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梁鑄成一心撲在隧道工程上,想盡快把隧道打通。
時間拖不起,村民們的時間也耽誤不起。
餘荷協調單位支持的三十萬元,全部購買了炸材,隧道工程進展明顯加快。
為了節省炸藥,能人工開挖的地方,梁鑄成堅持帶頭開挖。
村裏組織的施工突擊隊,采取輪換的方式,每天輪流施工,除了晚上,一直沒有停工。
現在,南北坡兩邊隧道各開挖了六十多米,也就是說,工程已經過半了。
看著工程在順利地向山體深處掘進,大家也有了信心。
“五一”前夕,鄉黨委成榮興書記再次來到隧道工地。
他告訴梁鑄成,“五一”期間,縣委李書記可能要來村裏調研,讓他做好準備。
梁鑄成問準備什麽,成榮興告訴他,首先要準備一個匯報材料,把村裏的基本情況、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事求是地匯報好。
成榮興還特地囑咐,李書記是個務實的領導,匯報材料一定要實實在在,別整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梁鑄成笑笑說:“您說的那些我都裝在腦子裏了,我也不會花裏胡哨的東西。”
成榮興囑咐:“你雖然能說清楚,但是還要準備好書麵匯報材料,到時候報給領導,這是工作態度問題。”
除了匯報材料,成榮興還讓他準備好調研的現場。
梁鑄成有些作難,說:“村裏的情況您清楚,沒有亮點可看。”
成榮興指著隧道說:“這不是亮點?”
梁鑄成說:“這還是個半拉子工程,沒有看相。”
“這你就錯了。”成榮興說,“李書記這次來,不是來看路邊花的,他要看看貧困村的狀況,看看工作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還要看你們的精神狀態,了解你們的困難,看看究竟需要解決什麽問題。”
成榮興說,李書記初步決定,在玉皇山村調研兩天時間,要多準備幾個現場。
他們兩個商量了一下,初步擬訂了參觀路線、參觀地點和參觀內容。
現場參觀以後,李書記還要主持還要召開座談會,村組幹部、工作隊員參加,還要推薦幾個群眾代表,包括貧困戶代表和非貧困戶代表,也參加座談會,他要聽聽不同方麵的意見和建議。
梁鑄成說:“我沒有接待過縣主要領導,沒有這方麵的經驗,請成書記多多指點。”
成榮興說:“今天我們兩個商量好以後,鄉裏還要拿個初步方案,報縣委辦審核後,最終由李書記敲定。”
梁鑄成又問村裏還需要準備什麽,成榮興想了想說:
“除了匯報材料,村裏的各項工作,該咋搞就咋搞,不必要刻意準備什麽。”
成榮興提醒他:“你要提前摸一下底子,看看有沒有不穩定因素,如果有,要提前化解。”
梁鑄成點點頭說:“除了少數群眾爭當貧困戶,目前還沒有發現其他矛盾。”
成榮興囑咐,一定不能粗心大意,要安排專人排查,對有矛盾的群眾,要安排幹部包保,提前做好政策解釋和矛盾化解工作,千萬不能出現意外情況。
梁鑄成問李書記哪一天來村裏,他好下山去接。
成榮興說:“具體時間還沒定,以通知為準。”
他讓梁鑄成盡快把匯報材料寫好,提前報鄉裏審核。
“五一”這天,晴空萬裏,玉皇山青翠欲滴。
梁鑄成一大早翻過玉皇頂,一口氣下到南坡隧道口,恭候水城縣委李耀華書記。
上午十點半,李耀華乘坐的越野車,停在了山腳下。
他下車,抬頭仰望著高聳入雲的玉皇頂,就是這道屏障,把玉皇山村與外界隔絕。
李耀華來之前,認真審閱了滄浪鄉呈報的匯報材料,了解到玉皇山村支部書記梁鑄成,為了改變貧困麵貌,帶領全村群眾,義務投工,在中原突圍的主戰場——玉皇頂上,打隧道、修公路,展開了精準扶貧這場轟轟隆隆的“大突圍”。
李耀華被梁鑄成這種艱苦創業的精神所感動。
他特地讓縣電視台派了一名記著,讓電視台好好宣傳一下玉皇山村不等不靠、艱苦創業的精神。
越野車沿著新開辟的砂石路,一直車開到南坡隧道口。
李耀華下了車,望著山下蜿蜒而上的通村公路,感慨地說:“這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啊!”
梁鑄成已經提前準備了茶水。
他接到李耀華以後,請他進帳篷歇一會兒,喝口茶。
李耀華看著一身迷彩服,臉色黝黑,身材挺拔魁梧的梁鑄成,拍著他的胳膊說:“走,進隧道看看。”
梁鑄成攔住他,不讓他進去。說:“裏麵空氣不好,光線也暗,不太安全。”
李耀華說:“你們在裏麵施工都不怕,我看看有什麽問題?”
梁鑄成見攔不住,就從帳篷裏拿出安全帽,讓領導們戴上。
他戴著礦燈,在前麵帶路,進了幽深黑暗的隧道。
隧道裏麵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uu看書.uukashu不時有人推著小推車,從隧道裏麵往外運送渣料。
梁鑄成帶著李耀華一行,一直走到作業麵。
李耀華見施工人員揮舞著鐵鎬,一下一下,吃力地挖著岩石,一鎬下去,火星四濺,隻能挖掉一小塊。
他吃驚地問道:“你們就是這樣挖的?”
梁鑄成點點頭說:“是的。”
李耀華又問:“怎麽不爆破?”
成榮興接過話:“村裏沒有資金,為了節省炸材,凡是能挖得動的地方,就實行人工開挖。”
梁鑄成向李耀華匯報,是成書記幫村裏賒銷了兩噸炸藥,隧道才複工的。駐村工作隊支持了三十萬元購買炸藥,因工程量太大,炸材還是不夠用,遇到堅硬的岩石,實在挖不動了,再實行爆破。
李耀華緊閉嘴唇,停頓了幾秒鍾,從身邊一個村民手中接過鐵鎬,高高舉起,向岩石上挖去。
一股反作用力,從鐵鎬把兒傳遞過來,震得他胳膊一陣發麻。
岩石上隻有一道挖痕。
李耀華稍作停頓,又揮舞著鐵鎬,使勁向岩石挖去。
一下,兩下,三下……
成榮興也拿起一把鐵鎬,陪著李耀華挖了起來。
梁鑄成站在李耀華的身後,他擔心李耀華累著了,請他歇一會兒。
可是李耀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揮舞著鐵鎬,吭哧吭哧,不停地挖。
縣委辦主任去接李耀華的鐵鎬,被他一膀子甩開。
此時,李耀華已是滿頭大汗,也顧不得擦一把。
梁鑄成見狀,也抄起一把鐵鎬,使勁挖下去。
縣裏隨同的幾個幹部,也輪番上陣,加入到挖隧道的隊伍中。
時間拖不起,村民們的時間也耽誤不起。
餘荷協調單位支持的三十萬元,全部購買了炸材,隧道工程進展明顯加快。
為了節省炸藥,能人工開挖的地方,梁鑄成堅持帶頭開挖。
村裏組織的施工突擊隊,采取輪換的方式,每天輪流施工,除了晚上,一直沒有停工。
現在,南北坡兩邊隧道各開挖了六十多米,也就是說,工程已經過半了。
看著工程在順利地向山體深處掘進,大家也有了信心。
“五一”前夕,鄉黨委成榮興書記再次來到隧道工地。
他告訴梁鑄成,“五一”期間,縣委李書記可能要來村裏調研,讓他做好準備。
梁鑄成問準備什麽,成榮興告訴他,首先要準備一個匯報材料,把村裏的基本情況、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事求是地匯報好。
成榮興還特地囑咐,李書記是個務實的領導,匯報材料一定要實實在在,別整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梁鑄成笑笑說:“您說的那些我都裝在腦子裏了,我也不會花裏胡哨的東西。”
成榮興囑咐:“你雖然能說清楚,但是還要準備好書麵匯報材料,到時候報給領導,這是工作態度問題。”
除了匯報材料,成榮興還讓他準備好調研的現場。
梁鑄成有些作難,說:“村裏的情況您清楚,沒有亮點可看。”
成榮興指著隧道說:“這不是亮點?”
梁鑄成說:“這還是個半拉子工程,沒有看相。”
“這你就錯了。”成榮興說,“李書記這次來,不是來看路邊花的,他要看看貧困村的狀況,看看工作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還要看你們的精神狀態,了解你們的困難,看看究竟需要解決什麽問題。”
成榮興說,李書記初步決定,在玉皇山村調研兩天時間,要多準備幾個現場。
他們兩個商量了一下,初步擬訂了參觀路線、參觀地點和參觀內容。
現場參觀以後,李書記還要主持還要召開座談會,村組幹部、工作隊員參加,還要推薦幾個群眾代表,包括貧困戶代表和非貧困戶代表,也參加座談會,他要聽聽不同方麵的意見和建議。
梁鑄成說:“我沒有接待過縣主要領導,沒有這方麵的經驗,請成書記多多指點。”
成榮興說:“今天我們兩個商量好以後,鄉裏還要拿個初步方案,報縣委辦審核後,最終由李書記敲定。”
梁鑄成又問村裏還需要準備什麽,成榮興想了想說:
“除了匯報材料,村裏的各項工作,該咋搞就咋搞,不必要刻意準備什麽。”
成榮興提醒他:“你要提前摸一下底子,看看有沒有不穩定因素,如果有,要提前化解。”
梁鑄成點點頭說:“除了少數群眾爭當貧困戶,目前還沒有發現其他矛盾。”
成榮興囑咐,一定不能粗心大意,要安排專人排查,對有矛盾的群眾,要安排幹部包保,提前做好政策解釋和矛盾化解工作,千萬不能出現意外情況。
梁鑄成問李書記哪一天來村裏,他好下山去接。
成榮興說:“具體時間還沒定,以通知為準。”
他讓梁鑄成盡快把匯報材料寫好,提前報鄉裏審核。
“五一”這天,晴空萬裏,玉皇山青翠欲滴。
梁鑄成一大早翻過玉皇頂,一口氣下到南坡隧道口,恭候水城縣委李耀華書記。
上午十點半,李耀華乘坐的越野車,停在了山腳下。
他下車,抬頭仰望著高聳入雲的玉皇頂,就是這道屏障,把玉皇山村與外界隔絕。
李耀華來之前,認真審閱了滄浪鄉呈報的匯報材料,了解到玉皇山村支部書記梁鑄成,為了改變貧困麵貌,帶領全村群眾,義務投工,在中原突圍的主戰場——玉皇頂上,打隧道、修公路,展開了精準扶貧這場轟轟隆隆的“大突圍”。
李耀華被梁鑄成這種艱苦創業的精神所感動。
他特地讓縣電視台派了一名記著,讓電視台好好宣傳一下玉皇山村不等不靠、艱苦創業的精神。
越野車沿著新開辟的砂石路,一直車開到南坡隧道口。
李耀華下了車,望著山下蜿蜒而上的通村公路,感慨地說:“這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啊!”
梁鑄成已經提前準備了茶水。
他接到李耀華以後,請他進帳篷歇一會兒,喝口茶。
李耀華看著一身迷彩服,臉色黝黑,身材挺拔魁梧的梁鑄成,拍著他的胳膊說:“走,進隧道看看。”
梁鑄成攔住他,不讓他進去。說:“裏麵空氣不好,光線也暗,不太安全。”
李耀華說:“你們在裏麵施工都不怕,我看看有什麽問題?”
梁鑄成見攔不住,就從帳篷裏拿出安全帽,讓領導們戴上。
他戴著礦燈,在前麵帶路,進了幽深黑暗的隧道。
隧道裏麵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uu看書.uukashu不時有人推著小推車,從隧道裏麵往外運送渣料。
梁鑄成帶著李耀華一行,一直走到作業麵。
李耀華見施工人員揮舞著鐵鎬,一下一下,吃力地挖著岩石,一鎬下去,火星四濺,隻能挖掉一小塊。
他吃驚地問道:“你們就是這樣挖的?”
梁鑄成點點頭說:“是的。”
李耀華又問:“怎麽不爆破?”
成榮興接過話:“村裏沒有資金,為了節省炸材,凡是能挖得動的地方,就實行人工開挖。”
梁鑄成向李耀華匯報,是成書記幫村裏賒銷了兩噸炸藥,隧道才複工的。駐村工作隊支持了三十萬元購買炸藥,因工程量太大,炸材還是不夠用,遇到堅硬的岩石,實在挖不動了,再實行爆破。
李耀華緊閉嘴唇,停頓了幾秒鍾,從身邊一個村民手中接過鐵鎬,高高舉起,向岩石上挖去。
一股反作用力,從鐵鎬把兒傳遞過來,震得他胳膊一陣發麻。
岩石上隻有一道挖痕。
李耀華稍作停頓,又揮舞著鐵鎬,使勁向岩石挖去。
一下,兩下,三下……
成榮興也拿起一把鐵鎬,陪著李耀華挖了起來。
梁鑄成站在李耀華的身後,他擔心李耀華累著了,請他歇一會兒。
可是李耀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揮舞著鐵鎬,吭哧吭哧,不停地挖。
縣委辦主任去接李耀華的鐵鎬,被他一膀子甩開。
此時,李耀華已是滿頭大汗,也顧不得擦一把。
梁鑄成見狀,也抄起一把鐵鎬,使勁挖下去。
縣裏隨同的幾個幹部,也輪番上陣,加入到挖隧道的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