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敢遠離,就在刁生本家院子旁邊等候。她想聽聽裏麵說什麽,又不敢往門口湊,隻好支楞著耳朵,撲捉屋裏的聲音。


    大約過了十幾分鍾,李子梅聽到了刁生本的爭吵聲,還聽到兩個評估員不停地解釋,刁生本聲音越來越大,她想進去看看究竟,又怕評估員不讓進去,就守著門口,以防意外。


    這時,門突然打開,刁生本推著兩個評估員,把他們往外趕。


    兩個評估人員漲紅著臉,無所適從,見李子梅站在門口,像見了救星似的,趕緊對她說:“阿姨,請你給他說說,我們隻是按照問卷的內容進行調查,沒有別的意思。”


    李子梅攔住刁生本,問他為什麽把領導往外趕,刁生本氣呼呼地說:“你問問他們,哪有這樣咒人的?!”


    兩個評估人員一臉委屈,解釋說:“叔叔,您千萬別誤會,我們確實沒有罵你。”


    李子梅被他們雙方搞迷糊了,不知道為什麽產生爭執。


    她攔住刁生本,讓他不要著急,說說究竟是咋回事。


    刁生本氣咻咻的,指著兩個大學生說:“哪有像你們這樣幹工作的,詛咒我害大病,還罵我得殘疾,你們家裏人才害大病,你們家裏才有殘疾人!”


    李子梅見刁生本竟然出口罵人,連忙攔住他說:“你咋能罵人哩!人家是來檢查我們扶貧工作的,是代表上級黨委政府的,你可別胡球說。”


    “是他們先罵的我,我還他們一句還不行嗎?”刁生本強詞奪理。


    李子梅不知道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把兩個評估員拉到旁邊,問道:“你們真的罵他了?”


    那個女孩委屈得要哭了,她向李子梅的解釋說:“我們是按照調查問卷的內容逐項詢問的,上麵有這幾項內容,就是問他家人有沒有害大病的,有沒有住院的,有沒有殘疾人,享受殘疾人補貼沒有。我們一個字都沒有多說,怎麽可能詛咒他呢。”


    李子梅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就轉身對刁生本說:“你冤枉人家了,他們是按照規定的題目,了解你家裏的情況,看看你家人身體狀況好不好,健康扶貧政策落實沒有,這哪是罵你哩!”


    刁生本還沒有消氣,指責道:“哪有這樣問話的?你們不知道快過大年了嗎?誰個願意病啊、殘啊的?哪個不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


    李子梅說:“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兩個領導是外地人,咋知道我們這裏的風俗。人家是按照規定行事,公事公辦,哪像你這樣的老腦筋,哪有你那麽多忌諱?!”


    刁生本自知理虧,嘟囔了幾句,閉嘴了。


    把事情原因解釋清楚了,李子梅為兩個評估人員解了圍。


    可是刁生本這一戶的評估調查還沒有完成,兩個評估人員不知道咋辦。


    李子梅對他們說:“別怕,別怕,有阿姨在哩,他不敢把你們怎麽樣。”


    李子梅讓他們再進屋,繼續進行調查,她擔心刁生本再刁難他們,也跟著進去。


    這次,兩個評估員不再往外趕她了。


    有李子梅在場,刁生本說話不再雲天霧地,評估人員問啥,他答啥,他搞不明白,答不上來的,李子梅補充一下,總算把他這一戶的評估完成了。


    從刁生本家裏出來,在去另一戶的途中,那個女大學生問李子梅,刁生本為什麽有那麽大的反應。


    李子梅告訴她,這是當地的習俗,忌諱別人說家裏有病人,有殘疾人,特別是快過春節了,更加忌諱說他家人有病有殘疾,不吉利。


    女大學生說:“可是很多貧困戶正是因病因殘才導致貧困的,所以才有這幾項調查內容,我感覺沒有什麽可忌諱的。”


    李子梅說:“根子還在貧困上,過去醫療條件差,加上家裏窮,一旦有了病人或者殘疾人,一家人的日子就難過。作為普通老百姓,最忌諱最害怕的,就是家人裏麵有病人,有殘疾人,那是個無底洞,啥時候都填不滿。”


    兩個大學生如有所思地點點頭,明白了原委。


    可是調查問卷有這些內容,不問的話,怎麽知道調查對象家裏是否有病人或者殘疾人?


    李子梅給他們出點子,對這些內容,可以換個方法問,比如說,你家裏人的身體都好吧?如果家裏沒有病人或者殘疾人,他會說,都好,都好;如果他家裏有病人,有殘疾人,他們會主動說出來。


    女大學生說:“那結果還不是一樣嗎?”


    “不一樣,uu看書 .uukansh 你直接問有沒有病人和殘疾人,家裏有的,他可以接受,家裏沒有的,他們就接受不了,畢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病殘人。你問他,家裏人都好吧,他聽了就容易接受。”李子梅說。


    “哦,還有這麽多講究。”女大學生說。


    “這就叫入鄉隨俗。”李子梅說。


    評估人員培訓時,重點培訓了精準扶貧政策規定和調查問卷的填寫方法,也對尊重民風民俗方麵提出了要求,畢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這些大學生學習的是書本上的知識,接觸實際少,在與貧困戶溝通時,難免會出現一些障礙,甚至引起群眾的誤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女大學生嘴甜,對李子梅說:“阿姨,如果你當了評估員,一定比我們搞得好。”


    李子梅被女大學生誇得不好意思,搖搖頭說:“我是大老粗,沒有文化,幹不了這個工作。”


    接下來,評估組兩個大學生不再對李子梅產生防範心理,反而有些依賴,李子梅領他們入戶後,評估員讓她在一起,有時候貧困戶聽不明白的問題,她用口語予以解釋,提高了入戶評估調查的效率。


    李子梅帶路的這一個評估組,沒有再發生矛盾。


    她把今天入戶調查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梁鑄成說了,為了防止產生誤會,梁鑄成給帶隊的評估組長進行了溝通交流,請他理解和尊重當地的風俗和群眾的習慣,盡量不產生誤會,以免讓評估人員受委屈。


    他擔心的是,如果評估員與貧困戶溝通不到位,會產生誤判。


    另一個評估組由一組組長帶路,在張拴狗家遇到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貧玉皇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河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河長並收藏戰貧玉皇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