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川馳援而出的秦良玉哪能想到,京師中如今坐鎮的監國王爺,居然因為公務政務之類的事情成熟了之後,也開始惦記起了他們來。
若是秦良玉等一行川軍知道了,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
秦良玉高坐大馬之上,眼中散發的除了一股百戰強軍該有的銳氣之外,更是散發著一股縱橫睥睨的神色。
自己的丈夫戰死,兄弟戰死,而如今,戰爭又一次降臨。
然而,秦良玉並不畏懼戰爭,甚至希望自己可以建立更多的戰功,蔭庇子孫後代,畢竟說到底,作為一個女將軍,秦良玉能夠想到庇護子孫的方式,自然也就是馬上建功立業。
而建奴對於久在四川之地的秦良玉而言,當然就是理所應當的異族。
殺起奢崇明這樣的土司反叛軍,秦良玉以及她的白杆軍都毫不手軟,更何況是建奴呢?
“翼明,拱明,如今我們離京師,還有多遠?”
看了看前方的兩騎,秦良玉皺眉問道。
自四川出來之後,一望無際的都是重重森林,朝著京師急行軍的秦良玉,已經無法通過自己的記憶,來判斷所處位置了。
而自己的兩個侄子,秦翼明和秦拱明,分別執掌川軍斥候二部,問詢他們,對於秦良玉而言,自然是再好也不過的選擇。
秦翼明揮了揮手,招來幾個斥候,一番問話之後策馬馳到秦良玉身邊道:“姑母,如今我們已過曲陽了!”
輕輕的看了看手中的馬韁,秦良玉一聲長嘯道:“將士們!大軍已過曲陽,距離京師,不過區區四百餘裏!”
“兩日間,即可抵達京師,以作補給!”
“眾將士,可還記得四年前,老身受封誥命,禦賜二品獅袍時之榮光?”
“可還記得四年前,眾將士一同受封賜金之封賞?!”
“眾將士!可還記得老身伴隨兄長秦邦屏,血戰渾河,白杆兵百戰之下,突圍而出,然則那些沒有突圍而出的川軍將士,則是與國死戰!”
“最終戰死沙場!”
“前方四百餘裏,即是京師!”
“此役,乃是天子急召,出關與建奴一決勝負!”
“將士們!可曾懼了麽?”
秦良玉老當益壯,清朗之聲,在整片森林中回蕩,而聽到了秦良玉之聲的將士們,則是暗自裏加快了腳步,同時高聲呼喝回應道:“不懼!”
聽著將士們的回複,秦良玉嘴角上挑,高喝道:“那麽老身再說幾句!”
“將士功名馬上取,眾將士以為,然否?”
“然也!”
“白杆兵從不懼戰,眾將士以為,然否?”
“然也!”
“此去,一往無前,眾將士以為,然否?!”
“然也!”
“抵達京師,眾將士留下名錄,若有戰死,汝妻兒老小,皆老身妻兒老小,吃穿用度,養老育幼,皆無憂矣,眾將士可願信否?!”
“信也!”
“眾將士既然信任老身,可敢於京中,在那魏老太監麵前,與老身痛飲哉?!”
“敢也!”
“眾將士,可願隨老身赴死?!”
“我所願也!”
最後一聲的我所願也,更是整支從忠州跟隨秦良玉馳援的大軍,齊聲嘶吼。
軍心可用!白杆兵還是那支讓建奴聞風喪膽的強悍之軍!
想到這裏,秦良玉戰劍高舉,
怒喝道:“將士們!全速行軍!三日內抵達京師,半月內,抵達榆關!”
雖然說老魏太監信中說了,秦良玉此次行軍,沿途差旅驛館,皆可為川軍補給。
然而秦良玉畢竟是百戰名將,她當然知道,這樣一來雖然可以及時的獲取補給,但是同樣的,川軍行進路線,就會暴露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
而身為一個寡婦,秦良玉對他人的防備之心,更是極強。
畢竟秦良玉見過了渾河血戰中,袁應泰嚇破了膽的那一麵,也見過了戰後像是總兵李維新,像是巡撫王三善這樣的大官文人對軍人敵視的那一麵。
除了自己的親族親信,秦良玉信不過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此時遠在山海關,甚至在昔日多番維護過自己的天啟帝,秦良玉也不信!
所以與其將川軍的行進路線暴露,秦良玉選擇了鑽入深山,在川軍熟悉的地勢中,朝著京師前行。
畢竟說到底,到了京師之後,即便是行進路線暴露了,也是無所謂的。
因為到了那時,遼東可能都已經打成一鍋粥了!
川軍的戰鬥力,在明末的這段時間裏,已經經由無數次大戰而被世人稱道了。
當然是前線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而就在備受惦記的秦良玉大軍距離北京還有四百餘裏的時候,京師中念叨秦良玉的朱由檢,卻看著麵前的魏忠賢和張維賢,緩緩歎了一口氣。
“魏公公,新城侯,其實,本王自小起,就一直在做一個夢。”
“夢中,皇兄早逝,而本王,登基為帝。”
看了看麵前二人突變的臉色,朱由檢自嘲一笑,娓娓道來。
“本王知道,或許本王說出這番話之後,也許皇兄,就不會再信任本王,甚至就連魏公公和新城侯您二位,也會想法子將本王,囚於宮中,待皇兄問罪。”
“可是本王不吐不快。”
“那夢中,大明已然天傾,民變四起,所以本王一直認為,遼東不過小事,而如何讓大明子民,過上好日子,才是正道。”
“所以本王在皇兄麵前,才會說出了殺盡天下貪官汙吏,閹黨惡徒這樣無知且天真的話。”
“然而直到本王真的開始監國之後,本王才知道什麽叫做人心險惡,人心隔肚皮。”
“看似忠貞的那些人,寫出的卻都是悖逆之言。”
“而像是魏公公這樣,惡名滿天下的閹黨,卻是做了不少實事,為大明的生死存續,添了一份生機。”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江南富庶,可是納稅卻極少。”
“這錢糧,都去了哪裏?”
“在夢中,本王記得很深的一個畫麵,就是本王自己吊死在了一棵樹上,自去冠冕,以發覆麵。”
“可是本王是什麽性格的人,天底下,也許就沒人比本王自己更了解了。”
“本王,如何會做出那樣的事情來?”
“所以在本次監國之前,本王胸中刻滿了寫滿了少年意氣的救國之策。”
“可是,那些,終究是少年臆想。”
“如今本王監國,才知道皇兄辛苦,才知道皇兄,為何會早生華發。”
“本王,隻想替皇兄分憂!”
“魏公公,新城侯,二位想要如何處置本王,本王皆聽之任之,然而本王和皇兄的誌向,從來沒有變過。”
“那就是,中興大明!”
魏忠賢微微一笑,端起桌案上的一盞茶,輕輕抿了一口,點頭道:“信王殿下,你的心思,陛下也料到了,所以陛下說,信王殿下好好做好你該做的事,陛下還在,大明的天,不會變。”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跑進了殿裏,行禮過後五體投地說道:“稟報信王殿下,魏都督,新城侯,錦衣衛都督駱思恭請見!”
若是秦良玉等一行川軍知道了,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
秦良玉高坐大馬之上,眼中散發的除了一股百戰強軍該有的銳氣之外,更是散發著一股縱橫睥睨的神色。
自己的丈夫戰死,兄弟戰死,而如今,戰爭又一次降臨。
然而,秦良玉並不畏懼戰爭,甚至希望自己可以建立更多的戰功,蔭庇子孫後代,畢竟說到底,作為一個女將軍,秦良玉能夠想到庇護子孫的方式,自然也就是馬上建功立業。
而建奴對於久在四川之地的秦良玉而言,當然就是理所應當的異族。
殺起奢崇明這樣的土司反叛軍,秦良玉以及她的白杆軍都毫不手軟,更何況是建奴呢?
“翼明,拱明,如今我們離京師,還有多遠?”
看了看前方的兩騎,秦良玉皺眉問道。
自四川出來之後,一望無際的都是重重森林,朝著京師急行軍的秦良玉,已經無法通過自己的記憶,來判斷所處位置了。
而自己的兩個侄子,秦翼明和秦拱明,分別執掌川軍斥候二部,問詢他們,對於秦良玉而言,自然是再好也不過的選擇。
秦翼明揮了揮手,招來幾個斥候,一番問話之後策馬馳到秦良玉身邊道:“姑母,如今我們已過曲陽了!”
輕輕的看了看手中的馬韁,秦良玉一聲長嘯道:“將士們!大軍已過曲陽,距離京師,不過區區四百餘裏!”
“兩日間,即可抵達京師,以作補給!”
“眾將士,可還記得四年前,老身受封誥命,禦賜二品獅袍時之榮光?”
“可還記得四年前,眾將士一同受封賜金之封賞?!”
“眾將士!可還記得老身伴隨兄長秦邦屏,血戰渾河,白杆兵百戰之下,突圍而出,然則那些沒有突圍而出的川軍將士,則是與國死戰!”
“最終戰死沙場!”
“前方四百餘裏,即是京師!”
“此役,乃是天子急召,出關與建奴一決勝負!”
“將士們!可曾懼了麽?”
秦良玉老當益壯,清朗之聲,在整片森林中回蕩,而聽到了秦良玉之聲的將士們,則是暗自裏加快了腳步,同時高聲呼喝回應道:“不懼!”
聽著將士們的回複,秦良玉嘴角上挑,高喝道:“那麽老身再說幾句!”
“將士功名馬上取,眾將士以為,然否?”
“然也!”
“白杆兵從不懼戰,眾將士以為,然否?”
“然也!”
“此去,一往無前,眾將士以為,然否?!”
“然也!”
“抵達京師,眾將士留下名錄,若有戰死,汝妻兒老小,皆老身妻兒老小,吃穿用度,養老育幼,皆無憂矣,眾將士可願信否?!”
“信也!”
“眾將士既然信任老身,可敢於京中,在那魏老太監麵前,與老身痛飲哉?!”
“敢也!”
“眾將士,可願隨老身赴死?!”
“我所願也!”
最後一聲的我所願也,更是整支從忠州跟隨秦良玉馳援的大軍,齊聲嘶吼。
軍心可用!白杆兵還是那支讓建奴聞風喪膽的強悍之軍!
想到這裏,秦良玉戰劍高舉,
怒喝道:“將士們!全速行軍!三日內抵達京師,半月內,抵達榆關!”
雖然說老魏太監信中說了,秦良玉此次行軍,沿途差旅驛館,皆可為川軍補給。
然而秦良玉畢竟是百戰名將,她當然知道,這樣一來雖然可以及時的獲取補給,但是同樣的,川軍行進路線,就會暴露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
而身為一個寡婦,秦良玉對他人的防備之心,更是極強。
畢竟秦良玉見過了渾河血戰中,袁應泰嚇破了膽的那一麵,也見過了戰後像是總兵李維新,像是巡撫王三善這樣的大官文人對軍人敵視的那一麵。
除了自己的親族親信,秦良玉信不過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此時遠在山海關,甚至在昔日多番維護過自己的天啟帝,秦良玉也不信!
所以與其將川軍的行進路線暴露,秦良玉選擇了鑽入深山,在川軍熟悉的地勢中,朝著京師前行。
畢竟說到底,到了京師之後,即便是行進路線暴露了,也是無所謂的。
因為到了那時,遼東可能都已經打成一鍋粥了!
川軍的戰鬥力,在明末的這段時間裏,已經經由無數次大戰而被世人稱道了。
當然是前線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而就在備受惦記的秦良玉大軍距離北京還有四百餘裏的時候,京師中念叨秦良玉的朱由檢,卻看著麵前的魏忠賢和張維賢,緩緩歎了一口氣。
“魏公公,新城侯,其實,本王自小起,就一直在做一個夢。”
“夢中,皇兄早逝,而本王,登基為帝。”
看了看麵前二人突變的臉色,朱由檢自嘲一笑,娓娓道來。
“本王知道,或許本王說出這番話之後,也許皇兄,就不會再信任本王,甚至就連魏公公和新城侯您二位,也會想法子將本王,囚於宮中,待皇兄問罪。”
“可是本王不吐不快。”
“那夢中,大明已然天傾,民變四起,所以本王一直認為,遼東不過小事,而如何讓大明子民,過上好日子,才是正道。”
“所以本王在皇兄麵前,才會說出了殺盡天下貪官汙吏,閹黨惡徒這樣無知且天真的話。”
“然而直到本王真的開始監國之後,本王才知道什麽叫做人心險惡,人心隔肚皮。”
“看似忠貞的那些人,寫出的卻都是悖逆之言。”
“而像是魏公公這樣,惡名滿天下的閹黨,卻是做了不少實事,為大明的生死存續,添了一份生機。”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江南富庶,可是納稅卻極少。”
“這錢糧,都去了哪裏?”
“在夢中,本王記得很深的一個畫麵,就是本王自己吊死在了一棵樹上,自去冠冕,以發覆麵。”
“可是本王是什麽性格的人,天底下,也許就沒人比本王自己更了解了。”
“本王,如何會做出那樣的事情來?”
“所以在本次監國之前,本王胸中刻滿了寫滿了少年意氣的救國之策。”
“可是,那些,終究是少年臆想。”
“如今本王監國,才知道皇兄辛苦,才知道皇兄,為何會早生華發。”
“本王,隻想替皇兄分憂!”
“魏公公,新城侯,二位想要如何處置本王,本王皆聽之任之,然而本王和皇兄的誌向,從來沒有變過。”
“那就是,中興大明!”
魏忠賢微微一笑,端起桌案上的一盞茶,輕輕抿了一口,點頭道:“信王殿下,你的心思,陛下也料到了,所以陛下說,信王殿下好好做好你該做的事,陛下還在,大明的天,不會變。”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跑進了殿裏,行禮過後五體投地說道:“稟報信王殿下,魏都督,新城侯,錦衣衛都督駱思恭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