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雷作田召集村組幹部和工作隊員見了麵,他介紹了駐村工作隊員情況:
餘荷,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科長,任水城縣滄浪鄉玉皇山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周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科長,駐玉皇山村扶貧工作隊隊員。
劉文毅,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科員,駐玉皇山村扶貧工作隊員。
雷作田提議,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第一書記餘荷同誌以及兩位扶貧工作隊員的到來。
接著,梁鑄成詳細介紹了第一書記餘荷的情況。餘荷是江浙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他說:“王書記講了,這次市委選派優秀幹部駐村扶貧,對貧困村而言,是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必將促進深度貧困村徹底改變貧困麵貌。
餘荷站起來,麵向大家鞠了一躬。她說:
“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我們三人來到玉皇山村,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今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工作隊一定會和大家一道,帶領全村群眾,克難攻堅,艱苦奮鬥,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全麵小康目標。”
餘荷說:“我們初來乍到,不熟悉農村工作,在坐的都是我們的老師,希望大家多多指導,工作中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們及時指出,我們一定改進。”
隨後,餘荷傳達了市縣精準扶貧政策培訓會議精神,簡明扼要地解讀了精準扶貧核心政策。
她講解“六個精準”的第一個是“扶持對象要精準”,通過嚴格的標準和程序把貧困人口推選出來,真正明確“扶持誰”的問題,做到扶真貧。
刁新懷插話說:“我們村裏都窮,所有農民都是貧困戶,怎麽還要通過群眾推選?”
餘荷解釋道:“貧困戶識別有標準,主要看收入是不是低於國家貧困線,吃穿有沒有保障,飲水是不是方便和安全,還要看家裏有沒有勞動力,適齡兒童和少年能不能上得起學,老百姓是不是看得起病,住的房屋是不是安全。”
雷作田吸著煙,在認真聽餘荷講的每一句話,他認為國家政策規定,扶貧肯定有一個標準,不可能所有群眾都是貧困戶。
他明白刁新懷的用意,他是在為自己打算,擔心有條件限製,他得不到好處。
刁新懷又問:“那誰能當貧困戶,是不是你們三個說了算?”
餘荷笑了笑,臉蛋上露出兩個好看的酒窩,說:
“刁主任,我們三個說了不算,在坐的說了也不算,簡單地說,就是要通過一核查兩評議兩公示一比對,最終還是群眾說了算。”
餘荷又把貧困戶識別的程序給他們講解了一下:
首先全村逐戶調查摸底,調查內容為家庭基本情況、收入、住房、健康、入學等情況。
調查組根據摸底調查和群眾申請,初步列出貧困戶建議人選名單,提交群眾大會評議,投票推薦貧困戶名單,在村民小組進行公示七天。
公示無異議後,村組幹部和工作隊組成評議小組,對群眾推薦的貧困戶名單進行測評,再在村裏公示七天。
再次公示無異議後,貧困戶名單報鄉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信息比對,不符合條件的,從名單中剔除,符合條件的,報縣扶貧辦備案,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係統。
雷作田文化不高,他被餘荷一番講解搞懵了。
評選貧困戶還這麽麻煩!
除了怎麽選貧困戶,雷作田更關心的是村裏的公路怎麽修,缺水的問題怎麽解決,娃子上不了學咋辦……
刁新懷腦子在不停地轉,他聽到餘荷對評選貧困戶的政策解讀,認為比選村主任麻煩多了。
選村主任,一個村隻有一個,可是選貧困戶,一個村那可是幾百戶的,想起來都頭痛。
梁鑄成倒是聽出來一些門道,嚴格的標準和程序,能保障貧困戶識別的公正性、公平性,讓有些別有用心的人無空可鑽。
他和雷作田一樣,除了關心怎麽扶持貧困戶,他還非常關注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網、手機信號怎麽辦,國家有沒有資金扶持政策?
他還關注村裏的學校怎麽辦,這幾年學校條件非常薄弱,學生流失嚴重,失學輟學的兒童越來越多。
還有村衛生室的事,一個村醫,六十多歲了,本來是個獸醫,沒有經過正規醫療知識培訓,隻是在自己家裏開個小診所,賣點中西藥,一邊給豬牛羊雞防疫治病,一邊兼顧著給人看個頭痛腦熱,村民一旦有點複雜的病,都要翻山越嶺去滄浪鄉衛生院治療。
……
村裏要辦的事太多了,工作隊剛來,今天第一次開見麵會,有些問題還沒有來得及收集。
梁鑄成想,這些事都是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即使工作隊不來扶貧,村裏也應該逐步解決,不能因為工作隊來了,把村裏所有事都推給他們。
再說了,事情隻能一件一件地解決,不可能一夜之間都解決了。
那不現實。
其他村組幹部也在打著小算盤,想著工作隊來了,村裏的事情就好辦了。
村會計唐道有盤算著那些外債該還了,他心裏已經有了譜,那幾個跟自己關係鐵的,一定要先還。
餘荷講完後,雷作田代表村支部作了個表態發言,然後按照餘荷提出的要求,把村組幹部和工作隊一起編成六個小組,明天進行入戶調查業務培訓,由餘荷輔導調查表的填寫方法和要求,從後天起開展入戶調查。
會後,餘荷看看離午飯時間還早,就說出去轉轉,熟悉一下情況。
七年前,餘荷陪著班主任來到玉皇山村,勸說梁鑄成去上大學。
來之前,餘荷聽說玉皇山這個名字,一定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
當她跟著班主任,一路登山上玉皇頂,進入玉皇山村,展現在眼前的,一方麵是五彩繽紛、風景如畫的自然風光,而另一方麵卻是交通閉塞、貧窮落後的貧困山村。u看書.uuan
與她想象的大相徑庭。
那次,餘荷不虛此行,她理解了梁鑄成放棄上大學的苦衷,他為了支撐那個貧窮潦倒的家庭,為了弟弟能夠上大學,毅然放棄自己大好前程,心甘情願當個農民,使她對梁鑄成徒增幾分敬佩。
七年後,當她再次踏上這片土地,雖然玉皇山麵貌依舊,但是,她已經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正在悄悄地萌動。
梁鑄成陪著餘荷,沿著村裏的土路,向玉皇頂北麓而去。
他們一邊走著,梁鑄成一邊給她介紹村裏的交通狀況,給她講修通公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玉皇山腳下,餘荷仰望著玉皇頂,心裏感概萬千。打通這條生命通道,對玉皇山村太重要了。
梁鑄成對餘荷說:“玉皇山是個窮地方,你來這裏受委屈了。”
餘荷偏著頭,笑笑說:“我正是衝著玉皇山這個詩意的名字,自告奮勇來這裏的。”
但是,還有一點理由她沒有告訴梁鑄成。
之前,市扶貧辦提供了水城縣深度貧困村的名單,征求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單位的意見。
餘荷第一眼就看到了“玉皇山”這個村名,這不是高中同學梁鑄成的家鄉嗎?!
餘荷心中充滿了疑問。
七年過去了,梁鑄成杳無音信。
他在幹什麽?
是在部隊,還是已退伍回鄉?
七年了,玉皇山發生了什麽變化?
她當即決定,去最偏遠、貧困程度最深的玉皇山村。
餘荷,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科長,任水城縣滄浪鄉玉皇山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周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科長,駐玉皇山村扶貧工作隊隊員。
劉文毅,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科員,駐玉皇山村扶貧工作隊員。
雷作田提議,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第一書記餘荷同誌以及兩位扶貧工作隊員的到來。
接著,梁鑄成詳細介紹了第一書記餘荷的情況。餘荷是江浙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他說:“王書記講了,這次市委選派優秀幹部駐村扶貧,對貧困村而言,是一次重大發展機遇,必將促進深度貧困村徹底改變貧困麵貌。
餘荷站起來,麵向大家鞠了一躬。她說:
“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我們三人來到玉皇山村,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今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工作隊一定會和大家一道,帶領全村群眾,克難攻堅,艱苦奮鬥,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全麵小康目標。”
餘荷說:“我們初來乍到,不熟悉農村工作,在坐的都是我們的老師,希望大家多多指導,工作中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們及時指出,我們一定改進。”
隨後,餘荷傳達了市縣精準扶貧政策培訓會議精神,簡明扼要地解讀了精準扶貧核心政策。
她講解“六個精準”的第一個是“扶持對象要精準”,通過嚴格的標準和程序把貧困人口推選出來,真正明確“扶持誰”的問題,做到扶真貧。
刁新懷插話說:“我們村裏都窮,所有農民都是貧困戶,怎麽還要通過群眾推選?”
餘荷解釋道:“貧困戶識別有標準,主要看收入是不是低於國家貧困線,吃穿有沒有保障,飲水是不是方便和安全,還要看家裏有沒有勞動力,適齡兒童和少年能不能上得起學,老百姓是不是看得起病,住的房屋是不是安全。”
雷作田吸著煙,在認真聽餘荷講的每一句話,他認為國家政策規定,扶貧肯定有一個標準,不可能所有群眾都是貧困戶。
他明白刁新懷的用意,他是在為自己打算,擔心有條件限製,他得不到好處。
刁新懷又問:“那誰能當貧困戶,是不是你們三個說了算?”
餘荷笑了笑,臉蛋上露出兩個好看的酒窩,說:
“刁主任,我們三個說了不算,在坐的說了也不算,簡單地說,就是要通過一核查兩評議兩公示一比對,最終還是群眾說了算。”
餘荷又把貧困戶識別的程序給他們講解了一下:
首先全村逐戶調查摸底,調查內容為家庭基本情況、收入、住房、健康、入學等情況。
調查組根據摸底調查和群眾申請,初步列出貧困戶建議人選名單,提交群眾大會評議,投票推薦貧困戶名單,在村民小組進行公示七天。
公示無異議後,村組幹部和工作隊組成評議小組,對群眾推薦的貧困戶名單進行測評,再在村裏公示七天。
再次公示無異議後,貧困戶名單報鄉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信息比對,不符合條件的,從名單中剔除,符合條件的,報縣扶貧辦備案,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係統。
雷作田文化不高,他被餘荷一番講解搞懵了。
評選貧困戶還這麽麻煩!
除了怎麽選貧困戶,雷作田更關心的是村裏的公路怎麽修,缺水的問題怎麽解決,娃子上不了學咋辦……
刁新懷腦子在不停地轉,他聽到餘荷對評選貧困戶的政策解讀,認為比選村主任麻煩多了。
選村主任,一個村隻有一個,可是選貧困戶,一個村那可是幾百戶的,想起來都頭痛。
梁鑄成倒是聽出來一些門道,嚴格的標準和程序,能保障貧困戶識別的公正性、公平性,讓有些別有用心的人無空可鑽。
他和雷作田一樣,除了關心怎麽扶持貧困戶,他還非常關注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網、手機信號怎麽辦,國家有沒有資金扶持政策?
他還關注村裏的學校怎麽辦,這幾年學校條件非常薄弱,學生流失嚴重,失學輟學的兒童越來越多。
還有村衛生室的事,一個村醫,六十多歲了,本來是個獸醫,沒有經過正規醫療知識培訓,隻是在自己家裏開個小診所,賣點中西藥,一邊給豬牛羊雞防疫治病,一邊兼顧著給人看個頭痛腦熱,村民一旦有點複雜的病,都要翻山越嶺去滄浪鄉衛生院治療。
……
村裏要辦的事太多了,工作隊剛來,今天第一次開見麵會,有些問題還沒有來得及收集。
梁鑄成想,這些事都是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即使工作隊不來扶貧,村裏也應該逐步解決,不能因為工作隊來了,把村裏所有事都推給他們。
再說了,事情隻能一件一件地解決,不可能一夜之間都解決了。
那不現實。
其他村組幹部也在打著小算盤,想著工作隊來了,村裏的事情就好辦了。
村會計唐道有盤算著那些外債該還了,他心裏已經有了譜,那幾個跟自己關係鐵的,一定要先還。
餘荷講完後,雷作田代表村支部作了個表態發言,然後按照餘荷提出的要求,把村組幹部和工作隊一起編成六個小組,明天進行入戶調查業務培訓,由餘荷輔導調查表的填寫方法和要求,從後天起開展入戶調查。
會後,餘荷看看離午飯時間還早,就說出去轉轉,熟悉一下情況。
七年前,餘荷陪著班主任來到玉皇山村,勸說梁鑄成去上大學。
來之前,餘荷聽說玉皇山這個名字,一定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
當她跟著班主任,一路登山上玉皇頂,進入玉皇山村,展現在眼前的,一方麵是五彩繽紛、風景如畫的自然風光,而另一方麵卻是交通閉塞、貧窮落後的貧困山村。u看書.uuan
與她想象的大相徑庭。
那次,餘荷不虛此行,她理解了梁鑄成放棄上大學的苦衷,他為了支撐那個貧窮潦倒的家庭,為了弟弟能夠上大學,毅然放棄自己大好前程,心甘情願當個農民,使她對梁鑄成徒增幾分敬佩。
七年後,當她再次踏上這片土地,雖然玉皇山麵貌依舊,但是,她已經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正在悄悄地萌動。
梁鑄成陪著餘荷,沿著村裏的土路,向玉皇頂北麓而去。
他們一邊走著,梁鑄成一邊給她介紹村裏的交通狀況,給她講修通公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玉皇山腳下,餘荷仰望著玉皇頂,心裏感概萬千。打通這條生命通道,對玉皇山村太重要了。
梁鑄成對餘荷說:“玉皇山是個窮地方,你來這裏受委屈了。”
餘荷偏著頭,笑笑說:“我正是衝著玉皇山這個詩意的名字,自告奮勇來這裏的。”
但是,還有一點理由她沒有告訴梁鑄成。
之前,市扶貧辦提供了水城縣深度貧困村的名單,征求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單位的意見。
餘荷第一眼就看到了“玉皇山”這個村名,這不是高中同學梁鑄成的家鄉嗎?!
餘荷心中充滿了疑問。
七年過去了,梁鑄成杳無音信。
他在幹什麽?
是在部隊,還是已退伍回鄉?
七年了,玉皇山發生了什麽變化?
她當即決定,去最偏遠、貧困程度最深的玉皇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