操碎了心,不能在過年時,還讓他們牽掛著自己的婚事,吃飯都不香。
那就先來個緩兵之計吧。
他對梁忠義說:“爹,你看妍妍一家人都在忙著照護病人,我咋能提結婚的事呢,這事等妍妍爸爸的病情好轉以後再說吧。”
畢竟,梁忠義不知道妍妍和她父母的心思。
梁忠義想想,兒子說得有道理,人家當家人病著哩,確實不能催促,就讓他探聽一下李家的口風,如果李家主動提起這個事,就趕緊定下來。
當老的,對子女的最大願望,也是最操心的事,莫過於成家立業。
他們都不小咯,該成家了。
李妍妍在為父親辦理出院手續時,梁鑄成到一家殘疾人用品店,購買了一個輪椅。
臘月二十八日下午,他陪著李妍妍,把李父送回家。
這個春節,梁鑄成過得並不輕鬆。
李父雖然口不能語,但是心裏還明白,他慈祥的目光追蹤著梁鑄成,看他在家裏跑前忙後,收拾屋子,置辦年貨。
他咧著嘴,露出微笑,涎水順著嘴角流下來,梁鑄成連忙用毛巾給他擦擦。
這次妍妍爸爸突發疾病,女兒妍妍在江城上班,兒子還在上大學,家裏的一切事情壓在妍妍媽的肩上,她的壓力一下子大了起來,顯得六神無主。
梁鑄成來這幾天,不分白天黑夜,悉心照護著李父,有一個大男人在支撐著,妍妍媽心裏踏實了許多。
除夕那天下午,梁鑄成陪著李妍妍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
妍妍媽提起了他和妍妍的婚事。
妍妍媽一邊包著餃子,一邊說:“鑄成啊,你和妍妍都不小了,你們的事情也該定下來了。”
這事怎麽向妍妍媽說呢?
就目前妍妍家裏的狀況,他不能向妍妍提出嫁到玉皇山村的條件,可是如果自己到江城結婚定居,就要放棄全村三千老百姓,他承諾的帶領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等於半途而廢。
此時此刻,他不敢向妍妍媽說出實情,擔心她接受不了。
怎麽向妍妍媽說呢?
“我……”,梁鑄成猶豫了一下,剛張嘴,被李妍妍搶過話:“媽,你好好包餃子吧,我們的事,你別操心,商量好了再給你說,好不好?”
妍妍及時解了圍,梁鑄成連忙重複她的話:“阿姨,等我跟妍妍商量好了再給您說吧。”
李妍妍弟弟對梁鑄成說:“你們快點定,我可是急著改口叫你姐夫了。”
李妍妍揚起捏著麵葉的手,佯裝要打弟弟,數落他:“就你嘴多。”
見他們姐弟兩個嬉鬧,妍妍媽露出了這段時間難得一見的笑臉。
她絮絮叨叨地說:“你爸爸一直操著你們的心,他還沒有得病的時候,就一直在盼著你們回來,商量著把喜事辦了,我們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你看,現在你爸病成這個樣子,我要照護他。你們的事,自己要操心咯。”
李妍妍安慰她:“媽,你照護爸爸夠辛苦了,我和弟弟也出不上力,我們的事你就別操心了,uu看書 .ukans 等條件具備了,我們就辦。”
她還讓母親把家裏的承包地流轉出去,留點菜園就行,父親看病自費的費用,還有弟弟的學費,包在她身上,不讓母親操心。
弟弟很懂事,說他現在勤工儉學可以滿足學費和生活費,不讓家裏和姐姐再拿錢,不增加家裏的負擔。
母子三人的對話,讓他想起了八年前自己家裏的不幸,當時,就是因為父親在煤礦塌傷致殘,家裏陷入困境,他毅然放棄上大學,坎坎坷坷,走到今天。
父親是家裏的天,父親倒下了,家裏的天也塌了。
他感同身受。
無論站在梁鑄成或者是李妍妍的角度,他們在江城結婚定居,都是最佳選擇。這樣對他們,對兩個家庭都有好處。
這事擱誰身上,都會毫不猶豫地作為第一選項。
偏偏在梁鑄成的身上,再一次成了艱難的選擇。
在這個十字路口,他彷徨過、迷茫過。
當他暗暗下定決心,做出自己的最終選擇時,他自己也感到太不近人情。
這幾天時間,梁鑄成忙著照護妍妍父親,她幾次有意無意提起他們的事情,他都把話題引到李父的病情上,沒有給李妍妍一個明確說法。
精明的李妍妍好像覺察到了他的心思,隻是沒有挑明。
這事不能久拖不決,不能讓李妍妍無限期等下去,他決定把自己最終的選擇告訴李妍妍,她有權作出自己的選擇。
不過,在大年除夕,他不能向李妍妍和她母親亮明自己的觀點,他要抽個適當時機,和妍妍深入溝通一下。
至於結局,無論如何,他必須接受。
晚上,梁鑄成給父親梁忠義打了個電話,說了一下李妍妍父親的病情,他說明天李父出院,把他送回家。很可能臘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那天晚上才能回去。
沒想到,梁忠義說李妍妍父親害病,春節前走了不合適,讓他陪李妍妍父母過了春節再回來。
梁鑄成說,新年把節的,不在家陪父母,他心裏不踏實。
梁忠義通情達理,勸他說:“你一年時間沒去妍妍家了,今年她爸爸有病,是特殊情況,你在那裏幫忙照呼一下,是理所當然的。”
梁鑄成愧疚地說:“要是我不回去,就不能陪你和媽媽過年了。”
梁忠義說:“你不操心我們,你弟弟放假在家,年貨都辦齊了,啥都不缺。”
他還囑咐梁鑄成,趁著在妍妍家過年,就把婚事商量好,能定下來就盡快定下來。
妍妍的父母催,自己的父母催,妍妍也要他給個明確意見。
他卻糾結萬分。
他並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必須在玉皇山和江城做出選擇。
李妍妍和她父母,都要求他去江城結婚定居。
那麽,結婚就意味著要再次離開家鄉玉皇山村。
因婚離開玉皇山,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可以安心創業,掙錢養家。
如果這樣,在村民的心目中,這種“離開”,就是“逃離”!
在玉皇山村最需要自己的時候,拋下三千眼望欲穿的老百姓,去貪圖安逸的生活嗎?
這樣,就是違背了當初對全村三千老百姓的鄭重承諾,他做不到。
可是也不能讓父母失望啊!他們為自己操碎了心,不能在過年時,還讓他們牽掛著自己的婚事,吃飯都不香。
那就先來個緩兵之計吧。
他對梁忠義說:“爹,你看妍妍一家人都在忙著照護病人,我咋能提結婚的事呢,這事等妍妍爸爸的病情好轉以後再說吧。”
畢竟,梁忠義不知道妍妍和她父母的心思。
梁忠義想想,兒子說得有道理,人家當家人病著哩,確實不能催促,就讓他探聽一下李家的口風,如果李家主動提起這個事,就趕緊定下來。
當老的,對子女的最大願望,也是最操心的事,莫過於成家立業。
他們都不小咯,該成家了。
李妍妍在為父親辦理出院手續時,梁鑄成到一家殘疾人用品店,購買了一個輪椅。
臘月二十八日下午,他陪著李妍妍,把李父送回家。
這個春節,梁鑄成過得並不輕鬆。
李父雖然口不能語,但是心裏還明白,他慈祥的目光追蹤著梁鑄成,看他在家裏跑前忙後,收拾屋子,置辦年貨。
他咧著嘴,露出微笑,涎水順著嘴角流下來,梁鑄成連忙用毛巾給他擦擦。
這次妍妍爸爸突發疾病,女兒妍妍在江城上班,兒子還在上大學,家裏的一切事情壓在妍妍媽的肩上,她的壓力一下子大了起來,顯得六神無主。
梁鑄成來這幾天,不分白天黑夜,悉心照護著李父,有一個大男人在支撐著,妍妍媽心裏踏實了許多。
除夕那天下午,梁鑄成陪著李妍妍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
妍妍媽提起了他和妍妍的婚事。
妍妍媽一邊包著餃子,一邊說:“鑄成啊,你和妍妍都不小了,你們的事情也該定下來了。”
這事怎麽向妍妍媽說呢?
就目前妍妍家裏的狀況,他不能向妍妍提出嫁到玉皇山村的條件,可是如果自己到江城結婚定居,就要放棄全村三千老百姓,他承諾的帶領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等於半途而廢。
此時此刻,他不敢向妍妍媽說出實情,擔心她接受不了。
怎麽向妍妍媽說呢?
“我……”,梁鑄成猶豫了一下,剛張嘴,被李妍妍搶過話:“媽,你好好包餃子吧,我們的事,你別操心,商量好了再給你說,好不好?”
妍妍及時解了圍,梁鑄成連忙重複她的話:“阿姨,等我跟妍妍商量好了再給您說吧。”
李妍妍弟弟對梁鑄成說:“你們快點定,我可是急著改口叫你姐夫了。”
李妍妍揚起捏著麵葉的手,佯裝要打弟弟,數落他:“就你嘴多。”
見他們姐弟兩個嬉鬧,妍妍媽露出了這段時間難得一見的笑臉。
她絮絮叨叨地說:“你爸爸一直操著你們的心,他還沒有得病的時候,就一直在盼著你們回來,商量著把喜事辦了,我們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你看,現在你爸病成這個樣子,我要照護他。你們的事,自己要操心咯。”
李妍妍安慰她:“媽,你照護爸爸夠辛苦了,我和弟弟也出不上力,我們的事你就別操心了,uu看書 .ukans 等條件具備了,我們就辦。”
她還讓母親把家裏的承包地流轉出去,留點菜園就行,父親看病自費的費用,還有弟弟的學費,包在她身上,不讓母親操心。
弟弟很懂事,說他現在勤工儉學可以滿足學費和生活費,不讓家裏和姐姐再拿錢,不增加家裏的負擔。
母子三人的對話,讓他想起了八年前自己家裏的不幸,當時,就是因為父親在煤礦塌傷致殘,家裏陷入困境,他毅然放棄上大學,坎坎坷坷,走到今天。
父親是家裏的天,父親倒下了,家裏的天也塌了。
他感同身受。
無論站在梁鑄成或者是李妍妍的角度,他們在江城結婚定居,都是最佳選擇。這樣對他們,對兩個家庭都有好處。
這事擱誰身上,都會毫不猶豫地作為第一選項。
偏偏在梁鑄成的身上,再一次成了艱難的選擇。
在這個十字路口,他彷徨過、迷茫過。
當他暗暗下定決心,做出自己的最終選擇時,他自己也感到太不近人情。
這幾天時間,梁鑄成忙著照護妍妍父親,她幾次有意無意提起他們的事情,他都把話題引到李父的病情上,沒有給李妍妍一個明確說法。
精明的李妍妍好像覺察到了他的心思,隻是沒有挑明。
這事不能久拖不決,不能讓李妍妍無限期等下去,他決定把自己最終的選擇告訴李妍妍,她有權作出自己的選擇。
不過,在大年除夕,他不能向李妍妍和她母親亮明自己的觀點,他要抽個適當時機,和妍妍深入溝通一下。
至於結局,無論如何,他必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