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榆次被隋軍擊敗的消息,在河東諸郡以風一般的速度傳開了,在隋軍的絕對優勢兵力之下,離石郡、西河郡、文城郡等六七個郡治紛紛遣使來降。接到消息之後的楊浩非常高興,依舊讓那些人鎮守城池,並不動搖。


    河東諸郡戰亂良久,農田已經荒蕪,有些貧苦的百姓家中已經斷糧,竟以樹葉等物為食。楊浩隻能讓各郡安撫百姓,並開放糧倉,賑濟災民,同時,抓緊時間,耕種適合這個季節的農作物,搶救生產。畢竟,一味的靠政府救濟,那是不行的。


    而這個時候,北方又傳來了消息,宋金剛領著大軍殺向樓煩雁門,兩郡不戰而降,投效了大隋。不過據說劉武周已經到達了突厥,留下苑君璋鎮守馬邑。


    說起苑君璋,和宋金剛倒是有些關係。當初,劉武周為了籠絡他們,分別將兩個妹妹許配給了兩人。隻不過,雖然有著一層關係在,可是兩人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意見往往相左,發生過幾度的爭吵。劉武周南侵,宋金剛是始作俑者,而苑君璋則是大力的反對,曾給對劉武周說:“大唐以一州之地,定三輔,四周的郡縣聞之,無不紛紛投降,這固然是天命,難道沒有人的原因嗎?況且並州以南,形險阻,如果懸軍深入,後軍則無法跟上支援,不如北依突厥,南連大唐,就足以在馬邑稱孤,建立霸業。這才是上策啊!”


    隻不過,劉武周因為被宋金剛的計劃所吸引,並沒有采取苑君璋的策略,堅持帶兵南侵,柏壁一戰,宋金剛大敗而逃,劉武周見大勢已去,隻能倉皇逃竄,經過馬邑之時,隻是帶上了金銀細軟,奔往突厥。


    他已經不敢在馬邑停留,雖然還有土地,可是他已經沒有了士卒,空有土地又有什麽用?所以劉武周隻是留下苑君璋鎮守馬邑,然後匆匆奔往突厥而去。


    苑君璋兵力不足,無奈的隻能收縮兵力,堅守要地,這樣一來,樓煩、雁門兩郡的兵力就顯得不足了,在隋軍大兵壓境之下,同時也有宋金剛的功勞,使得兩郡不戰而降。接下來,宋金剛的目標就是準備攻打馬邑郡。


    接到這個消息,楊浩隻是微微的一笑,看來選人並沒有錯。宋金剛也明白,他隻有效忠大隋才有出路。


    “陛下!”現下楊浩的第一謀士淩敬將寫好的文書遞給楊浩,問道:“果真要放了李采玉?”


    楊浩點點頭,道:“李采玉雖然智謀不凡,可她終究是偽唐的人,又是女子,能成什麽大事?朕所想要的,隻是救出楊吉兒,希望她不在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倒也是,隋唐兩大勢力,很明顯是水火不容的,日後肯定是一番廝殺,不知道又會結下多少的仇恨。留著自己的親人在敵人的勢力裏,他有些不忍心。趁著俘虜了李采玉的當口,做一個交換也是不錯的決定。就算是李淵,也不會看著自己的子女被別人囚禁吧!


    淩敬隻能無聲的歎息。


    他一直弄不明白皇帝的想法,或許是猜不透。說他仁慈吧,當初他帶著士卒,星夜奔襲樂壽的時候,因為擔心隨時反叛的俘虜,毫不猶豫的殺了他們,那可是整整的五百士卒啊。張金稱、宇文智及等人被擒之後,也是在清河被淩遲處死,千刀萬剮,慘不忍睹。說他凶殘吧,對百姓卻是非常的不錯,興水利,辦州縣學,獎勵墾荒等等,都是利國利民的措施,遇見災年,還開倉救濟。


    楊浩將淩敬的文書看完,笑道:“淩愛卿果然一手好字啊!”


    “多謝陛下!”楊浩的話,讓淩敬驚醒過來,看著笑意盈盈的楊浩,躬身謝恩。


    這個時候,降將楊伏念走了進來,道:“陛下!”


    “啊,原來是楊愛卿!”楊浩哈哈一笑,卻是看見他一臉的鬱鬱。難道有什麽壞消息嗎?楊浩的心中忍不住嘀咕了一聲。


    “陛下。”楊伏念似乎有些難以啟齒,思慮半響終於道:“秦將軍在西河郡大敗李世民,活捉唐軍兩員大將!”


    “兩員大將?”楊浩一愣,不由暗中思索,究竟是那兩個人呢?


    “噗通!”一聲,楊伏念忽然跪下,道:“陛下,罪臣有一言,不知陛下願聽否?”


    “楊愛卿,你這是為何?”楊浩微微皺眉,有些不解,楊伏念究竟想做什麽?


    “陛下,尉遲、尋相兩位將軍雖然有罪,可是均有大才,是不可多得的猛將,陛下既然能夠饒恕宋王,罪臣懇請陛下饒過兩位將軍,準許他們戴罪立功,為國效命!”楊伏念跪拜在地上,倒是非常的真誠。


    “胡說!”楊浩忽然大怒起來,道:“尉遲敬德本是隋臣,被授朝散大夫。天下大亂,可是他居然相應叛賊劉武周,定楊軍兵敗,更是立刻投效了李世民。似這等三心二意之輩,豈能複歸大隋?”


    “陛下,尉遲將軍投降李世民,也不過迫於形勢,還望吾皇開恩啊!如果陛下能夠饒恕他的罪責,那麽微臣願意拋棄一切。”楊伏念急忙道。


    “朕要你替他們去死,你可願意?”楊浩忽然笑了,讓淩敬都有些猜不透。


    楊伏念聞言一愣,這一瞬間,他猶豫了一下,隨即用力的點點頭,十分堅定的道:“陛下,此二人皆有萬夫不擋之勇,如果臣能夠救他們,罪臣甘願領死!隻是希望臣死之後,陛下能夠重用此二人!”


    “哈哈!”楊浩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扶起楊伏念,道:“看來楊愛卿與這二人關係非比尋常啊!”


    說話間,一名隋將帶著幾名士卒,押解著尉遲敬德、尋相走了上來。


    尉遲敬德此刻被五花大綁著,楊浩看了一眼此人,見他長的頗為健壯,滿臉的虯髯胡須,虎目,隆鼻,闊口。一眼看去,隻覺得此人甚為勇武。尉遲敬德見了楊浩,也不言語,卻是冷冷的看著尋相。


    隰城一戰,若不是尋相的突然叛變,恐怕唐軍也不會敗落至斯,這樣尉遲敬德感到了恥辱。當然,這幾天他也想明白了,李世民,哼,當初拿他不過是做誘餌而已,說什麽伏兵,全是騙人的話語。早就將自己拋棄了,虧自己還想著為他死戰,保他逃回關中。


    可笑啊可笑,尉遲敬德,你妄自一身功夫,難道就要死在這裏了嗎?


    楊浩眯著眼睛打量著他,這個時候,尋相上前一步,道:“罪臣尋相拜見陛下!”尋相也被捆綁著,所以他隻是微微的下跪。這等降臣,秦叔寶也實在放心不小,更何況這兩人非常凶猛,隻能將他們捆綁了,囚禁押送至太原。


    “你就是尋相?”楊浩打量了一番他,點點頭,道:“倒也是個猛將!”對於尋相楊浩對他並不了解,不過能夠作為宋金剛先鋒,時常與尉遲敬德一起衝鋒陷陣的將領,又能差到哪裏去?


    隋軍將領上前,將隰城的戰事向楊浩匯報,楊浩這才笑著道:“尋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是最好不過了!”說著,吩咐士卒為尋相鬆綁。


    楊伏念趕緊上前,為尋相割斷綁繩,正要解開尉遲敬德的時候,楊浩卻是叫了一聲“慢”,隨即抽出一把利刃,笑著走上前去。


    楊伏念大吃一驚,卻道楊浩是要殺尉遲敬德,他想要說什麽,可是話語卻又噎在喉嚨,出聲不得,眼睜睜的看著楊浩走上前去,一刀,割開了尉遲敬德身上的綁繩,然後親手為他鬆綁。


    尉遲敬德有些吃驚的看著楊浩,他不明白,隋帝這究竟是要做什麽,難道不是要殺自己嗎?


    “尉遲敬德,你失身於賊的事情,朕就不加追究了,日後可要為光複大隋而盡力!”楊浩說著,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尉遲敬德的事情,楊浩知道的清清楚楚,曆史上,他投效了李世民之後,就忠心耿耿,所以楊浩並不擔心日後他會反叛。


    “啊!”尉遲敬德恍如夢中,回過神來,忽然跪在地上,道:“陛下此恩此德,尉遲敬德雖死也不能報!”


    哈哈的大笑聲響起,楊浩的心情很是高興,畢竟又收到兩員猛將,大隋的路還很長,需要更多的能人誌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龍門。


    瀑聲隆隆,聲震數十裏,黃河到此,因為兩岸漸窄,河水千回百轉,奔騰澎湃,激山為浪。險要的地勢,使得此地曆來為秦晉交通要衝,如蒲阪一般,往往有重兵把守。不過此時的龍門顯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隋軍已經占據了河東的消息紛紛傳來,據說,夏縣、芮城、桑泉等地均已經雌伏了大隋。因此,原本駐守在此地的龍門守將隻能匆忙席卷了金銀細軟,匆匆逃回關中。在龍門守將的蓄意安排下,龍門百姓以為隋軍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當然,也有人懷疑,畢竟大隋立國雖然不久,可是到底尚有一定威信,在文帝的統治之下,百姓也算富足,就算是大業初期,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好的,明帝更是一度減低賦稅。如果不是大業末年,明帝想法錯誤,尤其是攻伐遼東的方法錯誤,使得國內民變四起,導致如李淵、蕭銑等世家起了異心,這才使得大隋風雲飄搖。


    正當龍門縣的百姓惶恐的時候,他們發現,從北部茫茫的呂梁山中,出現了一支軍隊,很是疲倦不堪的模樣,人人均是滿身的泥沙,更有一些士卒的身上,傷口發出了濃烈的惡臭,想是受傷之後,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加上天氣炎熱,這才使得傷勢進一步的惡化。


    “縣令可在?”一個看起來稍好一些的士卒上前詢問百姓。


    那名百姓膽子還比較大,壯壯膽,應聲道:“軍爺,縣令已經逃走了!”


    “逃走了?為什麽?”那名詢問的士卒心中咯噔一聲,隱隱的感到不妙了。


    “軍爺,十幾天前,隋軍蘇定方部趕赴蒲阪,擊敗了趙郡王李孝恭,如今夏縣、芮城、桑泉諸縣已經舉城投降。據說蘇定方的隋軍已經向龍門殺來,所以縣令帶著家人都逃走了!”那名百姓倒也健談,將所知道的事情大概的說了一遍,雖然不是很詳細,可是那名士卒已經聽明白了。


    “什麽,趙郡王他也……”那名士卒大吃一驚,道了一聲謝,趕緊向後跑去。


    “承範,事情怎麽樣了?”一個聲音顯得有些虛弱。


    “堂哥,據說趙郡王已經被蘇定方擊敗,河東郡已經被隋軍占據!”聲音顯得無比的沉痛。


    “什麽!”獨眼之中,顯得有些驚慌。大驚之下,那人站立不穩,踉蹌了幾步。


    “秦王!”守護在他身邊的士卒喊出聲來,紛紛上前,想要扶住獨眼男子。


    獨眼男子伸出手,示意眾人安靜,剛才他得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的確受到了頗大的打擊,不過他很快的鎮定了下來,思索出路。


    獨眼男子正是從隰城逃出的李世民,那名被他喚作承範的名叫李道宗,與李道玄乃是兄弟。榆次那一戰,他保護著李世民逃出,但是李道玄卻是戰死沙場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道宗暗暗的發誓,一定要擊敗隋軍,為兄弟報仇。


    從隰城逃出以後,隋軍秦叔寶部緊追不舍,一路緊緊的咬著唐軍絲毫不放鬆,兩軍發生過幾場戰鬥,在李世民繼續實行的丟車保帥的策略之下,李世民險險的逃過了秦叔寶的追擊,並且利用軍中河東人氏較多,對呂梁山的地形較為熟悉的優勢,漸漸的將隋軍甩開了。


    可是饒是如此,唐軍一路急奔,幾乎不敢停留,深恐一個不小心就被隋軍追上,小命不保。


    環視了一眼四周的士卒,李世民的獨眼之中,射出無限的仇恨,其中隱隱的還有一絲無奈。果然,河東已經被隋軍所占據,由此看來,當初放棄從介休南下,不走雀鼠穀,實在是一個英明的決定啊,否則,恐怕就要落入隋軍的包圍之中!如今雖然情況不妙,可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難,畢竟已經趕到了龍門,從這裏,就可以渡過黃河,回轉關中。


    一想到回轉關中,李世民就激動了起來,這個時候,他感到很累,很累很累!這段時間,已經耗盡了他的力氣。當然,他並沒有喪失勇氣,李世民可是容忍失敗,可是他不能容忍放棄!在任何時候,他都不會放棄!


    所以一路上,不管有多麽的危險,他都在極力的激勵著士兵,給予士兵最大的勇氣。在柏壁同宋金剛對峙的時候是如此,而在此刻,也是如此。


    “兄弟們,我們已經到了龍門,與關中隔河相望,再加一把勁,就能回到關中了!”李世民大聲的喊著,用盡了他的力氣,嘶啞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著,讓唐軍很是振奮,“兄弟們,回家,看望爹娘,看望妻子,看望孩子嘍!”


    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處,他絕口不提兵敗的事情,這個時候,士卒的士氣已經很低落了,提到兵敗的事情,隻會在士卒的傷口上再添一把鹽。誰沒有爹娘、妻子、孩子?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對於他們來說,很是重要的人,所以李世民提起這些,就是想讓士卒們想起家中的爹娘,想起家中的妻子、孩子,最大程度的激勵士卒的求生意誌。


    麵黃肌瘦、渾身是傷的唐軍們興奮起來,用盡的聲音大聲的喊著,讓不遠處的百姓很是恐懼。如果不是看到這些士卒穿著唐軍的鎧甲,就差點以為這些披頭散發,黝黑肌膚裸露的士卒是哪裏來的野人了(呃,壓力好大)。


    “走!”李道宗大聲的喊著,唐軍的士卒們開始邁動步伐向西邊走去。哪裏,有一個渡口,當初,他們就是從渡口對麵的關中過來的。


    這段路,雖然不長,可是仍然走了好久,好久。


    黃河的水流聲已經傳了過來,雖然聽起來很是洶湧澎湃,可是卻讓唐軍士卒的身子一震,人人露出了激動的神色,視線向遠處看去,已經能看到黃河的上方,霧氣騰騰。在這裏的上方,不足兩裏之處,就有一處渡口,哪裏水勢較為平緩,平時還有船夫,渡人過河。


    而且,就算沒有船夫,李世民也不用擔心,畢竟,當初唐軍就是從哪裏過的河,還留下了許多的船隻。


    離渡口越來越近,唐軍的士兵越來越激動,紛紛大喊著,向前奔去,就連李世民也很是興奮。他大業未成,哪能甘心送死?能有活命之機,那就意味他可以報仇。


    可是,為什麽歡呼聲戈然而止?李世民奔上前去,看見的是一堆廢墟。那是大火焚燒的後果。


    “為什麽,為什麽?”看清這一切的李世民喃喃自語。


    李世民自然不會知道,這是龍門縣令撤退後留下的成果,雖然那個時候,隋軍還不知道在哪裏,可是各地傳來的消息,顯然讓龍門縣令肝膽俱裂,匆匆逃跑還不夠,還將渡口東岸的船塢,也是一把火,燒了個幹幹淨淨。


    這一刻,李世民終於感到了一絲絕望。為什麽,老天總是在給了我希望的時候,親手將他毀滅?如果是這樣的結局,當初在榆次,或者是隰城,就該和隋軍決一死戰,那麽勝負還猶未可知,也不至於白白損失了像尉遲敬德這樣的大將!


    後悔嗎?或許吧,可是後悔又有什麽用?


    “賊老天,你何其不公!”李世民仰天大叫,聲音之中,說不出的悲憤,噗通一聲,他跪在了地上,眼中流出了熱淚。


    “秦王,秦王,不必如此,事情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啊!”杜如晦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可是他乃一介文臣,本來就沒有什麽力氣。這段時間,一路奔逃,身子更是虛弱,他用力幾次,竟是扶不起李世民那沉重的身軀。


    “堂哥,如今隋軍離我軍尚遠,此地四周尚有不少樹木,不妨伐木製舟,以渡大河!”李道宗急忙上前扶起李世民,說出了他的想法。


    “秦王,略陽郡公說的沒錯,隻要趕在隋軍趕來之前,造出船隻,還可以渡河啊!”杜如晦眼前一亮。他說的略陽郡公就是李道宗,李淵稱帝於長安之後,李道宗的父親李韶,被追封東平王,贈戶部尚書。李道宗則封為略陽郡公。


    “對,略陽郡公說的沒錯!”秦武通聽見了之後,也是出言讚同。


    翟長孫、李仲文諸將聽見,也是紛紛上前進言,一時間,李世民的耳畔邊,響起眾人的勸阻聲。畢竟這個時候,誰都不想死。


    “既然如此,那就要快!”李世民終於站了起來,下達了這個命令。


    杜如晦說的沒有錯,李道宗的建議也非常的好,他李世民沒有必要如此悲觀,畢竟隋軍已經被遠遠的甩開,如今恐怕還在茫茫的呂梁山中轉悠呢,既然是這樣,為什麽要自暴自棄呢?


    軍令下達之後,唐軍士卒提起精神,用手中的武器砍伐樹木,開始製造木筏,這個時候,紮上幾十個木筏是最快的,而且不用擔心漏水。至於繩索,李世民派了秦武通、李仲文等幾個有戰馬的將軍,趕回龍門,至於是買是搶,這個時候,還有誰會在乎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立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牂牁野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牂牁野人並收藏立隋最新章節