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鑄成剛走出帳篷,見前麵有亮光閃動,像是有人打著手電,向他們這個方向而來。
他用手電向對方打了信號,然後迎著亮光走過去,雙方一碰麵,原來是村治保主任陳公平。
他連忙問雷作田他們現在在哪裏,陳公平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他們在帳篷躲雨。”
陳公平告訴梁鑄成,南坡隧道裏麵遇到緊急情況,雷作田讓他過來匯報。
梁鑄成和他一起回了帳篷,陳公平邊走邊告訴他們,南坡隧道發現險情,頂部出現透水現象。
他們擔心隧道塌方,迅速撤離了隧道。
陳院長讓陳公平詳細介紹了一下南坡隧道裏麵的情況,他說的與北坡隧道的情況十分相似。
這進一步印證了陳院長的判斷,隧道經過的山體可能有暗河。
這時,外麵的雨聲小了點。
梁鑄成不放心,想進隧道裏麵看看。
陳院長讓他別著急,等雨停了,一起進去看。
陳院長分析,以前施工期間,隧道沒有發生透水事故,說明沒有挖著水源。
而今天晚上下大雨,隧道出現透水,是不是意味著山體深處的暗河與外麵連通,雨水流入暗河,造成水位上漲,從而發生透水事故。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山體深處根本沒有暗河,可能有溶洞,下雨後,山水灌入溶洞,導致隧道透水。
他從隧道裏麵挖出來的鍾乳石判斷,極有這個可能性。
他問梁鑄成:“玉皇頂有沒有山洞?”
梁鑄成想了想,玉皇頂綿延幾公裏,他們平時隻是從這個山梁翻過山頂,去村外麵。
由於山勢陡峭,如果不出山,平時很少有人上玉皇頂,包括放牛放羊的人,一般不會上那麽高的地方,會摔死牛的,不安全。
所以,沒有聽村裏人說過玉皇頂有山洞。
不過通過今天晚上現場勘察情況看,隧道裏麵傳出來的響聲,應該與溶洞有關聯。
如果山體深處有溶洞,這個情況就好解釋了。
陳院長心中有數,他在鐵道部隊從事多年勘察設計工作,經常在施工現場,各種情況都遇到過,隧道裏麵的怪聲,絕不會是群眾傳言的那樣,是山神發怒,更不是“陰兵”操練。
不過他也遇到過一些詭異事件,那時受條件局限,無法解釋清楚。
這一次,他一定要搞個水落石出。
現在已過子夜,為了安全起見,陳院長說等天亮了再去隧道查勘情況。
他讓大家安心睡覺。
梁鑄成擔心隧道裏麵塌方,怎麽也睡不著,睜著眼睛,等著天亮。
這場雨是一場白雨,下得很靈醒,後半夜雲開雨停。
天麻麻亮,梁鑄成就起來,他出了帳篷,見湛藍的天空下,巍峨的玉皇頂雲霧繚繞。
陳院長聽到動靜,也起來了。他出了帳篷,感覺一絲清新的空氣,沁入心扉,甜絲絲的,舒服極了!
陳院長舒展了一下四肢,仰望著雲霧繚繞的玉皇頂,大發感慨:“這真是人間仙境啊!”
再看隧道口,霧氣蒸騰,像是一團團霧氣從洞口吐出來似的。
陳公平已經為他們泡好了快餐麵,站在帳篷門口,喊他們回來吃飯。
他們幾個吃了麵,戴上安全帽和礦燈,進了隧道。
隧道口還有霧氣,能見度很低,他們扶著洞壁側麵的支撐木,摸索著慢慢往裏麵走。
約摸走了二三十米,裏麵的霧氣小了一些,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隧道裏麵的情況。
地下有一攤一攤的水,顯然是昨天晚上從隧道頂部透水流下來的。
他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快到作業麵了,他們不敢貿然前行,仔細觀察了一下,見隧道透水的地方沒有出現塌方,這才放下心來。
陳院長用礦燈照著昨天透水的地方,仔細觀察,發現還有少量的水滴掛在頂部,半天才滴一滴到地上。
看來,是大雨停了之後,隧道裏麵的水也停了。
陳院長更加自信地判斷,山頂一定有一個洞口,隧道裏麵一定連著溶洞。
陳院長當機立斷,對梁鑄成說:“走,我們上玉皇頂看看,那裏一定有溶洞。”
他轉身大步流星往隧道外麵走去。
出了隧道,梁鑄成對陳院長說:“叔叔,你在帳篷歇著,我找幾個年輕人,上玉皇頂去尋找洞口。”
陳院長說:“沒事,這裏到山頂也沒有多遠,我能上去。”
雖然隧道口到玉皇頂垂直距離大約有四百米左右,但是山勢陡峭,羊腸小道兩邊,布滿荊棘,稍不注意,就會摔跤,非常危險。
雖然道路崎嶇,但是這是玉皇山村老百姓出行的唯一通道,uu看書 .uukansh玉皇山人自打會走路,一雙腳板就給這座大山打交道,一直到走不動路。
因此,玉皇山村的村民,已經習慣了,走起這條路,如履平地。
但是外來人就不一樣了,翻越玉皇頂,比登天還難,稍不注意,一腳不慎,就會摔跤,甚至滾下山去,後果不堪設想。
陳院長是軍人出身,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身體還很硬朗,爬山不在話下。
此時,已是豔陽高照,玉皇頂的雲霧,在太陽的照耀下,慢慢散去。
梁鑄成讓陳公平去南坡隧道工地,給雷作田說一聲,讓他在那邊休息,他帶另外一名設計人員,從玉皇頂南坡往山頂方向,尋找洞口。
登上玉皇頂,他們歇了一會兒,陳院長站起來,看了一下隧道的方位,指著山梁兩側的區域,對梁鑄成說:
“從隧道裏麵透水的位置來看,洞口應該在這一片區域,不會很遠。”
梁鑄成對玉皇頂太熟悉了,他記不清從這裏走了多少趟,磨破了多少雙鞋子。
可是,他從沒有見過這裏有山洞,也沒有聽村裏人說過這裏有山洞。
如果陳院長判斷的準確,山洞不會超出這個區域,如果太遠,水不會流進隧道。
可是,山洞究竟在哪裏?
玉皇頂上,林木茂密,古樹參天,眼光所及之處,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
從山梁一直往東走,有一處凸起的山梁,是玉皇頂最高的地方,原來有一條小路通往那裏,由於多年沒有人走,被樹木、荊棘占滿了,已經看不到路的蹤跡。
他們鑽入密林,小心翼翼探尋洞口。
他用手電向對方打了信號,然後迎著亮光走過去,雙方一碰麵,原來是村治保主任陳公平。
他連忙問雷作田他們現在在哪裏,陳公平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他們在帳篷躲雨。”
陳公平告訴梁鑄成,南坡隧道裏麵遇到緊急情況,雷作田讓他過來匯報。
梁鑄成和他一起回了帳篷,陳公平邊走邊告訴他們,南坡隧道發現險情,頂部出現透水現象。
他們擔心隧道塌方,迅速撤離了隧道。
陳院長讓陳公平詳細介紹了一下南坡隧道裏麵的情況,他說的與北坡隧道的情況十分相似。
這進一步印證了陳院長的判斷,隧道經過的山體可能有暗河。
這時,外麵的雨聲小了點。
梁鑄成不放心,想進隧道裏麵看看。
陳院長讓他別著急,等雨停了,一起進去看。
陳院長分析,以前施工期間,隧道沒有發生透水事故,說明沒有挖著水源。
而今天晚上下大雨,隧道出現透水,是不是意味著山體深處的暗河與外麵連通,雨水流入暗河,造成水位上漲,從而發生透水事故。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山體深處根本沒有暗河,可能有溶洞,下雨後,山水灌入溶洞,導致隧道透水。
他從隧道裏麵挖出來的鍾乳石判斷,極有這個可能性。
他問梁鑄成:“玉皇頂有沒有山洞?”
梁鑄成想了想,玉皇頂綿延幾公裏,他們平時隻是從這個山梁翻過山頂,去村外麵。
由於山勢陡峭,如果不出山,平時很少有人上玉皇頂,包括放牛放羊的人,一般不會上那麽高的地方,會摔死牛的,不安全。
所以,沒有聽村裏人說過玉皇頂有山洞。
不過通過今天晚上現場勘察情況看,隧道裏麵傳出來的響聲,應該與溶洞有關聯。
如果山體深處有溶洞,這個情況就好解釋了。
陳院長心中有數,他在鐵道部隊從事多年勘察設計工作,經常在施工現場,各種情況都遇到過,隧道裏麵的怪聲,絕不會是群眾傳言的那樣,是山神發怒,更不是“陰兵”操練。
不過他也遇到過一些詭異事件,那時受條件局限,無法解釋清楚。
這一次,他一定要搞個水落石出。
現在已過子夜,為了安全起見,陳院長說等天亮了再去隧道查勘情況。
他讓大家安心睡覺。
梁鑄成擔心隧道裏麵塌方,怎麽也睡不著,睜著眼睛,等著天亮。
這場雨是一場白雨,下得很靈醒,後半夜雲開雨停。
天麻麻亮,梁鑄成就起來,他出了帳篷,見湛藍的天空下,巍峨的玉皇頂雲霧繚繞。
陳院長聽到動靜,也起來了。他出了帳篷,感覺一絲清新的空氣,沁入心扉,甜絲絲的,舒服極了!
陳院長舒展了一下四肢,仰望著雲霧繚繞的玉皇頂,大發感慨:“這真是人間仙境啊!”
再看隧道口,霧氣蒸騰,像是一團團霧氣從洞口吐出來似的。
陳公平已經為他們泡好了快餐麵,站在帳篷門口,喊他們回來吃飯。
他們幾個吃了麵,戴上安全帽和礦燈,進了隧道。
隧道口還有霧氣,能見度很低,他們扶著洞壁側麵的支撐木,摸索著慢慢往裏麵走。
約摸走了二三十米,裏麵的霧氣小了一些,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隧道裏麵的情況。
地下有一攤一攤的水,顯然是昨天晚上從隧道頂部透水流下來的。
他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快到作業麵了,他們不敢貿然前行,仔細觀察了一下,見隧道透水的地方沒有出現塌方,這才放下心來。
陳院長用礦燈照著昨天透水的地方,仔細觀察,發現還有少量的水滴掛在頂部,半天才滴一滴到地上。
看來,是大雨停了之後,隧道裏麵的水也停了。
陳院長更加自信地判斷,山頂一定有一個洞口,隧道裏麵一定連著溶洞。
陳院長當機立斷,對梁鑄成說:“走,我們上玉皇頂看看,那裏一定有溶洞。”
他轉身大步流星往隧道外麵走去。
出了隧道,梁鑄成對陳院長說:“叔叔,你在帳篷歇著,我找幾個年輕人,上玉皇頂去尋找洞口。”
陳院長說:“沒事,這裏到山頂也沒有多遠,我能上去。”
雖然隧道口到玉皇頂垂直距離大約有四百米左右,但是山勢陡峭,羊腸小道兩邊,布滿荊棘,稍不注意,就會摔跤,非常危險。
雖然道路崎嶇,但是這是玉皇山村老百姓出行的唯一通道,uu看書 .uukansh玉皇山人自打會走路,一雙腳板就給這座大山打交道,一直到走不動路。
因此,玉皇山村的村民,已經習慣了,走起這條路,如履平地。
但是外來人就不一樣了,翻越玉皇頂,比登天還難,稍不注意,一腳不慎,就會摔跤,甚至滾下山去,後果不堪設想。
陳院長是軍人出身,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是身體還很硬朗,爬山不在話下。
此時,已是豔陽高照,玉皇頂的雲霧,在太陽的照耀下,慢慢散去。
梁鑄成讓陳公平去南坡隧道工地,給雷作田說一聲,讓他在那邊休息,他帶另外一名設計人員,從玉皇頂南坡往山頂方向,尋找洞口。
登上玉皇頂,他們歇了一會兒,陳院長站起來,看了一下隧道的方位,指著山梁兩側的區域,對梁鑄成說:
“從隧道裏麵透水的位置來看,洞口應該在這一片區域,不會很遠。”
梁鑄成對玉皇頂太熟悉了,他記不清從這裏走了多少趟,磨破了多少雙鞋子。
可是,他從沒有見過這裏有山洞,也沒有聽村裏人說過這裏有山洞。
如果陳院長判斷的準確,山洞不會超出這個區域,如果太遠,水不會流進隧道。
可是,山洞究竟在哪裏?
玉皇頂上,林木茂密,古樹參天,眼光所及之處,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
從山梁一直往東走,有一處凸起的山梁,是玉皇頂最高的地方,原來有一條小路通往那裏,由於多年沒有人走,被樹木、荊棘占滿了,已經看不到路的蹤跡。
他們鑽入密林,小心翼翼探尋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