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籌措路基資金,餘荷和梁鑄成商量後,策劃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名稱叫“心係玉皇山天塹變通途募捐活動”。


    餘荷把募捐方案做好以後,製作了一個募捐倡議書,分別在水城網、車城網發布。


    募捐活動分為現場募捐和網絡募捐。


    現場募捐地點設在玉皇山村小學。由梁鑄成負責組織。


    由於玉皇山村不通網絡,網絡募捐主要采取公布捐款賬號,通過銀行匯款方式捐贈資金。


    村裏現場捐款活動當天,在外打工的回來了一百多人,現場募捐九萬三千多元。


    梁鑄成發小王誌進當場捐了一萬元。


    他上次回來想承攬修路工程,因資金缺口大,擔心貼錢,放棄了。他說這次專門回來,帶頭捐款,一是為了全村老百姓做點事,二是支持梁鑄成把路修通。


    還有些在外打工沒有回來的,通過銀行匯款,捐了三萬多元。


    加上村組幹部捐的兩萬一千元,餘荷捐款五千元,周泉和劉文毅各捐款一千元,募捐活動共捐款十五萬餘元。


    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梁鑄成的預期。


    可是,那麽大的工程量,區區十五萬元,隻是杯水車薪。


    居住在村內的村民們,捐款情況並不理想。


    雷作田不厭其煩地家家戶戶做工作,村裏的群眾異口同聲支持修路,但是荷包是癟的,拿不出錢。


    刁新懷和村會計唐道有待在村委會裏,坐等村民上門捐款。


    刁新懷見沒有多少人捐款,在村支部會上提議,幹脆村裏統一定個標準,全村除了五保戶、低保戶、特困戶,每戶集資一千元,估計全村能集資四五十萬元,加上已經捐款的十五萬多元,差不多五六十萬元,就可以動工了。


    雷作田搖搖頭說:“現在是啥形勢了,你還在打集資的主意,違反政策的事,我們堅決不能幹!”


    刁新懷嘟囔著說:“這不能幹,那不能幹,這路還修個球!”


    雷作田歎了一口氣說:“說來說去,還不是村裏窮,老百姓窮。”


    梁鑄成見他們還有為難情緒,打定主意,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說:“雖然這些資金辦不了好多事,但是如果等到把資金籌集夠了再修路,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我們可以先動起來,邊修邊想辦法。”


    這個辦法雷作田也想過,隻是有了以前的教訓,不敢貿然動工,他擔心再搞個半拉子工程,對上對下都不好交差。


    盡管如此,雷作田明確沒有反對梁鑄成的建議。


    梁鑄成提出先動工,自有他的理由,縣交通局已經下達了路麵硬化補助資金計劃,應在一年內實施。


    如果路基遲遲不能動工,路麵工程就不能實施。


    他見大家都不吭聲,接著說:“我算了一下,這十五萬多元,如果購買炸材,夠用一個月時間,如果請一台勾機,按天計算費用,夠用一個半月左右時間。”


    刁新懷提出異議:“說著容易,錢用完咋辦?再停下來等錢?”


    他還說:“現在不讓集資,別指望老百姓捐款。你們還是到縣裏去,多磕頭多燒香,把錢爭取回來,再動工也不遲。”


    梁鑄成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與其坐著等靠要,不如先動工,幹出點動靜來,讓上麵知道我們在真幹,說話才有底氣。”


    雷作田點點頭說:“鑄成說得有道理,我們不能一直把眼睛盯著上頭,給錢我們幹,不給錢,我們也要幹。”


    最終支部會決定,夏收夏種一結束,趁著勞力在家,抓住時機先動工。


    動工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梁忠義不讓梁鑄成操心地裏的莊稼,讓他安心把修路的事操持好。


    梁鑄成又去了縣交通局,找到張股長,匯報了通村公路建設的想法。


    張股長對玉皇山村的合理安排表示認同,表揚了梁鑄成的勇氣,同時提醒他兩個問題:


    一是動工前一定要把設計方案做好,放了線再施工,避免走彎路。


    二是路麵項目是年度計劃,如果當年不能實施,省裏就會收回計劃。玉皇山村路基工程量大,投資大,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能久拖不決。


    張股長的提醒,正是他所擔心的,修路不能蠻幹,一定要有設計方案。


    上次申報項目時,張股長帶著設計人員,隻是對路線進行了初步勘察,大致測量了裏程,估算了初步投資。


    但是進入實施階段,一定要進行設計,按照設計圖紙施工,不能想當然。


    可是按照投資概算,設計費又是個難題。


    梁鑄成給張股長商量,請他出麵給縣交通設計院做一下工作,能不能先設計,以後有了資金再分期支付設計費。


    張股長解釋,設計院是中介機構,靠設計費運轉,他說了不一定起作用。


    梁鑄成說:“請您先打個招呼,我再去找陳院長匯報。”


    張股長撥通了陳院長的電話,介紹了玉皇山村的情況,請他關照一下,先把設計方案做了。


    梁鑄成見了陳院長,把玉皇山村群眾出行難問題,修通公路的迫切性,以及村裏的現實困難,詳詳細細作了匯報。


    雖然陳院長與梁鑄成隻是一麵之交,但是他被梁鑄成的精神所感動。


    玉皇頂山勢陡峭,地質結構複雜,施工難度大。梁鑄成誠懇邀請陳院長去村裏看看,親臨現場指導一下。


    一般情況下,設計院都是安排設計人員去現場開展外業工作,除非大工程,或者遇到複雜的疑難問題,陳院長才會直接參與。


    梁鑄成不知道,陳院長是鐵道兵轉業到設計院的,在部隊就是搞勘察設計的。後來設計院改製,uu看書 wwukasu.cm走向市場,他帶著一班人在夾縫中生存。


    這個在部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仿佛從這個充滿朝氣的年輕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


    他答應了梁鑄成的邀請,決定去玉皇山村現場看看。


    路上,梁鑄成一邊走一邊向陳院長介紹著村裏交通的現況,談他對修路的建議。


    陳院長邊走邊看,一直登山玉皇頂。他放眼四周,感概萬千,沒想到這樣一個美麗如畫的地方,卻被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成了與世隔絕的地方。


    進了村,天色暗了下來。


    梁鑄成請陳院長到他家裏住。


    一進院子,梁忠義跛著腿出門迎接。


    梁鑄成向父親介紹,這是縣交通設計院陳院長。


    進了屋,在昏暗的燈光下,陳院長握著梁忠義的手,盯著他的臉,左看看,右看看,然後疑惑地問:


    “你、你是老梁,梁忠義?”


    “我是。”


    陳院長好像不相信似的看著他,又問:“你真是梁忠義?”


    梁忠義不知道陳院長為什麽反複詢問自己的姓名,又點點頭,十分確切地回答:


    “不錯,我已經叫了五十多年的梁忠義,從沒有改過名字。”


    這時,陳院長猝不及防,一把抱住梁忠義,大叫:


    “班長,我可找到你了!”


    陳院長的舉措,使梁忠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望著陳院長亮亮的腦門,又看看他的臉,似曾相識,又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疑惑地問:


    “陳院長,你認識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貧玉皇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河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河長並收藏戰貧玉皇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